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或不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纤维组织增生性糖尿病
1
作者 付中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2期945-945,共1页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睫状体 增生性糖尿病 纤维组织增生 膜剥离 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 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前后球后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时佼佼 马立威 +3 位作者 韩琳 于飞鸿 肖宇婷 石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RD)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前后球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硅油填充、视网膜激光光凝对血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17例RD患者(17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侧眼为对照眼,分别于玻璃体切割术前、取... 目的探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RD)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前后球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硅油填充、视网膜激光光凝对血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17例RD患者(17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侧眼为对照眼,分别于玻璃体切割术前、取油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以及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同时观察视网膜复位及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玻璃体切割术前RD眼的OA、CRA的PSV较对照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眼在硅油取出术后1周OA的PSV较术前显著增加,R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硅油取出术后RD眼OA的RI与激光点数、硅油填充时间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光凝及硅油填充有助于视网膜复位,能够改善眼球血液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睫状体平部玻璃体切除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 球后血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联合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志玲 郝燕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3-844,共2页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一种进行性视功能损害、破坏性强、致盲率极高的眼病,属于一种难治性青光眼。纤维血管组织在房角增生,导致小梁网阻塞、房水流出受阻、周边虹膜前粘连及进行性房角关闭,进而引起眼压升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一种进行性视功能损害、破坏性强、致盲率极高的眼病,属于一种难治性青光眼。纤维血管组织在房角增生,导致小梁网阻塞、房水流出受阻、周边虹膜前粘连及进行性房角关闭,进而引起眼压升高,应用一般抗青光眼药物及滤过手术难控制[1]。长期高眼压会引起不可逆的视功能丧失,并且在治疗中由于新生血管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VACIZUMAB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睫状体光凝 玻璃体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手术预后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永红 朱晓华 +1 位作者 唐罗生 郭小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玻璃体积血 老年性 预后分析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视网膜静脉阻塞 玻璃体切除 临床资料分析 老年患者 诊断和治疗 2003年 1998年 疾病 发病年龄 预后因素 出血病因 相关性 眼外伤 年龄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燕 李永平 +3 位作者 王丽丽 柳晓辉 丁运刚 刘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4-536,542,共4页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收治,并送病理科检查的12例小梁切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抗青光眼手术情...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收治,并送病理科检查的12例小梁切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抗青光眼手术情况、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治疗前后的情况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病理涂片检查及培养的病原体总检出率为66.7%,迟发性眼内炎者真菌检出率为22.2%。使用抗感染药物联合早期前房冲洗注药、经扁平部后段玻璃体切割术及玻璃体内注药可有效控制感染,治疗后所有患者前房积脓消失,房水闪辉阴性。44.4%的迟发性眼内炎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最佳矫正视力达到0.2。所有患者治疗后眼压均正常。结论对于小梁切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取材行病理涂片检查可早期诊断并提高病原体的检出率,经扁平部后段玻璃体切割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预后与发病时视力、病原体种类及其毒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 感染性眼内炎 经扁后段玻璃体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