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素涂层覆膜支架与裸支架植入治疗中心静脉狭窄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咏欣 张红 +1 位作者 李承志 张锋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素涂层覆膜支架与裸支架相比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心静脉狭窄(CV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治疗的58例慢性肾脏病合并CVS患者。根据植入支架种类不同,分为裸... 目的 探讨肝素涂层覆膜支架与裸支架相比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心静脉狭窄(CV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治疗的58例慢性肾脏病合并CVS患者。根据植入支架种类不同,分为裸支架组(34例)和肝素涂层覆膜支架组(24例)。术中行中心静脉造影评估病变闭塞位置及程度。术后随访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支架通畅率等评估疗效。结果 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共植入裸支架34枚,肝素涂层覆膜支架24枚。两组术后症状缓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3,P=0.254),围手术期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裸支架术后3、6、9、12、15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100%、88.2%、79.4%、73.5%、58.8%,二期通畅率分别为100%、100%、94.1%、85.3%、82.4%;覆膜支架组术后3、6、9、12、15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100%、100%、91.7%、87.5%、83.3%,二期通畅率分别为100%、100%、100%、100%、95.8%。两组间仅术后15个月一期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长度支架间再狭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涂层覆膜支架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CVS早期疗效与裸支架相似,中期疗效优于裸支架。支架长度增加可能降低支架通畅率,治疗时应综合考虑支架类型和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中心静脉狭窄 经皮腔内支架植入术 肝素涂层覆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肿胀手综合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春泽 侯昌龙 +2 位作者 兰雷 汪鹏 吕维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肿胀手综合征(SHS)的成功率、通畅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采用PTA术治疗的16例SHS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技术成功率并随访初级通畅时间和初级通畅率,分析影...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肿胀手综合征(SHS)的成功率、通畅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采用PTA术治疗的16例SHS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技术成功率并随访初级通畅时间和初级通畅率,分析影响技术成功率及通畅时间的因素。结果静脉DSA显示16例患者共16处狭窄/闭塞,其中狭窄病变6例,闭塞病变10例。PTA治疗成功14例,其中1例球囊扩张后即刻造影显示狭窄仍>50%,予植入支架,技术成功率为87.5%;失败2例,因导丝无法通过长段闭塞血管。14例随访3~24个月,中位通畅时间为10.5个月,3、6、12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71.4%(10/14)、57.1%(8/14)、42.9%(6/14)。单因素分析发现闭塞长度、血管成形时所需球囊压力,是影响术后通畅时间的因素。结论 PTA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SHS安全有效,但远期通畅率仍需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肿胀手综合征 中心静脉狭窄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经皮腔内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