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娜 赵明义 行永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 目的分析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68.5±14.7)min、术中出血量(97.2±21.5)ml、住院时间(9.4±2.1)d明显少于对照组(118.6±15.8)min、(175.6±23.5)ml、(15.1±2.3)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32.1%(P<0.05)。结论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对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笑弓 郭宏骞 +5 位作者 甘卫东 刘光香 张士伟 刘铁石 燕翔 曾令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评估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1年2月~2005年10月应用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的13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临... 目的评估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1年2月~2005年10月应用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的13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一次碎石取石成功,1例合并肾盂结石经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结石排出。11例患者均随访(13±3)个月,未发现肾盏憩室内结石再发,2例随访1个月后失访。结论MPCNL是一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的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微创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输尿管镜石术 盏憩室 结石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兆春 韩巧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9期64-65,共2页
目的对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8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肾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 目的对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8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肾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92.5%与对照组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具有微创性、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结石 切开石术 经皮穿刺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血流动力学及生化指标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沙文 潘运高 +4 位作者 崔庆明 易海鹏 王静 孙风兰 史瑞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1年第4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造瘘肾镜取石术(mPCNL)中灌注液吸收对机体血流动力学、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上尿路结石患者79例,实施经皮微造瘘肾镜取石术,术中监测灌注前、灌注后30 min、60 min、90 min及120 min时心率(HR)、收缩压(SBP)、... 目的:探讨经皮微造瘘肾镜取石术(mPCNL)中灌注液吸收对机体血流动力学、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上尿路结石患者79例,实施经皮微造瘘肾镜取石术,术中监测灌注前、灌注后30 min、60 min、90 min及120 min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氧饱和度(SpO2)、红细胞压积(HCT)、血电解质、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酸碱度(pH)、碱剩余(BE)。结果:灌注液用量(19 491±5 865)ml,速度(174.46±58.28)ml/min,出入差(1 086.44±415.20)ml。灌注60 min时,Cys C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90 min时,HR、CVP、Cl-逐渐升高,SBP、HCT、pH及BE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120 min时,HR、SBP、CVP、HCT、Cl-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Na+,K+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间的mPCNL引起血液动力学、血生化和胱抑素C的变化,应严密监测,适当降低灌注压力、速度,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石术 灌注液吸收 血流动力学 胱抑素C 血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