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巨结肠 被引量:14
1
作者 贾钧 余奇志 +2 位作者 刘钢 黄柳明 李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0-201,共2页
目的 :介绍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方法 :回顾 4 3例采用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的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年龄 14d至 12个月。方法为在肛门齿状线处切开直肠黏膜 ,向近端游离达盆底腹膜返折处。切除直... 目的 :介绍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方法 :回顾 4 3例采用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的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年龄 14d至 12个月。方法为在肛门齿状线处切开直肠黏膜 ,向近端游离达盆底腹膜返折处。切除直肠肌鞘后壁约 1 0~ 1.5cm一条。游离乙状结肠达正常结肠后切断。拖出正常结肠与肛门吻合。结果 :4 3例经肛门直肠结肠拖出切除病变肠段顺利完成手术 ,术中出血少 ,术后 1~ 2d进食 ,5~ 7d出院 ,无术后尿潴留 ,无伤口感染及肛门回缩。全部患儿获随访 3~ 9个月 ,排便功能正常 ,无肛门狭窄发生。2例偶有污粪 ,为术后早期病例。结论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操作简便 ,创伤小 ,恢复快 ,术后护理负担轻 ,并发症少。此术式是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性治疗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外科学 经肛门结肠 婴儿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一期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评估 被引量:7
2
作者 施诚仁 余世耀 +3 位作者 励楚刚 王捍平 蔡威 许德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评估新型经肛门一期拖出术 (TAS)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方法先天性巨结肠47例 ,其中短段型 4例 ,普通型 40例 ,长段型 2例 ,全结肠型 1例。手术用Grob术式 2 5例 ,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 (LS) 6例 ,TAS术 16例。回顾性... 目的评估新型经肛门一期拖出术 (TAS)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方法先天性巨结肠47例 ,其中短段型 4例 ,普通型 40例 ,长段型 2例 ,全结肠型 1例。手术用Grob术式 2 5例 ,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 (LS) 6例 ,TAS术 16例。回顾性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合并症和平均住院费用等。 结果TAS手术时间短 (平均 90min) ,术中出血少 ( 2 5ml左右 ) ,术后 3~ 7d即可出院 ,住院费用也低于LS及Grob组。本组随访率( 31 4 7) 6 5 .9%。TAS与LS一样术后合并症少。 结论TAS术优点是不用开腹 ,创伤小 ,手术简便 ,费用少 ,术后肠粘连等合并症少 ,但对年龄大、病变段长儿童操作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Grob 经肛门一期 腹腔镜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附57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宝富 黄柳明 +2 位作者 刘钢 王淑芹 王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单纯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行性。 方法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5月 ,5 7例巨结肠患儿行经肛门结肠拖出术。 结果  5 3例顺利完成单纯经肛门结肠拖出术 ,手术时间 (1~ 2 )小时 ,平均 1 5小时 ,... 目的 探讨单纯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行性。 方法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5月 ,5 7例巨结肠患儿行经肛门结肠拖出术。 结果  5 3例顺利完成单纯经肛门结肠拖出术 ,手术时间 (1~ 2 )小时 ,平均 1 5小时 ,出血 5ml~ 10ml。 5 1例术后 1天开始自行排便、进食 ,2例术后3天予开塞露灌肠后排便。 4例长段型巨结肠 ,病变累及横结肠 ,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 ,手术时间 (2~3 5 )小时 ,平均 3小时 ,术后 (2~ 3)天开始排便、进食。随访 (2~ 9)月 ,5 7例患儿排便功能均正常良好。 结论 单纯经肛门结肠拖出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可行 ,此术式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术后排便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结肠 小儿 先天性巨结肠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15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合英 王浩瑾 +2 位作者 张谦 王家祥 许华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11-912,共2页
关键词 经肛门结肠 治疗 婴儿 先天性巨结肠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开腹式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 被引量:14
5
作者 易军 蒋嘉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7-517,共1页
易军,蒋嘉萍,李涛,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外科)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1,22(5):265 [摘要] 目的既不用开腹,也不需腹腔镜,在微创的情况下实现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根治术式.方法采用经肛门斜行切断直肠(前高后低),处理直肠... 易军,蒋嘉萍,李涛,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外科)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1,22(5):265 [摘要] 目的既不用开腹,也不需腹腔镜,在微创的情况下实现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根治术式.方法采用经肛门斜行切断直肠(前高后低),处理直肠、结肠系膜,拖出病变肠管并予以切除,结、直肠Ⅰ期斜面吻合的方法,治疗短段型 (5例)及普通型(18例)巨结肠共23例.结果全部患者手术获得成功,术后无须扩肛,随访1~12个月,排便正常,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结论非开腹式,经肛门拖出并切除病变结肠,是一种全新的手术路径.它在实现对巨结肠根治的同时, 获得了最佳的美容效果,并降低了一定的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症 外科手 非开腹式 经肛门结肠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165例中长期随访报告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胜利 张军 +6 位作者 明安晓 刘垚 王海斌 侯文英 李龙 魏延栋 葛军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2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laparoscopic-assisted transanal endorectal pull-through,LATEP)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的中长期随访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我中心单个手术小组完...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laparoscopic-assisted transanal endorectal pull-through,LATEP)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的中长期随访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我中心单个手术小组完成的随访资料完整的165例LATEP。术前行钡剂灌肠、直肠肛门测压和直肠黏膜活检确诊。LATEP应用3个trocar;腹腔探查找到移行和扩张的肠段;多处浆肌层活检确定诊断和病变肠段范围;腹腔镜辅助彻底游离巨结肠,经肛门直肠内拖出彻底切除,近端与肛门吻合。临床问卷式调查随访患儿肛门功能评分、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7 d吻合口感染1例。165例随访10个月~9年,(60.2±2.0)月,其中<1年1例,1~3年15例,>3~5年50例,>5年99例。采用李正等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评定:术后3个月、1年和3年肛门排便优良率分别为59.4%(98/165)、92.1%(151/164)和97.3%(145/149)。术后3个月、1年和3年肛门静息压力依次为(20.2±6.4)、(23.8±10.4)、(26.8±9.0)mm Hg,与同年龄组20例儿童志愿者肛门静息压力(27.9±9.6)mm Hg比较,术后3个月肛门静息压力明显降低(t=-4.781,P=0.000),术后1、3年肛门静息压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t=-1.677,P=0.095;t=0.509,P=0.611)。术后1年146例(89.0%)患儿钡剂结肠造影示结肠扩张和痉挛段消失,肛管直肠角正常。患儿均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LATEP是一种安全、有效、更为全面的治疗HD手术方式,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中长期随访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肛门直肠内 先天性巨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经肛门直肠及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探讨(附101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孟尔旺 李龙 +2 位作者 王瑛珣 王岩 黄柳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 探讨单纯经肛门直肠黏膜及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新生儿及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的效果. 方法 本组101例,在齿状线水平将直肠黏膜与肛管皮肤交界处环形切开,切开略大于直肠1/2周径的前壁肌层至黏膜下层,沿黏膜下层向上分离;后壁沿直肠纵肌... 目的 探讨单纯经肛门直肠黏膜及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新生儿及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的效果. 方法 本组101例,在齿状线水平将直肠黏膜与肛管皮肤交界处环形切开,切开略大于直肠1/2周径的前壁肌层至黏膜下层,沿黏膜下层向上分离;后壁沿直肠纵肌向上分离,前后壁共同分离直达腹膜反折水平进入腹腔,切除大部分内括约肌及直肠后壁肌鞘行巨结肠根治术. 结果 101例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5~19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10 ml,无术后尿潴留,无伤口感染、肛门回缩及肛门狭窄.术后肠炎发生率2.3%(2/86),污粪的发生率由术后2个月的27%(22/82)下降至术后6个月的4%(3/82).78例肛门直肠测压,手术后1、2、3、6个月肛管静息压力比手术前明显减低(P<0.05). 结论 经肛门内括约肌及直肠后壁肌鞘切除治疗巨结肠安全易行,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样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内括约肌切除 经肛门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薛恩达 牛占杰 李振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47-647,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 经肛门拖出术 临床分析 先天性巨结肠症 常见疾病 小儿外科 治疗水平 一期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监视下I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10例报告
9
作者 梁健升 李宇洲 +2 位作者 姚干 杨庆堂 张庆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1-692,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 Hirschsprung病/外科学 经肛门一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症根治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绍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0-71,共2页
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mng’Sdisease,HD)传统手术治疗需两至三期完成。目前一期根治术是HD的标准治疗方法。腹腔镜辅助下Swenson和Duhanmel拖出术相继报道,其中腹腔镜辅助下Georgeson—Soave手术应用最广,这种方法和单纯经肛门... 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mng’Sdisease,HD)传统手术治疗需两至三期完成。目前一期根治术是HD的标准治疗方法。腹腔镜辅助下Swenson和Duhanmel拖出术相继报道,其中腹腔镜辅助下Georgeson—Soave手术应用最广,这种方法和单纯经肛门拖出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HD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症 一期根治 传统手治疗 经肛门拖出术 SOAVE手 腹腔镜辅助 治疗方法 金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