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股动脉途径Wistar大鼠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樊玉祥 任伟新 +3 位作者 迪力木拉提.巴吾冬 顾俊鹏 许晓东 张海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36-1339,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途径Wistar大鼠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为大鼠泡状棘球蚴病肝动脉灌注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别切开腹部及右侧腹股沟区,在直视下行经股动脉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术。结果 30只W...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途径Wistar大鼠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为大鼠泡状棘球蚴病肝动脉灌注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别切开腹部及右侧腹股沟区,在直视下行经股动脉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术。结果 30只Wistar大鼠,26只插管成功,24只造影成功。插管和造影的成功率分别为86.67%(26/30)和80.00%(24/30)。造影图像较为满意,可见动脉期早期肝动脉增宽、纡曲,可见"抱球征",毛细血管期可见病灶呈环形染色,中央染色变淡。结论经股动脉途径Wistar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简便易行,成功率较高,可提高大鼠泡状棘球蚴病肝动脉灌注治疗研究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WISTAR 棘球蚴病 动脉 动脉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兔耳动脉与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造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武贝 高杨 +7 位作者 席玮 张秀明 郭震 张静渊 余辉 朱步銮 陈世晞 陈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评价经兔耳中央动脉插管行肝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并与经股动脉入路比较。方法将28只健康大白兔随机分成经股动脉入路组14只和耳中央动脉入路组14只(左耳7只,右耳7只)。用泰尔茂穿刺套管针行动脉穿刺,外套管留作后续插管的鞘,以1.8 F... 目的评价经兔耳中央动脉插管行肝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并与经股动脉入路比较。方法将28只健康大白兔随机分成经股动脉入路组14只和耳中央动脉入路组14只(左耳7只,右耳7只)。用泰尔茂穿刺套管针行动脉穿刺,外套管留作后续插管的鞘,以1.8 F微导管行肝动脉插管。了解两种方法插管的成功率,比较两组总的操作时间和每一步操作时间,观察术后动物的生存质量。结果两组动物均成功完成肝动脉造影。经股动脉组所需剃毛时间为(54.0±13.0)s,经耳动脉组不需此步骤。经股动脉组和经耳动脉组获得动脉入路时间分别为(585.0±249.0)s和(83.0±41.0)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动脉造影时间分别为(230.5±86.0)s和(257.0±82.0)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0 2);修复入路时间分别为(211.0±83.0)s和(90.0±0.0)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操作时间分别为(1 125.5±199.0)s和(419.5±134.0)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经股动脉组动物穿刺侧下肢活动受限,经耳动脉组动物无明显异常。结论经兔耳动脉入路行肝动脉造影可行。与经股动脉入路相比,经耳动脉插管的操作时间短、创伤小、且不会留下肢体残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造影 动脉 放射学 介入性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建立与经兔股动脉微导管超选择性肝左动脉插管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7
3
作者 江雄鹰 罗荣光 +2 位作者 黄金华 苗碧建 王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开腹肝穿刺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以及经兔股动脉微导管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的可行性及技术特点。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开腹以16G腰椎穿刺针将VX2瘤组织块种植到兔肝左内叶。2周后行螺旋CT扫描,然后在兔一侧腹股沟区行股动... 目的探讨开腹肝穿刺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以及经兔股动脉微导管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的可行性及技术特点。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开腹以16G腰椎穿刺针将VX2瘤组织块种植到兔肝左内叶。2周后行螺旋CT扫描,然后在兔一侧腹股沟区行股动脉鞘管置入,在DSA引导下应用微导管行腹腔动脉造影,分析兔腹腔动脉主要分支走行及肝脏肿瘤的DSA表现,再行肝左动脉插管及肝癌相关实验研究。结果 经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40只实验兔肝肿瘤种植全部成功;股动脉鞘管置入的成功率为97.5%(39/40)。在此基础上腹腔动脉、胃肝动脉、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动脉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39/39)、100%(39/39)、100%(39/39)、94.9%(37/39)、71.2%(28/39)。每只实验兔的X线透视时间为(6.9±3.0)min。结论开腹直视下经穿刺针瘤组织块注入法是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稳定、可靠的方法。经兔股动脉鞘管置入微导管肝动脉插管技术能方便快捷的实现兔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有效的解决了兔VX2肝癌动脉介入治疗时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VX2肿瘤 血管介入 动脉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动脉插管进行脑血管造影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玉华 陈妙华 +1 位作者 黄秀瑛 黄丽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经股动脉插管 护理 脑血管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动脉插管选择性颈动脉造影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志愿 邱蔚六 +2 位作者 胡兆良 孙坚 叶新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0-162,共3页
自1953年Seldinger成功地应用了直接穿刺股动脉插管造影技术以来,目前这一方法在国内外已广泛地应用于神经、心血管、泌尿外科;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较少。现总结我科的18例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动脉插管 动脉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插管造影CTA与普通CTA显影股前外侧穿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贺继强 唐举玉 +6 位作者 卿黎明 李文政 易小平 周征兵 吴攀峰 俞芳 曹哲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8-512,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插管造影CTA活体显影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拟定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患者15例。实验组运用选择性动脉插管技术将导管置入旋股外侧动脉开口处,证实导管达到预定位置并固定可靠后将患者转移至CT室... 目的探讨动脉插管造影CTA活体显影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拟定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患者15例。实验组运用选择性动脉插管技术将导管置入旋股外侧动脉开口处,证实导管达到预定位置并固定可靠后将患者转移至CT室。经导管注入造影剂20 ml,同时手动触发CT扫描。选取普通CTA作为对照组。将两组获得的二维图像以CT-DICOM输入到Mimics17.0软件,收集两组旋股外侧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解剖学参数。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P值≤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15例患者中,1例患者导管脱落至股深动脉,予以排除。其余14例患者中,旋股外侧动脉起源于股动脉3例(占21.43%),起源于股深动脉11例(占78.57%)。实验组旋股外侧动脉及其分支内径大于对照组。实验组升支、横支及降支长度均大于对照组,升支、横支及降支的末端最小内径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显影穿支数目多于对照组。结论动脉插管造影CTA可清楚的显示旋股外侧动脉分支及其穿支,效果优于普通C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插管造影CTA CTA 穿支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动脉途径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肖 官泳松 +2 位作者 周翔平 焦河 费泽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颈动脉途径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分别手术切开腹部及颈部,经左颈总动脉途径并直视下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肝动脉内。结果插管与造影的成功率分别为95%和100%。结论经颈动脉途径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方法... 目的探讨经颈动脉途径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分别手术切开腹部及颈部,经左颈总动脉途径并直视下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肝动脉内。结果插管与造影的成功率分别为95%和100%。结论经颈动脉途径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方法简捷,技术成功率高,具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Sprague—Dawley 动脉 动脉 插管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插管治疗细菌性肝脓肿 被引量:5
8
作者 何晓军 梁金荣 +1 位作者 付立军 夏洪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441-3442,共2页
细菌性肝脓肿是临床不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有效抗生素的应用、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其病因、诊断及治疗等均有所改变.预后虽然较以前改善,但其病死率仍较高。临床治疗以单纯抗生素治疗(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B超引导... 细菌性肝脓肿是临床不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有效抗生素的应用、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其病因、诊断及治疗等均有所改变.预后虽然较以前改善,但其病死率仍较高。临床治疗以单纯抗生素治疗(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手术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脓肿 动脉插管治疗 经皮动脉穿刺 单纯抗生素治疗 严重感染性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治疗 影像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影像分析及改良肝动脉插管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鸿 冯巧灵 +4 位作者 张玮 谢拥军 李超 姜恒 周恩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9-65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植瘤方式制备兔肝癌模型的成瘤率,并评估新型插管装置及改良术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2组:Ⅰ组前期直视下开腹行肝穿刺瘤细胞悬液注入法制备兔VC2肝癌模型,后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tio... 目的:探讨不同植瘤方式制备兔肝癌模型的成瘤率,并评估新型插管装置及改良术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2组:Ⅰ组前期直视下开腹行肝穿刺瘤细胞悬液注入法制备兔VC2肝癌模型,后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tion angiography,DSA)定位下,以Seldinger穿刺插管术经股动脉行兔选择性肝动脉造影;Ⅱ组前期行直视下开腹肝穿刺瘤组织块注入法制备兔VX2肝癌模型,后期DSA定位下,循新型插管装置以改良插管法经股动脉行兔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结合DSA及病理检查分析肿瘤的影像学和组织学特征,并对两组兔肝癌模型复制的成功率,以及插管操作时间、术后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Ⅰ组与Ⅱ组兔肝癌模型制备的成功率分别为60.0%和93.3%,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分别为66.7%和92.8%,行股动脉插管所用时间分别为(35.6±5.8)min和(27.4±5.3)min,行肝动脉插管造影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2.8%和14.3%,上述指标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直视下开腹行肝穿刺瘤组织块种植法与瘤细胞悬液种植法相比,成瘤效果更佳。新型插管装置及改良术较用常规装置以Seldinger法经股动脉行肝动脉造影,大幅提高了实验家兔肝动脉插管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动脉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管理在原发性肝癌行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萍 张桂敏 朱俊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9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在原发性肝癌行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6-12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行TACE患者50例,按入院...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在原发性肝癌行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6-12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行TACE患者50例,按入院先后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前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自我管理教育。测量两组患者术前15min、术中及术后15min的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5min的血压、心率及呼吸的的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自我管理的实施能有效降低原发性肝癌行TACE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程度,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 原发性 经股动脉插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加压包扎时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海燕 李丹 +3 位作者 李小兵 李晓霞 林琳 贾翔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加压包扎和病人卧床的最佳时间。[方法]将323例行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在指压股动脉穿刺部位10min~15min后,以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再以1kg砂袋... [目的]探讨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加压包扎和病人卧床的最佳时间。[方法]将323例行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在指压股动脉穿刺部位10min~15min后,以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再以1kg砂袋压迫伤口,加压包扎时间分别为6h、3h和2h,之后去除砂袋、拆除弹力绷带,病人即可下地活动。[结果]C组病人腰背部疼痛、术侧肢体麻木不适感较A组明显减少(P<0.001),下床排尿的舒适度较A组、B组增加(P<0.001),而3组间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加压包扎2h即可达到止血目的,之后下地活动可明显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素化 动脉穿刺 卧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肝癌患者行HAIC术后股动脉并发假性动脉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佳伟 李慧婷 +1 位作者 徐玲玲 赵文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9-461,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因“发现肝脏肿瘤2周”于2022年7月27日入院,诊断为肝细胞肝癌伴肝内外多发转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及吸烟史。查体:体温36.3℃,心率85次/min,呼吸14次/min,血压144/89 mmHg(1 mmHg=0.133 kPa);查血结果示血红蛋白1... 1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因“发现肝脏肿瘤2周”于2022年7月27日入院,诊断为肝细胞肝癌伴肝内外多发转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及吸烟史。查体:体温36.3℃,心率85次/min,呼吸14次/min,血压144/89 mmHg(1 mmHg=0.133 kPa);查血结果示血红蛋白138g/L,血小板计数179×10^(9)/L,凝血酶原时间为16.2 s。完善术前检查,7月29日在DSA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手术,返回病房后予以FOLFOX方案动脉灌注。7月30日13∶10动脉输注结束,拔管,予以加压器止血失败后改用纱布绷带加压包扎。7月31日3∶43患者主诉右大腿根部疼痛5分(NRS),予以止痛药对症后缓解;查血示血红蛋白为129 g/L。14∶50拆除纱布,穿刺点周围见大片淤青,腹股沟处可扪及10 cm×5 cm血肿,质硬,无搏动,穿刺处予沙袋压迫,右下肢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穿刺 医源性假性动脉 骨筋膜室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动脉插管选择性颈外动脉造影及其栓塞技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志愿 邱蔚六 +2 位作者 孙坚 叶新华 张陈平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1年第4期211-213,F002,共4页
本文总结了10条犬的股动脉插管颈外动脉造影15次,栓塞10次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犬的股颈外动脉解剖特点近似于人类,是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造影和研究栓塞方法的良好的动物模型。而且犬的动脉管径较细、插管难度较人为大。因此,把犬... 本文总结了10条犬的股动脉插管颈外动脉造影15次,栓塞10次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犬的股颈外动脉解剖特点近似于人类,是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造影和研究栓塞方法的良好的动物模型。而且犬的动脉管径较细、插管难度较人为大。因此,把犬作为临床前技术操作训练的实验动物是十分理想的。明胶海绵是一种安全、有效适用于术前辅助性栓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插管 颈外动脉造影 实验研究 颈外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制动时间循证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晓青 贺雄军 +8 位作者 黎凯锋 周宏星 何少玲 赖裕辉 李桂茹 黎杰 戈全荣 罗伟 刘亚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7-403,共7页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最佳证据应用于术后缩短患者卧床制动时间的可行性。方法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指导,分析临床现状和收集证据,制定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循证实践方案,对比方案应用前后审查指标执行率。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最佳证据应用于术后缩短患者卧床制动时间的可行性。方法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指导,分析临床现状和收集证据,制定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循证实践方案,对比方案应用前后审查指标执行率。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法确定方案有效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循证方案应用后,6项审查指标执行率由0~78.86%上升至96.26%~100%。术后患者卧床制动时间缩短。干预组与对照组间术后穿刺处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股静脉血栓、出血、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穿刺处淤青面积、穿刺处疼痛评分、术后当晚失眠发生率、腰背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高于干预组;两组均未发生腹膜后血肿。结论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指引下循证实践提示,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术后术侧肢体制动2 h、包扎4 h,静卧6 h是安全的,在不增加穿刺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下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但必须规范股动脉穿刺点选择、穿刺技术和压迫制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动脉穿刺 卧床时间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性血液灌注条件下VA-ECMO股动脉插管对主动脉内血流特征、氧饱和度及血栓风险的影响
15
作者 席一峰 陈增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09-609,共1页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VA-ECMO支持下,下肢插管对主动脉血流动力学环境、氧饱和度、血液损伤及血栓形成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ECMO流量占比范围从100%至40%时各动脉分支血流灌注情况,构建考虑血小板活化和沉积的血栓形成...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VA-ECMO支持下,下肢插管对主动脉血流动力学环境、氧饱和度、血液损伤及血栓形成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ECMO流量占比范围从100%至40%时各动脉分支血流灌注情况,构建考虑血小板活化和沉积的血栓形成模型和红线损伤模型,研究不同ECMO支持水平下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及溶血风险。结果研究发现在ECMO辅助时,随着心脏收缩功能的逐渐恢复,可改善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环境,减少动脉内高剪应力和血液滞留时间,减少血液损伤主动脉溶血和血小板活化水平总体下降,减少插管高速血流对动脉流场冲击,使单位时间流入各动脉分支的流量更接近生理水平,同时改善下肢灌注。然而,随着心脏收缩功能的恢复,心脏泵出的低氧血灌注上肢血管可能导致上肢缺氧。ECMO支持下血栓形成的高危区域为主动脉根部和插管远端区域,当心功能恢复到40%~60%时,血栓高风险区转移至降主动脉。结论心功能的部分恢复有助于主动脉血流动力学环境的改善和血液损伤风险的降低;但也存在主动脉分叉管高氧血灌注不足的问题。本研究还建立了适用于ECMO插管的血栓形成风险的评估模型,并通过临床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收缩功能 动脉根部 动脉插管 血小板活化 血液灌注 动脉分支 降主动脉 生理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富 孙博 +4 位作者 马廉亭 李玫珠 张积志 余泽 李元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3年第1期60-66,共7页
在53具成人尸体上,为配合临床插管造影提供解剖学资料,观测了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并对临床应用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动脉 分支 始端 动脉 全脑血管造影 锁骨下动脉 上壁 起始部位 动脉插管 左颈总动脉 解剖学研究 右椎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艺羡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S1期151-152,共2页
目的:总结52例经皮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接受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术前床上训练、术前准备及用药,术后拔管护理、饮食指导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结果:通过术前、术后全面精心准备和护理,5... 目的:总结52例经皮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接受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术前床上训练、术前准备及用药,术后拔管护理、饮食指导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结果:通过术前、术后全面精心准备和护理,52例经皮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通过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充分准备、精心护理、及时有效的病情观察,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 手术前后 术前准备 床上训练 动脉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体束CT三维肝动脉造影在TACE术中判断原发性肝癌肿瘤供血动脉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18
作者 胡俊刚 王晓东 +3 位作者 朱旭 曹广 陈辉 杨仁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1-487,共7页
目的准确判断肿瘤供血动脉是实现肝癌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基础。本研究探讨原发性肝癌TACE术中,锥体束CT三维肝动脉造影(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hepatic arteriography,CBCT-HA)对比DSA肝动脉造影(DSA-HA)在判断肿... 目的准确判断肿瘤供血动脉是实现肝癌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基础。本研究探讨原发性肝癌TACE术中,锥体束CT三维肝动脉造影(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hepatic arteriography,CBCT-HA)对比DSA肝动脉造影(DSA-HA)在判断肿瘤供血动脉的价值。方法 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入组研究。术中分别进行DSA-HA、CBCT-HA、碘油-TACE(Lip-TACE)、碘油CBCT(LipCBCT)。2名有经验的介入科医师共同分析DSA-HA和CBCT-HA影像学资料,判断肿瘤供血动脉。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5个肿瘤通过金标准确定肿瘤供血动脉。DSA-HA确认肿瘤供血动脉(阳性)40个,其中真阳性32个,假阳性8个。CBCT-HA确认肿瘤供血动脉(阳性)72个,其中真阳性68个,假阳性4个。CBCT-HA对肿瘤供血动脉判断的灵敏度为68/75(90.7%),明显高于DSA-HA(32/75,42.7%)(P<0.001);阳性预测值(68/72,94.4%),亦高于后者(32/40,80.0%)(P=0.040)。结论 CBCT-HA对肝癌肿瘤供血动脉的判断明显优于传统DSA-HA,对超选择性TACE治疗有明显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动脉造影 DSA动脉造影 原发性 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甘立军 张春卉 +4 位作者 李清贤 赵家琦 丁乃喜 王悦强 张慧玲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到2005年6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235例。按股动脉途径(125例)或桡动脉途径(110例)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造影使用的导管数、动脉穿刺成功率...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到2005年6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235例。按股动脉途径(125例)或桡动脉途径(110例)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造影使用的导管数、动脉穿刺成功率、X线照射时间,支架植入的手术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冠状动脉造影:经桡动脉、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4.5%、100%(P<0.05);X线照射时间分别为(3.35±1.25)min和(2.72±0.58)min(P<0.05);造影成功率分别为93.6%、100%(P<0.05)。②PTCA或支架植入:经桡动脉、股动脉植入单个支架的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21.43±6.21)min、(15.24±4.15)min(P<0.05);成功率分别为92.7%、97.6%(P>0.05);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11.2%(P<0.01)。结论①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不需卧床、损伤小、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为其优点。②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要求术者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血管穿刺失败和桡动脉痉挛是影响造影和支架植入成功的重要原因,且推送导管过程中需持续透视,增加了术者和患者X线照射时间。③无论从桡动脉入路还是从股动脉入路都以手术成功为最终目的,选择何种路径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 冠状动脉 动脉造影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卢强 钟晓绯 +2 位作者 凌文武 马琳 罗燕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4年第2期79-84,共6页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HA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810例。患者术后均接受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其中有58例怀疑HAT,从而继续接受超声造影检...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HA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810例。患者术后均接受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其中有58例怀疑HAT,从而继续接受超声造影检查。以肝动脉血管造影、手术结果和临床随访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造影诊断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超声造影诊断16例HAT,正确诊断15例,误诊1例,无漏诊病例。超声造影诊断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77、0.983、0.938和1.0。本组患者HAT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9%和53%。结论肝移植术后彩超检查怀疑HAT时应立即行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诊断肝动脉通畅的患者可避免肝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超声 造影 动脉血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