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王居易教授针灸经络辨证论治诊疗体系与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
25
1
作者
陆永辉
黄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610-613,共4页
通过王居易教授提出"经络缝隙"理论,强调经络气化是经络的重要功能;阐述三阳三阴开、阖、枢的经络气化;提出"症候结构"理论,阐明"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者"的含义与临床意义,明确"是动&quo...
通过王居易教授提出"经络缝隙"理论,强调经络气化是经络的重要功能;阐述三阳三阴开、阖、枢的经络气化;提出"症候结构"理论,阐明"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者"的含义与临床意义,明确"是动""是主"与"症候结构"的关系;发展经络诊察方法;选择治疗经脉与配穴等诸方面,探析了王居易教授针灸经络辨证论治诊疗体系与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经络辨证
诊疗体系
学术思想
名老中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部黄褐斑的分部论治和经络辨证探讨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静
段渠
+2 位作者
朱晓燕
杜艾嫒
艾儒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28-2032,共5页
黄褐斑是一种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以面部曝光部位发生获得性的褐色斑为特征。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多是沿袭历代医家的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笔者根据黄褐斑面部发病部位的不同,从中医整体观出发,探讨黄褐斑面部的发病...
黄褐斑是一种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以面部曝光部位发生获得性的褐色斑为特征。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多是沿袭历代医家的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笔者根据黄褐斑面部发病部位的不同,从中医整体观出发,探讨黄褐斑面部的发病部位与五脏的相关性,创造性采用部位辨证和经络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及注重引经药物的使用,希望为黄褐斑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分部论治
经络辨证
引经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络辨证治疗急性下肢丹毒临床疗效探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薇
赵航
徐天舒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939-94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络辨证在急性下肢丹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采用“经络辨证穴位刺血+清热利湿活血方中药外用+常规抗生素静滴”的A组与“清热利湿活血方中药外用+常规抗生素静滴”的B组、“常规抗生素静滴”的C组各30例急性下肢丹毒患者...
目的探讨经络辨证在急性下肢丹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采用“经络辨证穴位刺血+清热利湿活血方中药外用+常规抗生素静滴”的A组与“清热利湿活血方中药外用+常规抗生素静滴”的B组、“常规抗生素静滴”的C组各30例急性下肢丹毒患者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A、B组的5 d治愈率明显高于C组(P〈0.01);A组的5 d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三组的有效率均为100%;A组的丹毒病灶缩小50%所需时间以及治愈时间均明显短于C组(P〈0.05);B组的丹毒病灶缩小50%所需时间以及治愈时间均明显短于C组(P〈0.05);A组丹毒病灶缩小50%所需时间以及治愈时间均短于B组(P〈0.05).结论:经络辨证在治疗急性下肢丹毒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丹毒
经络辨证
穴位刺血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泄泻的经络辨证探讨
被引量:
2
4
作者
钱小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344-345,共2页
泄泻为临床常见病,从古至今有多种辩证施治之法。本篇主要根据经络学说的理论,对泄泻进行经络辨证,认为:泄泻的病变经络主要责之于肺经、大肠经、心包经、脾经、肾经,其中邪气“逆传心包”及肾阴虚之泄泻在临床上虽不多见,但如若...
泄泻为临床常见病,从古至今有多种辩证施治之法。本篇主要根据经络学说的理论,对泄泻进行经络辨证,认为:泄泻的病变经络主要责之于肺经、大肠经、心包经、脾经、肾经,其中邪气“逆传心包”及肾阴虚之泄泻在临床上虽不多见,但如若发生,则病情危重,不可不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经络辨证
辨证
论治
针灸疗法
天枢
足三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穴位诊断在经络辨证中的应用
5
作者
钱小燕
《中医函授通讯》
1994年第1期35-35,共1页
穴位诊断法,是根据经络学说的原理,以穴位痛觉过敏等阳性反应为依据,探索经络、脏腑病变关系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在病理条件下,阴阳失和,营卫壅滞,经络和穴位便会在肌腠、...
穴位诊断法,是根据经络学说的原理,以穴位痛觉过敏等阳性反应为依据,探索经络、脏腑病变关系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在病理条件下,阴阳失和,营卫壅滞,经络和穴位便会在肌腠、皮肤出现压痛等阳性反应。因此,穴位压痛,是一种疾病状态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机体的功能障碍;这也说明经络是脏腑的反应带,而穴位是疾病的反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诊断
经络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经脉理论模式下的经络辨证探析
被引量:
10
6
作者
刘芸
陈采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5,共4页
介绍了初始向心型经脉模式和后期脏腑-经络环型模式下的经络辨证的基本内容。初始的向心型经脉模式相较于脏腑-经络环型模式更加侧重于经气在四肢的变化规律,该模式下的经络辨证意在说明机体远隔部位之间的联系,体现了针灸诊疗的核心与...
介绍了初始向心型经脉模式和后期脏腑-经络环型模式下的经络辨证的基本内容。初始的向心型经脉模式相较于脏腑-经络环型模式更加侧重于经气在四肢的变化规律,该模式下的经络辨证意在说明机体远隔部位之间的联系,体现了针灸诊疗的核心与特色;而脏腑-经络环型模式将经脉络属脏腑,使得在该模式指导下的经络辨证,更侧重于对机体整体功能的探索与总结,意在说明所生病症与脏腑、经络之间的病理、生理联系,用以明确病因病机。认为明辨此两种经脉模式的特点与区别,才能更好地指导针灸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心型经脉模式
脏腑
经络
环型模式
经络辨证
针灸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络辨证的数据挖掘与探讨
被引量:
7
7
作者
刘瑞芳
陈启亮
+1 位作者
张斐
廖凌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5-211,共7页
目的分析国内建国以来发表的经络辨证相关性研究文献报道及发展趋势,为本领域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资源总库源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建国以来国内期刊收录的经络辨证的文献进行分析,从发表年度、文献来源、...
目的分析国内建国以来发表的经络辨证相关性研究文献报道及发展趋势,为本领域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资源总库源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建国以来国内期刊收录的经络辨证的文献进行分析,从发表年度、文献来源、文献类型、作者、作者单位、基金资助、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初步研究与分析本领域的科研状况。结果截止到2018年11月21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90篇。文献数量在2004年以前增长平缓,从2004年以后增长较快;发表文献5篇以上期刊单位有20家,其中最多的发表了57篇;发表3篇以上的作者共有33人,其中王居易发表论文数量最多(25篇);发表文献5篇以上的单位共36所,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发表了59篇,数量最多;文献以临床研究为主,占66.52%;受各级科研基金资助文献50篇,占5.62%,其中国家自然基金资助文献有37篇;文献被引用频次57.08%,总体偏高。结论经络辨证相关研究近20年来不断受到关注,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研究质量也不断提高;侧重临床应用的研究,学科应用稍显集中,经络辨证用于诊断方面理论内涵方面研究不足,有待形成系统而深入的辨证体系。采用经络辨证能够指导循经用药或者采用相应治法,以提高临床疗效;将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准确辨证,减少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辨证
经络
诊察
中医诊断
循经用药
CNKI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经络辨证初探甲状腺和乳腺双原发癌的中医论治
被引量:
6
8
作者
吴静远
许博文
+2 位作者
李杰
王贺平
高瑞珂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69-72,共4页
长期的临床实践显示:女性患者常常先后或同时罹患甲状腺和乳腺双原发癌,但两者间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的有效途径,且甲状腺与乳腺在经络系统中有一定关联性。按照中医取象比类法,经络如同...
长期的临床实践显示:女性患者常常先后或同时罹患甲状腺和乳腺双原发癌,但两者间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的有效途径,且甲状腺与乳腺在经络系统中有一定关联性。按照中医取象比类法,经络如同河流沟通人体五脏六腑,而癌毒如泥沙淤堵于河道,癌毒与经络胶结是甲状腺和乳腺双原发癌形成的始动因素,气郁为先,痰瘀聚形,主责之肝经和胃经。依据经络辨证,当明其部以定经,循其流以寻源,以辨经络、辨时期、辨体质的三辨一体法指导实践,用药当理气活血以疏肝,温阳化痰以益胃,同时在疾病不同时期权衡开源澄流、固本清源先后,兼顾体质活化辨证,为甲状腺和乳腺双原发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甲状腺癌
双原发癌
经络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
29
9
作者
张颖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513-1514,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和经络辨证相结合取穴的方法将8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用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优于对照组的55%(P(0.01)。并...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和经络辨证相结合取穴的方法将8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用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优于对照组的55%(P(0.01)。并就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论: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中医
辨证
经络辨证
针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骨质疏松症相关参数定量化指标分析
10
作者
武密山
李恩
赵素芝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 对骨质疏松症相关参数定量化指标进行分析。方法 对骨质疏松症的主症、自觉症状、骨密度 (BMD)、5次坐立试验、闭眼单脚站立试验、最大限度前伸试验、双足并立垂直跳高试验等 ,根据《灵枢·经脉篇》所载十二经脉的病症 ,以BM...
目的 对骨质疏松症相关参数定量化指标进行分析。方法 对骨质疏松症的主症、自觉症状、骨密度 (BMD)、5次坐立试验、闭眼单脚站立试验、最大限度前伸试验、双足并立垂直跳高试验等 ,根据《灵枢·经脉篇》所载十二经脉的病症 ,以BMD为依据 ,只有症状而BMD不低者称之为“是动”阶段 (即骨质疏松功能性疾病阶段 ) ;既有症状同时BMD降低者称之为“所生病”阶段 (即骨质疏松器质性疾病阶段 ) ,分别对“是动”、“所生病”阶段的相关参数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 以肾经、膀胱经为主 ,骨质疏松症“是动”、“所生病”阶段BMD值有显著差异。结论 可以初步对骨质疏松症的膀胱经、肾经、肝经、脾经的辨证进行区分 ,为骨质疏松经络辨证定量化提供了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经络辨证
定量化指标分析
相关参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治不孕症重在调经
被引量:
2
11
作者
徐向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1年第1期34-35,共2页
夫妇婚后同居三年以上(男方健康)而未孕育,或曾孕育又间隔三年以上未再孕者,称为不孕症。前者为原发性不孕,后者为继发性不孕。概括其病因病机,基本为肝郁、肾虚宫寒、肝肾虚损、气虚血亏等。其病理变化大多数表现为月经不调。根据临床...
夫妇婚后同居三年以上(男方健康)而未孕育,或曾孕育又间隔三年以上未再孕者,称为不孕症。前者为原发性不孕,后者为继发性不孕。概括其病因病机,基本为肝郁、肾虚宫寒、肝肾虚损、气虚血亏等。其病理变化大多数表现为月经不调。根据临床体验,我认为,治疗不孕症必须注意调经。然而,不同的病因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不孕
妇科病
肝气郁结
冲任损伤
冲任不固
经络辨证
病因病机
肝肾亏损
清稀
临床运用
宫寒不孕
肾虚不孕
疏泄失常
情志不舒
小便清长
月经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居易教授针灸经络辨证论治诊疗体系与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
25
1
作者
陆永辉
黄毅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针灸科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针灸科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610-613,共4页
文摘
通过王居易教授提出"经络缝隙"理论,强调经络气化是经络的重要功能;阐述三阳三阴开、阖、枢的经络气化;提出"症候结构"理论,阐明"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者"的含义与临床意义,明确"是动""是主"与"症候结构"的关系;发展经络诊察方法;选择治疗经脉与配穴等诸方面,探析了王居易教授针灸经络辨证论治诊疗体系与学术思想。
关键词
针灸
经络辨证
诊疗体系
学术思想
名老中医经验
Keywords
Acupuncture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differentiation
Diagnosis-treatment system
Academic thoughts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ctor's experience
分类号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部黄褐斑的分部论治和经络辨证探讨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静
段渠
朱晓燕
杜艾嫒
艾儒棣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28-203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81302982):基于"久病入络"理论的当归饮子防治荨麻疹PIP2/IP3/DAG信号通路的分子研究
负责人:郭静
文摘
黄褐斑是一种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以面部曝光部位发生获得性的褐色斑为特征。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多是沿袭历代医家的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笔者根据黄褐斑面部发病部位的不同,从中医整体观出发,探讨黄褐斑面部的发病部位与五脏的相关性,创造性采用部位辨证和经络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及注重引经药物的使用,希望为黄褐斑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黄褐斑
分部论治
经络辨证
引经药
Keywords
Chloasma, division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channel pattern differentiation, channel tropismmedicine
分类号
R275 [医药卫生—中医皮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络辨证治疗急性下肢丹毒临床疗效探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薇
赵航
徐天舒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中医科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939-940,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经络辨证在急性下肢丹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采用“经络辨证穴位刺血+清热利湿活血方中药外用+常规抗生素静滴”的A组与“清热利湿活血方中药外用+常规抗生素静滴”的B组、“常规抗生素静滴”的C组各30例急性下肢丹毒患者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A、B组的5 d治愈率明显高于C组(P〈0.01);A组的5 d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三组的有效率均为100%;A组的丹毒病灶缩小50%所需时间以及治愈时间均明显短于C组(P〈0.05);B组的丹毒病灶缩小50%所需时间以及治愈时间均明显短于C组(P〈0.05);A组丹毒病灶缩小50%所需时间以及治愈时间均短于B组(P〈0.05).结论:经络辨证在治疗急性下肢丹毒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下肢丹毒
经络辨证
穴位刺血
临床疗效
分类号
R27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泄泻的经络辨证探讨
被引量:
2
4
作者
钱小燕
机构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针灸教研室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344-345,共2页
文摘
泄泻为临床常见病,从古至今有多种辩证施治之法。本篇主要根据经络学说的理论,对泄泻进行经络辨证,认为:泄泻的病变经络主要责之于肺经、大肠经、心包经、脾经、肾经,其中邪气“逆传心包”及肾阴虚之泄泻在临床上虽不多见,但如若发生,则病情危重,不可不防。
关键词
泄泻
经络辨证
辨证
论治
针灸疗法
天枢
足三里
分类号
R246.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穴位诊断在经络辨证中的应用
5
作者
钱小燕
机构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出处
《中医函授通讯》
1994年第1期35-35,共1页
文摘
穴位诊断法,是根据经络学说的原理,以穴位痛觉过敏等阳性反应为依据,探索经络、脏腑病变关系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在病理条件下,阴阳失和,营卫壅滞,经络和穴位便会在肌腠、皮肤出现压痛等阳性反应。因此,穴位压痛,是一种疾病状态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机体的功能障碍;这也说明经络是脏腑的反应带,而穴位是疾病的反应点。
关键词
穴位
诊断
经络辨证
分类号
R241.7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经脉理论模式下的经络辨证探析
被引量:
10
6
作者
刘芸
陈采益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03638)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J01842)
+1 种基金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017)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81039321)
文摘
介绍了初始向心型经脉模式和后期脏腑-经络环型模式下的经络辨证的基本内容。初始的向心型经脉模式相较于脏腑-经络环型模式更加侧重于经气在四肢的变化规律,该模式下的经络辨证意在说明机体远隔部位之间的联系,体现了针灸诊疗的核心与特色;而脏腑-经络环型模式将经脉络属脏腑,使得在该模式指导下的经络辨证,更侧重于对机体整体功能的探索与总结,意在说明所生病症与脏腑、经络之间的病理、生理联系,用以明确病因病机。认为明辨此两种经脉模式的特点与区别,才能更好地指导针灸临床。
关键词
向心型经脉模式
脏腑
经络
环型模式
经络辨证
针灸临床
Keywords
the centripetal mode of meridian theory
the cyclical mode of meridian theory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meridia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分类号
R224.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络辨证的数据挖掘与探讨
被引量:
7
7
作者
刘瑞芳
陈启亮
张斐
廖凌虹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
福建省中医健康状态辨识重点实验室(福建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5-21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基金项目重点支持项目(U1705286):以健康状态为核心的中医人工智能诊疗系统研究,负责人:李灿东
福建省2011中医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JG2017006-协同):基于脂肪代谢异常研究痰促大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负责人:廖凌虹.
文摘
目的分析国内建国以来发表的经络辨证相关性研究文献报道及发展趋势,为本领域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资源总库源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建国以来国内期刊收录的经络辨证的文献进行分析,从发表年度、文献来源、文献类型、作者、作者单位、基金资助、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初步研究与分析本领域的科研状况。结果截止到2018年11月21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90篇。文献数量在2004年以前增长平缓,从2004年以后增长较快;发表文献5篇以上期刊单位有20家,其中最多的发表了57篇;发表3篇以上的作者共有33人,其中王居易发表论文数量最多(25篇);发表文献5篇以上的单位共36所,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发表了59篇,数量最多;文献以临床研究为主,占66.52%;受各级科研基金资助文献50篇,占5.62%,其中国家自然基金资助文献有37篇;文献被引用频次57.08%,总体偏高。结论经络辨证相关研究近20年来不断受到关注,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研究质量也不断提高;侧重临床应用的研究,学科应用稍显集中,经络辨证用于诊断方面理论内涵方面研究不足,有待形成系统而深入的辨证体系。采用经络辨证能够指导循经用药或者采用相应治法,以提高临床疗效;将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准确辨证,减少误诊、漏诊。
关键词
经络辨证
经络
诊察
中医诊断
循经用药
CNKI
文献计量
Keywords
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Meridian examination
Diagnostics of TCM
Medication according to meridians
CNKI
Bibliometric
分类号
R241.5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经络辨证初探甲状腺和乳腺双原发癌的中医论治
被引量:
6
8
作者
吴静远
许博文
李杰
王贺平
高瑞珂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69-7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946,81473463,81774289)
文摘
长期的临床实践显示:女性患者常常先后或同时罹患甲状腺和乳腺双原发癌,但两者间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的有效途径,且甲状腺与乳腺在经络系统中有一定关联性。按照中医取象比类法,经络如同河流沟通人体五脏六腑,而癌毒如泥沙淤堵于河道,癌毒与经络胶结是甲状腺和乳腺双原发癌形成的始动因素,气郁为先,痰瘀聚形,主责之肝经和胃经。依据经络辨证,当明其部以定经,循其流以寻源,以辨经络、辨时期、辨体质的三辨一体法指导实践,用药当理气活血以疏肝,温阳化痰以益胃,同时在疾病不同时期权衡开源澄流、固本清源先后,兼顾体质活化辨证,为甲状腺和乳腺双原发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
乳腺癌
甲状腺癌
双原发癌
经络辨证
Keywords
breast cancer
thyroid cancer
double primary malignancies
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分类号
R27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
29
9
作者
张颖新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513-151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和经络辨证相结合取穴的方法将8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用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优于对照组的55%(P(0.01)。并就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论: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头痛
中医
辨证
经络辨证
针刺治疗
Keywords
headac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meridians
acupuncture therapy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质疏松症相关参数定量化指标分析
10
作者
武密山
李恩
赵素芝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医院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基金
国家科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 ( 9690 60 5 0 1)
文摘
目的 对骨质疏松症相关参数定量化指标进行分析。方法 对骨质疏松症的主症、自觉症状、骨密度 (BMD)、5次坐立试验、闭眼单脚站立试验、最大限度前伸试验、双足并立垂直跳高试验等 ,根据《灵枢·经脉篇》所载十二经脉的病症 ,以BMD为依据 ,只有症状而BMD不低者称之为“是动”阶段 (即骨质疏松功能性疾病阶段 ) ;既有症状同时BMD降低者称之为“所生病”阶段 (即骨质疏松器质性疾病阶段 ) ,分别对“是动”、“所生病”阶段的相关参数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 以肾经、膀胱经为主 ,骨质疏松症“是动”、“所生病”阶段BMD值有显著差异。结论 可以初步对骨质疏松症的膀胱经、肾经、肝经、脾经的辨证进行区分 ,为骨质疏松经络辨证定量化提供了客观指标。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经络辨证
定量化指标分析
相关参数指标
Keywords
osteoporosis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according to channels
“channel disease'
“organic disease'
analysis of quantltative indexes
分类号
R274.9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治不孕症重在调经
被引量:
2
11
作者
徐向春
机构
辽宁中医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1年第1期34-35,共2页
文摘
夫妇婚后同居三年以上(男方健康)而未孕育,或曾孕育又间隔三年以上未再孕者,称为不孕症。前者为原发性不孕,后者为继发性不孕。概括其病因病机,基本为肝郁、肾虚宫寒、肝肾虚损、气虚血亏等。其病理变化大多数表现为月经不调。根据临床体验,我认为,治疗不孕症必须注意调经。然而,不同的病因病机.
关键词
不孕症
不孕
妇科病
肝气郁结
冲任损伤
冲任不固
经络辨证
病因病机
肝肾亏损
清稀
临床运用
宫寒不孕
肾虚不孕
疏泄失常
情志不舒
小便清长
月经后期
分类号
R7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王居易教授针灸经络辨证论治诊疗体系与学术思想探析
陆永辉
黄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面部黄褐斑的分部论治和经络辨证探讨
郭静
段渠
朱晓燕
杜艾嫒
艾儒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经络辨证治疗急性下肢丹毒临床疗效探析
吴薇
赵航
徐天舒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泄泻的经络辨证探讨
钱小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穴位诊断在经络辨证中的应用
钱小燕
《中医函授通讯》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两种经脉理论模式下的经络辨证探析
刘芸
陈采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经络辨证的数据挖掘与探讨
刘瑞芳
陈启亮
张斐
廖凌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经络辨证初探甲状腺和乳腺双原发癌的中医论治
吴静远
许博文
李杰
王贺平
高瑞珂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研究
张颖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骨质疏松症相关参数定量化指标分析
武密山
李恩
赵素芝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治不孕症重在调经
徐向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