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血管内治疗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 被引量:16
1
作者 姜卫剑 王拥军 +5 位作者 杜彬 戴建平 王素香 王保国 王桂红 金旻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 研究对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进行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9例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内支架成形术或球囊成形术治疗。结果 本组MoriA型病变 12例 ,B组病变 5例 ,C型病变 2例 ;狭窄位于大脑中动脉 11例、大... 目的 研究对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进行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9例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内支架成形术或球囊成形术治疗。结果 本组MoriA型病变 12例 ,B组病变 5例 ,C型病变 2例 ;狭窄位于大脑中动脉 11例、大脑前动脉 1例、颅内颈内动脉 1例、颅内椎基底动脉 6例。在球囊成形术 (3例 )和内支架成形术 (16例 )后 ,平均动脉狭窄率从 82 .9%下降到8.0 % (P <0 .0 1)。在围手术期内 ,除 1例 (左大脑中动脉MoriC型病变 )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外 ,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存活的 18例平均随访 3.7个月 (1~ 9个月 ) ,未发生缺血性神经事件。结论 内支架成形术或球囊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有效的方法 ,但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C型病变应当视为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支架成形术 球囊成形术 适应证 经皮血管内治疗 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