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董泾青 刘茂玲 罗伟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120-2123,共4页
目的:对比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的疗效并评价其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255例临床资料,观察两组的手术和麻醉时间、手术费用、... 目的:对比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的疗效并评价其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255例临床资料,观察两组的手术和麻醉时间、手术费用、切口长度和瘢痕程度、术中误损伤、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的切口长度、术后瘢痕、手术费用、术中误损伤、术后各种并发症和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和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者术中可以发现隐匿性鞘状突未闭,术后无异时性疝发生。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具有切口小、瘢痕不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综合医疗费用相对较低,较传统手术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状突未闭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脾囊肿
2
作者 孔萌 贾金华 +2 位作者 刘传阳 张士松 刘红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脾囊肿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4月5例脾囊肿资料,囊肿长径6~11 cm。脐部纵切口长约2 cm,“品”字形置入3个5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和2个操作孔,行脾上极(4例)或...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脾囊肿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4月5例脾囊肿资料,囊肿长径6~11 cm。脐部纵切口长约2 cm,“品”字形置入3个5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和2个操作孔,行脾上极(4例)或下极(1例)切除术。结果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1例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手术时间100~250 min,平均162 min;术中失血量30~200 ml,平均72 ml;术后引流时间2~3 d;术后住院时间4~8 d,平均6.4 d。无并发症。1例术后1周血小板轻度升高(434×10^(9)/L),2周后复查自行降至正常。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脾囊肿。术后随访6~44个月,平均28.4月,无血小板升高、囊肿复发、残脾坏死、静脉血栓及切口疝等并发症。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脾囊肿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部分切除 腹腔镜手术 经脐部位手术 脾囊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一部位单通道与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牛志尚 郝春生 +4 位作者 叶辉 李龙 白东升 邱颖 管考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112-1115,1119,共5页
目的 探讨经脐单一部位单通道与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3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分为2组(单通道腹腔镜组178例,双通道腹腔镜组182例).单通道腹腔镜组于脐部上缘纵行切开10-15 mm,直视... 目的 探讨经脐单一部位单通道与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3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分为2组(单通道腹腔镜组178例,双通道腹腔镜组182例).单通道腹腔镜组于脐部上缘纵行切开10-15 mm,直视下放置10 mm trocar,经trocar置入10 mm单孔带操作孔道的腹腔镜,自操作孔道置入专用加长5 mm腹腔镜持针器,经腹壁穿入腹腔-2-0带针丝线,荷包缝合未闭合内环口1周.双通道腹腔镜组于脐部纵行切开10-15 mm,蚊式钳游离切口上、下极皮下组织,于上极直视下置入5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下极钝性穿刺置入5 mm trocar作为操作孔,置入常规操作器械,荷包缝合内环口.结果 3岁以上的患儿双通道腹腔镜组术后脐部疼痛发生率高[46.3%(19/41) vs.23.7%(9/38),χ^2=4.425,P=0.035],但2组手术时间[(25.9±5.7)min vs.(25.0±5.4) min,t=1.538,P=0 125],术后住院时间[(1.8±0.8)d vs.(1.9±0.7)d,t=-1.263,P=0.207],住院费用[(3473.6±165.4)元 vs.(3478.2±131.4),t=-0.293,P=0 770]均无明显差异.单、双通道腹腔镜组分别随访172、168例,术后6个月无斜疝复发,无脐疝、睾丸萎缩及睾丸下降不全等并发症,脐部未见明显手术瘢痕.结论经脐单一部位单通道与双通道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相当,腹壁不留瘢痕,但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无须特殊器械,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经脐部位腹腔镜手术 疝囊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部位切口和传统腹腔镜治疗婴儿幽门狭窄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悦 马丽霜 +3 位作者 张艳霞 李旭 马继东 李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和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开展的腹腔镜幽门切开术76例资料,其中经脐组33例(在脐缘放置3个trocar),传统三孔组4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 目的探讨经脐和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开展的腹腔镜幽门切开术76例资料,其中经脐组33例(在脐缘放置3个trocar),传统三孔组4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指标,术后1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进行评分。结果 76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2组住院时间、术中失血、术后并发症等差异无显著性。经脐组手术时间长[(40.3±20.2)min vs.(26.4±15.8)min,t=3.272,P=0.002],但瘢痕评分明显优于传统组[(2.9±2.7)分vs.(5.1±3.2)分,t=-3.256,P=0.001]。结论经脐单一部位切口腹腔镜幽门括约肌切开术安全可行,瘢痕隐蔽,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狭窄 幽门环肌切开术 经脐 部位切口 腹腔镜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环脐单部位三通道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应用与对比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潮敏 张殷 +4 位作者 范登信 龙腾云 蔡盈 张潍平 梁朝朝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0-864,共5页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简便易行、易于推广的小儿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术者采用两种腹腔镜技术诊治的84例连续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病例。按阶段先后采用传统腹腔镜肾盂成形术(CTL-P,n=36)、环脐...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简便易行、易于推广的小儿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术者采用两种腹腔镜技术诊治的84例连续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病例。按阶段先后采用传统腹腔镜肾盂成形术(CTL-P,n=36)、环脐单部位三通道腹腔镜肾盂成形术(LESS-P,n=48),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查B超肾盂分离情况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84例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或增加额外鞘管。在年龄、性别组成和患侧分布、手术途径、术中估计出血量、术后恢复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以及并发症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LESS-P长于CT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15.65±6.03)个月,两组各有1例吻合口梗阻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次手术后治愈。两组术后B超肾盂分离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方面两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ESS-P与CTL-P治疗小儿肾积水均安全可行。前者手术时间略长,但美容效果更佳,并且对器械要求低、易于复制及推广,是治疗儿童UPJO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部位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单中心500例手术经验 被引量:4
6
作者 吴硕东 韩金岩 +3 位作者 苏洋 田雨 范莹 孔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0期894-897,共4页
目的总结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SILC)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8月行SILC 500例。术中经脐部切口置入1枚10 mm trocar及2枚5 mm trocar,3枚trocar呈倒三角形方式排列。... 目的总结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SILC)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8月行SILC 500例。术中经脐部切口置入1枚10 mm trocar及2枚5 mm trocar,3枚trocar呈倒三角形方式排列。利用超声刀经胆囊后三角入路逆行切除胆囊。结果 1例因术中发现存在副肝管中转为四孔法,1例因术中出血不易控制中转三孔法,其余SILC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1.4±20.1)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0 ml(5~100 ml),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2.0±0.8)d。1例术后出现毛细胆管胆汁漏,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术后出现肝床渗血,二次手术治愈。随访1~3个月,发生并发症的2例痊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2例切口处皮下血肿,经保守治疗后愈合,其余患者无出血、胆漏、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手术瘢痕隐蔽。结论 SILC安全有效,且具有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在严格选择病例、掌握适应证及操作原则后,可逐渐学习并掌握,便于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腹腔镜手术 胆囊切除术 经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6
7
作者 吴硕东 范莹 +2 位作者 孔静 苏洋 田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10月对8例胰体尾部良性病变施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其中保留脾脏3例,联合脾切除5例。超声刀游离周围韧带及远端胰腺,切割闭合器将胰体尾及脾血...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10月对8例胰体尾部良性病变施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其中保留脾脏3例,联合脾切除5例。超声刀游离周围韧带及远端胰腺,切割闭合器将胰体尾及脾血管切断,标本经脐取出。结果 7例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成功,1例因胰尾囊肿与周围粘连严重中转为多孔手术。手术时间130~240 min,(155±38)min;出血量50~250 ml,(101.3±71.6)ml;住院时间6~9 d,(7.4±1.1)d。所有患者均无术后出血、静脉血栓、发热感染等并发症。1例持续性胰漏,开腹手术修补。术后脐部切口愈合良好,美容效果明显。8例术后随访3~28个月,(14.3±8.6)月,均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预后良好。结论对于有经验的腹腔镜外科医生,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是可行的,并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部位腹腔镜手术 胰体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 被引量:7
8
作者 何龙贵 何亦工 +2 位作者 吴海彪 何少华 肖智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9月我院65例内环口疝囊颈直径≥15 mm的原发性单侧巨大腹股沟斜疝患儿资料,其中37例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疝囊...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9月我院65例内环口疝囊颈直径≥15 mm的原发性单侧巨大腹股沟斜疝患儿资料,其中37例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疝囊高位结扎术(经脐组),另28例行常规三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三孔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切口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及术后1年复发和睾丸高位情况。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2 ml,无术中并发症。经脐组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低于三孔组[1.0(1.0,1.0)分vs.3.0(2.0,3.0)分,Z=-6.182,P=0.000],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至术后1年,经脐组无复发、睾丸高位,三孔组1例复发(P=0.431),1例睾丸高位(P=0.422)。结论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后,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具有切口美观、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位腹腔镜手术 儿童 巨大 腹股沟斜疝 腹膜外注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式非气腹与气腹经脐单一部位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国伟 方海星 +9 位作者 李桂芬 温怡洪 何静 邵锦晖 夏群峰 唐晓明 袁年勇 姜正科 何佳声 闻立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93-797,共5页
目的探讨悬吊式非气腹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气腹经脐单一部位LC 32例(气腹组)和悬吊式非气腹经脐单一部位LC 32例(非气腹组)的临床... 目的探讨悬吊式非气腹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气腹经脐单一部位LC 32例(气腹组)和悬吊式非气腹经脐单一部位LC 32例(非气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值压力(PIP)、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中心静脉压(CVP)和血气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不适等并发症。结果 T1时点(麻醉后开始LC时)2组MAP、CVP、Sp O2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气腹组PIP(24.7±4.1)cm H2O,明显高于非气腹组(15.7±2.9)cm H2O(t=-10.138,P=0.000)。T2时点(完成LC时)2组Sp O2无统计学差异(P〉0.05);气腹组PIP(25.1±4.9)cm H2O,明显高于非气腹组(16.6±1.8)cm H2O(t=-9.211,P=0.000);气腹组Pa CO2(57.2±3.5)mm Hg,显著高于非气腹组(37.5±3.4)mm Hg(t=-22.838,P=0.000)。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05);非气腹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早于气腹组(t=-7.637,P=0.000),术后腹胀、恶心呕吐和肩背部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气腹组(χ2=6.488,P=0.011;χ2=5.317,P=0.021)。结论改良悬吊式非气腹经脐单一部位LC对老年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影响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手术安全性提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位 经脐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6例报告 被引量:7
10
作者 魏源水 倪斌 +2 位作者 王弦 朱宏辉 邓洲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0期919-921,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TUSIL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1~10月我院行28例TUSILA。在脐下缘做一15~20 mm弧形切口,置入2个10 mmtrocar和1个5 mm troc...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TUSIL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1~10月我院行28例TUSILA。在脐下缘做一15~20 mm弧形切口,置入2个10 mmtrocar和1个5 mm trocar,置入10 mm 30°电子腹腔镜和腹腔镜器械,完成阑尾切除术。结果 26例成功施行TUSILA,1例盲肠后位阑尾炎中转开腹,1例改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6例TUSILA手术时间25~60 min,(40.6±12.8)min;术后24h下床活动,恢复流质饮食;术后2~5 d出院。26例随访1~6个月,平均4.6月,均无术后出血、肠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切口瘢痕隐蔽,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TUSILA安全可行,美容效果突出,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比,操作难度增加,术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操作困难时应及时转为常规腹腔镜或中转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经脐手术 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被引量:6
11
作者 孔萌 刘红真 +3 位作者 秦虹 夏天 刘威 张士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43例资料,年龄19~75 d,体重2.9~6.5 kg。脐下缘6点处置3 mm trocar和30°腹腔镜,脐缘3点、9...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43例资料,年龄19~75 d,体重2.9~6.5 kg。脐下缘6点处置3 mm trocar和30°腹腔镜,脐缘3点、9点处各置入3 mm trocar和操作器械(抓钳、幽门刀、分离器或撑开钳),完成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4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40 min,平均28 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4~8 d(平均6 d)出院。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进食正常,未见复发,脐部无可视性瘢痕。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切口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位腹腔镜手术 幽门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切口与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回顾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9
12
作者 刘兴军 吴硕东 陈永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84-786,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12月我科经脐单切口(189例)和三孔(123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均经临床表现、彩超或CT诊断为阑尾炎,排除病例资料不全、联合其他手术...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12月我科经脐单切口(189例)和三孔(123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均经临床表现、彩超或CT诊断为阑尾炎,排除病例资料不全、联合其他手术、妊娠期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发病超过72小时者。比较2组术中、术后资料。结果 2组均无中转开腹,经脐组与三孔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差异无显著性[(45.5±12.7)min vs.(46.3±17.8)min,t=-0.461,P=0.650;(1.4±0.5)d vs.(1.5±0.6)d,t=-1.588,P=0.112;(3.8±1.6)d vs.(4.1±1.9)d,t=-1.554,P=0.121],经脐组术后3个月美容评分高[(4.5±0.6)分vs.(4.2±0.5)分,t=4.585,P=0.000],2组并发症发生率、病理类型等无统计学差异,其中经脐组切口感染3例,三孔组4例。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技术上安全可行,且美容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经脐手术 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小儿中高位肛门闭锁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金山 李龙 +5 位作者 刁美 叶茂 李颀 李旭 孔赤寰 管考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小儿中高位肛门闭锁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12月2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接受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SILS组),2011年1月~2012年3月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中高位肛门闭锁患...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小儿中高位肛门闭锁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12月2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接受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SILS组),2011年1月~2012年3月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SILS组20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传统腹腔镜和开放手术者。SILS组手术时间(136±36)min,与对照组(151±40)min无明显差异(t=-1.351,P=0.183);SILS组术中出血量(12.5±2.3)ml,明显少于对照组(15.3±5.0)ml(t=-2.339,P=0.024);SILS组术后住院时间(7.4±4.0)d,与对照组(7.4±2.0)d无明显差异(t=0.000,P=1.000);SILS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9.1±1.7)h,较对照组(10.3±1.6)h明显缩短(t=-2.534,P=0.015)。2组术后无吻合口漏、直肠尿道瘘憩室。SILS组20例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9.7月),对照组30例随访21~36个月(平均28.5月),2组患儿控制肛门排便良好,无便秘、便失禁及污便者。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是治疗小儿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闭锁 经脐切口腹腔镜手术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切口微型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彭毅 何立锐 钟立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微型腔镜下经脐单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效果,探讨应用常规器械行经脐单切口微型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6~11月60例胆囊良性疾病按手术日分为2组,由同一手... 目的比较微型腔镜下经脐单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效果,探讨应用常规器械行经脐单切口微型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6~11月60例胆囊良性疾病按手术日分为2组,由同一手术组医师分别施行经脐单切口微型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LC,前者除换用3 mm尿道镜外,余均使用同样的设备和操作器械,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总住院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2组均完成胆囊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传统组手术时间(47.7±21.6)min明显短于单切口组(62.6±30.6)min(t=2.179,P=0.033),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总住院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型腔镜下单切口胆囊切除术可行,不仅具有传统LC的优点,还具有切口隐蔽性好,更好的美容效果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脐手术 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硕东 孔静 田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73-74,共2页
2010年11月~2011年1月我科对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疑有恶变,幽门狭窄造成梗阻的患者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时间分别为250、280、35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0、200、300 ml,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及吻合口梗阻等并发症发... 2010年11月~2011年1月我科对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疑有恶变,幽门狭窄造成梗阻的患者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时间分别为250、280、35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0、200、300 ml,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及吻合口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分别于术后7、8、7 d出院。术后切口愈合良好。3例分别随访7、8、9个月,患者无腹痛、呕吐等症状出现。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良性消化性溃疡安全、可行,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切口腹腔镜手术 十二指肠 消化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郎兴 李静涛 +3 位作者 马新生 杨运霞 刘伟 魏建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95-96,共2页
目的:应用腹腔镜经脐单穿刺孔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讨论单孔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588例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患儿,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88例患儿,588例均手术成功,术... 目的:应用腹腔镜经脐单穿刺孔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讨论单孔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588例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患儿,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88例患儿,588例均手术成功,术中发现并同时处理对侧鞘状突未闭(CPPV)108例(18.4%).平均手术时间:588例单侧手术平均为14min(7~18min),108例双侧手术平均为14min(12~2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2h(48~96h).未发现有脐戳孔疝、脐部血肿,皮下积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3~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经脐单穿刺孔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性高、手术切口小、美观、疼痛小、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穿刺孔腹腔镜手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 鞘膜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切口经脐腹腔镜胃旁路术与腹腔镜5孔胃旁路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黄致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1期969-972,共4页
目的腹腔镜胃旁路手术Roux-en-Y已经成为减重手术的金标准,但常规手术常需要5~7个皮肤切口来放置trocar,因此,切口可能会产生不尽患者满意的结果。我们设计了一个治疗病态肥胖的新技术:单切口经脐胃旁路手术(singleincision transumbil... 目的腹腔镜胃旁路手术Roux-en-Y已经成为减重手术的金标准,但常规手术常需要5~7个皮肤切口来放置trocar,因此,切口可能会产生不尽患者满意的结果。我们设计了一个治疗病态肥胖的新技术:单切口经脐胃旁路手术(singleincision transumbilical LRYGB,SITU-LRYGB)。本研究比较腹腔镜5孔胃旁路手术(5-port LRYGB)和SITU-LRYGB手术结果与患者满意度。方法 50例重度肥胖(男14例,女36例)分别接受5-port LRYGB(25例)或SITU-LRYGB(25例)。在肚脐上方以Omega形状切口6 cm,在直接可视下、将3个trocar分置于三角形的三角位置入。术中我们使用新设计的肝脏牵引方法———肝悬吊带。结果术后2组皆未出现接口泄漏或出血并发症。SITU组手术时间较5-port LRYGB组长[(99.8±11.1)min vs(67.6±20.5)min,t=6.906,P=0.000]。对术后切口,SITU组有更高的满意度[(4.5±0.6)分vs(4.0±0.7)分,t=2.712,P=0.009]。结论腹腔镜胃旁路手术可以成功地以单切口经脐方式来施行,除了手术时间短与术后恢复良好之外,几乎无瘢痕是手术最让病人满意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 切口经脐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腹腔镜辅助治疗婴幼儿卵巢囊肿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华 陈琦 +2 位作者 谷雅川 曹振杰 王朝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67-1367,共1页
传统治疗卵巢囊肿的方法是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器械设备的改进,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们采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完成6例婴幼儿卵巢囊肿剔除术,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卵巢囊肿 腔镜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切口 器械设备 吸收线 双极电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器械经脐入路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庆华 刘玉祥 +3 位作者 陈勇 王赭 陈一伟 束一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常规器械行经脐入路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sit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LC)与传统腹腔镜术式(traditional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LC)比较的优越性。方法按纳入、排除及... 目的探讨使用常规器械行经脐入路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sit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LC)与传统腹腔镜术式(traditional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LC)比较的优越性。方法按纳入、排除及剔除标准将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连续30例非急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TUSLC组(n=14)和TLC组(n=16)。2组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比较2组手术相关数据、创伤应激指标及疼痛程度。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各时相创伤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白介素6、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2 h TUSLC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TLC组低(4.00±0.78 vs.4.75±0.68,t=-2.800,P=0.009),术后24 h及48 h时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器械TUSLC安全可行。在手术经验丰富的前提下,此方法较传统术式具有一定的总体优势,即在不增加手术费用的基础上,前者具有美容效果肯定、术后短期内疼痛较轻的潜在微创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部位腹腔镜手术 经脐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入路腹腔镜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1例
20
作者 郁林海 冯林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92-92,共1页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经脐人路内镜手术(transumbilical endoscopi csurgery,TUES)^[1,2]已成为人们研究的新热点。TUES是利用脐这样一个人体天然皱褶部位,置入内镜及器械进行手术的方法。脐部切口愈合后腹壁基本无可见瘢痕,...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经脐人路内镜手术(transumbilical endoscopi csurgery,TUES)^[1,2]已成为人们研究的新热点。TUES是利用脐这样一个人体天然皱褶部位,置入内镜及器械进行手术的方法。脐部切口愈合后腹壁基本无可见瘢痕,从而达到更加微创和美观的效果。现将我们完成的1例经脐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修补术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穿孔修补术 经脐入路 腹腔镜 微创外科技术 内镜手术 皱褶部位 部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