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置入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兴娜 葛保民 +3 位作者 史磊 孔庆瑞 卢静海 阚宏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6-366,共1页
研究证实,肾动脉支架置人术(PTRAs)是治疗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改善肾功能的有效措施。有研究报道,2型糖尿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发生率约为17%,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在肾动脉狭窄PTRAS后血压控制和肾功能改善方面疗效差。... 研究证实,肾动脉支架置人术(PTRAs)是治疗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改善肾功能的有效措施。有研究报道,2型糖尿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发生率约为17%,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在肾动脉狭窄PTRAS后血压控制和肾功能改善方面疗效差。但PTRAS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糖尿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报道较少。我们通过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 单纯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 临床观察 支架置入术 高血压患者 PTRAS 肾动脉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44
2
作者 勇琴歌 曹璞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79例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行知识讲解、心理沟通及术前准备、行为训练等护理干预。采用... 目的探讨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79例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行知识讲解、心理沟通及术前准备、行为训练等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通知手术日、手术当日晨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术前SA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通知手术日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当日晨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知识讲解、心理沟通和行为训练可有效地降低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焦虑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无症状肾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中远期疗效评价
3
作者 和亚萍 魏盟 +5 位作者 陆志刚 马士新 杭靖宇 黄蓓丽 顾永雯 孙继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79-779,共1页
关键词 肾动脉支架置入术 老年冠心病患者 肾动脉狭窄 远期疗效评价 无症状 冠状动脉造影 中远期疗效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护理
4
作者 周丽珍 金献萍 李旭平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977-978,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支架置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5
作者 熊碧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9期36-38,共3页
目的调查PCI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危机产生。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心内科102例实施PCI的患者进行了凋查和分析。结果找出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方法。结论根据患者的需求,采用正确的护... 目的调查PCI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危机产生。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心内科102例实施PCI的患者进行了凋查和分析。结果找出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方法。结论根据患者的需求,采用正确的护理干预手段,通过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制定出各种疾病的适合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不同层次患者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 患者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治疗在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凯 蒋国民 +3 位作者 田丰 李绍钦 贾中芝 恽文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老年患者经皮腔内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ARAS患者,采用经皮腔内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降压药物种类、肾功能变化情况以及肾动脉支架通畅...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老年患者经皮腔内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ARAS患者,采用经皮腔内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降压药物种类、肾功能变化情况以及肾动脉支架通畅情况。结果 45例患者共51支肾动脉均成功完成经皮腔内治疗。术后5 d,患者收缩压为(157.78±12.36)mm Hg、舒张压为(94.87±6.12)mm Hg,血肌酐为(161.15±11.37)μmol/L,舒张压与术前比较,P<0.05;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145.64±11.57)mm Hg、(77.42±7.63)mm Hg、(159.18±13.45)μmol/L,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术前比较,P均<0.05;术后12个月时分别为(142.36±9.79)mm Hg、(74.97±8.82)mm Hg、(160.86±9.73)μmol/L,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术前比较,P均<0.05。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种类术前为(2.96±1.07)种,术后为(1.80±0.23)种,两者比较,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4例患者因出现肾动脉支架再狭窄再次行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结论经皮腔内成形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ARAS效果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狭窄 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 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1例报告
7
作者 章小松 李成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患者女,71岁。既往有高血压史15 a,自行口服硝苯地平,血压控制在150/90 mmH g左右,最高达160/110 mmH g。入院前10 d开始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症状,血压最高达220/130 mmH g,口服硝苯地平、替米沙坦、珍菊降压片等药物,但血压控制不佳(2... 患者女,71岁。既往有高血压史15 a,自行口服硝苯地平,血压控制在150/90 mmH g左右,最高达160/110 mmH g。入院前10 d开始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症状,血压最高达220/130 mmH g,口服硝苯地平、替米沙坦、珍菊降压片等药物,但血压控制不佳(200/110 mmH g左右)。入院查体:左侧肾区可闻及吹风样血管杂音,余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常规检查基本正常。双肾动脉CT血管造影(CTA)显示左肾动脉起始端重度狭窄,约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支架置入术 替米沙坦 阳性体征 珍菊降压片 血管杂音 乏力症状 血管造影 左侧肾 降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爱华 郐占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9期40-41,共2页
1999年8月~2003年2月,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TCA)63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0例,女13例;年龄35~75岁.放置内支架1个58例,2个5例;术后发生低血压9例,鞘管脱出致出血1例,局部血肿1例.无其他并... 1999年8月~2003年2月,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TCA)63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0例,女13例;年龄35~75岁.放置内支架1个58例,2个5例;术后发生低血压9例,鞘管脱出致出血1例,局部血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经皮冠状动脉 围术期护理 护理体会 PTCA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李佳欣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8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急性非ST...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住院时长、心率变异性、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STEMI患者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NSTEMI患者,NT-proBNP高于NSTEMI患者,室壁运动异常例数高于NSTEM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患者住院时间长于NSTEM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能够改善心脏血流量,缩短住院时长,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N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全程健康访视的实施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静 颜琼 +2 位作者 徐月美 孙洁 徐琴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3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访视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冠脉造影+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访视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访视组由CCU、介入室、病房护士组成三区一体访视小组,术前1d由CCU护士对患者进...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访视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冠脉造影+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访视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访视组由CCU、介入室、病房护士组成三区一体访视小组,术前1d由CCU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术日晨由介入护士指导配合;支架置入术后入住CCU,CCU护士再次强化健康教育;转出CCU后病房护士做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1、6、12个月由访视组长对患者进行电话及QQ随访。结果访视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出院后12个月服药依从率,血糖、血脂、血压定期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程健康访视可提高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减少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脉支架置入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 健康访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颤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三种抗凝方案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向春林 何燕 +6 位作者 曾龙佳 许建 罗蓓蓓 王蓉 舒成霖 梁宏彬 龚艺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7期54-57,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并比较三种抗凝凝方案用于房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数据库、VIP数据库,搜集有关房颤患者PCI术后抗凝凝方案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 目的:系统评价并比较三种抗凝凝方案用于房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数据库、VIP数据库,搜集有关房颤患者PCI术后抗凝凝方案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或队列研究;抗凝方案包括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三联抗凝治疗(华法林联合DAPT,TT)以及华法林联合一种抗血小板药物(W+SAP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3月。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和提取资料,采用ADDIS1.16.6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三种抗凝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包括2484例房颤患者,均为亚洲人。纳入研究收敛性良好,非一致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TT组缺血性卒中风险低于DAPT组(OR为0.32,95%CI为0.08~0.80,P<0.05),三种抗凝方案缺血性卒中风险由低到高依次为W+SAPT、TT、DAPT。TT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低于DAPT组(OR为0.55,95%CI为0.28~0.97,P<0.05),三种抗凝方案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由低到高依次为TT、DAPT、W+SAPT。TT组大出血事件风险高于DAPT组(OR为3.24,95%CI为1.79~5.81,P<0.05),三种抗凝方案大出血事件风险由低到高依次为DAPT、W+SAPT、TT。结论对于亚洲房颤PCI术后患者,采用TT方案抗凝凝可减少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但增加了出血风险;DAPT方案抗凝则卒中风险较高;W+SAPT或许是平衡栓塞风险与出血风险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术后抗凝 抗凝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经皮胃肠造口联合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邹志英 吴素梅 +1 位作者 柏屏 彭南海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8期17-19,共3页
24例晚期肺或食管肿瘤并发癌性食管梗阻或食管气管瘘患者在内镜下实施经皮胃肠造口联合食管内支架术。术前给予心理支持及常规用药;术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术后给予饮食指导。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和处理并发症。病情稳定者实施家庭营养... 24例晚期肺或食管肿瘤并发癌性食管梗阻或食管气管瘘患者在内镜下实施经皮胃肠造口联合食管内支架术。术前给予心理支持及常规用药;术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术后给予饮食指导。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和处理并发症。病情稳定者实施家庭营养支持。结果24例无腹膜炎、误吸、食管穿孔、支架脱落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1d出现呕血,经止血处理后好转;2例经皮肠造口营养管返入胃内。后在胃镜辅助下重新放入空肠。2例在住院期间死亡;22例营养状态明显改善。体力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4~15d后出院,继续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肺肿瘤 食管内支架置入术 经皮胃造口术 经皮肠造口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月兰 齐国先 +2 位作者 郑晓伟 贾大林 曾定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比分析 49例老年 (86支血管 )和 6 1例老年前期 (98支血管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结果。结果 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复杂病变较多 ,在复杂... 目的 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比分析 49例老年 (86支血管 )和 6 1例老年前期 (98支血管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结果。结果 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复杂病变较多 ,在复杂病变内置入支架比率高于老年前期组 ;手术即刻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均为 98.0 % ;术前病变平均狭窄率为 (94.5± 5 .6 ) % ,术后残余狭窄率为 (7.4± 8.2 ) % ;因球囊扩张不理想置入支架的为 45 .0 % ,因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并发夹层或濒临闭塞而置入支架的比率高于老年前期组。出现严重并发症 1例(2 .0 % )。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 ,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红霞 柳海华 +1 位作者 宫玉 王宏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1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62例接受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62例接受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为(2.1±0.6)分明显轻于对照组的(5.4±1.3)分,护理满意情况为(97.2±1.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6±2.4)分,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时给予患者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狭窄的治疗选择,经皮血运重建还是内科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南南 饶向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3期261-263,共3页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经皮血运重建 内科治疗 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磁共振血管造影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动脉粥样硬化性 肾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植入术后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苏豫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6期518-518,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 置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支架植入术7例手术配合体会
17
作者 曲海丽 刘亚 裴文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19-119,共1页
关键词 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配合体会 手术 术中护理配合 疾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单支架置入术53例疗效观察
18
作者 曹道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31-131,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疗效观察 支架置入术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支架置人术 发生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9
作者 仲捷 刘好田 +2 位作者 王彦华 刘英勋 赵业民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胆道支架置入术(PTIBS)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4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对其进行PTBD+PTIBS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单侧或双侧穿刺入路。手术前后检测...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胆道支架置入术(PTIBS)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4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对其进行PTBD+PTIBS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单侧或双侧穿刺入路。手术前后检测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碱性磷酸酶。结果24例手术均成功,置入单侧支架10例,两侧支架14例,其中4例行单侧肝管穿刺,分别在肝管—胆总管间及左—右肝管间放入支架,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均明显降低(P均<0.01)。术后随访4个月,6例因再发梗阻性黄疸行二次穿刺引流术。结论对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BD+PTIBS治疗,可根据其梗阻部位采取适当的PTIBS,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姑息性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高位 恶性 经皮肝穿刺引流 胆道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内支架置入联合区域性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恩山 马幼平 李百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内支架置入联合区域性动脉化疗的方法进行栓塞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梗阻性黄疸患者68例,采用经皮肝穿刺支架置入术(PTCD)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观察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及临床效果。结果PTC...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内支架置入联合区域性动脉化疗的方法进行栓塞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梗阻性黄疸患者68例,采用经皮肝穿刺支架置入术(PTCD)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观察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及临床效果。结果PTCD成功率100%,Ⅰ期支架置入成功率78.6%(44956),Ⅱ期支架置入成功率100%(12/12)。术后并发PTCD引流管脱落2例,腹腔出血2例。随访62例(6个月-3a),平均生存时间为18.2个月。结论采用PTCD联合TACE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梗阻 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 胆管内支架置入术 化疗疗法 栓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