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脊柱内镜下可视化成形术与传统成形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1
作者
陈果
晏铮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6-274,共9页
目的:系统比较脊柱内镜下可视化成形术与传统成形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维普、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12月发表的脊柱内镜下可视化成形术(可视化组)与传统成形术(传统成形组)治...
目的:系统比较脊柱内镜下可视化成形术与传统成形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维普、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12月发表的脊柱内镜下可视化成形术(可视化组)与传统成形术(传统成形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统计两组的主要疗效指标[手术时间、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前瞻性研究和12篇回顾性研究文献,NOS评价回顾性研究均为中高质量,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显示前瞻性研究偏倚低风险。共纳入1239例患者,其中可视化组642例,传统成形组5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可视化组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较传统成形组更少(MD=-8.16,95%CI:-10.06~-6.27,P<0.001),手术时间更短(MD=-17.18,95%CI:-21.48~-12.88,P<0.001);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ODI改善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柱内镜下可视化成形术与传统成形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可视化成形术手术时间较传统成形术更短,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皮
脊柱
内镜
下腰椎间盘切除
术
可视化成形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因素及治疗方案
被引量:
13
2
作者
孙建民
丁永国
+4 位作者
李昌隆
甄龙龙
满毅
陈玉婷
邓立琴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2-367,共6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再突出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ELD...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再突出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ELD手术病人278例,收集术后再突出病例数,分析危险因素,并评价再次选择PELD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PELD术后复发共12例,复发时间为2~36个月,平均10.6±9.9月。统计学分析发现:12例复发病人均符合高BMI、术后活动度强。11例复发病人再次行PELD手术后随访6~24月,改良MacNab优良率81%,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其中1例术中发生硬脊膜撕裂导致脑脊液漏。结论:PELD术后再次突出通常发生在术后10个月左右,有高BMI、术后活动度强是高风险因素;对再突出病人再次选择PELD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
脊柱
内镜
下腰椎间盘切除
术
再次突出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镜下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
16
3
作者
祝斌
刘晓光
+5 位作者
李水清
贾东林
王凯
黄鑫
商澜镨
赵文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评估内镜下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至12月于我中心接受内镜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纳入本研究。运用"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记录穿刺判定椎间孔成型必要性、术中椎...
目的:评估内镜下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至12月于我中心接受内镜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纳入本研究。运用"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记录穿刺判定椎间孔成型必要性、术中椎间孔成型情况。结果:共75例病人纳入本研究。年龄14~71岁,平均42.0±14.1岁。41例行L4-5节段手术,35例穿刺判定不需行椎间孔成形术,其中32例实现了满意减压,3例病人术中需要行椎间孔成形术。34例L5-S1节段手术,16例穿刺定位符合免椎间孔成型要求,其中15例实现了满意减压,1例术中需行关节突成型。术后随访,2例(2.7%)急性椎间盘再突出。无神经损伤发生,无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在实现良好的减压效果的同时,可以避免对关节突的破坏,减少术中出血及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脊柱
内镜
椎间盘切除
术
经椎间孔入路
无血管间隙
椎间孔成形
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脊柱内镜下可视化成形术与传统成形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1
作者
陈果
晏铮剑
机构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骨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6-274,共9页
文摘
目的:系统比较脊柱内镜下可视化成形术与传统成形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维普、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12月发表的脊柱内镜下可视化成形术(可视化组)与传统成形术(传统成形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统计两组的主要疗效指标[手术时间、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前瞻性研究和12篇回顾性研究文献,NOS评价回顾性研究均为中高质量,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显示前瞻性研究偏倚低风险。共纳入1239例患者,其中可视化组642例,传统成形组5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可视化组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较传统成形组更少(MD=-8.16,95%CI:-10.06~-6.27,P<0.001),手术时间更短(MD=-17.18,95%CI:-21.48~-12.88,P<0.001);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ODI改善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柱内镜下可视化成形术与传统成形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可视化成形术手术时间较传统成形术更短,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更少。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皮
脊柱
内镜
下腰椎间盘切除
术
可视化成形
META分析
Keywords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Visualized foramino plasty
Meta-analysis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因素及治疗方案
被引量:
13
2
作者
孙建民
丁永国
李昌隆
甄龙龙
满毅
陈玉婷
邓立琴
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宁夏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
宁夏医科大学总院麻醉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2-367,共6页
基金
宁夏卫计委重点科研课题(2018-NW-038)。
文摘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再突出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ELD手术病人278例,收集术后再突出病例数,分析危险因素,并评价再次选择PELD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PELD术后复发共12例,复发时间为2~36个月,平均10.6±9.9月。统计学分析发现:12例复发病人均符合高BMI、术后活动度强。11例复发病人再次行PELD手术后随访6~24月,改良MacNab优良率81%,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其中1例术中发生硬脊膜撕裂导致脑脊液漏。结论:PELD术后再次突出通常发生在术后10个月左右,有高BMI、术后活动度强是高风险因素;对再突出病人再次选择PELD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
脊柱
内镜
下腰椎间盘切除
术
再次突出
防治
Keywords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Recurrenc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镜下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
16
3
作者
祝斌
刘晓光
李水清
贾东林
王凯
黄鑫
商澜镨
赵文奎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医学中心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72041)
北京市卫计委首都卫生行业发展专项基金(2014-2-4094)
+1 种基金
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Z141107002514011)
北医三院院临床重点课题(Y66448-09)
文摘
目的:评估内镜下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至12月于我中心接受内镜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纳入本研究。运用"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记录穿刺判定椎间孔成型必要性、术中椎间孔成型情况。结果:共75例病人纳入本研究。年龄14~71岁,平均42.0±14.1岁。41例行L4-5节段手术,35例穿刺判定不需行椎间孔成形术,其中32例实现了满意减压,3例病人术中需要行椎间孔成形术。34例L5-S1节段手术,16例穿刺定位符合免椎间孔成型要求,其中15例实现了满意减压,1例术中需行关节突成型。术后随访,2例(2.7%)急性椎间盘再突出。无神经损伤发生,无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在实现良好的减压效果的同时,可以避免对关节突的破坏,减少术中出血及疼痛。
关键词
经皮
脊柱
内镜
椎间盘切除
术
经椎间孔入路
无血管间隙
椎间孔成形
术
Keywords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Intervertebral Foramen Approach
Avascular zone
Foraminoplasty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脊柱内镜下可视化成形术与传统成形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陈果
晏铮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因素及治疗方案
孙建民
丁永国
李昌隆
甄龙龙
满毅
陈玉婷
邓立琴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内镜下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祝斌
刘晓光
李水清
贾东林
王凯
黄鑫
商澜镨
赵文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