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在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3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行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行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循证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封包外敷联合中医护理在经皮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伍树花 刘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究中药封包外敷联合中医护理在经皮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4月于淮安市金湖县中医院行经皮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64)、研究... 目的:探究中药封包外敷联合中医护理在经皮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4月于淮安市金湖县中医院行经皮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64)、研究组(n=64)。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中药封包外敷联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前臂肿胀值减小,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疼痛评分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外敷联合中医护理在经皮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缓解前臂肿胀程度,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封包 中医护理 经皮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 前臂肿胀 前臂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不同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决策树模型构建
3
作者 张明升 林俊明 +2 位作者 汤志辉 郑雪峰 王文浩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380-1383,共4页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究并发症的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治疗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的50例...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究并发症的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治疗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2组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2组手术指标,根据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究干预对策。结果观察组总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皮下血肿,对照组出现5例(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高血压、高血脂为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疑影响因素。构建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35.1%),显著高于无高血压患者(5.6%),预测准确率为76.3%。结论与股动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相比,经桡动脉穿刺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可以减少手术操作时间,降低皮下血肿发生率,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不高,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动脉 动脉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4
作者 周逸帆 何泰吉 +2 位作者 魏艳花 李全伟 焦爱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31例)及实验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血管造影术,其中传统组行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实验组行经...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31例)及实验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血管造影术,其中传统组行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实验组行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对比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选择性动脉造影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穿刺成功率96.88%(31/32)高于传统组的96.77%(30/31),选择性动脉造影技术成功率93.75%(30/32)高于传统组的93.55%(29/31),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的造影剂用量、穿刺时间、曝光时间、手术时间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卧床时间(2.27±0.12)h及术后恢复时间(6.21±1.23)h短于传统组的(12.18±2.27)、(23.12±4.34)h(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9.38%(3/32)低于传统组的29.03%(9/31)(P<0.05)。结论 脑血管疾病应用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 脑血管造影术 穿刺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的护理体会
5
作者 赵霞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穿刺 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38例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雪莹 《内科》 2009年第6期975-975,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穿刺 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股动脉止血裤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宁春秀 卜秀群 +4 位作者 潘燕华 宁春茂 黄彩雷 张丽萍 陆美妮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12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新型股动脉止血裤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使...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新型股动脉止血裤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新型股动脉止血裤,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优力抒弹力绷带。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移除胶布时疼痛评分、包扎部位皮肤损伤发生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穿刺点出血、血肿形成、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16.66%;观察组移除胶布时疼痛评分为(3.41±1.45)分,低于对照组的(4.37±1.59)分;观察组患者包扎部位水泡、红斑、破溃等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4.8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自行设计的新型股动脉止血裤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压迫止血 动脉止血裤 满意度 动脉穿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动脉入路和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孔杰 占大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0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入路和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优缺点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97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根据手术路径的不同分为经股动脉组(53例)和经桡动脉组(44例)。经股动脉组采用经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经桡动...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入路和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优缺点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97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根据手术路径的不同分为经股动脉组(53例)和经桡动脉组(44例)。经股动脉组采用经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经桡动脉组采用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栓塞事件、穿刺处大血肿、假性动脉瘤、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经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100.00%高于经桡动脉组的9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100.00%高于经股动脉组的9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4.55%低于经股动脉组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路径均能很好地完成全脑血管造影术,经股动脉入路穿刺难度较低,易于掌握,但并发症较多。经桡动脉入路并发症较少,但穿刺成功率较低,对术者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动脉入路 经桡动脉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高飞 李达文 +1 位作者 朱敏 夏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81-1183,共3页
目的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评估经桡动脉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脑血管病患者200例,按血管入路随机分为桡动脉组100例和股动脉组100例,对比分析2组穿刺成功率、选择性造影成功率、曝光时间... 目的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评估经桡动脉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脑血管病患者200例,按血管入路随机分为桡动脉组100例和股动脉组100例,对比分析2组穿刺成功率、选择性造影成功率、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93.0%vs 100.0%,4.0%vs 10.0%,P<0.05),曝光时间明显长于股动脉组[(10.26±2.23)min vs(4.57±1.07)min,P<0.01],2组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可以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开展,但是其操作难度及时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动脉 穿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星宇 郑维红 吉训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操作流程和手术技巧,分析该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明确有颅内外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530例脑血管病患者,将年龄≥60岁216例作为老年组,年龄<60岁314例作为非老年组,均实施经...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操作流程和手术技巧,分析该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明确有颅内外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530例脑血管病患者,将年龄≥60岁216例作为老年组,年龄<60岁314例作为非老年组,均实施经桡动脉穿刺的全脑血管造影术,分析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比较2组患者不同手术入径和材料的差异。结果 530例患者中,516例患者完成脑血管造影手术,手术成功率97.36%,老年组成功207例,非老年组成功309例。降主动脉成袢、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的造影时间和受线时间均少于主动脉瓣成袢(P<0.05);Simmons 2型导管的造影时间和受线时间少于Simmons 3型导管(t=10.74,P=0.02);老年组与非老年组3种不同成袢技术的造影时间和受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桡动脉闭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操作安全可行,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降主动脉成袢和主动脉瓣辅助降主动脉成袢的成功率更高,Simmons 2型导管优于Simmons 3型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动脉 穿刺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穿刺针在经桡动脉穿刺插管心、脑血管造影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海燕 韦秀梅 覃慧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6期171-173,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进行经桡动脉穿刺插管心、脑血管造影术时运用四种穿刺针进行穿刺的效果。方法:按照穿刺术中、术后观察的方式开展研究,选入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进行桡动脉穿刺插管心、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 目的:分析比较进行经桡动脉穿刺插管心、脑血管造影术时运用四种穿刺针进行穿刺的效果。方法:按照穿刺术中、术后观察的方式开展研究,选入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进行桡动脉穿刺插管心、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均分为四组,每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T组)采用BD Insyte-W^(TM)20GA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一组(M组)采用日本泰尔茂5F桡动脉鞘配套穿刺针穿刺,对照二组(N组)采用Cordis5F桡动脉鞘配套穿刺针穿刺,对照三组(F组)采用一次性经皮穿刺针穿刺。比较四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的渗血率、渗血量、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T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N组及F组(P<0.05);T组、M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N组、F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T组、M组穿刺过程中的渗血率及渗血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组、M组穿刺过程中的渗血率和渗血量均低于N组、F组(P<0.05)。(3)T组、M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组、M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N组、F组(P<0.05)。(4)T组穿刺过程中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其他三组(P<0.0)。结论:BD Insyte-W^(TM)20GA静脉留置针可以运用于经桡动脉穿刺插管心、脑血管造影术中,具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渗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穿刺插管 心、脑血管造影术 BD Insyte-WTM20GA静脉留置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耿 薛华杰 +3 位作者 黄婉芸 叶海鹏 蒋学军 杨职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1期19-20,90,共3页
目的通过与经股动脉对比,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125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62例)和股动脉组(63例),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通过与经股动脉对比,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125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62例)和股动脉组(63例),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手术时间长于股动脉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成功率高,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动脉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桡动脉穿刺及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群英 刘卫华 黄晓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术 经皮动脉穿刺 动脉穿刺 造影结果 经桡动脉途径 C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血管局部血管缝合器、动脉压迫器止血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14
14
作者 姬馨彤 马小二 +2 位作者 范云智 牛拥军 马骏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93-95,共3页
目的比较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血管局部血管缝合器、动脉压迫器的止血效果。方法 96例脑梗死患者,均行脑血管介入术(穿刺血管选择为股动脉46例、桡动脉50例),介入术后采用血管缝合器压迫穿刺血管局部止血(A组)者48例、采用动脉压迫器压迫... 目的比较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血管局部血管缝合器、动脉压迫器的止血效果。方法 96例脑梗死患者,均行脑血管介入术(穿刺血管选择为股动脉46例、桡动脉50例),介入术后采用血管缝合器压迫穿刺血管局部止血(A组)者48例、采用动脉压迫器压迫穿刺血管局部止血(B组)者4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止血时间、术后出血量、患者舒适度(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术侧肢体制动时间,观察两组排尿困难、腰背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7.3±14.5)、(70.2±18.2)min,两组比较,P>0.05;A、B组术后止血时间分别为(2.54±0.51)、(16.42±4.15)min,两组比较,P<0.05;A、B组术后出血量分别为(43.0±8.4)、(45.1±10.2)m L,两组比较,P>0.05;术后6 h A、B组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分别为(79.8±9.3)、(73.0±8.5)分,两组比较,P<0.05;术后12 h A、B组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分别为(91.6±9.2)、(86.4±8.9)分,两组比较,P<0.05;A、B组术侧肢体制动时间分别为(6.8±1.3)、(8.4±2.7)h,两组比较,P<0.05;A组出现排尿困难3例、腰背疼痛4例、睡眠影响4例、精神紧张7例、伤口渗血1例,B组分别为6、14、16、18、8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血管局部采用血管缝合器止血迅速,患者舒适度高,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介入术 动脉穿刺 动脉穿刺 止血时间 血管缝合器 动脉压迫器 止血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温咏婵 李菊红 梁素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S1期278-279,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i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60例拟行DSA患者实施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160例患者造影成功率为100%,且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i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60例拟行DSA患者实施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160例患者造影成功率为100%,且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DSA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明显提高造影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穿刺 脑血管造影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蒲亨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48-1050,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穿刺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管理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艳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5期627-629,共3页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一项检查,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是神经介入治疗的基础。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因而降低了脑血管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作为一项有创检查,存在许多风险及术...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一项检查,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是神经介入治疗的基础。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因而降低了脑血管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作为一项有创检查,存在许多风险及术后并发症。护理是此项检查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护士又是各项护理措施的具体实施者,为了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脉穿刺插管 术后并发症 有创检查 应用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百亚 秦伟 +2 位作者 吉训明 缪中荣 凌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的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经桡动脉入路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的病历资料,记录操作成功率、手术相关并发症等资料。结果83例患者中80例顺利完成操作,其中超选颈内动脉造影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的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经桡动脉入路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的病历资料,记录操作成功率、手术相关并发症等资料。结果83例患者中80例顺利完成操作,其中超选颈内动脉造影38次、颈外动脉造影5次、椎动脉造影49次,成功率96.4%。3例桡动脉穿刺失败。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6%,包括桡动脉痉挛(2例)、上肢胀痛(4例)、皮下血肿(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脉搏减弱(1例)等。结论经桡动脉入路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 入路 脑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血管造影术护理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夏莲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7期141-143,共3页
目的:观察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62例进行心理护理及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62例患者全部采用经股动脉插管途径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均获手术成功。结论... 目的:观察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62例进行心理护理及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62例患者全部采用经股动脉插管途径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均获手术成功。结论:心理护理及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术后加强护理,对手术成功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动脉穿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护理服务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侠 樊建妮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9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服务对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手术依从性、手术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服务对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手术依从性、手术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84.78%患者手术依从性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主要为0级和Ⅰ级占93.47%,而比较组患者疼痛程度主要为Ⅱ级和Ⅲ级占7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程护理服务能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降低手术疼痛程度,提高手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服务 脑血管造影术 动脉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