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 被引量:3
1
作者 孙贺 赵慧敏 +3 位作者 赵国军 刘文涛 李志怀 王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介绍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应用小切口间接复位,经皮置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23例。小切口间接复位后,在胫骨内侧骨折两端建立皮下隧道,钢板经此隧道安放在胫骨内侧骨膜外,少数螺钉固定... 目的:介绍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应用小切口间接复位,经皮置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23例。小切口间接复位后,在胫骨内侧骨折两端建立皮下隧道,钢板经此隧道安放在胫骨内侧骨膜外,少数螺钉固定。结果:随访23例,所有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周。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钢板固定可靠,未见断裂与松动。结论: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经皮置入钢板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加压钢板与股骨颈系统固定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小平 毕淞淇 +4 位作者 宋庆旭 张琼 闫治形 周晓阳 于铁成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60-260,共1页
目的青壮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最佳固定方式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倒三角螺钉(ICCS)、股骨颈系统(FNS)和经皮加压钢板(PCCP)固定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和人工合成股骨建立PauwelsⅢ型股骨... 目的青壮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最佳固定方式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倒三角螺钉(ICCS)、股骨颈系统(FNS)和经皮加压钢板(PCCP)固定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和人工合成股骨建立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模型。然后根据不同内固定方式将它们分为ICCS、FNS和PCCP组。随后,在有限元模型上施加2100 N的垂直轴向载荷和沿股骨颈轴向的扭转力。人工股骨上施加逐增的垂直轴向压力,直到内固定失败。最后,记录扭转2°、4°和6°时所需的扭矩。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在单腿站立负荷下,ICCS的最大位移比FNS增加了25.6%,FNS的最大位移比PCCP增加了36.3%。此外,ICCS、FNS和PCCP的von Mises应力峰值分别为512、243和579 MPa。在相同扭转力下,PCCP显示出最小的旋转位移。人工骨模型显示,PCCP具有最高的轴向刚度和极限载荷值,其次是FNS,最后是ICCS。此外,在2°、4°和6°的扭转角度下,PCCP的扭转阻力显著高于FNS和ICCS,但FNS和ICCS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FNS和PCCP在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中提供了更好的稳定性,尽管存在上部螺钉断裂的风险。人工骨模型表明FNS和PCCP具有更强的轴向刚度和极限载荷抗性。此外,PCCP表现出优于FNS的抗旋转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加压钢板 股骨颈骨折 人工骨 生物力学特性 扭转角度 极限载荷 扭转力 人工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在骨盆前环损伤中的应用
3
作者 周东 吴舒婷 +3 位作者 郭卫中 王磊 李铖嵩 苏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5-819,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23年7月我们采用3D打印联合MIPPO治疗骨盆前环损伤15例,术前3D打印建立实体... 目的探讨3D打印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23年7月我们采用3D打印联合MIPPO治疗骨盆前环损伤15例,术前3D打印建立实体模型,体外模拟手术精准预弯钢板及设计螺钉数量、方向及长度,然后沿骨盆前环骨膜下通道置入术前体外模拟手术已预弯好的内固定物,内外侧切口分别置入术前已规划好的螺钉固定。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62.9±63.1)min,切口总长度(13.5±2.2)cm,术中透视次数(5.5±1.0)次,术中出血量(456.7±272.5)ml。骨折愈合时间(17.5±1.8)周。15例随访(15.2±3.9)月,Majeed功能评分由术前(18.3±2.3)分显著提高至术后6个月(86.3±6.0)分(t=-47.313,P=0.000);骨折复位Matta影像学标准:优14例,可1例,优良率93.3%(14/15)。结论3D打印联合MIPPO治疗骨盆前环损伤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前环损伤 3D打印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沈杰 黄强 +3 位作者 谢肇 王序全 马树枝 许建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095-2100,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 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 PCCP)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采用PCCP和DHS内固定治疗且获...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 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 PCCP)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采用PCCP和DHS内固定治疗且获得随访的年龄≥60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DHS组67例,包括男性27例,女性40例,年龄60~106岁,平均81.3岁。按AO分型,A1型17例,A2型43例,A3型7例。PCCP组76例,包括男性30例,女性46例,年龄61-100岁,平均80.7岁。按AO分型,A1型20例,A2型47例,A3型9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颈干角变化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CCP组和DHS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分型、术前ASA评分、术后输血量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CP组较DHS组在手术时间[(50.45±16.22)min vs(76.04±13.30)min]、术中出血量[(43.33±16.49)mL vs(240.00±108.56)mL]、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12.38±5.37)g/Lvs(15.73±5.80)g/L]、住院时间[(9.95±4.13)d vs(16.15±6.34)d]明显下降(P〈0.05)。术后随访12-28个月,平均1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PCCP组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颈干角变化等明显优于DHS组(P〈0.05)。结论PCC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微创、稳定等优点,在手术创伤、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D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经皮加压钢板 动力髋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加压钢板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曹永志 李惠玲 +1 位作者 耿德春 陈利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57-859,共3页
阐述采用经皮加压钢板(PCCP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不同护理方式及效果。移位型股骨颈骨折PCCP内固定术不仅具有创伤小,允许早期部分负重,功能恢复快等特点,而且缩短临床护理观察时间,大大减少了护理负担,减轻患者... 阐述采用经皮加压钢板(PCCP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不同护理方式及效果。移位型股骨颈骨折PCCP内固定术不仅具有创伤小,允许早期部分负重,功能恢复快等特点,而且缩短临床护理观察时间,大大减少了护理负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经皮加压钢板 空心加压螺钉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加压钢板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安全 李鹏 +2 位作者 鲍志祥 周建生 罗海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5期102-105,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诊的82例老年...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诊的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PCCP组和PFNA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折融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FNA组患者X线暴露时间和骨折融合时间均显著短于PCCP组(P<0.05),术中出血量多于PCCP组(P<0.05)。与术前(T_1)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T_2)、术后2个月(T_3)及术后6个月(T_4)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且PFNA组患者T_3、T_4时间点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PCCP组(P<0.05)。两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FNA与PC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相当,PFNA恢复速度快,PCCP出血量少,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经皮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加压钢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利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8期1398-1399,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ing,PCCP)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3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效果满...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ing,PCCP)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3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结论对采用PCCP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和各种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监测病情,预防并发症,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加压钢板螺钉系统 高龄患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加压钢板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可林 王建兵 +3 位作者 刘宇 李海峰 顾三军 殷渠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2月90例符合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PCCP(试验组,n=45)或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对照组,n=45)。比较手术...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2月90例符合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PCCP(试验组,n=45)或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对照组,n=45)。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地康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并发症情况和髋关节功能恢复(Ha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62.1±19.6)min,明显短于试验组(81.4±11.2)min(t=5.735,P=0.000);对照组术中出血量(75.4±11.1)ml,明显短少于试验组(97.7±12.1)ml(t=9.110,P=0.000)。2组骨折复位质量无统计学差异(χ~2=0.359,P=0.949)。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5.2±0.7)月,明显短于对照组(6.4±0.8)月(t=-7.573,P=0.000);试验组并发症4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1例(χ~2=3.920,P=0.048);试验组下地康复时间中位数8 d(3~45 d),明显短于对照组中位数40 d(16~68 d)(Z=-7.928,P=0.000);试验组完全负重时间(3.1±0.7)月,明显短于对照组(5.7±0.6)月(t=-18.918,P=0.000)。90例随访(23.1±3.5)月,末次随访试验组Harris评分(89.7±1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2.2±10.8)分(t=3.131,P=0.002)。结论与空心加压螺钉相比,PCCP治疗股骨颈骨折尽管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但具有更好的静态稳定性和动态滑动加压作用,术后可早期下地康复,并发症更少,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经皮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加压钢板结合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骨不连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学光 孙振中 +3 位作者 宋升 庄胤 杜世浩 韩晓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9-562,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内固定结合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采用PCCP内固定结合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术治...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内固定结合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采用PCCP内固定结合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术治疗8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19~42岁,平均26.5岁。Garden分型:Ⅱ型1例,Ⅲ型4例,Ⅳ型3例。两次手术时间间隔7~15个月,平均9.2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4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2.3个月,术后8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4.6个月,未发生骨不连或股骨头坏死。末次随访患者髋关节功能良好,Harris评分达91.7分,Matta髋关节功能评价:优7例,良1例,优良率达100%。结论 对于青壮年不宜行髋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折骨不连患者,PCCP结合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手术方式早期疗效满意,具有安全性高,固定牢固,愈合快,可早期负重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不连 经皮加压钢板 髂骨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凤双 黄志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0-1442,共3页
目的:研究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 目的:研究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配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82±3.6 VS 27.21±3.4,4.78±0.7 VS 7.25±1.1,104.42±15.42 VS 148.3±20.74,132.28±14.22 VS 189.23±21.44);术后6个月、1年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4.53±9.46 VS 60.52±7.15,80.35±11.52 VS 67.57±7.22;88.67±9.47 VS 76.34±8.36,91.78±11.32 VS 79.23±9.56);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3.00%VS 28.33%)。结论: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法复位 经皮解剖锁定钢板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加压钢板螺钉系统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斌 吴红富 +2 位作者 刘登生 王松华 査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37-1439,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螺钉系统(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ing,PCCP)及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两种方法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65...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螺钉系统(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ing,PCCP)及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两种方法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65~97岁,平均(80.7±16)岁;12例患者采用PCCP治疗,38例采用DH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随访3~14个月,平均(10±5)个月。所有患者均获满意疗效,无内固定断裂、髋关节僵硬、畸形等并发症。PCCP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优于DHS组(P<0.05);术后开始锻炼时间、持双拐锻炼时间、持单拐锻炼时间、弃拐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均优于DHS组(P<0.05),但两组功能恢复优秀率(87.5%vs8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CP是治疗老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新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恢复迅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加压钢板螺钉系统 动力髋螺钉 股骨粗隆 骨折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IPPO技术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巍 庄岩 +1 位作者 张堃 卢代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53-255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7月间对22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MIPPO技术用PHILOS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根据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3例...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7月间对22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MIPPO技术用PHILOS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根据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3例。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本组病例优9例,良10例,可3例,总优良率为86.4%。结论采用MIPPO技术应用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能够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可以达到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 骨折 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PHIL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不同内固定治疗65例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蒙家辉 黄家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7月~2007年12月65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34例采用髓内钉治疗,31例采用经皮钢板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7月~2007年12月65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34例采用髓内钉治疗,31例采用经皮钢板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髓内钉组与钢板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2.2±12.5)min、(89.2±14.1)min,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t=-2.122,P=0.038);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105.0±14.9)ml显著少于钢板组(164.6±30.9)ml(t=-10.044,P=0.000)。2组随访10~28个月(平均21.8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骨折愈合时间髓内钉组为(18.6±3.8)周,钢板组为(20.0±4.0)周,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447,P=0.153)。髓内钉组有5例发生畸形愈合,钢板组无畸形愈合,但2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4);髓内钉组有4例发生局部软组织并发症,钢板组无此并发症发生,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46)。结论对于胫骨远端骨折,交锁髓内钉和经皮钢板固定都是有效的固定方法,经皮钢板提供更好的骨折端稳定性,而交锁髓内钉有利于治疗合并局部软组织损伤的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交锁髓内钉 经皮钢板 骨折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