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治疗腰椎轴向失稳症的中期疗效
1
作者 王宇鹏 银和平 +10 位作者 吴一民 李树文 于英楠 白明 孟格栋 徐翔 赵健 张海斌 张杨 张皓博 高文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1-827,836,共8页
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ercutaneous cement discoplasty,PCD)治疗腰椎轴向失稳症的中期疗效、技术要点及适应证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科行PCD治疗的腰椎轴向失稳症患者9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 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ercutaneous cement discoplasty,PCD)治疗腰椎轴向失稳症的中期疗效、技术要点及适应证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科行PCD治疗的腰椎轴向失稳症患者9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62~87岁(75.7±8.2岁),随访时间0.5~3年(2.3±1.0年)。3例同时行3个椎间盘手术,3例行双间隙手术,另3例行单间隙手术;L2/3椎间盘3例,L3/4椎间盘3例,L4/5椎间盘4例,L5/S1椎间盘3例。术前行卧立位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腰椎CT三维成像及MRI检查,术后1d、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行腰椎X线及腰椎间盘CT检查,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责任椎间隙椎间孔矢状面积。术前、术后1d、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腰痛评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腰椎功能评价。记录每个间隙骨水泥注入量、每个椎间盘手术操作时间及出血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骨水泥渗漏。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每个椎间隙骨水泥注入量3.50±0.73mL,每个椎间盘手术操作时间16.33±1.28min,每个椎间盘手术出血量3.83±0.71mL。术后任一时间点责任间隙高度与术前相比均有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相比均无差异。术后任一时间点责任间隙椎间孔矢状面积与术前相比均有差异(P<0.05),术后1d和末次随访时有差异(P<0.05)。结论:PCD治疗腰椎轴向失稳症,术后椎间隙高度增加,腰痛缓解,疗效持久,中期疗效满意,不易发生骨水泥渗漏,较安全,但仍需长期大样本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椎间盘 真空征 腰椎失稳症 经皮水泥椎间盘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弥散形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疗效的影响
2
作者 王彭禾 吴佳燕 +5 位作者 沈佳怡 宋东宁 朱广平 李刚 高春洪 童培建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7,共8页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骨水泥弥散形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plasty,PVP)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平...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骨水泥弥散形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plasty,PVP)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行初次单节段PVP的OVCF患者,共261例。根据PVP术后椎体正位X射线片中骨水泥弥散形态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A组(n=91)大部分骨水泥连续均匀地分布在椎体中;B组(n=76)大部分骨水泥分布在椎体两侧,骨水泥不连接;C组(n=61)骨水泥大部分分布在椎体中央部分;D组(n=33)大部分骨水泥集中在椎体的一侧。观察4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术前及术后3 d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前及术后3 d、1年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术后1年内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组患者术后3 d的VAS评分与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疼痛明显减轻(P<0.05),但4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B组、C组患者术后3 d椎体高度恢复明显优于D组(P<0.05),A组、B组术后1年复查椎体高度丢失明显小于D组患者(P<0.05)。1年内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D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骨水泥在椎体内均匀分布或呈现两团块状分布时,不仅可以稳定骨折、减轻疼痛,还可以更好地减缓远期椎体高度丢失,椎体后凸,并可降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 经皮椎体成形术 水泥弥散形态 椎体高度 COBB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治疗老龄真空征型的椎间不稳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晓明 娄啸霄 +1 位作者 高军 张银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5-311,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ercutaneous cement discoplasty,PCD)对患有椎间不稳且影像学上伴有真空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中心于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27例椎间不稳且影像学伴真空征的患者,对其... 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ercutaneous cement discoplasty,PCD)对患有椎间不稳且影像学上伴有真空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中心于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27例椎间不稳且影像学伴真空征的患者,对其采用PCD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术中出血及住院总时间。通过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VAS评分、ODI指数及腰椎JOA评分来评价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状况的改善。同时,通过术前及术后影像学资料比较患者的椎间隙高度的改变并统计椎间隙截面骨水泥分布率。结果27例行PCD手术的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2±1.85)d,手术时间单节段(32.3±4.51)min、双节段(53.6±12.17)min、三节段(74.4±6.33)min、四节段(90.0±10.36)min,术中出血量(6.11±4.97)mL,较传统椎间融合术有明显降低。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的O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脊椎功能得到部分恢复。影像学方面,术后患者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改善,同时操作节段椎间隙中切面骨水泥弥散相对良好。脊柱的力学稳定性得到恢复。结论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不适宜行开放手术的患者,PCD是一种可待选择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不稳 真空征 经皮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cd) 老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导致心脏破裂及肺动脉栓塞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炜 王贺 +3 位作者 李辰 朱峰 马少林 樊国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3-1035,共3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椎体骨折及溶骨性转移瘤的主要手术方式。虽然该项技术已被临床广泛使用,但近期报道了越来越多的并发症,其中骨水泥渗漏导致的心脏破裂及肺栓塞,极其罕见且非常严重。本文报道了1例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导致心脏...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椎体骨折及溶骨性转移瘤的主要手术方式。虽然该项技术已被临床广泛使用,但近期报道了越来越多的并发症,其中骨水泥渗漏导致的心脏破裂及肺栓塞,极其罕见且非常严重。本文报道了1例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导致心脏破裂及肺动脉栓塞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水泥渗漏 心脏破裂 肺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效及骨水泥渗漏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侯明远 王志龙 +4 位作者 姜方舟 王泽锐 梁逸宁 李一兵 左太阳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波消融(MWA)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并分析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应用CT引导下MWA联合PVP治疗脊柱转移瘤50例7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波消融(MWA)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并分析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应用CT引导下MWA联合PVP治疗脊柱转移瘤50例74节椎体,采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评分(NRS)、吗啡日消耗量(DMC)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价近期临床疗效,术后CT定期复查评价局部肿瘤控制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纳入性别、年龄、脊柱转移瘤的最大径、转移瘤类型、原发癌Tomita分类、受累椎体水平、骨水泥注射量、注射侧向、病理性骨折和椎体后壁破裂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评估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术后1天、1周和1、3、6个月随访NRS分别为(7.24±1.41)、(4.76±1.45)、(3.42±1.34)、(2.86±0.90)、(2.20±0.57)、(1.66±0.72)分;术前、术后1天、1周和1、3、6个月随访DMC分别为(110.40±94.61)、(66.10±51.23)、(47.30±37.49)、(32.90±22.84)、(25.60±18.97)、(15.36±13.43)mg;术前、术后1周和1、3、6个月ADL分别为(40.80±11.45)、(53.20±6.68)、(60.40±5.14)、(62.90±4.75)、(64.80±4.51)分。术前及术后6个月内随访NRS、DMC、AD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影像检查随访,有46例患者肿瘤得到控制,局部肿瘤复发率为8%(4/50)。在74节椎体中有17(22.97%)节椎体发生轻度骨水泥渗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病理性骨折(OR=9.581,95%CI=2.292~40.055,P=0.002)及椎体后壁破裂(OR=5.105,95%CI=1.041~25.022,P=0.044)是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性骨折(OR=35.333,95%CI=4.029~309.840,P=0.001)是皮质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未发现血管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椎体后壁破裂(OR=48.400,95%CI=4.725~495.753,P=0.001)是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WA联合PVP治疗脊柱转移瘤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术后6个月内呈进一步改善趋势;联合治疗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病理性骨折及椎体后壁破裂是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转移瘤 疗效 水泥渗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4
6
作者 唐冲 吴四军 +1 位作者 刘正 张光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0-726,共7页
目的 :比较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低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特征,评价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OVCFs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单节段骨质... 目的 :比较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低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特征,评价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OVCFs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15例,其中65例行高粘度骨水泥PVP(A组),50例行低粘度骨水泥PKP(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骨密度(BMD)均无统计学差异。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后凸角(Cobb角)、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及ODI等资料,应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1);两组间骨水泥渗漏率无显著性差异;A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性少于B组(P<0.05)。A组骨水泥单侧弥散分布、双侧不对称分布、双侧对称分布分别为6例(9.2%)、12例(18.5%)、47例(72.3%),未弥散至终板、单侧终板弥散、双侧终板弥散分别为3例(4.6%)、16例(24.6%)、46例(70.8%);B组骨水泥单侧弥散分布、双侧不对称分布、双侧对称分布分别为33例(66.0%)、7例(14.0%)、10例(20.0%),未弥散至终板、单侧终板弥散、双侧终板弥散分别为17例(34.0%)、22例(44.0%)、11例(22.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OVCF可获得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骨水泥可对称地弥散至椎体前柱两侧以及椎体上下终板,使伤椎均衡强化,有利于减少手术椎体再骨折风险,骨水泥渗漏风险与低粘度骨水泥PKP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高粘度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1
7
作者 崔利宾 唐本强 +5 位作者 王彦辉 许崧杰 袁鑫 刘亚东 赵鹏 陈学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0-538,共9页
目的:探讨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5年11月~2019年6月收治的236例(344节椎体)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 目的:探讨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5年11月~2019年6月收治的236例(344节椎体)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急性、亚急性、慢性)、有无外伤、伤椎位置(中胸段、下胸段、腰椎)、有无椎体皮质连续性中断、有无裂隙征、骨折形态(楔形、双凹、压缩)、骨折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椎体后壁皮质是否突入椎管、是否发现椎基底静脉孔、穿刺方式(单侧、双侧)、骨水泥形态(弥散样、团块样)、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类型。骨水泥渗漏类型分为:经椎基底静脉型(B型),经骨皮质型(C型)、经椎体节段静脉型(S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各骨水泥渗漏类型的关系。结果:B型渗漏率28.5%(98/344);C型渗漏率24.4%(84/344);S型渗漏率34.3%(118/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B型渗漏相关的因素(P<0.05)为骨水泥形态、是否发现椎基底静脉孔;与C型渗漏相关的因素(P<0.05)为有无椎体皮质连续性中断;与S型渗漏相关的因素(P<0.05)为骨水泥形态、是否发现椎基底静脉孔、裂隙征、骨折程度、椎体后壁皮质是否突入椎管、性别。结论:年龄≥80岁患者,不同类型骨水泥渗漏有各自的危险因素;分析骨水泥渗漏危险因素,或有助于降低渗漏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经皮椎体成形术 水泥渗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注射量相关生物力学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宋戈 吴春根 +2 位作者 程永德 田庆华 刘鹤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0,共4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广泛应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椎体压缩骨折、脊柱转移瘤、骨髓瘤等疾病的微创技术。临床上普遍认为PVP术疗效与骨水泥注射量密切相关,然而有关术中骨水泥具体注射量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介...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广泛应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椎体压缩骨折、脊柱转移瘤、骨髓瘤等疾病的微创技术。临床上普遍认为PVP术疗效与骨水泥注射量密切相关,然而有关术中骨水泥具体注射量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影响骨水泥注入量的椎体相关生物力学因素,骨水泥注入量对椎体强度、刚度及相邻椎体的影响,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争议,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水泥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填充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姚晓光 申勇 +3 位作者 张英泽 丁文元 董玉昌 张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42-84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2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男6例,女18例;年龄48~83岁,平均69岁。脊柱骨折部位为T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2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男6例,女18例;年龄48~83岁,平均69岁。脊柱骨折部位为T5~L3,共44个椎体,其中胸椎20个椎体,腰椎24个椎体。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分别在注入骨水泥前10min、注入骨水泥后10min、30min、1h、2h及3h时检测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及血浆D-二聚体(D-D)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注入骨水泥10min后PT缩短、FIB增高、3P试验阳性率升高,D-D含量增高,1h时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注入骨水泥后10min、30min、1h、2h四个时间点与注入骨水泥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在各时间点与注入骨水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h后骨水泥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基本消除,各项指标与注入骨水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填充会引起患者一过性血液高凝状态,在注入骨水泥后的3h内需严密监测病情,以防血栓性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质疏松 脊柱 水泥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与终板关系对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林上进 林伟龙 +4 位作者 潘依潇 许乐洋 朱越峰 曹旭海 范永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9-205,共7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骨水泥与终板关系对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行PVP术治疗84例单一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伤椎...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骨水泥与终板关系对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行PVP术治疗84例单一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伤椎正侧位X片和CT检查显示骨水泥与终板的接触情况分为骨水泥与终板接触组(40例,平均年龄76.88岁)和骨水泥与终板非接触组(44例,平均年龄77.96岁),比较两组患者骨水泥灌注量、手术时间、伤椎高度恢复率、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丢失率、术后矢状位Cobb角变化值和骨水泥渗漏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术前血钙和磷水平、骨密度值、术前椎体压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与终板接触组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率和术后矢状位Cobb角变化值明显小于非接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骨水泥渗漏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与终板的接触可减少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且并不增加骨水泥渗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终板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高度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原因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6
11
作者 陈吉 陈勇 +5 位作者 张征石 钱红兵 汤国庆 承彬 王勇 王卓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中骨水泥渗漏的原因。方法对昆山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接受PKP治疗的311例OVC... 目的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中骨水泥渗漏的原因。方法对昆山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接受PKP治疗的311例OVCF患者370个椎体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造成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 370个椎体中有77个出现骨水泥渗漏,68个椎体为单处渗漏,9个椎体为两处渗漏,Yeom分型C型52个、B型9个、S型5个,另有20个椎体出现椎弓根内(针道)渗漏,未出现远隔器官栓塞,骨水泥渗漏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同时手术椎体数与骨水泥渗漏无相关性(P>0.05),而穿刺方式、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与骨水泥渗漏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水泥注入量与骨水泥渗漏相关(P<0.05),而受伤至手术时间、穿刺方式与骨水泥渗漏无相关性(P>0.05)。结论 PKP是治疗OVCF的安全,有效方法,骨水泥渗漏与骨水泥注入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水泥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杜鹏 程傲雄 +4 位作者 范宁 袁硕 杨立辉 薛伟 藏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6-531,共6页
目的:探讨Kümmell病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月~2021年3月在我院行PKP治疗的Kümmell病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现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 目的:探讨Kümmell病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月~2021年3月在我院行PKP治疗的Kümmell病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现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与非渗漏组,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Kümmell病分期(Ⅰ/Ⅱ期)、症状持续时间、骨折部位(胸椎/腰椎)、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分布形态(团块样/海绵样)、椎体前壁高度丢失值、椎体前壁压缩程度、椎体楔形角、椎体前壁高度、椎体后壁高度和骨水泥体积分数。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骨水泥渗漏之间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骨水泥体积分数对骨水泥渗漏的预测价值。结果:70例患者中出现骨水泥渗漏32例,渗漏率为45.7%。单因素分析显示,Kümmell病分期、椎体前壁压缩程度、椎体楔形角及骨水泥体积分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椎体前壁压缩程度(P=0.021)及骨水泥体积分数(P=0.032)是PKP治疗Kümmell病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骨水泥体积分数预测骨水泥渗漏最佳临界值为31.28%。结论:骨水泥体积分数及椎体前壁压缩程度是PKP治疗Kümmell病术中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时应保持骨水泥体积分数在31.28%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Kümmell病 水泥渗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渗漏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10
13
作者 隆元昌 王学志 +4 位作者 付勇 罗公瑾 徐涛 郑崇明 张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boaycompressionfracture,OVCF)中骨水泥渗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2010年12月78例...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boaycompressionfracture,OVCF)中骨水泥渗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2010年12月78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共95个椎体。术中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2.5~6.5m1,平均4.304-0.66ml。术后1和3个月随访。采用患者口述描绘评分法(verbalratingscales,VRS)评价术前及术后随访时的疼痛程度。结果: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满意。VRS疼痛评分术前3.564-0.43分,术后1月下降为1.224-0.17分,术后3月下降为1.194-0.15分,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伤椎复位满意,未见椎体进一步压缩和变形,骨水泥分布均匀。其中有11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椎间隙渗漏3椎,椎体前缘渗漏3椎,椎体侧方渗漏3椎,椎体后方渗漏2椎。渗漏原因与患者的选择、术者操作规范程度、手术技巧及骨水泥注入时机等有关。所有患者得以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无医源性椎管狭窄。结论:PKP治疗OVCF安全、疗效满意,但要预防骨水泥渗漏并发症的发生,须严格掌握适应征,把握骨水泥的合适粘度、注入剂量、注入方法及精确的术中定位等技能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 水泥 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混合与注射一体化装置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春根 Dieter E.Apitzsch +4 位作者 李明华 程永德 顾一峰 谢添智 丁月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 探讨骨水泥混合与注射一体化装置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操作技术、临床疗效。方法 2 0 0 2~2 0 0 4年间共计治疗了1 0 8例诉有严重疼痛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85例,椎体恶性肿瘤31例。... 目的 探讨骨水泥混合与注射一体化装置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操作技术、临床疗效。方法 2 0 0 2~2 0 0 4年间共计治疗了1 0 8例诉有严重疼痛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85例,椎体恶性肿瘤31例。穿刺入路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法,所有患者均在透视监视下双侧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 ,注射设备为骨水泥混合与注射一体化装置。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结果 共计注射1 1 6个椎体(腰椎6 9个,胸椎4 7个) ,双侧穿刺和骨水泥注射成功率1 0 0 %,99例患者(91 .7%)术后疼痛明显缓解,6个月内疼痛无复发95例(95 .6 %) ,9例患者(8.3%)术后疼痛无缓解。发生骨水泥外漏1 2例(1 1 %) ,有临床症状5例(4.6 %)。结论 骨水泥混合与注射一体化装置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而且止痛疗效显著,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介入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术 治疗 椎体压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查丁胜 徐武岩 +6 位作者 黄嘉文 李亚骐 陈诗君 林振 林宏生 查振刚 吴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6-321,327,共7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渗漏的特点,探讨PVP骨水泥渗漏的风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行PVP治疗的11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147个椎体),骨折椎...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渗漏的特点,探讨PVP骨水泥渗漏的风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行PVP治疗的11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147个椎体),骨折椎体所在节段术前均行DR、三维CT及MRI检查,术后行DR或/和三维CT复查。分析性别、年龄、椎体位置及椎体损伤情况(裂隙征、骨皮质损伤)对骨水泥渗漏率的影响,及骨水泥渗漏的特点。结果性别、年龄及椎体位置对骨水泥渗漏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椎体裂隙征合并骨皮质损伤骨水泥渗漏率最高,骨皮质损伤骨水泥渗漏数量最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骨水泥椎旁渗漏发生率最高,椎间盘渗漏次之,椎管内渗漏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椎体损伤是PVP治疗骨水泥渗漏发生的重要原因,术前仔细观察椎体损伤的影像学特点对预防骨水泥渗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损伤 水泥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6
作者 潘俊 杨惠林 孟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4,共4页
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或椎体转移瘤,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永久留置在椎体内的骨水泥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笔者... 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或椎体转移瘤,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永久留置在椎体内的骨水泥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笔者就骨水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水泥 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椎体转移瘤 椎体血管瘤 微创手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距骨骨囊肿一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煜 吴春根 +3 位作者 顾一峰 张培蕾 王珏 史诗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2-423,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左侧踝关节隐痛4年,加重2个月,于2010年12月9日入院。4年前因滑雪运动足部外伤后,出现左侧外踝前下方及内踝下方疼痛,局部伴有轻度肿胀,关节活动受限。于当地医院查左踝关节平片未见明显骨折线,未予充分重视及...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左侧踝关节隐痛4年,加重2个月,于2010年12月9日入院。4年前因滑雪运动足部外伤后,出现左侧外踝前下方及内踝下方疼痛,局部伴有轻度肿胀,关节活动受限。于当地医院查左踝关节平片未见明显骨折线,未予充分重视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水泥成形术 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骨水泥明胶海绵预填注联合骨水泥分次注射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付斌 董毅 丁惠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828-2831,2837,共5页
目的探讨浸骨水泥明胶海绵预填注联合骨水泥分次注射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 目的探讨浸骨水泥明胶海绵预填注联合骨水泥分次注射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术中采用明胶海绵填塞联合骨水泥分次注射,观察组采用浸骨水泥明胶海绵预填注联合骨水泥分次注射。结果观察组明胶海绵用量、骨水泥注入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骨水泥弥散Ⅰ、Ⅱ度占比、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即刻椎体后凸角均小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2组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骨水泥明胶海绵预填注联合骨水泥分次注射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PKP术中应用可减少明胶海绵用量、骨水泥注入量,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且可促进伤椎解剖结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明胶海绵 质疏松症 胸腰椎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 水泥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131)Ⅰ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兔椎体肿瘤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刚刚 倪才方 +4 位作者 陈珑 章斌 杨超 张帅 阮程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97-801,共5页
目的探索利用负载131I的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兔椎体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2只采用经皮穿刺接种法建立的兔VX2椎体肿瘤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注射负载有放射性核素131I的骨水泥行PVP,对照组单... 目的探索利用负载131I的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兔椎体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2只采用经皮穿刺接种法建立的兔VX2椎体肿瘤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注射负载有放射性核素131I的骨水泥行PVP,对照组单纯注射骨水泥行PVP。两组实验动物于术前1 d、术后第4天检测血细胞计数,于PVP术前1 d及术后第1、4、8天行PET-CT检查,测定椎体肿瘤的核素标准化摄取值(SUV)。PVP后第1、4、8天对实验组动物行SPECT检查,了解131I在体内分布情况,在治疗后第8天取肿瘤椎体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所有实验动物都顺利接受PVP治疗,实验组的放射性核素平均使用放射剂量为(0.82±0.14)mCi/kg。两组实验动物PVP前、后血细胞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VP后SPECT检查见131I主要聚集在病变椎体内,术后各时间点内其分布无明显变化。两组动物术前SU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65,P>0.05),实验组动物PVP后椎体肿瘤的SUV值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数值稳定(F=423.792,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骨水泥周边肿瘤细胞坏死范围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负载131I的骨水泥行PVP治疗椎体肿瘤,方法可行,短期内随访结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肿瘤 经皮椎体成形术 水泥 131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强化椎再骨折的保守治疗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晶 陈民 杜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骨水泥强化椎再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8月采用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324例(381椎体),其中12例(14椎体)患者再次出现腰背疼痛并经影像学...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骨水泥强化椎再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8月采用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324例(381椎体),其中12例(14椎体)患者再次出现腰背疼痛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骨水泥强化椎再骨折。7例(9椎体)接受保守治疗,方法包括止痛及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支具保护及功能锻炼等。再发骨折时间为首次PVP术后2~20(8±6.7)周。于治疗后7 d、1、3、12个月进行随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9(21.3±11.2)个月。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及ODI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个月、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由治疗前平均(8.3±0.8)分降至1个月平均(3.1±1.2)分及3个月平均(0.8±0.7)分,ODI值由治疗前平均(88.3%±3.2%)降至1个月(56.3%±7.7%)及3个月平均(5.9%±2.8%)。随访期间未发现褥疮、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强化椎再骨折发生率较低,但却是导致PVP术后再发腰背部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保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及改善功能,未见明显并发症,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水泥强化椎再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