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信群 沈向前 +3 位作者 周胜华 祁述善 方臻飞 刘启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5-476,共2页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途径 经股动脉途径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柳景华 范煜东 +4 位作者 王学英 顾菲菲 马娜 张爱真 杜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115-115,共1页
目的 随机比较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两种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评价经桡动脉途径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选择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11月在心脏中心住院行冠脉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经桡动脉途径共 76例 ,男 4 0... 目的 随机比较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两种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评价经桡动脉途径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选择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11月在心脏中心住院行冠脉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经桡动脉途径共 76例 ,男 4 0例 ,女 36例 ,平均 (5 7± 11)岁。经股动脉途径共 77例 ,男4 5例 ,女 32例 ,平均 (6 1± 11)岁。结果 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冠脉造影的成功率分别为 96 .1% ,10 0 % ,P =0 .10 ,曝光时间 :两组患者冠脉造影和冠脉造影 +左室造影曝光时间分别为 8′34′′± 4′2 0′′ ,6′2 5′′±3′18′′,P =0 .0 9;8′5 3′′± 4′4 6′′,7′32′′± 3′8′′,P =0 .2 3。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PTCA STENT术的成功率分别为 98.5 % ,96 .9% ,P =1.0 0 ,曝光时间分别为 :15′32′′± 7′4 0′′、18′19′′± 3′5 1′′,P =0 .39。严重并发症 (死亡和急诊冠脉搭桥 )两组无区别 ,股动脉组局部出血总发生率为 6 .2 % ,发生排尿困难 ,需留置导尿 7例 (9.1% ) ,拔管时迷走反射 2例 (2 .6 % )。桡动脉组有 2例 (2 .6 % )患者出现右侧桡动脉闭塞。其中 1例在 1周时桡动脉搏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途径 冠状动脉介入 经股动脉途径 前瞻性临床研究 心脏中心 冠脉造影 总医院 曝光时间 冠状动脉造影 煤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股动脉途径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荆全民 黄贵奇 +6 位作者 韩雅玲 王守力 马颖艳 王效增 王耿 王斌 徐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TRA)、经股动脉途径(TFA)行无保护左主干(ULMCA)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沈阳军区总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行ULMCA病变PCI的2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RA 144例(...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TRA)、经股动脉途径(TFA)行无保护左主干(ULMCA)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沈阳军区总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行ULMCA病变PCI的2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RA 144例(TRA组),TFA 142例(TFA组)。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CAG)、手术操作成功率,复杂分叉病变支架置入术的应用,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及随访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术后住院及总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特征相似。TRA组CAG、手术操作成功率(分别为96.5%、98.6%)与TFA组(分别为92.3%、9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P=0.641);TRA组复杂分叉病变支架置入术(Crush,Culotte,T stent)的应用(29.9%)、曝光时间(53.1±10.42min)、造影剂用量(247.66±106.98ml)与TFA组(分别为26.8%、51.23±9.80min、267.26±136.09ml)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561、P=0.105、P=0.175)。TRA组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10.4%)明显低于TFA组(19.7%,P=0.028);TRA组住院期MACE率(6.3%)与TFA组(1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两组均无介入后心肌梗死(MI)、脑卒中、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TR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7±0.62d)、术后住院时间(4.16±3.19d)、总住院时间(7.29±4.42d)均较TFA组(分别为2.40±1.45d、7.75±5.29d、12.10±7.58d)明显缩短(P<0.001);平均随访10±5.6个月,两组MACE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vs 9.9%,P=0.953)。结论对ULMCA病变选择性支架置入术,TRA与TFA有相同疗效,且成功率相似,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 血管成形术 冠脉介入治疗 经桡动脉途径 经股动脉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二十)
4
作者 陈在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3-474,共2页
例53,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诱发肺梗死和矛盾性脑梗死 男性干部,59岁,阵发性心前区疼痛10天,加重半天于1996—11-18转入本院。患者于10天前9:00am生煤炉时感心前区疼痛,伴有出汗、乏力,含硝酸甘油持续10分钟缓解。隔1天后... 例53,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诱发肺梗死和矛盾性脑梗死 男性干部,59岁,阵发性心前区疼痛10天,加重半天于1996—11-18转入本院。患者于10天前9:00am生煤炉时感心前区疼痛,伴有出汗、乏力,含硝酸甘油持续10分钟缓解。隔1天后又在生煤炉时出现如上症状,含硝酸甘油缓解不明显。在当地医院检查心电图显示前壁及下壁导联ST段均明显下降0.2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下壁导联ST段 心前区疼痛 病例 冠状动脉造影 经股动脉途径 硝酸甘油 男性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经导管介入治疗(TCT)会议纪要
5
作者 高立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2,共1页
2012经导管介入治疗会议于10月在美国如期举行,本次会议涵盖了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本文将对本次大会亮点包括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顽固性高血压去神经治疗以及冠心病介入治疗作一简述,以飨读者。TAVR随着注... 2012经导管介入治疗会议于10月在美国如期举行,本次会议涵盖了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本文将对本次大会亮点包括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顽固性高血压去神经治疗以及冠心病介入治疗作一简述,以飨读者。TAVR随着注册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的公布,已获得FDA批准,其在极高危/不能手术的患者TAVR优于药物治疗,在高危患者TAVR不劣于外科手术。PARTNER非随机注册研究显示,随机、对照研究中TAVR高危患者的受益在真实世界中是可重复的,经股动脉途径数据显示30天住院卒中发生率较低,1年卒中、死亡或大卒中非随机队列组更少。德国主动脉瓣注册研究显示高危组TAVR住院死亡率不劣于外科手术,经股动脉比经心尖途径的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介入治疗 会议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随机对照研究 经股动脉途径 住院死亡率 冠心病介入治疗 高危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Seal血管闭合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6
作者 柳景华 Victor Legrand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116-116,共1页
目的 对经股动脉途径使用 6F或更小鞘管进行心血管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 ,评价使用该血管闭合系统尽早下床活动以及下床活动后患者的安全性和止血的有效性。方法 自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在比利时列日大学中... 目的 对经股动脉途径使用 6F或更小鞘管进行心血管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 ,评价使用该血管闭合系统尽早下床活动以及下床活动后患者的安全性和止血的有效性。方法 自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在比利时列日大学中心医院收治的 6 8例进行心血管造影和PCI患者 ,所有患者使用Angio Seal血管闭合系统前 ,均常规经血管鞘行同侧股动脉造影 ,除外 :①穿刺股深动脉或近股浅、深动脉分叉处 ;②闭合处血管严重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评价指标 :①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 ;②术后至出院时间 ;③出血、血肿和下肢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使用Angio Seal血管闭合系统后 ,患者平均下床时间的中位数为 (14 .8± 2 0 .5 )min ,患者平均出院时间为 (98.7± 17.4 )min。所有患者中仅 2例出现血肿 ,人工压迫加压包扎后消失 ,1例未成功。无同侧下肢动脉栓塞并发症发生。结论 使用Angio Seal血管闭合系统在经股动脉途径进行心血管造影和PCI患者中 ,15min左右下床活动 ,2h出院是安全的 ,该血管闭合系统通过在动脉内膜释放固定锚 ,胶原蛋白与动脉壁组织相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合 有效性评价 安全性 心血管造影 经股动脉途径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中心 评价指标 下肢动脉栓塞 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