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灵枢·经筋篇》理论体系的独立性浅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石璞砚
于铁成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3期22-23,共2页
现在学者将经筋看做是经络系统的一个附属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具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本文作者通过研读《内经》后提出,《经筋篇》和《经脉篇》相比,在经脉的起始、循行...
现在学者将经筋看做是经络系统的一个附属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具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本文作者通过研读《内经》后提出,《经筋篇》和《经脉篇》相比,在经脉的起始、循行走向、命名以及文体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经筋篇》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不可能是《经脉篇》的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篇
经脉篇
理论体系
独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是动病”“所生病”与十二经脉辑要
被引量:
2
2
作者
戢杨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21-24,共4页
"是动病""所生病"雏形源自《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到《灵枢·经脉篇》内容、形式完整描述,《难经·二十二难》归纳成"是动病"和"所生病"两个专用名词,后世各医家之辞,...
"是动病""所生病"雏形源自《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到《灵枢·经脉篇》内容、形式完整描述,《难经·二十二难》归纳成"是动病"和"所生病"两个专用名词,后世各医家之辞,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逐渐完善其诊断、治疗学意义与病候转归,还包括利用现代文献整理统计学思想系统考察的经脉归属和病候(群)关联;古代医家多从病位和病因解释和区分,结合语境及《内经》其他篇章理解,言简意赅,虽存争议,但总归于"变化-病"分析思路,包含气血先后、经络脏腑、内因外因及阴阳相对、穴动诊病、病症主治,借十二经脉条文中某类特殊情况发挥至整体,其中气血说、经络脏腑说、阴阳说等说服力欠佳;现代医家分析更丰富,通过临床观察、试验加以验证。研究方式多样,值得进一步完善,发扬及论证。古文献流传存在易遗漏、衍文、不同时代文字完善不足等,现今概念阐释与早期学术思想真实意义之间仍存在差异,缺乏验证的客观依据,需要进一步去伪存真、传承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动病
所生病
变化-病
气血先后
经络脏腑
内因外因
阴阳相对
穴动诊病
病症主治
阴阳十一脉灸经
足臂十一脉灸经
灵枢·
经脉篇
难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素问》“饮入于胃”的水行过程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治水方义
3
作者
孙史奇
张丽芬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伤寒杂病论》未详述诸方之成方思路,需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与相关典籍互参,才能知其所以然。本文以《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中“饮入于胃”一段所述水行过程为理论基础,解析《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常用治...
《伤寒杂病论》未详述诸方之成方思路,需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与相关典籍互参,才能知其所以然。本文以《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中“饮入于胃”一段所述水行过程为理论基础,解析《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常用治水方剂的组方思路,学习张仲景对于水病的辨治法门。本文将《经脉别论篇》中的水行过程概括为“游溢精气”“通调水道”与“三步流程”,其中“三步流程”即由脾至肺、由肺至表再至膀胱、膀胱气化三步。防己黄芪汤与防己茯苓汤用于表虚而里未亏的水停之证,其补泻思路可从“三步流程”中得出。防己黄芪汤主“三步流程”的前两步,偏于扶正;而防己茯苓汤主后两步,偏于祛邪。甘草麻黄汤与越婢汤主“通调水道”,用于水道闭塞不通的实证,其中甘草麻黄汤用于偏寒者,越婢汤用于偏热者。麻黄附子汤专为“游溢精气”而设,主水病之属少阴者,令水行过程中的每一个主要环节都在其中得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张仲景
水气病
经方
方解
《黄帝内经》
经脉
别论
篇
饮入于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肾开窍于耳”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肾开窍于耳
足少阴肾经
先天之精
《灵枢·
经脉篇
》
十二
经脉
耳中策策痛
中医藏象学说
《诸病源候论》
《医学心悟》
手少阳三焦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经》中有关精的作用有哪些
5
作者
杨德明
《现代中医药》
CAS
1995年第1期3-3,共1页
《内经》中有关精的论述,没有专篇记载,而是散见于各篇中。为了便于学习,现仅就精的作用整理归纳如下: 1 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如《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
关键词
《内经》
《灵枢·
经脉篇
》
整理归纳
构成人体
基本物质
精气溢泻
素问
肾气实
天癸至
主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灵枢·经筋篇》理论体系的独立性浅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石璞砚
于铁成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3期22-23,共2页
文摘
现在学者将经筋看做是经络系统的一个附属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具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本文作者通过研读《内经》后提出,《经筋篇》和《经脉篇》相比,在经脉的起始、循行走向、命名以及文体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经筋篇》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不可能是《经脉篇》的子体系。
关键词
经筋
篇
经脉篇
理论体系
独立性
分类号
R224.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是动病”“所生病”与十二经脉辑要
被引量:
2
2
作者
戢杨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七二医院内一科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21-24,共4页
文摘
"是动病""所生病"雏形源自《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到《灵枢·经脉篇》内容、形式完整描述,《难经·二十二难》归纳成"是动病"和"所生病"两个专用名词,后世各医家之辞,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逐渐完善其诊断、治疗学意义与病候转归,还包括利用现代文献整理统计学思想系统考察的经脉归属和病候(群)关联;古代医家多从病位和病因解释和区分,结合语境及《内经》其他篇章理解,言简意赅,虽存争议,但总归于"变化-病"分析思路,包含气血先后、经络脏腑、内因外因及阴阳相对、穴动诊病、病症主治,借十二经脉条文中某类特殊情况发挥至整体,其中气血说、经络脏腑说、阴阳说等说服力欠佳;现代医家分析更丰富,通过临床观察、试验加以验证。研究方式多样,值得进一步完善,发扬及论证。古文献流传存在易遗漏、衍文、不同时代文字完善不足等,现今概念阐释与早期学术思想真实意义之间仍存在差异,缺乏验证的客观依据,需要进一步去伪存真、传承创新。
关键词
是动病
所生病
变化-病
气血先后
经络脏腑
内因外因
阴阳相对
穴动诊病
病症主治
阴阳十一脉灸经
足臂十一脉灸经
灵枢·
经脉篇
难经
Keywords
the Shi Dong Bing and Suo Sheng Bing
change disease
Qi and blood has been the Zang Fu organs and meridians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Yin and Yang
acupoint diagnosis
attending diseases
Yin and Yang 11 vessel moxibustion
moxibustion on foot and arm 11 veined
coffin-Meridian chapter
Nanjing
分类号
R224.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素问》“饮入于胃”的水行过程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治水方义
3
作者
孙史奇
张丽芬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病科
出处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文摘
《伤寒杂病论》未详述诸方之成方思路,需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与相关典籍互参,才能知其所以然。本文以《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中“饮入于胃”一段所述水行过程为理论基础,解析《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常用治水方剂的组方思路,学习张仲景对于水病的辨治法门。本文将《经脉别论篇》中的水行过程概括为“游溢精气”“通调水道”与“三步流程”,其中“三步流程”即由脾至肺、由肺至表再至膀胱、膀胱气化三步。防己黄芪汤与防己茯苓汤用于表虚而里未亏的水停之证,其补泻思路可从“三步流程”中得出。防己黄芪汤主“三步流程”的前两步,偏于扶正;而防己茯苓汤主后两步,偏于祛邪。甘草麻黄汤与越婢汤主“通调水道”,用于水道闭塞不通的实证,其中甘草麻黄汤用于偏寒者,越婢汤用于偏热者。麻黄附子汤专为“游溢精气”而设,主水病之属少阴者,令水行过程中的每一个主要环节都在其中得到体现。
关键词
《金匮要略》
张仲景
水气病
经方
方解
《黄帝内经》
经脉
别论
篇
饮入于胃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肾开窍于耳”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进
机构
山西省临汾铁路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肾开窍于耳
足少阴肾经
先天之精
《灵枢·
经脉篇
》
十二
经脉
耳中策策痛
中医藏象学说
《诸病源候论》
《医学心悟》
手少阳三焦经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经》中有关精的作用有哪些
5
作者
杨德明
机构
成都市
出处
《现代中医药》
CAS
1995年第1期3-3,共1页
文摘
《内经》中有关精的论述,没有专篇记载,而是散见于各篇中。为了便于学习,现仅就精的作用整理归纳如下: 1 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如《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
关键词
《内经》
《灵枢·
经脉篇
》
整理归纳
构成人体
基本物质
精气溢泻
素问
肾气实
天癸至
主生殖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灵枢·经筋篇》理论体系的独立性浅析
石璞砚
于铁成
《江西中医药》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是动病”“所生病”与十二经脉辑要
戢杨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素问》“饮入于胃”的水行过程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治水方义
孙史奇
张丽芬
《环球中医药》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略论“肾开窍于耳”
王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内经》中有关精的作用有哪些
杨德明
《现代中医药》
CAS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