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研究
1
作者 管梦丹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9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对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实施优质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腹股沟斜疝患儿,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时间段选取满足入选要求的患儿共100例,均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通过盲选法... 目的:探讨对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实施优质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腹股沟斜疝患儿,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时间段选取满足入选要求的患儿共100例,均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通过盲选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前者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后者实施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各指标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恢复指标更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更优(P<0.05)。结论:在腹股沟斜疝患儿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同时实施优质的护理不仅可加快患儿恢复进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获得患儿家属的高度认可,促使患儿更好更快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围术期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瘢痕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精索血管的术中配合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红樱 郭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575-576,共2页
腹腔镜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传统开腹于术比较,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手术时问短、疼痛轻、恢复快、无明显瘢痕等优势。我科在单孔腹腔镜下改进了该术式,引入临床常见的舣通... 腹腔镜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传统开腹于术比较,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手术时问短、疼痛轻、恢复快、无明显瘢痕等优势。我科在单孔腹腔镜下改进了该术式,引入临床常见的舣通道深静脉穿刺针,通过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精索血管,简化了手术步骤,避免了过去穿刺针直接跨越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对于术室护士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精索血管 高位结扎术 输精管 水分离 术中配合 腹膜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辅助对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
3
作者 李媛媛 张俊丽 +2 位作者 杨鸿源 白耀武 尹静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对防治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择期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2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予以...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对防治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择期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2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干预)、B组(予以动画片干预)、C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每组90例。比较3组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_(2))、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评分以及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AED)评分、躁动发生率、苏醒情况、术后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在术前麻醉准备期间(T 2)、入手术室(T3)、术后苏醒即刻(T4),C组HR、MAP低于A组、B组(P<0.05)。3组P_(ET)CO_(2)、SpO_(2)、RR在组间、时间及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C组mYPAS评分低于A组、B组(P<0.05)。C组ICC、PAED评分及苏醒期躁动率低于A组、B组(P<0.05)。术后1、7 d,C组行为改变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3组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可降低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前焦虑,提升患儿麻醉诱导合作程度,降低苏醒期躁动及术后行为改变发生率,且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右美托咪定 动画片 麻醉 全身 儿童 血流动力学 行为改变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兴 吴思远 +1 位作者 史俊 洪岩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7期49-50,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分为Control组(n=50)和Research组(n=50)。对Control组患儿使用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 目的 :探讨使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分为Control组(n=50)和Research组(n=50)。对Control组患儿使用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对Research组患儿使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Research组患儿手术切口的长度、进行手术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Control组患儿,P <0.05;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Control组患儿,P <0.05。结论 :对腹股沟斜疝患儿使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 高位结扎术 经脐单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操作通道腹腔镜经脐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戚聿昌 叶辉 +2 位作者 李龙 白东升 吴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23-224,229,共3页
目的探讨内置操作通道腹腔镜经脐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1~10月对36例腹股沟斜疝经脐部单一纵切口置入Storz公司有5 mm 0°镜及5 mm内置操作通道的直径10 mm腹腔镜,高位缝扎内环口。结果 36例手... 目的探讨内置操作通道腹腔镜经脐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1~10月对36例腹股沟斜疝经脐部单一纵切口置入Storz公司有5 mm 0°镜及5 mm内置操作通道的直径10 mm腹腔镜,高位缝扎内环口。结果 3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8例发现对侧内环口未闭,均结扎封闭内环口,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5~30 min,平均23 min。36例术后随访1~9个月,平均5.1月,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内置操作通道的腹腔镜行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小、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 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法与多孔法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雪清 罗恩 +2 位作者 邱军 王俊 张波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7期840-841,共2页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在临床中运用广泛。以往是多孔法行疝囊高位结扎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经脐单孔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已成为治疗小儿斜疝的一种新颖的微创手术。本科自2010年开始试行开...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在临床中运用广泛。以往是多孔法行疝囊高位结扎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经脐单孔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已成为治疗小儿斜疝的一种新颖的微创手术。本科自2010年开始试行开展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同时将其围手术期结果与同期多孔法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探讨其可行性与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结扎术 腹腔镜技术 小儿斜 单孔 腹腔镜腹股沟修补术 多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黄文 叶钿均 +2 位作者 林贾颖 白伟波 罗中范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7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10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单孔组(46例)和二孔组(62例)。二孔组患儿行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单孔组患儿行单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目的探讨单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10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单孔组(46例)和二孔组(62例)。二孔组患儿行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单孔组患儿行单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阴囊水肿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单孔组患儿手术时间(26.2±9.6)min、切口长度(6.5±0.6)mm、术后下床时间(4.2±1.2)h均显著短于二孔组(30.5±10.0)min、(10.8±2.1)mm、(6.8±1.3)h,术后24 h疼痛评分(1.6±0.7)分显著低于二孔组的(2.5±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35例男性患儿中发生1例阴囊水肿,发生率为2.86%(1/35);二孔组53例男性患儿中发生7例阴囊水肿,发生率为13.21%(7/53);两组男性患儿阴囊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3,P>0.05)。随访发现,单孔组出现1例疝复发,二孔组出现2例疝复发,两组疝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8,P>0.05)。结论与二孔法相比,单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患儿术后恢复快、疼痛感轻,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斜 单孔 二孔法 高位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股沟疝应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钱科洪 李光学 杜波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2期62-63,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腹股沟疝应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小儿腹股沟疝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 目的:分析小儿腹股沟疝应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小儿腹股沟疝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明显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止痛药使用率、家属满意度以及疾病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腹股沟疝应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有助于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降低复发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 单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传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吴诗安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电脑随机分成A组和B组,38例/组。A组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B组行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电脑随机分成A组和B组,38例/组。A组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B组行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和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A组的手术用时为(31.25±4.68)min,切口长度为(1.26±0.38)cm,住院天数为(4.11±1.0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上述指标均较B组更令人满意(P<0.05),在治疗费用方面,A组(3546.25±514.58)元高于B组(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 腹腔镜 小儿 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部单孔联合硬膜外穿刺针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磊 王文娟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3期73-74,共2页
儿童腹股沟疝多为先天性,各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腹股沟疝发病率为0.8%~4.4%不等,早产儿更可以达到30%[1].我院自2009年5月以来采用脐部单孔联合硬膜外穿刺针巧妙手术步骤,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 硬膜外穿刺针 手术治疗 高位结扎术 腹腔镜 单孔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机体微环境、切口美观满意度及经济学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代景友 雷明露 +4 位作者 李三石 尹腾飞 王雪雷 李志锋 魏广友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3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机体微环境、切口美观满意度及经济学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91例,依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腔镜组46例和传统组45例。传统组予传统...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机体微环境、切口美观满意度及经济学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91例,依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腔镜组46例和传统组45例。传统组予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腔镜组予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切口美观满意度、经济学效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24 h、术后36 h机体微环境指标[前列腺素E_(2)(PGE_(2))、神经肽Y(NP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术后6、12、24、36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均较传统组短,术中出血量较传统组少,切口美观满意度、住院费用较传统组高(P<0.05,P<0.01)。2组术后24、36 h血清PGE_(2)、NPY、MDA水平均升高,SOD水平降低(P<0.05);且术后24、36 h腔镜组血清PGE_(2)、NPY、MDA水平较传统组低,SOD水平较传统组高(P<0.01)。腔镜组术后6、12、24、36 h VAS评分较传统组降低(P<0.01)。2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可减轻腹股沟斜疝患儿手术创伤与术后疼痛感,促进术后恢复,提高切口美观满意度,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但住院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儿童 腹腔镜 高位结扎术 前列腺素E_(2) 切口美观度 住院费用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针双线单孔单隧道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明葛东 朱鸿喜 +2 位作者 陈晨 孟德诚 戴文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29-932,共4页
目的探讨一针双线单孔单隧道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100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临床资料,单孔及双孔组各5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等指标,记录... 目的探讨一针双线单孔单隧道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100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临床资料,单孔及双孔组各5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等指标,记录切口愈合及复发情况。结果10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双孔组比较,单孔组手术时间短[单侧(10.3±1.1)min vs.(12.4±1.4)min,t=-7.742,P=0.000;双侧(13.5±1.3)min vs.(16.1±1.3)min,t=-4.576,P=0.000],疼痛评分低[(2.4±0.3)分vs.(3.5±0.9)分,t=-8.553,P=0.000]。2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17个月,平均12.1月。双孔组2例皮下线结反应,1例复发,单孔组均未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孔组8例腹壁有可见瘢痕,单孔组均无可见瘢痕(P=0.006)。结论一针双线单孔单隧道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既避免在腹壁上戳孔,同时又确保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且不额外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 腹腔镜 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正中襞修补手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13
作者 周晓波 段永福 +1 位作者 赵成鹏 李付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正中襞修补手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8月对小儿腹股沟斜疝322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不同术者采取不同手术方案,其中联合脐正中襞修补168例(A组),未联合154例(B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正中襞修补手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8月对小儿腹股沟斜疝322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不同术者采取不同手术方案,其中联合脐正中襞修补168例(A组),未联合154例(B组),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对侧隐匿疝A组21例,B组16例,均同期处理。2组在手术时间[(26.9±7.6)min vs.(25.9±8.1)min,t=1.097,P=0.273],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2.6±8.0)分vs.(22.4±8.0)分,t=0.179,P=0.858],术后住院时间[(2.9±1.3)d vs.(2.8±1.6)d,t=0.502,P=0.61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4/168)vs.4.5%(7/154),χ^2=1.141,P=0.285]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1年,A组未见复发,B组8例术侧复发,A组复发率低于B组[0(0/168)vs.5.2%(8/154),P=0.002]。结论腹腔镜加脐正中襞自体组织修补手术能有效降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高位结扎术 正中襞 自体组织修补 小儿 腹股沟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18例 被引量:28
14
作者 宋斌 王晖 +3 位作者 杨培新 戴维 韩希望 汪建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18例腹股沟嵌顿疝行腹腔镜下腹股沟嵌顿疝松解术及疝内环关闭术。建立CO2气腹后置入10 mm trocar,置入30°腹腔镜,腹腔内探查,寻找嵌顿的疝内容物,置...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18例腹股沟嵌顿疝行腹腔镜下腹股沟嵌顿疝松解术及疝内环关闭术。建立CO2气腹后置入10 mm trocar,置入30°腹腔镜,腹腔内探查,寻找嵌顿的疝内容物,置入电凝钩或超声刀切开内环口狭窄环,回纳嵌顿肠管。6例嵌顿小肠已坏死,在相应部位腹壁做小切口(约4 cm),拖出相应小肠行坏死小肠切除,端端吻合术。疝内环结扎术可采用2种方法:6例于疝内环腹壁投影处做0.3 cm切口,穿刺导线针行疝内环结扎术;12例镜下腹腔内置入针线行疝内环缝合打结。结果麻醉后2例嵌顿疝自动复位。嵌顿肠管无坏死;16例在腹腔镜下松解、复位。嵌顿内容物:小肠16例,大网膜2例;10例嵌顿肠管和2例嵌顿大网膜无坏死,6例嵌顿肠管坏死,拖出相应小肠行坏死小肠切除,端端吻合术。2例发现无症状的隐匿疝,给予疝内环结扎。2例术后出现皮下气肿,均于1 d自行吸收;4例出现腹股沟区原疝囊部位积液、水肿,即血清肿,经局部穿刺(1~4次,平均1.8次)痊愈;术后均无出血、感染。术后住院4~7 d,平均5 d。术后7~30 d(平均15.2 d)行二期无张力疝修补术,二次手术期间无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腹腔探查、嵌顿疝松解术及疝囊高位结扎术更适合急诊腹股沟嵌顿疝的治疗,具有术式安全、暴露充分、操作简便、易掌握等优点,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隐匿性疝,符合微创治疗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嵌顿 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8
15
作者 李美林 何晓睿 +2 位作者 高艳 柯燕 王会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0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安徽省立医院小儿外科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安徽省立医院小儿外科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照组25例患儿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25例患儿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儿在复苏时间、疼痛程度、肠道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的差异来对比两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术后复苏时间平均缩短了15.4 min,肠道排气时间平均提前了5.6 h,术后住院时间平均减少5.3 h,疼痛例数减少了7人,呕吐、腹胀发生率为0。观察组患儿上述各项康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能明显减少患儿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以及减轻患儿疼痛,得到患儿家属的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腹腔镜 小儿高位结扎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腔内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附260例报告)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颖 白东升 +2 位作者 李旭 王莹 李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543-54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儿童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方法2006年2月-2008年2月,对2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施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二孔法经腹腔内内环口缝扎,28例同时将脐正中襞(或脐内侧襞)与内环口周围的腹横筋膜缝扎,10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儿童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方法2006年2月-2008年2月,对2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施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二孔法经腹腔内内环口缝扎,28例同时将脐正中襞(或脐内侧襞)与内环口周围的腹横筋膜缝扎,10例同时将腹横筋膜及腹内斜肌的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缝扎。结果260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单侧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22min。259例随访2~23个月,平均11.6月,无脐戳孔疝,无医源性隐睾及睾丸萎缩,无肠粘连梗阻等并发症;术后5个月复发1例(0.4%)。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创伤小,安全,有效,手术并发症少,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 腹腔镜 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范显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11期887-890,共4页
分析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于2016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40例,采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小... 分析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于2016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40例,采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15±0.42)m L、单侧疝手术时间(11.15±2.30)min、双侧疝手术时间(16.26±2.04)min、切口长度(5.23±1.35)mm、住院时间(23.63±1.14)h均少/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前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细胞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lg M、lg A、lg 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1例,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为22.50%;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术中出血量少,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高位结扎术 腹股沟斜 安全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志权 王红旭 +2 位作者 付月云 杨淑妙 陆艳兴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7期176-178,共3页
目的:比较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小儿腹股沟疝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00例(腹腔镜手术组)运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另... 目的:比较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小儿腹股沟疝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00例(腹腔镜手术组)运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另100例(传统开放手术组)使用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二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较传统开放手术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均明显减少,但住院费用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切口小,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较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腹股沟 腹腔镜 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附32例报告)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成 赵宝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78-178,188,共2页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经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已能完全取代开放手术。该手术常规需三孔:脐上(或下)、脐髂连线中点及脐耻骨结节中点,双侧为四孔。2010年7月-2011年3月,我院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原发...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经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已能完全取代开放手术。该手术常规需三孔:脐上(或下)、脐髂连线中点及脐耻骨结节中点,双侧为四孔。2010年7月-2011年3月,我院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3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 单孔腹腔镜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开放手术 腹腔镜技术 耻骨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东辉 区惠根 +2 位作者 何卓文 欧阳文博 张坤全 《现代医院》 2009年第5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和安全性。方法本组80例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ASAⅠ~Ⅱ级,以气管全麻下行术式,入室后连续监测HR、MAP、SpO2气道峰压(PIP)、PETCO,及体温,并分别记录术前、气腹后5rai...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和安全性。方法本组80例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ASAⅠ~Ⅱ级,以气管全麻下行术式,入室后连续监测HR、MAP、SpO2气道峰压(PIP)、PETCO,及体温,并分别记录术前、气腹后5rain、气腹后10min、放气后10min的各项监测指标。结果所有惠儿麻醉均满意,无一例出现麻醉意外、并发症,CO2气腹后10、20minHR、MAP、PETCO2、PIP显著升高(p〈0.05,P〈0.01),SpO2无显著变化,放气后10min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面对小儿特殊的解剖、生理和CO2气腹对生理产生的影响,做好术前准备,选择正确的麻醉方法和合适的麻醉药物,维持稳定的循环,小儿可安全实施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高位结扎术 麻醉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