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经皮肾造口术的临床应用和技术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晓光 金征宇 +4 位作者 杨宁 刘巍 潘杰 张晓波 石海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21-1824,共4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肾造口瘘术(PC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相关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341例患者428例次CT引导下PCN的临床和手术资料,包括肾积水原因、穿刺次数、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临床效果。结果428例次CT引导...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肾造口瘘术(PC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相关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341例患者428例次CT引导下PCN的临床和手术资料,包括肾积水原因、穿刺次数、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和临床效果。结果428例次CT引导下PCN操作,单纯CT引导下完成420例次,占98.13%,结合X线透视下完成8例,占1.87%,总体成功率100%。肾盏穿刺次数:1次262例次,2次107例次,3次54例次,4次5例次,平均1.54次。操作时间15~43min,平均27.43min。所有患者PCN术后临床均显著好转。15例(4.40%)发生轻微并发症,包括肾周血肿3例、发热7例、导管早期脱出5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肾造瘘术安全有效,注意技术要点、仔细操作能够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术 经皮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通道经皮肾弹道超声碎石取石与微通道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肾鹿角形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瑞旭 覃智标 +5 位作者 毕革文 李峰 伍松合 郑仿 黄新 赵书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509-512,共4页
目的比较标准通道弹道超声碎石取石与微通道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2004年6月~2010年6月,对129例肾鹿角形结石分别采用标准通道弹道超声碎石取石与微通道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标准通道组61例... 目的比较标准通道弹道超声碎石取石与微通道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2004年6月~2010年6月,对129例肾鹿角形结石分别采用标准通道弹道超声碎石取石与微通道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标准通道组61例,微通道组6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标准通道组手术时间(92±22)min,显著少于微通道组(139±23)min(t=11.828,P=0.000);标准通道组术后发热率为8.2%,显著低于微通道组26.5%(χ2=11.828,P=0.007);标准通道组一期结石取净率52.5%(32/61),与微通道组51.5%(35/6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13,P=0.911)。结论与微通道相比,标准通道治疗肾鹿角形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和术后发热率低等优点,有条件者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造口术 结石 微通道 弹道超声碎石取石术 鹿角形结石 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508例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建林 廖勇 +3 位作者 安宇 黄翔 何鹏 邱明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539-254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508例患...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508例患者资料,患者男女比例340:168,平均年龄(48.4±12.0)岁;共540侧上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495侧(91.7%),输尿管上段结石45侧(8.3%);其中鹿角形结石98侧(18.1%),多发结石335侧(62.0%),单发非鹿角形结石107侧(19.8%)。既往曾行开放手术取石者31例;平均结石最大径(31.3±11.9)mm。结果 :共完成手术559例次,均一期成功建立通道,其中单通道手术543例次、双通道手术16例次。平均手术时间(79.3±38.1)min,平均首个通道建立时间(8.2±3.0)min,平均结石处理时间(40.5±35.4)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9±2.9)d。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80.4%,其中单发非鹿角形结石为100.0%、多发结石及鹿角形结石75.5%;再次手术28例(再次经皮肾镜手术19例,输尿管软镜手术9例),最终手术清石率85.4%。术中及术后并发症68例(12.2%),其中术后发热45例(8.1%),无感染性休克患者;接受输血22例(3.9%),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5例(0.9%),无肾切除患者。无中转开放手术,气胸1例,无其他毗邻脏器损伤。结论: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于上尿路结石的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经皮肾造口术 球囊扩张 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联合经皮肾碎石术同期治疗肾囊肿并复杂肾结石2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宁 姚健 +1 位作者 罗黔 赖俊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9期860-861,共2页
关键词 复杂结石 同期治疗 后腹腔镜 囊肿 经皮碎石术 脏多发性结石 经皮肾造口术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法建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3052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79
5
作者 杨波 李建兴 +2 位作者 胡卫国 黄晓波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7-450,共4页
目的:探讨两步法建立标准皮肾通道的经皮肾镜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应用B超引导下穿刺,两步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3052例,共3366侧上尿路结... 目的:探讨两步法建立标准皮肾通道的经皮肾镜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应用B超引导下穿刺,两步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3052例,共3366侧上尿路结石,其中包括:孤立肾108例,肾盏憩室合并结石68例,马蹄肾44例,脊柱畸形26例,海绵肾24例,移植肾1例,结石负荷(长径)(47.2±35.6)mm。结果:3052例患者共行两步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碎石术(PNL)3740例次。3730例次(99.4%)一期成功建立通道完成手术。单通道手术的3348例次(89.5%),2通道366例次(9.7%),3通道26例次(0.7%)。平均手术时间(68.4±30.9)min,平均首个通道建立时间(17.6±11.1)min,平均结石处理时间为(35.0±55.3)min。一期手术净石率:单发结石为100%,多发结石与鹿角状结石为72.3%,374例(11.1%)再次接受手术清除残余结石,最终手术净石率88.6%。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是出血,术中和术后接受输血患者52例(1.4%),其中12例(0.3%)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1例(0.03%)接受肾切除手术控制出血。毗邻脏器损伤罕见:气胸3例(0.08%),无肠道、肝或脾等腹腔脏器损伤,腹膜后尿或灌注液的外渗有19例(0.5%),未出现感染性休克的病例。结论:两步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技术对于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是有效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碎石术 造口术 经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术后肾脏严重出血特点及选择性介入栓塞的时机选择(附13例报告) 被引量:52
6
作者 熊六林 黄晓波 +9 位作者 叶雄俊 李建兴 杨波 许清泉 马凯 陈亮 王晓峰 高健 金龙 陈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NL)后肾脏严重出血特点及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时机选择。方法:2005年11月至2010年3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对1418例肾结石患者的1520个肾脏行标准PNL治疗,术后有15例因出现...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NL)后肾脏严重出血特点及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时机选择。方法:2005年11月至2010年3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对1418例肾结石患者的1520个肾脏行标准PNL治疗,术后有15例因出现严重出血(1.06%)而行肾动脉造影,其中13例(0.92%)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出血停止,2例未发现出血部位,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本文对这15例患者出血特点、栓塞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NL术后严重出血大致可分成3种类型,即急促型(Ⅰ型)、间歇型(Ⅱ型)和缓慢持续型(Ⅲ型),本研究15例严重出血患者中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6例。13例栓塞患者中1次栓塞止血成功11例(84.6%),2次栓塞止血成功2例(15.4%)。栓塞时间距出血时间越长,患者的失血量或输血量往往越多。2例患者出现栓塞后一过性血肌酐(creatine,Cr)异常升高,其中1例为孤立肾,术后3周恢复正常,另1例为双肾同时栓塞,术后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处理PNL术后严重出血的有效、微创方法,面对PNL术后严重出血应尽早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特别是Ⅰ型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治疗性 造口术 经皮 出血 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管化24F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9
7
作者 熊六林 叶雄俊 +2 位作者 马凯 黄晓波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无管化24 F(1 F=0.33 mm)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4月完成的108例无管化24 F通道经皮肾镜治疗的患者,其中单纯肾结石42例(直径2~4 cm,包括4例相对简单的鹿角... 目的:探讨无管化24 F(1 F=0.33 mm)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4月完成的108例无管化24 F通道经皮肾镜治疗的患者,其中单纯肾结石42例(直径2~4 cm,包括4例相对简单的鹿角状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41例(长径大于1.5 cm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者),输尿管上段难治性结石合并简单肾结石25例。所有患者术前无严重泌尿系感染、结石远端无梗阻、肾皮质厚度≥0.5 cm、术中超声检查提示结石完全清除或残石无需二次清石、无严重出血、无集合系统穿孔、手术时间在90 min之内、无明显尿外渗。结果:108例手术均获成功,仅1例患者在肾下盏残留一直径约0.5 cm结石,结石清除率99.1%。平均手术时间(40.5±9.1)min;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评分为3.0±1.6,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4±0.6)d。术前、术后24 h平均血红蛋白下降(4.8±2.7)g/L,无输血病例,无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病例;无肾周积液、无尿漏发生;术后只有1例患者体温超过38.5℃,经加强抗炎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经过严格筛选病例、熟练手术操作和术毕准确判断能否行无管化的基础上,无管化24 F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输尿管结石 造口术 经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盂压力改变对肾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廖松柏 于永刚 +3 位作者 李学德 武英杰 刘为池 祝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9-280,共2页
目的探讨经微创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肾盂内压力变化对肾及肾周形态的影响。方法 50例采用MPCNL处理的肾结石患者,术中通过逆行置入的输尿管导管连接尿动力学仪监测肾盂内压力,将压力≥40cmH2O且累计时间≥5min者作为高压组(n=21),其... 目的探讨经微创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肾盂内压力变化对肾及肾周形态的影响。方法 50例采用MPCNL处理的肾结石患者,术中通过逆行置入的输尿管导管连接尿动力学仪监测肾盂内压力,将压力≥40cmH2O且累计时间≥5min者作为高压组(n=21),其余为低压组(n=29),手术后即刻和术后13、、5d行CT扫描以明确肾及肾周形态变化。结果高压组肾盂压力平均为26.5(13~149)cmH2O,低压组为22.4(11~125)cmH2O。所有患者术后即刻均发现肾周积液,肾实质增厚1.2~4.3mm,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高压组肾实质厚度为17.4±1.7mm,与低压组(16.2±2.3mm)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后积液逐渐吸收,肾实质厚度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PCNL时肾盂压力仅有数分钟超过40cmH2O,灌注液的逆流和外渗是MPCNL常见现象,肾盂压力越高其程度越严重,但均可在短时间内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造口术 经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管化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碎石术处理最大径线1.5cm以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比较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力杰 叶雄俊 +4 位作者 黄晓波 熊六林 马凯 李建兴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0-174,共5页
目的:比较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tubeless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tubeless-PCNL)和输尿管镜碎石术(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URL)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 目的:比较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tubeless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tubeless-PCNL)和输尿管镜碎石术(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URL)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结石最大径线在1.5 cm以上的输尿管上段结石(L4以上)纳入本组研究,182例患者分别接受tubeless-PCNL(54例)或URL(128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成功率,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血红蛋白减少量)、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和结石残留率等。结果:54例患者行tubeless-PCNL手术治疗,结石最大径线平均为(1.9±0.4)cm,2例患者术后留置了肾造瘘管,52例手术成功(96.3%),这52例成功tubeless-PCNL手术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0.1±14.8)min,平均血红蛋白减少量为(10.2±6.1)g/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0±1.4)d,结石残留率为2%(1/52)。术后并发症为肾周血肿(1例)、术后发热(2例)、白细胞升高(11例)、术后疼痛(3例)。128例患者行URL,URL组结石最大径线平均为(1.7±0.3)cm。URL组手术失败19例(10例改行PCNL,5例放弃手术留置DJ管碎石,4例结石返回肾盂),109例患者手术成功(85.1%)。这109例URL手术成功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1.3±25.5)min,平均血红蛋白减少量为(5.2±7.2)g/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9±1.3)d;结石残留率为11.9%(13/109)。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术后发热(3例)、白细胞升高(42例)、术后尿道口或胁腹部疼痛(13例)。两组相比,结石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ubelessPCNL组取石成功率高于URL组,除平均血红蛋白减少量tubeless-PCNL组略高于URL组以外,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残留率和并发症发生率,tubeless-PCNL组均低于URL组。结论:最大径线1.5 cm以上的输尿管上段结石URL手术难度相对较大,与URL相比PCNL手术难度降低。对于有丰富PCNL手术经验的医师,采用tubeless-PCNL手术成功率更高,而且tubeless-PCNL并不增加患者并发症与住院时间,比采用URL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造口术 经皮 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双导管超声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0
作者 庞桂建 刘成倍 +3 位作者 徐伟 王祥林 丘伟峰 钱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6-317,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双导管超声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63例,均采用微创经皮肾双导管超声碎石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3患者术后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双导管超声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63例,均采用微创经皮肾双导管超声碎石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3患者术后1次取净结石49例(77.8%),2次取净6例(9.5%),3次取净3例(4.8%),5例(7.9%)术后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结石总取净率为92.1%(58/63),肾盂梗阻解除率为100.0%(63/63)。手术时间90~180 min,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量为50~120 ml,平均80 ml。术中、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经皮肾双导管超声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碎石术 造口术 经皮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杨水法 章振保 +1 位作者 潘东山 杨恩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361-4363,共3页
目的对比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3年12月在厦门市第二医院行PCNL或RLU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患者153例,PCNL组83例和RLU组70例... 目的对比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3年12月在厦门市第二医院行PCNL或RLU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患者153例,PCNL组83例和RLU组70例,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Ⅰ期清除率及住院费用;并记录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PCNL组和RLU组术中出血量、Ⅰ期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L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均较RLU组短(P<0.05);PCNL组住院费用高于RLU组(P<0.05)。两组均无中转开腹手术。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均安全有效,但PCNL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时间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造口术 经皮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标准通道经皮肾与微创经皮肾取石治疗肾鹿角形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2
作者 管维 陈志强 +5 位作者 杜广辉 胡志全 庄乾元 杨为民 刘继红 叶章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EMS标准通道经皮肾和微创经皮肾取石(MPCNL)治疗肾鹿角形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2002年8月至2008年1月,选取216例肾鹿角形结石患者,EMS组113例,结石长径平均为5.4 cm,其中完全鹿角形结石77例;MPCNL组103例,结石长径平均为5.7 cm... 目的探讨EMS标准通道经皮肾和微创经皮肾取石(MPCNL)治疗肾鹿角形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2002年8月至2008年1月,选取216例肾鹿角形结石患者,EMS组113例,结石长径平均为5.4 cm,其中完全鹿角形结石77例;MPCNL组103例,结石长径平均为5.7 cm,其中完全鹿角形结石65例。结果EMS组手术时间44~158 min,平均(98±21)min,一期结石取净率为45.1%(51/113);MPCNL组手术时间为49~176 min,平均(119±29)min,一期结石取净率为46.6%(48/103)。结论肾盂肾盏扩张明显、结石长径较大的鹿角形结石,选择EMS标准通道经皮肾取石较为合理。而对于长径较小、盏口细长的鹿角形结石,MPCNL仍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造口术 经皮 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声导航系统引导经皮肾穿刺行经皮肾镜取石术16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马凯 黄晓波 +5 位作者 熊六林 许清泉 徐涛 叶海云 于路平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3-56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导航系统在引导经皮肾穿刺过程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采用超声导航系统引导经皮肾穿刺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例16例,对建立每处皮肾通道的穿刺次数、每次穿刺时长、回吸出... 目的:探讨超声导航系统在引导经皮肾穿刺过程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采用超声导航系统引导经皮肾穿刺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例16例,对建立每处皮肾通道的穿刺次数、每次穿刺时长、回吸出尿液的颜色、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建立皮肾通道18处,全部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时长15 ~ 54 s,平均(26.90±11.37)s,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较术前下降1.41% ~24.06%,平均(9.56±5.27)%,术后出现发热2例,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导航系统在引导经皮肾穿刺过程中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成功率高,有效地降低了穿刺的难度,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尿路结石 造口术 经皮 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上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文增 张晶 +2 位作者 赵春利 周洪月 张彦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759-1761,共3页
目的探讨肋上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微创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患者85例,其中40例采用肋上通道PCNL(A组),45例采用肋下通道PCNL(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 目的探讨肋上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微创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患者85例,其中40例采用肋上通道PCNL(A组),45例采用肋下通道PCNL(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石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5例患者均采用微创PCNL治疗,无改开放手术。A组手术时间60~135 min,平均(70.2±12.3)min,2例患者术后尿路平片示残余结石,需进一步行体外碎石处理,清石率为95.0%(38/40)。B组手术时间85~140 min,平均(90.2±13.5)min,其中2例患者为双通道碎石,3例患者为三通道碎石;3例患者术后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2例患者需二次手术碎石,清石率为88.9%(40/45);2例患者术中出血较多,术中给予输浓缩红细胞2 U,2例患者术后发热。A组手术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P<0.05);A组清石率较B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脏器损伤、胸部并发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与肋下通道PCNL相比,肋上通道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手术时间短、清石率高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术 经皮 结石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单孔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2
15
作者 林立国 吴国忠 +2 位作者 孙忠凯 蔡浩榕 丁国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050-205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Less-R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优缺点,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术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0例,根据患者采...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Less-R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优缺点,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术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0例,根据患者采用的手术方法分为MPCNL组(69例)和Less-RU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经过术前准备,分别接受MPCNL和Less-RU,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血红蛋白下降量、结石清除率、术后肉眼血尿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返回工作时间、满意度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成功治疗,无一例患者死亡。MPCNL组3例患者因输尿管扭曲或合并狭窄行MPCNL失败后改行开放手术,3例患者结石残留,1例患者输尿管狭窄;Less-RU组3例患者因操作困难额外增加一个操作通道,无一例患者有结石残留。Less-RU组手术时间长于MPCNL组,术中血红蛋白下降量小于MPCNL组,术后肉眼血尿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返回工作时间均短于MPCNL组(P<0.05);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术后发生大出血1例,严重感染10例;Less-RU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Less-R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可行、有效并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在医疗技术和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Less-RU可作为输尿管中上段较大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造口术 经皮 单孔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朱振杰 许清泉 +5 位作者 黄晓波 洪扬 杨庆亚 王澍 安立哲 徐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3-649,共7页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的尿路结石患者在经皮肾镜取石(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6年6...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的尿路结石患者在经皮肾镜取石(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6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因尿路结石行PCNL术且术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术后SIRS之间的相关性。符合条件的患者共461例,其中男性281例,女性180例,平均年龄57岁,术后137例(29.7%)患者出现SIRS。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IRS,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参数的差异。结果:与未发生SIRS的患者组相比,发生SIRS的患者组术前白细胞计数(×109/L)更高[7.76(4.00~17.96)vs.6.31(2.00~17.40),P〈0.001];术前血糖(mmol/L)更高[7.30(3.08~19.90)vs.6.40(3.42~16.78),P〈0.001];手术时间(min)更长[75(20~270)vs.60(20~200),P〈0.001];相应的住院时间(d)也更长[12(2~46)vs.11(3~29),P=0.019]。术前血糖偏高的患者术后SIRS的发生率高于术前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35.1%(100/285)vs.21.0%(37/176),P=0.001];鹿角形结石的患者术后SIRS的发生率高于非鹿角形结石的患者[38.8%(33/85)vs.27.7%(104/376),P=0.042];术前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术后SIRS的发生率高于无感染患者[36.8%(50/136)vs.26.6%(81/304),P=0.032];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是否输血、手术时间与术后SIRS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SIRS发生与患者的性别、术前是否合并尿路感染以及是否为鹿角形结石无显著相关性,而与术前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OR=3.194,95%CI:1.531~6.666,P=0.002)、手术时间大于60 min(OR=1.635,95%CI:1.088~2.456,P=0.018)以及术前血糖水平有显著相关性,术前血糖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3.3~6.1 mmol/L)的患者与术前血糖〉7.1 mmol/L的患者相比,PCNL术后SIRS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尿路结石患者,PCNL术后SIRS的发生与患者术前白细胞水平、手术时间、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术前白细胞计数升高、手术时间大于60 min、术前空腹血糖较高的患者PCNL术后发生SIRS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术 经皮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糖尿病 2型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三明治”腔内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波 胡浩 +3 位作者 王佳 徐涛 黄晓波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4-637,共4页
目的:报道一种新的腔内成形技术——经皮肾"三明治"腔内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使用经皮肾"三明治"腔内肾盂成... 目的:报道一种新的腔内成形技术——经皮肾"三明治"腔内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使用经皮肾"三明治"腔内肾盂成形术治疗UPJO患者71例,其中先天性UPJO 12例,医源性UPJO59例;平均狭窄段长度为(1.4±0.8)mm,5例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reteropelvic junction,UPJ)完全闭锁,患肾平均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为(19.8±10.8)m L/min。超声引导下建立皮肾通道后,UPJO狭窄段使用21 F(1 F=0.33 mm)或24 F输尿管扩张球囊采用球囊扩张-切开-球囊扩张的"三明治"技术扩大流出道,所有患者留置加强型输尿管支架管(7/14 F)作为狭窄段成形后的支撑。术后2个月撤除输尿管支架管,随访12~24个月。结果:一期手术成功69例,余2例因UPJ完全闭锁行二期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9.3±24.2)min,术后肾周血肿1例,结石残余2例,无需要输血和发生尿源性败血症病例,无需要干预的尿外渗和体腔积液病例。随访期间,64例未再次出现UPJO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变化,7例撤除支架管后出现UPJ的再狭窄,其中6例为医源性UPJO,1例为先天性UPJO患者。结论:经皮肾"三明治"腔内肾盂成形术治疗UPJO,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对于具有适应证的患者可以作为一线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造口术 经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QS-01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熊六林 黄晓波 +4 位作者 叶雄俊 马凯 许清泉 李建兴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5-578,共4页
目的:评价CQS-01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在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手术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共408例适合经皮肾镜治疗的肾结石和/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CQS-01超声气压... 目的:评价CQS-01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在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手术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共408例适合经皮肾镜治疗的肾结石和/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CQS-01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进行碎石清石治疗。结石侧别:单侧368例,双侧40例;结石部位:单纯肾结石312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42例,单纯输尿管上段结石54例;结石负荷:铸型结石95例。合并肾积脓32例,肾功能不全23例,孤立肾16例,马蹄肾伴肾结石2例,海绵肾伴肾结石2例。记录手术时间,观察结石清除率、残石率和手术并发症。结果:结石完全清除372例(净石率91.2%),残留结石36例(残石率8.8%),平均手术时间(90.5±68.0)min,术后因肾出血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6例(1.5%),术后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1例,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CQS-01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在经皮肾镜治疗中安全、有效,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输尿管结石 造口术 经皮 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铸型结石体会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文增 崔振宇 +4 位作者 马涛 魏若晶 张伟 李昱 师晓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601-1602,共2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铸型结石的疗效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0年4月27例在B超引导下应用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铸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为盆...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铸型结石的疗效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0年4月27例在B超引导下应用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铸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为盆腔异位肾铸型结石。结果 27例均成功建立F24皮肾通道,Ⅰ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00 min,平均68 min。术中出血量30-150 ml,平均72 ml。一次完全取净结石23例,清石率为85.2%;残留结石4例,其中残余小结石2例,泥沙样结石1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结石排净,1例因术中出血视野模糊导致残余结石较大(直径〉2 cm),行二次手术结石取净。住院时间9-12 d,平均10 d。随访1-9个月,均无迟发性出血、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铸型结石,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成功建立通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碎石及清石过程中要注意一定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碎石术 造口术 经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上尿路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田 黄晓波 +3 位作者 许清泉 叶海云 马凯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上尿路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由同一医生完成的66例PCNL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上尿路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由同一医生完成的66例PCNL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制定的M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合并MS组(病例组)和不合并MS组(对照组),病例组共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4岁;对照组共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5.9岁。病例组的结石体积为(7.2±1.8)cm3,对照组的结石体积为(6.4±1.3)cm3,P=0.71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穿刺通道数目、穿刺肾盏情况、通道建立部位、手术时间、清石率、术后发热、输血情况、血红蛋白下降值等指标。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7.1±9.0)min和(87.6±6.0)min,P=0.963;清石率分别为76.9%(20/26)和75.0%(30/40),P=0.859;手术前后两组外周血血红蛋白下降值为(8.4±1.6)g/L和(9.1±1.4)g/L,P=0.739;两组术后发热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8.5%(10/26)和45.0%(18/40),P=0.599。结论:合并MS并不增加上尿路结石患者行PCNL的手术难度或降低手术清石率,也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代谢疾病 造口术 经皮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