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疝针辅助缝合在单切口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彭泉 陈亮 +3 位作者 陈旭 郑玉 于华杰 张明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疝针辅助缝合在单切口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repair,SIL-TAPP)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3年2月~2024年4月,对20例年轻腹股沟斜疝患者行SIL-TAPP。脐孔弧形切口2 c... 目的探讨疝针辅助缝合在单切口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repair,SIL-TAPP)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3年2月~2024年4月,对20例年轻腹股沟斜疝患者行SIL-TAPP。脐孔弧形切口2 cm置入三通道port行TAPP,患侧下腹壁刺入疝针辅助单手缝合关闭腹膜。结果2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5~125 min,(91.3±10.0)min;关闭腹膜用时18~30 min,(23.4±3.2)min。术中出血量5~25 ml。术后24小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3分。术后住院1~5 d,(2.4±1.0)d。术后腹股沟区血清肿1例,脐部切口脂肪液化1例。术后随访8~22个月,(15.3±3.4)月,无术后复发,无脐疝。结论SIL-TAPP术中采用疝针辅助缝合关闭腹膜,可以降低单手缝合的难度,尤其适合开展单孔手术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针 单切口腔镜手 经腹腹膜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入路和传统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比较 被引量:17
2
作者 方胜利 潘炳权 +2 位作者 郁林海 汪韬 严仕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 比较经脐入路腹腔镜和传统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 TAPP)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科64例腹股沟疝进行回顾性分析,由患者选择手术方式,行经脐TAPP和传统TAPP各3... 目的 比较经脐入路腹腔镜和传统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 TAPP)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科64例腹股沟疝进行回顾性分析,由患者选择手术方式,行经脐TAPP和传统TAPP各3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满意度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 经脐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传统组[(94.3±10.7) min vs.(60.4±4.4) min,t=16.593,P=0.000],但术后切口疼痛评分低[(1.3±0.5)分vs.(3.1±0.7)分,t=-12.647,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1.7±0.7) d vs.(4.3±1.0) d,t=-12.149,P=0.000],住院费用低[(16.0±0.6)千元vs.(18.5±0.7)千元,t=-15.594,P=0.000],切口满意度评分高[(12.8±1.1)分vs.(8.6±1.5)分,t=12.635,P=0.000]。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随访14~32个月[分别为(23.6±5.3)月和(23.3±5.8)月],来院复查,均无复发。结论 经脐入路TAPP治疗腹股沟疝在术后切口疼痛、切口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TA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经脐入路手 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金斯坦疝修补术与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成福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李金斯坦(Lichtenstein)疝修补术与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历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TAPP组(n=80)与LTST组...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李金斯坦(Lichtenstein)疝修补术与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历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TAPP组(n=80)与LTST组(n=120)。用Lichtenstein疝修补术对LTST组患者进行治疗,用TAPP对TAPP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LTST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和术后排气的时间均短于TAPP组患者,其治疗的费用少于TAPP组患者,P<0.05。TAPP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术区异物感和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LTST组患者,P<0.05。术后1年内,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相比,P>0.05。结论:用Lichtenstein疝修补术与TAP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各具优势。用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治疗该病能缩短患者手术的时间和术后排气的时间,减少其治疗的费用,用TAPP治疗该病能缩短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金斯坦疝修补 腔镜下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 成人腹股沟疝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补片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叶新 王小明 +1 位作者 张应开 姚尧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TAPP)中使用巴德3D-MAX补片与国产普通平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3D-MAX组和普通平片组,比较在TAPP中使用这两种不同补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TAPP)中使用巴德3D-MAX补片与国产普通平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3D-MAX组和普通平片组,比较在TAPP中使用这两种不同补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术后疼痛、阴囊血清肿、阴囊血肿、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D-MAX组手术时间短于普通平片组,出血量低于普通平片组,住院费用高于普通平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MAX组在术后疼痛、术后尿潴留、阴囊血清肿、阴囊血肿、切口感染、术后复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中使用3D-MAX补片效果确切,操作简单,但费用较高,3D-MAX补片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MAX补片 腹股沟疝 腔镜经腹腹膜腹股沟疝补片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入路常规器械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 被引量:12
5
作者 潘炳权 郁林海 +4 位作者 朱海峰 李火明 汪韬 顾春飞 徐国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常规器械行经脐腹腔镜(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TUES)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repair,TAPP)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7月~2019年3月使用常规器械行TUES-TAPP 20例... 目的探讨使用常规器械行经脐腹腔镜(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TUES)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repair,TAPP)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7月~2019年3月使用常规器械行TUES-TAPP 20例资料。结果2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需辅助孔。手术时间45~80(60.7±10.9)min,术中出血<10 ml。术后6 h恢复半流质饮食及下床活动。术后血清肿2例。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2(0.7±0.8)分,术后住院2~6(3.7±1.0)d。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5.2月,无腹股沟疝复发,切口瘢痕隐蔽。结论使用常规器械可以安全完成TUES-TAPP,而且瘢痕隐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经脐内镜手 经腹腹膜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学习曲线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石毅军 侯远发 宋耀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7期217-219,223,共4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的学习曲线。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69例于我院确诊并接受TAPP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将其均分为A(医生A)、B(医生B)、C(医生C)三组,每组均为23例,比较...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的学习曲线。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69例于我院确诊并接受TAPP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将其均分为A(医生A)、B(医生B)、C(医生C)三组,每组均为23例,比较同手术量的情况下不同手术者术前、术中、术后相应指标变化,并以手术时间和手术例数作回归曲线,比较分析各组间曲线分布情况。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血清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学习曲线趋势均随着越接近15例,曲线趋势越平稳。结论有腹腔镜手术基础并经过规范的腹腔镜疝手术培训的医生,在经过临床实践后,约15例以后其TAPP的学习曲线将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熟练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下 经腹腹膜 腹股沟疝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股沟腹膜前补片植入术与腹腔镜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登 穆飞 安军刚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1期1433-1437,共5页
目的比较经腹股沟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IPP)和腹腔镜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对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接受单侧腹股沟疝治疗的239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 目的比较经腹股沟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IPP)和腹腔镜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对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接受单侧腹股沟疝治疗的239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TIPP组(n=122),TEP组(n=117)。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慢性腹股沟疼痛评分、术后SF-36量表评分、手术相关指标、感染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术后6 h和术后24 h,两组患者即刻腹股沟疼痛评分较术后1h均明显下降(P<0.05),存在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P<0.05),且TEP组术后1、6、24 h即刻腹股沟疼痛评分均低于TI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慢性腹股沟视觉模拟(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慢性腹股沟VAS评分相较于术后1周均呈下降态势(P<0.05),存在时间效应与交互效应(P<0.05),且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TEP患者慢性腹股沟VAS评分低于TI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的住院时长和术后止痛药应用频次均低于TI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长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的住院总费用高于TI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TEP组患者躯体健康的四个维度评分均高于TI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精神健康的四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EP组的WBC、CRP、PCT水平均低于TIPP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PP组有6例患者术后复发,TEP组无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IPP手术相比,TEP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以减少术后慢性腹股沟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补 腹股沟疝 慢性腹股沟疼痛 补片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洪伟 顾明 戴建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TAPP)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中老年单侧腹股沟疝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 目的探讨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TAPP)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中老年单侧腹股沟疝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OTFH),观察组行TAPP,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炎症因子水平,并统计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TFH比较,TAPP治疗中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时间短,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机体炎症应激反应,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经腹腹膜 修补 中老年 腹股沟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明义 胡平生 许宏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5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海安市李堡中心卫生院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观...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海安市李堡中心卫生院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实施TAPP。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峰值小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4)。两组复发率、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炎性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腔镜下经腹腹膜修补 无张力疝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膜前间隙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10
作者 吴国政 吴兴明 张华刚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0期22-24,共3页
目的:讨论腹股沟疝患者采取经腹膜前间隙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及意义。方法:研究选取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人民医院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接收的腹股沟疝患者,总计68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2组,即参照组和试验组,通过开放... 目的:讨论腹股沟疝患者采取经腹膜前间隙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及意义。方法:研究选取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人民医院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接收的腹股沟疝患者,总计68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2组,即参照组和试验组,通过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参照组患者,通过经腹膜前间隙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治疗有效性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参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参照组低(P<0.05);试验组的医疗费用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运用经腹膜前间隙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手术时间、术后身体恢复时间较短,临床疗效明显提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很低,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经腹间隙腔镜腹股沟疝修补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腹膜前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研究
11
作者 苑进凯 闫璐璐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29-33,共5页
目的 分析经腹腹膜前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8例腹股沟疝患者,以入院前后顺序分成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开展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开展TAP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胃肠功能相关指... 目的 分析经腹腹膜前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8例腹股沟疝患者,以入院前后顺序分成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开展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开展TAP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胃肠功能相关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应激激素指标、疼痛因子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14.31±3.20)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8.73±1.35)h以及首次排便时间(25.75±2.27)h均短于对照组的(17.09±5.78)、(21.98±2.39)、(39.41±3.60)h(t=2.945、8.288、22.467,P<0.05)。观察组术后2d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为(15.21±2.15)ng/L、(43.53±6.12)ng/L、(7.78±1.20)mg/L、(26.67±5.11)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8.28±3.62)ng/L、(65.21±7.76)ng/L、(10.56±1.75)mg/L、(32.25±7.63)ng/L(t=5.104、15.356、9.171、4.523,P<0.05)。观察组术后2 d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分别为(259.72±13.10)nmol/L、(92.21±11.82)μg/L、(15.45±2.51)ng/dl、(13.11±1.28)ng/L,均低于对照组的(412.89±15.01)nmol/L、(107.16±15.90)μg/L、(19.91±3.20)ng/dl、(20.73±2.40)ng/L(t=53.818、5.282、7.677、19.610,P<0.05)。观察组术后2d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前列腺素E2水平分别为(261.74±35.15)ng/ml、(115.12±12.82)μmol/L、(16.83±3.15)ng/L,均低于对照组的(318.98±39.02)ng/ml、(169.41±20.86)pmol/L、(23.98±3.02)ng/L(t=7.629、15.521、11.469,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2.881、10.364、8.796、17.771、13.197、14.397、17.285、15.562,P<0.05)。结论 TAPP在腹股沟疝患者中有着良好效果,该术式能够减轻患者应激激素指标及疼痛因子水平,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腹膜腔镜腹股沟疝修补 腹股沟疝 应激激素指标 疼痛因子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PP术与传统的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及炎症因子的差异性表达
12
作者 陈阳 王晨宇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传统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差异性表达。方法 将开封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63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传统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差异性表达。方法 将开封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63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试验组(32例),分别给予Lichtenstein术治疗和TAPP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其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PP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高于传统Lichtenstein术,炎症因子表达低于传统Lichtenstein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腹股沟疝 经腹腹膜修补 LICHTENSTEIN 疗效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13
作者 周坤林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与开放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进行研究,根据手...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与开放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开放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TAP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炎症反应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d,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而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12h、24h、48h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χ^(2)=5.165,P=0.023)。结论与开放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腹腔镜TAPP治疗腹股沟疝更具有优势,促使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和早期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腔镜经腹腹膜修补 无张力疝修补 炎症反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不同术式和开放手术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研究
14
作者 聂立煌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7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术式[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手术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8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B组、C组,各60例。A组实施开放手术疝修补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术式[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手术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8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B组、C组,各60例。A组实施开放手术疝修补术,B组实施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C组实施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对比三组手术相关指标、复发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术区麻木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和C组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8.26±9.37)min、(32.38±7.49)h、(72.51±8.93)h、(7.17±0.97)d和(47.39±8.96)min、(33.26±7.13)h、(70.32±8.59)h、(7.29±0.87)d,均比A组的(68.08±10.74)min、(53.36±8.91)h、(97.65±10.28)h、(9.45±1.84)d更短(P<0.05);B组和C组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B组和C组的复发率、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区麻木感占比分别为3.3%、(1.23±0.67)分、6.7%和3.3%、(1.25±0.53)分、5.0%,均比A组的13.3%、(3.63±0.43)分、16.7%更低(P<0.05);B组和C组复发率、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区麻木感占比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B组和C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7%、10.0%,均比A组的36.7%更低(P<0.05);B组和C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开放手术疝修补术,腹腔镜手术(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后疼痛程度和麻木感较轻,并发症少,康复时间短,临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腹腔镜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 腔镜经腹腹膜修补 开放手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三维补片联合富血小板凝胶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分析
15
作者 徐文强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究立体三维补片联合富血小板凝胶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阴市青阳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普通补片联合医用胶,... 目的探究立体三维补片联合富血小板凝胶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阴市青阳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普通补片联合医用胶,研究组使用立体三维补片联合富血小板凝胶。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疼痛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立体三维补片联合富血小板凝胶在TAPP中的应用,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经腹腹膜修补 立体三维补片 富血小板凝胶 疼痛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在治疗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分析
16
作者 聂双发 王辰洋 +6 位作者 胡晓峰 李磊 王韬 王晓旭 宋永 费建东 安永铸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677-168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 inguinal hernia repair,TEP)在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为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 inguinal hernia repair,TEP)在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为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9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实验室检查指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术后第3 d,两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均明显下降,且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的肺部感染、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治疗急诊绞窄性腹股沟疝是安全的、可行的,较开放手术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窄性腹股沟疝 腔镜全腹膜腹股沟疝修补 肠切除肠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在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补片修补术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17
作者 李莲莲 臧一川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全麻)在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补片修补术(TAP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4例行TAPP的腹股沟疝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分为参照组(62例)和研究组(62例)。参照组选择全麻,即舒芬太尼+依托咪酯+顺阿...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全麻)在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补片修补术(TAP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4例行TAPP的腹股沟疝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分为参照组(62例)和研究组(62例)。参照组选择全麻,即舒芬太尼+依托咪酯+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七氟烷+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研究组选择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即在全麻基础上复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诱导、维持。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后复苏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心率及血压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后复苏时间(10.25±2.25)min显著短于参照组的(14.25±2.23)min(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1%)低于参照组(12.90%)(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 h的舒张压分别为(71.22±7.25)、(74.22±2.25)mm Hg(1 mm Hg=0.133 kPa),收缩压分别为(126.22±13.22)、(129.15±10.22)mm Hg,心率分别为(62.25±12.22)、(68.25±11.13)次/min;参照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 h的舒张压分别为(84.11±7.25)、(87.25±2.33)mm Hg,收缩压分别为(136.11±12.22)、(139.11±12.25)mm Hg,心率分别为(72.11±12.62)、(78.11±11.13)次/min;术中及术后2 h,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同全麻比较,在TAPP中实施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可缩短患者的麻醉后复苏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对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水平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腔镜经腹无张力疝补片修补 麻醉后复苏时间 并发症 心率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经正中线切口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5
18
作者 王桐生 丁磊 +3 位作者 赵爱民 许开宇 高宏 张能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extraperitonealrepair,TEP)与经正中线切口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94例成人腹股沟疝采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游离腹膜前间隙,放置...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extraperitonealrepair,TEP)与经正中线切口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94例成人腹股沟疝采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游离腹膜前间隙,放置补片(TEP组),83例成人腹股沟疝采用下腹正中小切口游离腹膜前间隙,放置补片(开放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应用止痛药物情况、血清肿与切口裂开情况等。结果TEP组手术时间(76±14)min,明旺长于开放组(47±8)min(t=16.623,P=0.000);住院费用(9568.95±1422.23)元,明显高于开放组(5327.75±662.76)元(t=24.88,P=0.000);开放组术后应用镇痛剂(15例vs.6例,X2=5.760,P=0.016)、切口脂肪液化裂开(4例VS.0例,P=0.046,)例数均明显高于TEP组;TEP组住院时间(4.9±0.6)d,与开放组(5.0±0.5)d无统计学差异(t=-1.195,P=0.234);2组血清肿无统计学差异(6例VS.1例,X2=2.937,P=0.087)。177例随访3~12个月,平均7.4月,2组均无疝复发、补片感染、慢性疼痛、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开放手术在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上较TEP有明短优势,但术后疼痛、切口并发症高于TEP组,更适合双侧疝及复发疝,对单侧初发疝的治疗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修补 正中切口 腹膜 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成人单侧初发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1
19
作者 张敏剑 吴永友 +2 位作者 钟丰云 吴伟兵 李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0期84-87,99,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成人单侧初发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单侧初发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成人单侧初发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单侧初发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TEP组(给予TEP治疗)和TAPP组(给予TAPP治疗),每组41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费用、血气变化指标[手术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值(ΔPaCO_(2))、术中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TcCO_(2))最大值与术前TcCO_(2)的差值(ΔTcCO_(2))、达到TcCO_(2)最大值的时间(T_(max))]、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TEP组手术时间、Tmax短于TAPP组,住院费用低于TAPP组,ΔPaCO_(2)、ΔTcCO_(2)均高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单侧初发腹股沟疝采用TEP在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方面优于TAPP,在减少手术中体内二氧化碳方面TAPP具有优势,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单侧初发腹股沟疝术后疼痛情况相近,且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初发腹股沟疝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 经腹腹膜修补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疝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瑜峰 李贵斌 +4 位作者 宋连杰 赵卫斌 邱云 王利 尹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orrhaphy,TAPP)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1月,对24例3~14岁(平均6.6岁)患儿阴囊包块直径≥6 cm,内环直径≥2 cm的巨大腹股...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orrhaphy,TAPP)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1月,对24例3~14岁(平均6.6岁)患儿阴囊包块直径≥6 cm,内环直径≥2 cm的巨大腹股沟斜疝行TAPP术。经脐及稍下两侧腹直肌外缘置入5 mm trocar,在内环外上缘剪开壁腹膜,游离疝囊,将补片覆盖整个缺损,用3-0可吸收线缝合补片边缘在腹直肌、耻骨梳韧带及联合腱上,4-0可吸收线缝合腹膜。结果 24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50~110 min,平均70 min。术后住院2~4 d,无并发症。随访7~24个月,平均9个月,其中6例>12个月,无复发。结论对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行TAPP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无张力疝修补 小儿 腹股沟巨大斜疝 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