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9
1
作者 秦莹 张选琴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397-1398,共2页
经皮胃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PEG)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和全身麻醉的造瘘技术,仅在床边局麻下即可进行,为许多吞咽困难或吞咽功能丧失但胃肠道功能尚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长期肠内营养的途径。该项目操作简便、可... 经皮胃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PEG)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和全身麻醉的造瘘技术,仅在床边局麻下即可进行,为许多吞咽困难或吞咽功能丧失但胃肠道功能尚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长期肠内营养的途径。该项目操作简便、可行、且创伤性少,患者易于接受,并可及时记录造瘘管置管长度及局部渗液情况,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改善身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胃造瘘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瘫痪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行经皮胃造瘘术后的护理 被引量:6
2
作者 闭献梅 崔革兰 《内科》 2012年第2期205-206,共2页
瘫痪并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国内高达56.9%[1],与国外报道的51%~73%基本一致[2]。该类患者常规经鼻饲管进食可导致食管黏膜糜烂、出血,甚至食管炎或肺部感染。
关键词 瘫痪 吞咽功能障碍 经皮胃造瘘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宝权 姜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6期68-70,共3页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PFG)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0例不同程度吞咽困难患者,均进行PFG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FG术,手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手...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PFG)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0例不同程度吞咽困难患者,均进行PFG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FG术,手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为32 min,术后1例出现腹痛症状,经止痛治疗后消失。1例术后1周出现造瘘口周围皮肤红肿,经局部换药和理疗痊愈。10例患者胃造瘘术后经饲管均给予肠内营养,一般情况均有好转。9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体重增加3.5-11.0 kg,平均4.8 kg,另1例体重无明显变化。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7.8个月,期间所有患者均顺利经胃造瘘饲管给予营养液,未见相关并发症。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3例死亡,4例仍在随访中,中位生存期12.5个月,另1例失访。结论经皮胃造瘘术具有安全、快捷、经济等优点,是建立长期肠内营养的理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胃造瘘术 数字减影血管 吞咽困难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对伴食管梗阻晚期癌症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王康 张浩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7期54-56,共3页
目的:研究对伴食管梗阻的晚期癌症患者实施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对其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重庆市中医院收治的30例伴食管梗阻的晚期癌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CT引导下经皮胃造... 目的:研究对伴食管梗阻的晚期癌症患者实施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对其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重庆市中医院收治的30例伴食管梗阻的晚期癌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比较其手术前后的营养指标、手术置管的成功率、对手术的耐受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及2个月,30例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和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手术置管的成功率为100.00%,其对手术的耐受率为100.00%。术后,3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排黑便、造瘘口疼痛,有1例患者发生造瘘口周围渗液,有1例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0%(3/30)。术后1个月及2个月,30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中的生理机能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食管梗阻的晚期癌症患者实施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能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手术置管的成功率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好,其术后的并发症较少,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梗阻 晚期癌症 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防治假性球麻痹所致吸入性肺炎 被引量:5
5
作者 杜斌 王星 +1 位作者 徐磊 韩青松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7年第5期379-380,共2页
目的减少假性球麻痹患者反复吸入性肺炎发生。方法对28例脑意外后假性球麻痹患者于局部麻醉下行内镜直视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结果28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未发生因手术导致死亡、出血及胃肠瘘等严重并发症,吸入性肺炎明显得到改善。结... 目的减少假性球麻痹患者反复吸入性肺炎发生。方法对28例脑意外后假性球麻痹患者于局部麻醉下行内镜直视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结果28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未发生因手术导致死亡、出血及胃肠瘘等严重并发症,吸入性肺炎明显得到改善。结论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可明显减少脑意外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 假性球麻痹 吸入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胡杨 刘朝霞 +2 位作者 傅念 阳学风 吴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9期44-46,共3页
目的评估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治的18例吞咽障碍患者,对其实施PEG,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成功实施PEG 18例,平均耗时15 min。经造瘘管饲后,... 目的评估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治的18例吞咽障碍患者,对其实施PEG,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成功实施PEG 18例,平均耗时15 min。经造瘘管饲后,患者的营养状态明显改善。2例患者造瘘管局部出现红肿和脓性分泌物,1例患者造瘘管周围肉芽组织过度生长。此外未出现造瘘管脱出、坏死性筋膜炎、腹膜炎、胃肠穿孔及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EG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吞咽障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胃/空肠造瘘术在癌因性肠梗阻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岩 谷锋 +3 位作者 张洪安 刘鸿章 康明 段文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6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空肠造瘘术在癌因性肠梗阻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癌因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其中对照组...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空肠造瘘术在癌因性肠梗阻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癌因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经鼻胃肠减压,研究组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姑息治疗。观察比较术前术后营养指标变化、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术前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各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P〈0.05)。研究组患者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 经皮内镜胃/空肠造瘘术可以有效改善癌因性肠梗阻患者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癌因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 空肠 癌因性肠梗阻 姑息治疗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 被引量:5
8
作者 袁晶晶 张加群 张婷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4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的护理方法。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且需行PEG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的护理方法。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且需行PEG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造口成功,引流通畅,成功率为100%,并顺利实施肠内营养,营养状态较前明显好转。2例患者术后出现低热,造瘘口周围皮肤局部红肿,经换药及抗生素治疗2d后体温恢复正常;1例患者使用胃造瘘注入流质饮食时造成导管阻塞,经临床对症处理后得以疏通。患者神志好转并可自主进食后拔除造瘘管,平均拔管时间为(3.4±1.2)个月。结论 PEG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肠内营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途径。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充分准备、术后完善的护理是PEG成功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重型颅脑外伤 肠内营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与手术胃造瘘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胡敏红 宋秀琴 +1 位作者 王吕国 刘登洋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12期1307-1308,共2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胃造瘘(PEG)与手术胃造瘘的优缺点。方法应用经皮内镜胃造瘘18例与手术胃造瘘29例作对照,比较两者在手术时间、并发症(胃壁造口处出血、造瘘口渗漏、造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18例PEG时间(18±5.1)min,较...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胃造瘘(PEG)与手术胃造瘘的优缺点。方法应用经皮内镜胃造瘘18例与手术胃造瘘29例作对照,比较两者在手术时间、并发症(胃壁造口处出血、造瘘口渗漏、造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18例PEG时间(18±5.1)min,较手术胃造瘘时间(112±14.5)min明显缩短(P〈0.05)。PEG术组发生造口处感染1例,手术胃造瘘发生瘘口渗漏2例、胃壁造口处出血1例、造口感染3例,PEG术组手术并发症较手术胃造瘘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PEG比手术胃造瘘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但不能完全替代手术胃造瘘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经皮胃镜胃造瘘术的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红 李咏梅 +1 位作者 王际容 代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1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行经皮胃镜胃造瘘术的优点及护理。方法通过对15例脑卒中患者经皮胃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my,PEG)治疗前后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与整理,形成护理常规和要点并加以完善。结果 15例患者中1例吞咽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行经皮胃镜胃造瘘术的优点及护理。方法通过对15例脑卒中患者经皮胃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my,PEG)治疗前后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与整理,形成护理常规和要点并加以完善。结果 15例患者中1例吞咽功能恢复,拔除胃造瘘管,恢复正常饮食;2例由于非不良反应的原因拔除胃造瘘管;5例患者肺部感染经皮胃镜胃造瘘术术后感染控制或缓解;术后1例患者出现局部切口感染,经换药处理后痊愈;5例患者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腹泻,经胃造瘘管注入蒙脱石散及金双歧后症状缓解及消除;其中8例未发生任何不良情况;12例行PEG后带管出院。结论 PEG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通过对PEG前后出现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重视管饲护理,减少了并发症,保证了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提高了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皮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永辉 姜琼 +1 位作者 车筑萍 后冬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23-724,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临床应用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应用及中医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美祝 李霞 +1 位作者 刘丽丽 骆丽娜 《现代医院》 2014年第1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行PEG治疗的ALS患者从情志护理、辨证施膳、胃造瘘衣的使用,出院...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行PEG治疗的ALS患者从情志护理、辨证施膳、胃造瘘衣的使用,出院后生活调护等中医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行PEG治疗后的病情及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PEG术后肠内营养治疗6个月后平均BMI为20.8 kg/m2。随访1年,2例患者死亡,8例存活者营养状态良好。结论行PEG后实施中医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提高ALS患者家属的照顾质量,有效地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肌萎缩侧索硬化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置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红丽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3期69-70,共2页
对1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肠内营养,结果10例均一次置管成功,营养状况均得到改善,置管19~90(50.0±32.0)d,仅2例出现造瘘口皮肤感染,换药后恢复正常。提出重视PEG术前护理,术后做好喂饲护理,造瘘口以及PEG导管... 对1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肠内营养,结果10例均一次置管成功,营养状况均得到改善,置管19~90(50.0±32.0)d,仅2例出现造瘘口皮肤感染,换药后恢复正常。提出重视PEG术前护理,术后做好喂饲护理,造瘘口以及PEG导管的护理,是保证PEG肠内营养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经皮内镜 肠内营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家庭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艳苓 王文玲 徐丽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期247-248,共2页
本文通过对30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家庭护理,总结为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属或护工进行反复培训和指导,使患者家属或护工熟练掌握护理方法 ,识别并发症,并能给予合适的护理措施,或请医护人员帮助解决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能避免... 本文通过对30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家庭护理,总结为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属或护工进行反复培训和指导,使患者家属或护工熟练掌握护理方法 ,识别并发症,并能给予合适的护理措施,或请医护人员帮助解决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保持管道通畅,瘘口无感染,保证营养的供给,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家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急幽科患者中的I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华宏军 滕卫军 陈跃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1期1669-1670,共2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不良生活饮食方式的增加,我国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第一大致残疾病。急性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存在意识障碍,吞咽功能不全,认知功能缺失等众多并发症,造成患者进食困难,进而导致营养不良,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经皮内镜下 临床应用价值 脑血管疾病 人口老龄化 急性缺血性 饮食方式 意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17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吕丹杨 陈军贤 +3 位作者 刘海燕 赵秋枫 夏亮 钟燕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1期1472-1472,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临床分析 临床应用价值 肠内营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后短期广泛皮下出血、垫片脱出至皮下1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长真 马志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1期83-84,共2页
内镜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在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胃造瘘管,进行营养补充和/或胃肠减压的微创手术方法。自1981年第一例PEG成功实施以来,该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胃肠功能正常、但长时间(病程... 内镜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在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胃造瘘管,进行营养补充和/或胃肠减压的微创手术方法。自1981年第一例PEG成功实施以来,该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胃肠功能正常、但长时间(病程1个月以上)存在吞咽障碍或不愿进食的患者。PEG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已广泛开展,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状态。欧洲肠外肠内营养指南(ESPEN)指出,PEG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极为少见,约1%~4%,术后因患者持续激动造成穿刺部位广泛出血、PEG胃腔内垫片短时间脱出至皮下的并发症更是未见报道。鉴于该并发症罕见、发生原因特殊,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 出血 垫片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颅脑损伤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秦淑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uscopic gastrostomy,PEG)在颅脑损伤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治疗的颅脑损伤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2例...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uscopic gastrostomy,PEG)在颅脑损伤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治疗的颅脑损伤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入PEG管饲组(PEG组)和鼻胃管(nasogastric tubes,NGT)管饲组(NGT组),每组各36例。管饲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主要包括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非瘫痪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发生反流性食管炎、肺部感染、脱管等)、舒适度情况和再插管率。结果管饲4周后,PEG组与NGT组相比,PEG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非瘫痪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等指标有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两组患者舒适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期间NGT组患者总重复置管率达136.1%,PEG组无重复置管。结论 PEG管饲比NGT管饲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且有简单、经济、实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营养 肺部感染 颅脑损伤 吞咽功能障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9例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护理研究
19
作者 黄温馨 王敏秀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9期236-240,共5页
总结9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的护理经验。患者均在术前予神志、呼吸、肌力、营养、心理、约束、躁动-镇静评估。为预防术中使用镇静剂引起的呼吸抑制,减少抢救及缩短手术时间,应根据患者病情予术前气管插管。协助... 总结9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的护理经验。患者均在术前予神志、呼吸、肌力、营养、心理、约束、躁动-镇静评估。为预防术中使用镇静剂引起的呼吸抑制,减少抢救及缩短手术时间,应根据患者病情予术前气管插管。协助医生在重症监护室内完成经皮胃造瘘术,术后遵循胃造瘘护理常规。术毕应立即评估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时机,尽早拔除气管插管。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增加医护、病友、家庭、社会支持。3例患者术前予经鼻气管插管,9例患者均顺利行经皮胃造瘘术,手术平均用时(25.33±4.15)min。2例气管插管患者顺利拔除气管插管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9例患者均出院继续家庭疗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经皮内镜 护理 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气管切开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文婷 钟小锋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1期105-106,共2页
总结了重症气管切开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要点。分别从术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行护理阐述。认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是一项微创技术,其优点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鼻饲安全不易反流,在工作中既能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又... 总结了重症气管切开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要点。分别从术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行护理阐述。认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是一项微创技术,其优点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鼻饲安全不易反流,在工作中既能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又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精心的术后护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气管切开 经皮内镜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