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侧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单侧肾动脉狭窄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曾一梅 许建忠 +2 位作者 陈歆 初少莉 李明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评价分侧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单侧肾动脉狭窄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PTRAS)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在上海瑞金医院接受PTRAS治疗的64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动脉狭窄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检测患... 目的评价分侧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单侧肾动脉狭窄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PTRAS)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在上海瑞金医院接受PTRAS治疗的64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动脉狭窄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检测患者肾功能,血压水平,99mTc-乙二胺四乙酸(EDTA)检测分侧GFR,比较术前、术后患者血压水平、服用降压药种类、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 GFR)及分侧GFR等变化。结果 PTRAS术前患者患侧GFR显著低于健侧(P=0.002),术后12个月患侧GFR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01,P=0.003),但降压药种类、e GFR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GFR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结论 PTRAS可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患侧GFR,分侧GFR下降可作为行PTRAS术指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狭窄 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分侧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44
2
作者 勇琴歌 曹璞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79例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行知识讲解、心理沟通及术前准备、行为训练等护理干预。采用... 目的探讨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79例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行知识讲解、心理沟通及术前准备、行为训练等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通知手术日、手术当日晨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术前SA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通知手术日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当日晨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知识讲解、心理沟通和行为训练可有效地降低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焦虑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彭贵海 孙天敏 +4 位作者 陈玲玲 张雨馨 王治校 詹中群 王崇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和干预组1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干预组实施6个月多途径、多方式的护理延伸服务,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的差异。结果出院6个月时,干预组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指标得分率总水平为81.02%、临床医嘱行为为84.18%、生活改良行为为81.29%、应急处理行为为78.23%,与对照组各对应项目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提供护理延伸服务,可以提升CASI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护理延伸服务 自我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肖玲 方琴 +3 位作者 肖明朝 肖爽 王攀 赵庆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1期21-24,41,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 目的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应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得到3个主题:患者疾病知识缺乏,健康教育需求迫切;健康信息获取渠道少;健康促进行为不佳。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护士健康教育意识及能力的培训,落实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健康教育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谭秀娟 张帆 +1 位作者 郭静萱 李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行支架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对27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内血压、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与同期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进行比较.结果介入组27例植...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行支架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对27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内血压、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与同期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进行比较.结果介入组27例植入支架40枚,手术成功24例(88.9%,24/27),失败3例(11.1%,3/27),手术并发症5例(18.5%,5/27).术后在血压下降(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肌酐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方面,介入组获益率明显优于药物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术后随访6个月~8年6个月,中位数为1年9个月,介入组有19例能比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药物组仅12例能维持生活和工作.结论支架介入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栓旋切抽吸术加内支架植入术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成武 姚灵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血栓旋切抽吸术加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1例右股浅动脉中下段闭塞 17d ,溶栓 3d无效 ,行经皮血栓旋切抽吸术 ,开通后残留狭窄 70 %。术后2 6h血栓形成 ,立即溶栓后 ,再植入内支架。结果 通... 目的 探讨经皮血栓旋切抽吸术加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1例右股浅动脉中下段闭塞 17d ,溶栓 3d无效 ,行经皮血栓旋切抽吸术 ,开通后残留狭窄 70 %。术后2 6h血栓形成 ,立即溶栓后 ,再植入内支架。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 ,患者右股浅动脉、动脉及其以远动脉开放。随访 6个月后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抽吸术 经皮 血栓 下肢动脉 植入术 闭塞性 性病 溶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彩色多普勒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磊 谭莹 +1 位作者 王华 郑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9期797-799,F0003,共4页
目的评价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一过性脑缺血(TIA)或脑梗死患者,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为大脑中动脉狭窄,行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PTAS),... 目的评价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一过性脑缺血(TIA)或脑梗死患者,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为大脑中动脉狭窄,行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PTAS),对狭窄血管经PTAS治疗前后形态学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平均流速Vm、收缩峰流速Vs、舒张峰流速Vd、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进行分析和比较,并与DSA进行比较。结果41例与术前比Vs、Vm、Vd下降,Pi值增高,Ri值变化不大,TCD及DSA随访所有例患者无再发狭窄;5例患者出现Vs、Vm、Vd增快,Pi值增高,但均未见反流信号;1例出现Vs增快,Vm增快,Vd降低。中、重度狭窄TCD与DSA相符率分别为75%、83%。结论TCD能为血管内支架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前后疗效提供客观依据,其无创、便捷、廉价的优点,更有优势作为PTAS治疗中、重度MCA狭窄的初选、疗效评价和术后随访的评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彩色多普勒(TCD)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大脑中动脉狭窄 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PT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朱鲜阳 韩秀敏 +3 位作者 张端珍 崔春生 张坡 魏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2-322,共1页
主动脉缩窄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我院在国内率先使用主动脉覆膜支架治愈1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经皮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病例报告 血管扩张 血管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白冰冰 王素琪 刘文兰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9期535-536,共2页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及支架植入术
10
作者 马东星 刘惠亮 +2 位作者 罗建平 刘英 王书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111-,共1页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成功率和疗效。方法  1999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4 1例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 ,男 2 9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 (6 3± 12 )岁 ;其中...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成功率和疗效。方法  1999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4 1例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 ,男 2 9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 (6 3± 12 )岁 ;其中慢性冠状动脉闭塞小于 3个月者 2 7例 ,大于 3个月者 14例。冠脉造影示单支病变 2 1例 ,2支病变 13例 ,3支病变 8例 ;完全闭塞的病变中 ,前降支 17支 ,回旋支 8支 ,右冠状动脉 16支。对完全病变在导引钢丝通过后先行PTCA ,而后根据情况置入冠脉内支架。结果  4 1例完全闭塞病变扩张成功 38例 ,成功率为 92 % ;其中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各失败 1例 ,且均为闭塞大于 3个月的病例 ;失败原因为导引钢丝或球囊不能通过病变部位。扩张成功的 38例病变置入支架 35例 ,置入率 92 % ,置入支架的指征主要为PTCA后夹层瘤形成或有残余狭窄大于 5 0 %且闭塞病变较短者。所有病例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行PCI是安全有效的 ,而冠脉内支架的置入有助于提高完全闭塞病变PTCA治疗的疗效。但血管闭塞时间越长 ,PCI成功率越低。对于大于 3个月者术前应进行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病变 成功率 经皮冠状动脉 慢性完全闭塞 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主动脉缩窄的疗效及安全性
11
作者 张奇 沈卫峰 +1 位作者 张瑞岩 张建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116-,共1页
目的 评估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主动脉缩窄的疗效方法  5例 (男性 3例 ,年龄 33± 9岁 )胸主动脉缩窄患者行经皮主动脉球囊成型术支架植入术。结果 各例支架植入后即刻压力阶差显著减低 (8± 2mmHg ,比较术前 73± 6mmHg ,... 目的 评估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主动脉缩窄的疗效方法  5例 (男性 3例 ,年龄 33± 9岁 )胸主动脉缩窄患者行经皮主动脉球囊成型术支架植入术。结果 各例支架植入后即刻压力阶差显著减低 (8± 2mmHg ,比较术前 73± 6mmHg ,P <0 .0 0 1)。平均随访 2 7± 12月各例无需多种药物治疗但血压控制良好 (15 2± 7/ 91± 5mmHg ,比较术前 2 0 1± 8/ 12 0± 8mmHg ,P <0 .0 0 1) ,无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 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安全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植入术 动脉缩窄 动脉狭窄 先天性心脏病 经皮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柳亚男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5期55-56,共2页
目的总结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06年4月45例高血压患者行肾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后急性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5例共植入支架61枚,术后出现的急性并发症有迷走神经反... 目的总结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06年4月45例高血压患者行肾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后急性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5例共植入支架61枚,术后出现的急性并发症有迷走神经反射性亢进3例、肾动脉夹层2例、腹膜后血肿3例、穿刺部位血肿3例、肾动脉穿孔1例,远期并发症为再狭窄4例。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是提高肾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术后护理质量及发现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对QT离散度的影响
13
作者 许俊萍 陈光辉 +2 位作者 刘玲玲 李春江 王士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374-374,共1页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QT离散度 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前后NO和NA的变化
14
作者 姚珂 贾国良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0-311,共2页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CASI)支架植入前后血浆中一氧化氮(NO)和去甲肾上腺素 (NA)浓度的变化 ,探讨其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术后再狭窄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1例 ,年龄 ...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CASI)支架植入前后血浆中一氧化氮(NO)和去甲肾上腺素 (NA)浓度的变化 ,探讨其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术后再狭窄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1例 ,年龄 (5 4.7± 8.3)岁 ,对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分别取冠状静脉窦血测定血浆中NO和NA的浓度。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即刻血浆中NO生成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1) ;术后即刻血浆NA释放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5 )。结论 :支架植入术后NO和NA浓度有明显变化 ,这些变化与再狭窄的发生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一氧化氮 去甲肾上腺素 血液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CA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射频消融对左心室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金善 杨丽霞 +5 位作者 刘毅慧 郭瑞威 郭传明 朱国富 苗贵华 段亚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424-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对左心室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行PCI术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频发室早并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36例。比较消融...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对左心室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行PCI术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频发室早并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36例。比较消融手术前与术后6个月室早总数、6分钟步行试验、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有关参数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消融治疗后6个月复查,24 h室早总数由术前(25 662±13 121)个减少为(256±223)个(P<0.01);临床胸闷、心慌症状消失;6 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487±70)m vs(527±82)m,P<0.05],NYHA心功能分级较前改善(2.4±0.5 vs 1.1±0.4,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等心脏结构明显缩小[(56±12)mm vs(51±8)mm,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0.48±0.09 vs 0.56±0.07,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合并频发室早患者,行射频消融可改善频发室早引起的临床症状及心脏结构重构和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室性早搏 导管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彭贵海 谭利 +4 位作者 陈玲玲 张雨馨 王治校 詹中群 王崇全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1期3526-3528,共3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 0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 0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进行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病人满意度、护患沟通率、健康教育覆盖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整体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桡动脉痉挛/闭塞、血肿/出血、心律失常、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满意度、护患沟通率、健康教育覆盖率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体护理能明显降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整体护理 冠心病 并发症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促进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后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景雷 王晓白 +3 位作者 乔宏宇 张红 张艳 洪晓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3-408,共6页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IS)促进支架表面内皮化在预防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PTS)后再狭窄的价值。方法 14头猪经颈动脉球囊过度扩张双侧髂动脉后,随机选取一侧髂动脉植入裸支架(bare stent,BS),对侧髂动脉植入SIS覆膜支架(SCS)。于4、...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IS)促进支架表面内皮化在预防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PTS)后再狭窄的价值。方法 14头猪经颈动脉球囊过度扩张双侧髂动脉后,随机选取一侧髂动脉植入裸支架(bare stent,BS),对侧髂动脉植入SIS覆膜支架(SCS)。于4、8、12周分别对4、5、5头猪进行造影复查,并处死,对支架段标本行病理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14头猪(28支髂动脉)共成功植入14枚BS及14枚SCS支架。复查造影示,8周时SCS组和BS组各有1支动脉闭塞,其余26枚支架均通畅,4、8、12周时SCS组再狭窄率与B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示4、8、12周时SCS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平均百分率均明显低于BS组(P<0.05);电镜见SCS组新生内膜内皮细胞数均高于B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S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再生及支架表面内皮化的作用,可间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促进合成型平滑肌细胞向收缩型转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狭窄 小肠黏膜下层 内皮细胞 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精神异常1例报道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 李光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0-100,109,共2页
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穿刺点处出血、器官或脏器出血、高灌注综合征、血管栓塞、支架内血栓形成、消化道出血等,而出现精神异常者,国内未见有报道,国外报道亦仅是心脏支架术后。近来,有1例颈动脉及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出现精神异... 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穿刺点处出血、器官或脏器出血、高灌注综合征、血管栓塞、支架内血栓形成、消化道出血等,而出现精神异常者,国内未见有报道,国外报道亦仅是心脏支架术后。近来,有1例颈动脉及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出现精神异常,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支架 精神异常 植入术 支架内血栓形成 高灌注综合征 脏器出血 常见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内胆管穿刺引流+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36例的护理 被引量:8
19
作者 吕余珠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内胆管穿刺引流(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对3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一丝不苟地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结果36例患者显效21例(58.33%),一般12例(33.3... 目的探讨经皮肝内胆管穿刺引流(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对3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一丝不苟地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结果36例患者显效21例(58.33%),一般12例(33.33%),无效3例(8.34%),总有效率为91.66%。结论行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疗效可靠,创伤小,缓解症状快;同时,优质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内胆管穿刺引流术 胆道支架植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晨 季杰 +3 位作者 周卫忠 杨魏 刘圣 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5-1019,共5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恶性胆道梗阻(MBO)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PTBS)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TBS治疗的302例MBO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 目的建立并验证恶性胆道梗阻(MBO)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PTBS)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TBS治疗的302例MBO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结果构建Nomogram模型。采用ROC曲线法和加强Bootstrap法对模型的预测价值进行验证,采用临床决策曲线(DCA)对模型的临床获益进行评估。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125)I粒子条植入、术中胰管显影以及支架跨十二指肠乳头释放是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Nomogram模型区分度良好(AUC=0.781±0.031;95%CI:0.720~0.841)。加强Bootstrap校准图形中标准曲线与校准预测曲线贴合,表明模型的校准度良好。DCA曲线显示模型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针对MBO患者,PTBS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发生风险的Nomogram预测模型成功建立。模型验证表现良好,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其发生风险并及时辨别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mogram预测模型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 高淀粉酶血症 急性胰腺炎 恶性胆道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