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爱平 罗生军 +2 位作者 周江涛 李东阳 刘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调查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病率,分析影响PCNL术后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至2022... 目的:调查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病率,分析影响PCNL术后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至2022年10月接受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血肌酐上升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AKI组和非AKI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PCNL术后出现AKI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28例患者,PCNL术后出现AKI有43例,发病率约为6.8%(43/6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非AKI组患者相比,AKI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术前血肌酐、血尿酸、尿白细胞计数更高,肾积水程度更严重,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更低,AKI组中术前尿培养阳性、肾萎缩、双侧上尿路结石、鹿角形结石、结石伴脓苔、术后尿脓毒血症、术后输血患者比例更高(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增加(OR=1.043)、术前肾功能不全(OR=1.021),双侧上尿路结石(OR=3.582)、鹿角形结石(OR=3.590)、术后尿脓毒血症(OR=5.543)是PCNL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中心患者PCNL术后AKI的发病率为6.8%,年龄增加、术前肾功能不全、双侧上尿路结石、鹿角形结石、术后尿脓毒血症是PCNL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上述危险因素并积极预防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急性损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老年患者2.0~3.0 cm非下盏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2
作者 吕联辉 杜虹志 +3 位作者 张文彬 洪泓长 黄燕红 吴政弘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1-266,共6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老年患者2.0~3.0 cm非下盏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78例老年患者2.0~3.0 cm非下盏肾结石,按照术式分为FURL组[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e lithotri... 目的探讨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老年患者2.0~3.0 cm非下盏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78例老年患者2.0~3.0 cm非下盏肾结石,按照术式分为FURL组[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e lithotripsy,FURL)42例]和MPCNL组[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36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碎石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住院时间、术后1周和4周结石清除率(stone free rate,SFR)、二次治疗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FURL组血红蛋白下降值(4.4±1.6)g/L,显著低于MPCNL组(24.7±4.6)g/L(t=-25.342,P=0.000);FURL组术后疼痛VAS评分(1.6±0.4)分,显著低于MPCNL组(5.6±0.9)分(t=-25.642,P=0.000);FURL组碎石时间(82.5±10.2)min,明显长于MPCNL组(53.8±8.4)min(t=13.437,P=0.000);FURL组手术时间(98.3±12.5)min,与MPCNL组(96.7±11.8)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5,P=0,581);FURL组住院时间(3.5±1.5)d,显著短于MPCNL组住院时间(8.6±1.7)d(t=-13.947,P=0.000)。FURL组并发症发生率26.2%(11/42),与MPCNL组27.8%(10/36)差异无显著性(χ^(2)=0.025,P=0.875)。FURL组二次治疗率19.0%(8/42),与MPCNL组11.1%(4/36)差异无显著性(χ^(2)=0.938,P=0.333)。FURL组术后1周SFR 54.8%(23/42),明显低于MPCNL组86.1%(31/36)(χ^(2)=8.943,P=0.003);FURL组术后4周SFR 90.5%(38/42),与MPCNL组91.7%(33/36)差异无显著性(χ^(2)=0.000,P=1.000)。结论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老年患者2.0~3.0 cm非下盏肾结石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输尿管软碎石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1.5~2.5cm肾下盏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江永浩 雷星辉 +1 位作者 曾铁兵 马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visual ultra ultra-mini channe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VUMP)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FURS)治疗1.5~2.5 cm肾下盏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 目的探讨可视化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visual ultra ultra-mini channe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VUMP)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FURS)治疗1.5~2.5 cm肾下盏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行VUMP和FURS治疗的11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VUMP组(n=62)和FURS组(n=54)。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近期结石清除率、远期结石清除率(术后30 d)、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2 h血红蛋白变化、术后降钙素原、术后C-反应蛋白、术后血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VUMP组在手术时间[(37.25±8.39)vs(49.52±10.57)min]和术后血白细胞计数[(11.05±2.43)vs(13.57±2.71)×10^9/L]方面明显少于FURS组(P<0.05),但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幅度明显高于FURS组[(8.25±5.04)vs(4.05±3.07)g/L,P<0.05],住院时间明显长于FURS组[(5.16±1.23)vs(4.05±3.07)d,P<0.05]。在结石清除率方面,VUMP组的近期结石清除率(90.32%vs 74.07%)和远期结石清除率(95.16%vs 85.18%)都明显高于FURS组(P<0.05)。两组在术后降钙素原变化和C-反应蛋白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UMP组总体并发症明显低于FURS组(16.12%vs 25.92%,P<0.05),其中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尿脓毒症、肾周血肿方面VUMP组均明显低于FURS组(P<0.05)。结论 VUMP和FURS对1.5~2.5 cm肾下盏结石患者均安全和有效,但VUMP具有更高的结石清除率、更短的手术时间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盏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软碎石 可视化穿刺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经皮肾镜碎石术式治疗新疆维吾尔族儿童多发性肾结石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卡哈尔曼·斯拉木 赵方舟 +5 位作者 迪力夏提·吾麦尔 李钧 焦建伟 王文营 唐磊 李春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026-1031,共6页
目的比较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ini-PCNL)与可视经皮肾镜碎石术(Microperc)治疗维吾尔族儿童多发性肾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2020年新疆喀什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8例维吾尔族... 目的比较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ini-PCNL)与可视经皮肾镜碎石术(Microperc)治疗维吾尔族儿童多发性肾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2020年新疆喀什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8例维吾尔族多发性肾结石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8个月至12岁;29例患儿接受33侧Mini-PCNL手术治疗(为Mini-PCNL组),39例患儿接受46侧Microperc手术治疗(为Microperc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患肾侧别、术前尿培养结果、术前肾积水情况、结石直径总和、CT值、结石数目、累计肾盏数目。统计两组手术相关参数、术后1天及术后1个月随访结石清除率(stone free rate,SFR)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68例中位年龄为4.0(3.0,5.0)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6.4(15.1,17.7)kg/m 2,术前尿培养结果呈阳性者共35例(51.2%),术前尿路感染共45例(66.2%);两组中位结石直径总和分别为2.4(2.0,3.0)cm、1.2(1.0,1.7)cm(P<0.001);平均CT值分别为(720.3±277.2)Hu、(666.9±295.4)Hu(P=0.49);结石数量为2.4(2.0,3.0)个(P=0.577);累计肾盏数目分别为2(1,2)个、1(1,1.75)个(P=0.002);两组SFR分别为93.9%和91.3%(P=0.996)。两组中位手术时间分别为30(25,52.5)min、40(20,60)min(P=0.929);术中灌注量分别为600(300,800)mL、220(150,300)mL(P=0.006);中位住院天数为5.0(4.0,6.0)d(P=0.735);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值分别为7.0(2.0,10.0)g/L、3.0(2.0,6.75)g/L(P=0.28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2%和17.4%(P=0.721)。结论Mini-PCNL和Microperc在平均发病年龄低、术前感染率高的新疆维吾尔族儿童多发性肾结石中的应用均表现出较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在术式的选择上,Mini-PCNL能够更有效地处理负荷较大(结石最大直径总和>2 cm、多肾盏分布)的维吾尔族儿童肾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 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 结石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术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5
作者 张乃文 张祥宇 +5 位作者 刘炀 杨绍波 杨春明 刘贤奎 毕建斌 孔垂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应用PCNL治疗肾结石的患者142例(151次手术),其中术中及术后输血治疗35例。以可能影响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患者自身因素(性别、年龄、体质...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应用PCNL治疗肾结石的患者142例(151次手术),其中术中及术后输血治疗35例。以可能影响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患者自身因素(性别、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糖尿病、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肾积水程度及结石大小)及手术相关因素(手术时间、穿刺入径、穿刺次数、通道大小、通道数目、分期手术)为自变量,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各因素与是否输血治疗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影响出血的主要因素。结果 151次手术均成功。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术前糖尿病史及高血糖状态、肾功能不全、结石大小及手术时间对失血有明显影响(P分别为0.007、0.003、0.000和0.043)。结论患者术前糖尿病史及高血糖状态、肾功能不全、结石过大(尤其是铸型结石)及手术时间过长均能增加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风险。术前调整患者血糖及肾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对结石较大、存在潜在出血风险的患者采取分期手术是减少PCML术中及术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结石 出血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双J管相关严重并发症危险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韦巍 钟羽翔 +4 位作者 黄剑华 麦源 蒲小勇 王怀鹏 徐战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40-144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双J管留置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依标准筛选2014年1月~2016年4月泌尿外科PCNL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留置双J管病例272例,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可疑危险因素行二分类单...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双J管留置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依标准筛选2014年1月~2016年4月泌尿外科PCNL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留置双J管病例272例,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可疑危险因素行二分类单变量Logistics回归筛选,有统计学意义之因素再行多变量Logistics回归逐步分析。结果共63例患者发生较严重的双J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3.1%),筛选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输尿管异常(β=1.735,P=0.000,OR=5.670)、留置时间(β=1.206,P=0.028,OR=3.340)、性别(β=0.895,P=0.016,OR=2.446)、术前控制欠佳的尿路感染(β=0.849,P=0.020,OR=2.338)和粗细型号(β=0.847,P=0.011,OR=2.333)。结论男性是PCNL术后双J管严重并发症的危险人群,为减少其发病率,须积极控制尿路感染,术前术中发现输尿管异常时,谨慎选择双J管粗细型号,术后恢复良好的情况下应尽早拔管,减少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双J管 并发症 危险因素 Logistics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和内毒素联合检测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47
7
作者 李建忠 宁松毅 +2 位作者 刘广 胡有根 汤元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41-944,共4页
目的目前关于降钙素原和内毒素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诊断方面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内毒素联合检测在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 目的目前关于降钙素原和内毒素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诊断方面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内毒素联合检测在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15年12月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收治的427例上尿路结石行PCNL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49例(脓毒症组),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378例(对照组)。均于术前1 d、手术开始2 h测定降钙素原和内毒素水平,应用ROC曲线对术后2组间降钙素原、内毒素水平以及联合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脓毒症组手术开始2 h降钙素原和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5.18±4.43)vs(1.38±1.01)ng/m L;(50.91±35.45)vs(17.86±10.78)pg/m L,P<0.01]。对降钙素原、内毒素水平及两者联合检测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降钙素原的AUC为0.841±0.038,其敏感度为79.6%,特异度为78.0%;内毒素的AUC为0.786±0.043,其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70.1%;两者联合检测时AUC为0.915±0.029,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86.5%,显示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01)。结论降钙素原和内毒素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PCNL术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优于降钙素原、内毒素的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源性脓毒血症 降钙素原 内毒素 经皮肾镜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椎旁阻滞麻醉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8
作者 刘勇 余虓 +1 位作者 王少刚 梅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5-1136,共2页
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常采用全麻或椎管内麻醉。有研究表明椎旁阻滞可减轻PCNL患者术后疼痛[1]。本研究推测通过优化阻滞方案,椎旁阻滞可能会为PCNL提供满意的外科麻醉。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阻滞麻醉 椎旁阻滞 超声引导 复杂上尿路结石 应用 PCNL 椎管内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4
9
作者 梁苏东 吕高飞 +2 位作者 阮亚石 郑明华 牛天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0期2783-2786,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8),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8),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1d两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应激激素[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术前,两组间IL-10、CRP、WBC、COR、ACTH、NE、MDA及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术前水平相比,两组术后1dIL-10、CRP、WBC、COR、ACTH、NE、MDA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SOD水平均显著低于组内术前水平,且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皮肾镜碎石术相比,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小,更有利于术后恢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输尿管软碎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应激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上尿路结石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石国忠 李风 +1 位作者 夏宗禹 余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观察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和标准通道PCNL对上尿路结石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肾结石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微通道PCNL组和标准通道PCNL组,各100例。在PCNL术... 目的观察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和标准通道PCNL对上尿路结石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肾结石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微通道PCNL组和标准通道PCNL组,各100例。在PCNL术中,微通道PCNL组推入F16塑料薄鞘建立经皮肾通道;标准通道PCNL组推入F24塑料薄鞘建立经皮肾通道。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灌流前,灌流10、30、60、90、120 min及术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手术结束时记录灌流量和手术时间;检查血常规、静脉电解质和动脉血气分析〔包括Na+、Cl-、K+、p H、碱剩余(BE)〕。结果微通道PCNL组手术时间为(102.3±19.1)min,高于标准通道PCNL组的(83.8±15.2)min(t=7.58,P<0.05);微通道PCNL组灌流液量为(21.0±1.3)L,高于标准通道PCNL组的(15.6±2.0)L(t=22.64,P<0.05)。生命体征组间比较显示:两组HR、MAP和CVP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两组HR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灌流前MAP和CVP均低于麻醉前(P<0.05);MAP和CVP在灌流10 min与灌流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灌流30、60、90、120 min及术后均高于灌流前(P<0.05)。动脉血气分析组间比较显示:两组Na+、Cl-、K+、p H、BE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两组术后Na+、Cl-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K+、p H、BE均低于麻醉前(P<0.01)。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尿脓毒症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随着手术时间增加,灌流液的吸收对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逐渐增加;对于心、肺、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由于器官功能的代偿,微通道PCNL与标准通道PCNL引起的灌流液吸收量的差异不足以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尿路结石 微通道 标准通道 灌流液吸收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34
11
作者 孙阳 龙启来 +2 位作者 徐志兵 郭剑明 王国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3,73,共4页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迟发性出血的诊疗经验。方法我院2006至2010年间使用PCNL治疗了1 03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7例,收治外院行PC-NL术后的迟发性出血患者4例,共计11例:男9例,女...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迟发性出血的诊疗经验。方法我院2006至2010年间使用PCNL治疗了1 03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7例,收治外院行PC-NL术后的迟发性出血患者4例,共计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48~75岁,平均59.8岁。肾多发性结石6例,肾铸型结石3例,孤立肾结石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迟发性出血的临床表现、原因及介入治疗经验。结果 11例患者经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辅以保守治疗后血尿消失,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结果示:假性动脉瘤10例,其中下极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7例,中极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2例,中极及下极兼有者1例;下极动静脉瘘1例。结论术中操作损伤导致的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是迟发性出血的原因;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PCNL术后迟发性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 迟发性出血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 被引量:31
12
作者 沈伟华 徐庆康 +4 位作者 于永涛 徐哲丰 陈峰 段跃 于田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8月~2011年11月对758例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行经皮肾镜手术,采用瑞士第3代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超声引导建立经皮肾通道,对质地一般的结石,... 目的探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8月~2011年11月对758例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行经皮肾镜手术,采用瑞士第3代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超声引导建立经皮肾通道,对质地一般的结石,直接使用超声碎石杆粉碎后清除,结石较坚硬者,先用气压弹道粉碎,再用超声碎石系统清除结石。放置F7双J管,留置F16肾造瘘管。结果单通道碎石743例,双通道12例,三通道3例。单次取石715例,二次取石43例。双侧结石同时手术12例。结石清除率为88.1%(668/758)。术后发生尿路感染72例(9.5%),出血26例(3.4%),其中行肾动脉超选择性栓塞17例(2.2%),开放手术止血1例,肾切除术1例。双J管未进入膀胱内5例,内镜下调整。702例随访3~45个月,平均14个月,结石复发8例,均为感染性结石,5例再次经皮肾镜手术治疗,放弃治疗3例。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超声 气压弹导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经验总结:207例报告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炳勋 陈雪磊 +2 位作者 孙嘉伟 毕建斌 孔垂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61-863,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09年11月采用PCNL治疗的207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肾结石141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25例,单纯输尿管结石28例...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09年11月采用PCNL治疗的207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肾结石141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25例,单纯输尿管结石28例,多发结石180例,铸型结石68例。结石大小2.64~30.21 cm3。所有患者均用EMSⅢ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组合式碎石系统碎石。结果所有患者1次穿刺成功,188例患者1次取石成功,19例患者行二期PCNL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为50~130 min,平均9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 d。结石清除率为92%。术后并发症71例,其中出血34例,发热37例。结论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输尿管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6联合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0
14
作者 唐亚纯 符浩 +3 位作者 郭涛 段斌 王昕禧 陈选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198-220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2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观察组)6...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2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观察组)64例,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对照组)64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IL-6、PCT及CRP水平;绘制单指标及三指标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评价其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效能。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术后观察组患者三指标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IL-6诊断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95%CI:0.799~0.913),灵敏度为73.44%,特异度为78.13%,均高于PCT水平(AUC:0.819;95%CI:0.726~0.911;灵敏度:64.06%;特异度:69.53%)及CRP水平(AUC:0.738;95%CI:0.634~0.841;灵敏度:60.94%;特异度:62.50%);但略低于三指标联合检测水平(AUC:0.865;95%CI:0.788~0.942;灵敏度:81.22%;特异度:84.94%)。结论血清IL-6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可靠指标,且其诊断效能高于传统的PCT及CRP水平,但低于三指标联合检测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尿源性脓毒血症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穿刺的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马蹄肾肾结石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杨波 李建兴 +1 位作者 黄晓波 王晓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评价B超引导穿刺的标准通道(F24)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马蹄肾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9月~2008年1月共收治马蹄肾肾结石44例(51侧肾结石),其中单发结石24侧,多发结石18侧,鹿角状结石9侧,结石长径(24.4±5.8)mm。采用... 目的评价B超引导穿刺的标准通道(F24)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马蹄肾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9月~2008年1月共收治马蹄肾肾结石44例(51侧肾结石),其中单发结石24侧,多发结石18侧,鹿角状结石9侧,结石长径(24.4±5.8)mm。采用B超引导穿刺的标准通道(F24)经皮肾镜碎石术,超声粉碎并清除结石。结果44例均一期建立通道并碎石,其中单通道49侧肾,双通道2侧肾;经上盏建立通道31个,经中盏20个,经下组肾盏2个。手术时间(48.4±11.9)min,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88.2%(45/51),接受二次手术清除残余结石3例。术后血红蛋白含量较术前下降(11.3±3.7)%。围手术期无输血,与手术相关的感染发生率为5.9%(3/51),无气胸或腹腔脏器损伤。44例随访6~20个月,平均11.4月,1例残余结石排出,术后6个月结石复发率为2.0%(1/51),1年结石复发率为6.5%(3/46)。结论B超引导穿刺的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马蹄肾肾结石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碎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B超 马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麻醉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的观察 被引量:33
16
作者 李国才 李向宇 麦少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经皮肾镜碎石术 PCNL 麻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迟发性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充 刘贤奎 +6 位作者 李鼎 王建卫 李林 刘晓光 连文峰 李杰 苗晓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4-665,共2页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应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1 676例)术后发生迟发性大出血患者(19例)的临床及介入资料,经超选择肾出血动脉栓塞治疗后治愈,其中假性动脉瘤患者14例,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患者5例,均一次...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应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1 676例)术后发生迟发性大出血患者(19例)的临床及介入资料,经超选择肾出血动脉栓塞治疗后治愈,其中假性动脉瘤患者14例,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患者5例,均一次栓塞成功,大出血停止,随访栓塞前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认为肾动脉造影能明确肾出血原因,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是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迟发性大出血的首选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出血 动脉造影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清国 覃斌 +6 位作者 梁毅文 罗翔 冯家乐 杨鹏 梁阳冰 季汉初 黄寿付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0-435,共6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21年12月120例复杂性肾结石行PCNL,按入院时间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3D打印组60例和对照组6...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21年12月120例复杂性肾结石行PCNL,按入院时间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3D打印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术前均常规采用64排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比较2组建立目标肾盏通道时间、多通道情况、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下降值、并发症发生率、肾造瘘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3D打印组60例成功打印出包括肾段脊柱、第11及12肋骨、肾脏、结石、肾动脉的1∶13D模型。2组患者均成功行PCNL。3D打印组建立目标肾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9.1±1.1)min vs.(10.1±1.2)min,t=-4.751,P=0.000]。3D打印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拔除肾造瘘管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128.3±57.1)min vs.(142.8±45.3)min,t=-1.535,P=0.127;(5.8±1.4)d vs.(6.5±2.1)d,t=-1.965,P=0.052]。3D打印组多通道率80.0%(48/60)与对照组86.7%(52/60)差异无显著性(χ^(2)=0.960,P=0.327)。3D打印组一期结石清除率83.3%(50/6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36/60)(χ^(2)=8.044,P=0.005)。3D打印组血红蛋白下降值中位数3.0(-10.0~16)g/L明显少于对照组5.5(-2.0~21.0)g/L(Z=-2.695,P=0.007)。3D打印组并发症发生率35.0%(21/60),与对照组45.0%(27/60)差异无显著性(χ^(2)=1.250,P=0.264)。2组住院时间有显著差异[(7.0±1.3)d vs.(8.3±2.4)min,t=-3.775,P=0.000]。结论3D打印肾脏模型可以准确显示肾盏结构及结石分布,有利于PCNL术前穿刺规划、精准穿刺建立穿刺通道,减少术中出血,提高结石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 复杂性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术处理孤立肾铸型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冉 易路 +6 位作者 王欣宇 赵洪清 董志韬 蒋宏毅 吴洪涛 赵晓昆 刘任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处理孤立肾铸型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从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行孤立。肾铸型结石的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通道数量、手术时间、清石情况、术后住院时问、术...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处理孤立肾铸型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从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行孤立。肾铸型结石的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通道数量、手术时间、清石情况、术后住院时问、术后并发症、肾功能改变等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13台手术在92-164(117.2±21.5)min内完成;采用单通道9例,多通道4例;一期清石率76.9%,出院时清石率92.3%;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1-32(16.4±4.6)g/L,1例需要输血处理,无患者需血管介入栓塞;术后住院5-10(6.9±1.5)d;术前血肌酐83-237(146.24±38.73)μmol/L,肾小球滤过率为42-114(71.32±20.82)mL/min,术后1个月血肌酐为81-242(134.56±21.52)μmol/L,肾小球滤过率为55-117(79.40±22.14)mL/min,术前术后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L处理孤立肾铸型结石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恢复快,对肾功能影响小,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 铸型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脓毒症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贵忠 满立波 +1 位作者 王海 何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0-733,共4页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脓毒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本组收集经皮肾镜碎石木后出现脓毒症的患者,检测并比较PCT与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等传统感染指标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本组180例患者,脓毒症...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脓毒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本组收集经皮肾镜碎石木后出现脓毒症的患者,检测并比较PCT与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等传统感染指标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本组180例患者,脓毒症组55例,非脓毒症组125例,两组比较PCT[1.37(0.1~25)μg/L对0.1(0.1~0.48μg/L,P〈0.001]、肾积水(89%对76%,P=0.044)、尿白细胞数[100(0~4 240)个/HP对7.4(0~2 398)个/HP,P〈0.001)]、尿培养阳性率(73%对39%,P〈0.001)、肾盂尿液培养阳性率(40%对9%,P〈0.001)、血白细胞计数[12.8(2.15~33)×10^9/L对11(4.16~26)×10^9/L,P=0.023]和中性粒细胞比率[0.88(0.43~0.99)对0.72(0.46~0.9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脓毒症最相关的因素是PCT升高(P=0.035)。53例行PCT检测,PCT与血白细胞计数(R=0.4,P=0.003)、中性粒细胞比率(R=0.5,P=0.001)和尿白细胞数(R=0.4,P=0.003)呈正相关。PCT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99,P〈0.001,以0.50μg/L为界值,诊断脓毒症的灵敏度为64%,特异度为100%。血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P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CRP、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培养阳性组PCT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0,P=0.013,以10.OOμg/L为界值,灵敏度为71%,特异度为91%。结论PCT可作为诊断经皮肾镜碎石木术后脓毒症的有效參考指标。相比CRP或血白细胞计数,PCT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脓毒症 感染 经皮肾镜碎石术 血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