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式经胸骨前路病灶清除治疗颈胸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9
1
作者 信效堂 宫照燕 +2 位作者 矫晓昆 郭志勇 谷娜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02-303,共2页
关键词 经胸骨前路病灶清除术 治疗 颈胸段脊柱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胸椎结核患者经前路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霍雪娥 常小利 +1 位作者 李绒 陈其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592-593,共2页
脊柱结核发病率约占骨关节结核的50%。胸椎结核仅次于腰椎结核,但较颈椎结核发病率高,达39.6%左右。胸椎结核常导致椎体破坏,造成脊柱后凸畸形、椎管受压,影响脊柱稳定性。经过多年的探索,手术已成为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手段。胸... 脊柱结核发病率约占骨关节结核的50%。胸椎结核仅次于腰椎结核,但较颈椎结核发病率高,达39.6%左右。胸椎结核常导致椎体破坏,造成脊柱后凸畸形、椎管受压,影响脊柱稳定性。经过多年的探索,手术已成为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手段。胸椎骨质破坏可导致胸椎畸形和截瘫,胸椎结核较腰椎结核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病灶、椎管减压、植骨融合、矫正后凸畸形。为降低胸椎结核致残率,构建脊柱稳定性,开展植骨内固定术和做好术前术后各项护理工作成为术后患者恢复的关键环节,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采用经前路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胸椎结核58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期护理 病灶清除植骨 胸椎结核 植骨融合 后患者 前路 脊柱后凸畸形 脊柱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骶脊柱结核 被引量:28
3
作者 李晶 吕国华 +3 位作者 康意军 马泽民 李启贤 王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81-682,共2页
目的:评价后路经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段和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效果和优点.方法:总结1996年3月~2000年12月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的42例下腰段和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 目的:评价后路经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段和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效果和优点.方法:总结1996年3月~2000年12月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的42例下腰段和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40例疼痛消失、2例腰痛减轻.30例随访1~4年(平均2年),经定期X线摄片复查证实植骨块均在6~8个月融合,未见植骨块松动移位.患者弯腰和下蹲活动无受限.1例内固定于术后1.5年松动、另1例内固定于术后2年断裂.结论: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是治疗下腰段和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能有效防止植骨块松动移位而促进植骨融合,术后患者床上活动不受限,便于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 前路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治疗 腰骶脊柱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的入路问题 被引量:21
4
作者 马远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74-774,共1页
药物治疗是治疗脊柱结核的基石,病灶清除术是外科治疗成功的关键,合理的手术入路是影响病灶清除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的病灶清除入路到底是采用前方入路还是后方入路,文献报道不一,多数学者主张前路病灶清除,通过前方入路实现病灶... 药物治疗是治疗脊柱结核的基石,病灶清除术是外科治疗成功的关键,合理的手术入路是影响病灶清除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的病灶清除入路到底是采用前方入路还是后方入路,文献报道不一,多数学者主张前路病灶清除,通过前方入路实现病灶清除、前方植骨、内固定似乎也代表了目前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主流。笔者认为,脊柱结核病灶发生部位绝大多数为椎体(占99%以上),从清理病灶角度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灶清除 脊柱结核 入路 前方入路 前路病灶清除 病灶发生部位 药物治疗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后路腰骶骨盆重建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聂燕 李娇俊 +1 位作者 张凌 叶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2期931-932,共2页
关键词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 后路腰骶骨盆重建 内固定 腰骶椎结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手术治疗伴椎旁巨大脓肿的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明 赵劲民 +4 位作者 李兵 彭小忠 苏伟 沙轲 武振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3-438,共6页
目的:探讨单纯应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治疗伴椎旁巨大脓肿胸腰椎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9例伴椎旁巨大脓肿的胸腰椎结核患者,骨质破坏累及2个椎体6例(T9、T10 1例,T10、T11 2例,T12、L1 1例... 目的:探讨单纯应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治疗伴椎旁巨大脓肿胸腰椎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9例伴椎旁巨大脓肿的胸腰椎结核患者,骨质破坏累及2个椎体6例(T9、T10 1例,T10、T11 2例,T12、L1 1例,L2、L3 2例),累及3个椎体3例(T10-T12 1例,T7~T9 1例,L2~L4 1例)。所有病例椎旁脓肿均累及3个椎体以上。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1例,C级5例,D级2例,E级1例。术前后凸Cobb角5°~45°,平均28.3°±13.5°;VAS评分3~8分,平均6.0±1.2分;ODI50%~95%,平均(68.6±17.6)%。均行前路病灶清除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例入院时为不完全性瘫痪行急诊手术,4例术前采用口服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四联(HRZE)抗结核治疗1周后效果欠佳即行手术治疗,4例术前采用HRZE抗结核治疗2周后择期行手术治疗。术后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12个月,佩戴胸腰支具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X线片及CT或MRI,观察切口愈合、并发症、植骨融合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手术时间120~150min,平均135min;术中出血量400~1400m1.平均900ml。2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1例行修补.1例未行修补;2例术后切口出现窦道Ⅱ期愈合,7例I期愈合。1例左侧L3、L4神经根损伤,术后1周左股四头肌肌力3级,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及针灸、理疗对症处理,术后12个月时随访股四头肌肌力4级。随访12—20个月,平均17个月,脓肿完全吸收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5~14个月,平均8.5个月。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恢复至5°~15°,平均10.3°±3.3°:1例术前ASIAB级患者恢复至D级,余8例均为E级;ODI降至1%-3%,平均(2.8±0.9)%;VAS降至0~1分.平均0.6±0.5分。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获临床治愈。结论:在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伴椎旁巨大脓肿的胸腰椎结核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椎旁脓肿 病灶清除 植骨 内固定 前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器械固定在脊柱结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大伟 韩士章 +3 位作者 苑振峰 李忠 李海清 邢大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83-685,共3页
目的:探讨在脊柱结核中应用前路器械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对34例前路病灶清除和内固定的脊柱结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例,女21例。颈椎结核4例,胸椎结核13例,腰椎结核17例(包括胸腰段)。全部病例均进行术前和术后抗痨化疗。术中经前... 目的:探讨在脊柱结核中应用前路器械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对34例前路病灶清除和内固定的脊柱结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例,女21例。颈椎结核4例,胸椎结核13例,腰椎结核17例(包括胸腰段)。全部病例均进行术前和术后抗痨化疗。术中经前路彻底清除病灶,椎管减压,椎体间自体骨植骨,前路器械固定。结果:平均随访2.6年,死亡2例,失访4例,其余病例内固定物没有失效,椎体间植骨全部融合,脊柱后凸畸形矫正良好,切口无感染,没有结核复发的病例。结论:在脊柱结核中应用前路器械固定可有效矫正和预防脊柱后凸畸形,并为脊柱提供即刻稳定性,促进病灶愈合和骨性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病灶清除 内固定 脊柱结核 方法 脊柱稳定性 前路器械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