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疼痛敏感度用于预测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效果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益鸣 张丽思 +3 位作者 吴鸥 李君 冯艺 张挺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2-198,共7页
目的:观察疼痛敏感度对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效果的影响。方法:101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术前完成以下量表:疼痛敏感度... 目的:观察疼痛敏感度对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效果的影响。方法:101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术前完成以下量表:疼痛敏感度量表(pain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PSQ)、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疼痛灾难化量表(pain catastrophizing scale,PC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6月进行随访,内容包括腰腿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ODI和Mac Nab评估。结果:98例病人完成随访。PTED术后症状显著缓解,根据Mac Nab评估结果将病人分为两组:优良组(83.7%)和中差组(16.3%)。优良组的PSQ评分显著低于中差组;PSQ评分与手术前后的ODI差值之间显著相关,但与手术前后NRS差值之间无明显相关。HADS和PCS评分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且与手术前后的ODI、NRS差值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PSQ或许可用于预测PTED术后早期的整体功能恢复,但无法预测手术后的疼痛缓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敏感度量表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荣彬 潘艺之 +4 位作者 陈文创 鲁尧 张劲新 吴钊钿 李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3-349,共7页
目的总结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11例PELD术后SSI的病例资料。PELD术后均出现剧烈... 目的总结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11例PELD术后SSI的病例资料。PELD术后均出现剧烈腰背部或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9分,平均8.1分。红细胞沉降率(ESR)17~114 mm/h,平均54.4 mm/h,C反应蛋白(CRP)8~151 mg/L,平均56.5 mg/L。MRI均提示术区椎间隙炎症信号改变。PELD术后2~17 d(平均9.5 d)确诊SSI。均采用抗生素治疗(经验性抗生素治疗4例,敏感抗生素7例),其中8例联合手术,包括经皮内镜病灶清除、置管冲洗引流4例,后路病灶清除2例,后路病灶清除联合内固定2例。结果随访14~75个月(平均36.8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5例,良4例,可2例。结论PELD术后SSI以发病急、再发剧烈腰背部或下肢疼痛、炎性指标升高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临床特点,规范化的抗生素治疗辅以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部位感染 临床特点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玑机器人改良导航系统在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军杰 唐兰兰 +3 位作者 杨镇源 邓强 张彦军 刘宴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64-1570,共7页
目的探讨在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中应用天玑骨科机器人改良导航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甘肃省中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完成天玑机器人改良二维导航辅助下PTED手术操... 目的探讨在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中应用天玑骨科机器人改良导航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甘肃省中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完成天玑机器人改良二维导航辅助下PTED手术操作32例(改良导航组),与同期在C臂引导下完成35例PTED术(C臂透视组),对两组X线透视次数、辐射剂量、工作通道置入时间、手术总时长、VAS评分、ODI评分、技术学习曲线、手术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改良导航组在X线透视次数、辐射剂量、工作通道置入时间、手术总时长方面优于C臂透视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椎间孔成型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导航组学习曲线较C臂透视组低平,且手术时间恒定,随手术例数增加呈明显减少趋势(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玑机器人改良导航系统在PTED术中应用,能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辐射、手术风险,缩短PTED技术的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辅助二维导航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单侧双通道内镜髓核摘除术后右眼失明医疗损害鉴定1例
4
作者 贾鹏 倪自翔 +1 位作者 代号 易旭夫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97,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段某,男,55岁,体质量95 kg,某年3月16日因“反复腰痛1年余,加重伴左下肢麻木疼痛功能障碍2月余”就诊于某医院。入院时双眼视力正常,诊断为L4~L5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无效,遂取俯卧位行单侧双通道内镜髓核摘除术,手... 1案例1.1简要案情段某,男,55岁,体质量95 kg,某年3月16日因“反复腰痛1年余,加重伴左下肢麻木疼痛功能障碍2月余”就诊于某医院。入院时双眼视力正常,诊断为L4~L5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无效,遂取俯卧位行单侧双通道内镜髓核摘除术,手术时长6 h余,麻醉苏醒后即诉右眼视物不见,经治疗,目前右眼仍无光感。患方认为其系长时间俯卧位的手术姿势所致,而医方则认为其属难以避免的手术并发症,故双方诉诸医疗损害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摘除术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术后失明 俯卧位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医疗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L5S1髓核摘除术的“外科化”术式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万祥 黄民锋 +5 位作者 李枝发 王丹 闫乾 张鸿升 黄中飞 陈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优点[1,2],脊柱内镜是近年来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脊柱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3]。L_(5)S_(1)腰椎间盘突出时,往往因为椎间孔小、高髂嵴、横突肥大等客观条件,造成从椎间孔入路... 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优点[1,2],脊柱内镜是近年来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脊柱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3]。L_(5)S_(1)腰椎间盘突出时,往往因为椎间孔小、高髂嵴、横突肥大等客观条件,造成从椎间孔入路完成手术的难度增大[4],反复的透视穿刺、关节突打磨成形会增加术中出血的机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除术 腰椎间盘摘除术 关节突 脊柱内镜 脊柱微创 髂嵴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脊柱内镜下经椎板打孔髓核摘除术治疗重度向上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唐永超 刘腾 +7 位作者 郭惠智 李海山 莫国业 袁凯 李永贤 詹晨光 杨志东 张顺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35%~72%存在椎间盘向上或向下移位,常因保守治疗无效而需要手术治疗[1-3]。经内镜下椎间孔或椎板间隙入路治疗椎间盘向上移位超过上终板下缘3mm以上的重度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high-grade up-migrated lumbar...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35%~72%存在椎间盘向上或向下移位,常因保守治疗无效而需要手术治疗[1-3]。经内镜下椎间孔或椎板间隙入路治疗椎间盘向上移位超过上终板下缘3mm以上的重度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high-grade up-migrat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HUM-LDH)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困难,常因移位的髓核残留导致疗效不佳,建议接受开放手术[4-6]。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自2017年6月~2021年7月采用全脊柱内镜下腰椎板环锯打孔髓核摘除术治疗20例重度向上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内镜 移位型 环锯 椎间盘 常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钬激光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利英 葛学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9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钬激光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疗效与护理。方法选择25例经皮内镜钬激光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病变程度相近的开放性手术患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疗效;并对两...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钬激光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疗效与护理。方法选择25例经皮内镜钬激光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病变程度相近的开放性手术患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疗效;并对两组患者的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内镜钬激光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满意,且创伤小、康复快,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内镜 椎间盘摘除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内镜单节段髓核摘除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9
8
作者 胡明 王立奎 方卫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6-681,共6页
目的:研究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脊柱内镜下单节段髓核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间我科住院治疗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病人75例,通过椎间盘造影确定责任间盘,行脊柱内镜下单节段(责任间盘)髓核摘除术,比较... 目的:研究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脊柱内镜下单节段髓核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间我科住院治疗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病人75例,通过椎间盘造影确定责任间盘,行脊柱内镜下单节段(责任间盘)髓核摘除术,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并通过MacNab标准来评价手术疗效。75例病人通过椎间盘造影的诱发痛情况分为3组,其中单节段诱发痛组(S组),双节段诱发痛组(D组),无诱发痛组(N组),每组25例。所有病人均行单节段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后均无感染、血肿、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结果:3组病人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指数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间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改良MacNab疗效评定:S组(优17例,良5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8.0%),D组(优11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0%),N组(优15例,良7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88.0%),3组病人间术后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大多数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脊柱内镜下单节段髓核摘除术可取得良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内镜摘除术 疼痛缓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悦洋 李海音 +5 位作者 常献 胡志雷 刘晨浩 高小新 张雨尧 李长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455-2461,共7页
目的评估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诊断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手术的病例,完成至少5年的术后随访。观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的... 目的评估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诊断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手术的病例,完成至少5年的术后随访。观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的腰椎疾病的功能评分(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方式。结果共纳入病例1 807例,完成随访病例1 706例,失访101例,随访率为94.08%。随访时间(6.36±1.08)年。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最终随访ODI评分分别为(26.01±7.48)、(20.87±7.50)、(17.25±7.77)及(17.26±13.53)分,较术前[(58.23±13.06)分]均明显下降;术后1年ODI评分较术后3、6个月明显下降。腰部VAS评分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最终随访分别为(2.50±0.83)、(1.93±0.84)、(1.54±0.82)、(1.46±1.28)分,均较术前[(5.48±1.24)分]明显下降;腰部术后1年VAS评分较术后3、6个月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最终随访腿部VAS评分分别为(2.00±1.07)、(1.43±1.02)、(1.01±1.01)、(0.89±1.39)分,较术前[(4.73±1.84)分]均有下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53%(9/1 706),包括椎间盘囊肿2例,椎间隙感染2例,邻近节段突出5例。术后症状未缓解11例。术后复发177例,复发率10.38%。术后1年为患者复发高峰时间,61~90岁患者复发率较高。复发再手术率为50.85%,全部再手术率5.98%。复发治疗方式:手术治疗90例,保守治疗87例。结论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随访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摘除术 手术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忠华 卢万发 +2 位作者 钟世镇 周林球 邵振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4-176,共3页
在6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 L2~S1椎间盘平面的几个进针点的角度、深度;穿刺针途径中,距血管、神经干的距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 L2~L3,L3~L4,L4~L5椎间盘穿刺点距后正中线8~12cm,穿刺角度约45°~60°。分析了L5~S1... 在6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 L2~S1椎间盘平面的几个进针点的角度、深度;穿刺针途径中,距血管、神经干的距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 L2~L3,L3~L4,L4~L5椎间盘穿刺点距后正中线8~12cm,穿刺角度约45°~60°。分析了L5~S1椎间盘的穿刺入路因其易损伤重要的血管、神经干,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椎间盘 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单节段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永刚 韦继南 +4 位作者 陆军 王宸 吴小涛 何仕诚 滕皋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单节段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单节段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应用MED治疗23例,应用PLD治疗40例,分别比较两组手术适应证范围,病变节段,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MacNab评分。用配对t检验κ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ED组平均随访时间为(5.1±0.6)年,PLD组平均随访期为(6.6±0.7)年。MED组的远期ODI、MacNab评分要好于PLD组,而MED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则明显长于或多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MED组3.49%,PLD组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MED及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长期疗效好的特点,PLD临床普及率广,而MED相对学习曲线长,技术要求较高,手术风险较大,但MED的临床远期疗效高于P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镜下摘除术 经皮椎间盘切吸术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2
作者 郁凯 杨忠 +3 位作者 李爱民 李响 朱本清 张殿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0-22,共3页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0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LDH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PTED组和Micro组,各19例,分别行PTED和...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0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LDH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PTED组和Micro组,各19例,分别行PTED和Micro.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的神经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情况;采用椎间盘高度指数(DHI)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椎间高度变化.结果 不同时间的ODI、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88.996、214.279,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1、3、12个月的ODI、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住院时间、出血量均少于Micro组(P<0.05).PTED组不同时间的D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60,P=0.854);Micro组不同时间的D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6,P=0.854).两组术中、术后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腰椎动力位X线活动度>10°者3例,其中PTED组1例,Micro组2例,术后随访过程中未见进一步加重.结论 PTED和Micro治疗LDH的效果均良好,是有效、安全的方法,可作为治疗LDH的选择方案.PTED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经皮椎间孔镜下摘除术 显微镜下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何玉宝 徐执扬 +1 位作者 王洁颖 刘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9810-9815,共6页
为观察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经皮椎间孔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3月就诊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骨科行PELD... 为观察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经皮椎间孔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3月就诊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骨科行PELD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研究不同类型LDH行PELD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不同分组,分别为中央型、旁中央型、椎间孔和远外侧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1周、3个月和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评估疗效。结果表明: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责任突出节段、Pfirrmann分级、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三组PELD手术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椎间孔和远外侧型神经损伤发生率最明显(P<0.05),中央型术后复发率(11.5%)最高;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期间,VAS和ODI评分明显下降(P<0.01),各组VAS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各组ODI评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中央型相比,椎间孔和远外侧型术后1周ODI评分下降明显(P<0.05);随访半年时,三组患者无论是VAS评分还是ODI评分均没有明显不同。可见PELD治疗不同类型的LDH,并发症少,缓解疼痛及远期功能恢复效果肯定。椎间孔和远外侧型LDH患者要警惕PELD术中神经损伤情况,而中央型LDH患者要重视PELD术后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下摘除术 临床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干预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爽 陈洁 +1 位作者 唐香兰 陈邦菊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4,共1页
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是微创脊柱外科的主要技术之一。其先进的成像系统将解剖结构清晰显露于屏幕上,使术者能更准确的辨认和保护神经根、硬脊膜束和椎管内的血管丛,准确的完成镜下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经过护理组严密观察和护... 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是微创脊柱外科的主要技术之一。其先进的成像系统将解剖结构清晰显露于屏幕上,使术者能更准确的辨认和保护神经根、硬脊膜束和椎管内的血管丛,准确的完成镜下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经过护理组严密观察和护理,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摘除术 并发症 护理 内镜 解剖结构 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建华 陈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1015-1016,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或伴有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216例采用髓核钳清除椎板上方的软组织,刮匙刺破黄韧带,枪式咬骨钳咬除黄韧带及部分椎板下缘,牵开神经根,暴露突出髓核并摘...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或伴有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216例采用髓核钳清除椎板上方的软组织,刮匙刺破黄韧带,枪式咬骨钳咬除黄韧带及部分椎板下缘,牵开神经根,暴露突出髓核并摘除,伴侧隐窝狭窄者扩大成形.结果2例术中出血多改为开放手术.216例随访3个月~4年,平均2.5年.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优210例,良2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98.1%(212/216).2例术后3个月疗效差,二次开放手术;1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间轻度结核,漏诊结核致手术效果差.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对脊柱结构稳定性的破坏小,术后病人恢复快,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镜 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手术器械的改良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生琦瑞 姜文进 +3 位作者 郑延波 宋雪鹏 刘胜 王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器械行经皮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CD)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自1994年8月开始,通过对人体颈部解剖与影像学断面图像的对照研究,自行改良设计制作了新的手术器械(包括空心穿刺针、髓核夹取钳及颈椎间冲洗吸引器),以3条成...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器械行经皮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CD)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自1994年8月开始,通过对人体颈部解剖与影像学断面图像的对照研究,自行改良设计制作了新的手术器械(包括空心穿刺针、髓核夹取钳及颈椎间冲洗吸引器),以3条成年犬为实验对象,进行PCD操作,观察穿刺的安全性。于1995年5月应用于临床,采用钳取和环锯局部切割相结合方式实现突出部位直接减压并以双腔式冲洗吸引器行椎间隙内0.08~0.1kPa负压吸引术,其中资料完整者252例,共306枚椎间盘。结果:3条试验犬行36次经皮穿刺有1次回血;临床应用病例中经皮穿刺椎间盘过程发现少许回血者13例,胸闷和心前区疼痛2例,撤针后重新穿刺均获成功,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现术后感染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后的PCD施术方法和手术器械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从而减轻了施术医师和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于该疗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 摘除术 经皮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髓核摘除术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2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玉杰 王继芳 +1 位作者 张永刚 卢世璧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237-237,共1页
经皮髓核摘除术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2例报告刘玉杰,王继芳,张永刚,卢世璧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少见,易误诊为腰椎结核或肿瘤而行错误治疗。1994年3月~1994年12月我科用经皮髓核摘除术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2例,现... 经皮髓核摘除术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2例报告刘玉杰,王继芳,张永刚,卢世璧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少见,易误诊为腰椎结核或肿瘤而行错误治疗。1994年3月~1994年12月我科用经皮髓核摘除术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性,56岁。突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隙感染 经皮摘除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间盘镜下髓核分级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文军 周江南 余建民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 :探索经皮穿刺间盘镜下髓核分级摘除术 (PCA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选择经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确诊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2 8例 ,实施PCAD术 ;在椎间备用镜指导下分级摘除变性髓核 ,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 目的 :探索经皮穿刺间盘镜下髓核分级摘除术 (PCA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选择经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确诊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2 8例 ,实施PCAD术 ;在椎间备用镜指导下分级摘除变性髓核 ,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以术后 3个月为疗效评价期 ,按MacMab标准 ,优良率达 82 2 %。X线片、CT或MRI追踪复查 ,无 1例出现颈椎失稳加重征象。结论 :间盘镜下髓核摘除具有定性准确、减压直接、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 经皮穿刺间盘镜下分级摘除术 PCAD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失败原因分析
19
作者 黄强 杨安礼 +3 位作者 林兆华 张玉信 蔡珉巍 彭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PLD)的手术失败原因。 方法 1995年 8月~ 1999年 3月的 1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对其中 16例术后再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初次PLD手术失败原...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PLD)的手术失败原因。 方法 1995年 8月~ 1999年 3月的 1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对其中 16例术后再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初次PLD手术失败原因主要为椎管狭窄未解除、多间隙间盘突出遗漏、椎间盘钙化等 ,16例再手术病人取得良好效果 ,优良率达 87 6 %。 结论只有严格掌握PLD手术的适应症及操作技术 ,才能减少和避免再次手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摘除术 手术失败 再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
作者 程福平 林列 +3 位作者 陈海啸 洪正华 陈哲 洪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1014-1014,1019,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4年4月我院采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77个间隙)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侧隐窝狭窄32例.结果4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中损伤硬膜2例,神经根外膜破...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4年4月我院采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77个间隙)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侧隐窝狭窄32例.结果4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中损伤硬膜2例,神经根外膜破裂1例,难以控制的出血1例.无神经根马尾损伤或椎间盘炎.68例随访6~28个月,平均15.2月.按Nakai分级,优54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5.6%(65/68).结论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疗效肯定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镜 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