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定位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术治疗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史振军 方嘉峰 黄水才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2期31-33,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超声定位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术治疗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患者,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5例。甲组实施外科手术,乙组实施超声定位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 目的探究分析超声定位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术治疗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患者,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5例。甲组实施外科手术,乙组实施超声定位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97.1%高于甲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TBIL、DBIL、ALB、PA水平均有所改善,且乙组患者TBIL水平(57.2±7.6)μmol/L、DBIL水平(34.2±5.1)μmol/L明显低于甲组的(102.7±7.8)、(69.8±10.2)μmol/L,ALB水平(36.1±1.0)g/L、PA水平(181.2±4.0)mg/L均高于甲组的(32.8±1.5)g/L、(172.3±3.7)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QOL评分高于手术前,且乙组患者QOL评分(44.5±4.2)分高于甲组的(34.0±3.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超声定位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术治疗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疗效、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术 超声定位 外科手术 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后一期与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春生 孙光明 《肝胆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后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二期LC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PTGD后行LC手术的92例急性胆囊炎患... 目的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后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二期LC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PTGD后行LC手术的9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根据LC手术的时机分为PTGD后一期组(n=45,拔除引流管后72h内行LC手术,简称一期组)和PTCD后二期组(n=47,拔除引流管后2~4周行LC手术,简称二期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胆囊壁厚度、LC手术难度评分、中转开腹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一期组(P<0.05)。一期组LC后24hTBiL、AST、ALP、ALT、GCT水平均低于二期组(P<0.05)。LC后24h一期组hs-CRP、PCT、TNF-α、IL-6水平均低于二期组(P<0.05)。LC后24h两组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二期组(P<0.05)。结论仑PTCD后一期行LC可减轻炎性反应程度,有效保护肝功能,缩短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肝胆穿刺管引流术 一期腹腔镜手术 二期腹腔镜手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伴局限性腹膜炎效果分析
3
作者 郑皓文 韩美伊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病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病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PTGD序贯LC治疗,n=43)和对照组(急诊LC治疗,n=103),对两组LC手术时间、住院总天数、术后排气时间、LC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总花费、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PTGD至LC时间为(38.74±18.30)d。观察组LC手术时间[(53.95±17.75)min]低于对照组[(66.34±24.61)min],观察组住院总天数[(9.23±3.62)d]高于对照组[(7.34±3.80)d],观察组LC术后带管时间[(4.33±2.42)d]低于对照组[(7.21±4.30)d],观察组住院总花费[(32306.29±11551.70)元]高于对照组[(21588.82±5338.03)元](P<0.05)。观察组LC术后排气时间[(1.88±0.79)d]与对照组[(1.73±0.7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急诊LC相比,PTGD序贯LC可降低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患者的手术难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PTGD序贯LC存在总体费用高,治疗周期长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肝胆穿刺管引流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局限性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孟庆欣 杨斌 李元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在病情危重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53例危重患者,男33例,女20例,年龄为13~84岁,平均(57±5)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针经1.5—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在病情危重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53例危重患者,男33例,女20例,年龄为13~84岁,平均(57±5)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针经1.5—2.5cm的肝组织后穿过胆囊床进入胆囊腔内,退出针芯,放人导丝,拔出穿刺针,沿导丝送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抽出导丝,抽尽胆汁,用甲硝唑液冲洗胆囊至抽出液变清。结果:53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手术后右上腹疼痛症状立即缓解。手术后24h体温及白细胞明显下降,5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7例胰头癌或胆管癌患者术后3d,巩膜及皮肤黄染基本消退,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PTGD,对于危重不能耐受手术或难以施行手术的患者,是一项安全、经济、易于操作、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穿刺管引流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危重 急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术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宇 罗孝勇 +1 位作者 吴杭 陆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10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术(PTCD)在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因恶性肿瘤及胆道结石而致胆道梗阻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胆汁引流量,检测置管后1周总胆红素的变化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术(PTCD)在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因恶性肿瘤及胆道结石而致胆道梗阻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胆汁引流量,检测置管后1周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63例置管引流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312.43±31.90)μmol/L,术后1周总胆红素显著下降到(165.32±23.13)μmol/L(P<0.01)。结论:超声引导PTCD是一项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快捷、安全、有效且并发症较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管术 梗阻性黄疸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气管置管术的护理体会
6
作者 王莹 李志玲 《山西临床医药》 2001年第6期457-457,共1页
关键词 经皮穿刺气管管术 PDT 护理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与开腹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国乙 赵金文 +1 位作者 卢海源 周敏 《安徽医学》 2022年第9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 对比经导丝引导(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与开腹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行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膜透析置管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 目的 对比经导丝引导(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与开腹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行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膜透析置管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给予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对照组行常规开腹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及机体应激指标水平[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Cor)水平]水平。结果 观察组手术置管时间少于对照组,手术费用、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内腹膜炎、外导管口感染、引流不畅等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NE、ACTH及Cor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较传统开腹置管术,可有效缩短置管时间,减小术后疼痛反应,降低术后应激性创伤风险,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管术 开腹管术 手术管时间 术后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3
8
作者 丁利霞 沈芊 庄二宝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1期42-44,共3页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分别采用PTGBD治疗(PTGBD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分别采用PTGBD治疗(PTGBD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LC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的体温、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及手术并发症率。PTGBD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LC组(P<0.05);术前,PTGBD组与LC组的体温、WBC、IL-2、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PTGBD组的体温、WBC、IL-2、IL-4水平均低于对应时间点的LC组(P<0.05);PTGBD组与LC组手术并发症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与LC差异不大,但是具有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肝胆穿刺管引流术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谢礼福 《现代医院》 2020年第3期435-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78例,接受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的3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接受胆囊造瘘术...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78例,接受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的3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接受胆囊造瘘术的3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3天的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gM、IgA及IgG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及胃肠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TNF-α分别为(10.17±3.26)mg/L、(13.54±4.86)ng/L、(10.35±3.17)ng/L,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IgM、IgA、IgG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IgM为(1.19±0.33)g/L,IgA为(1.91±0.43)g/L,IgG为(1.11±0.15)g/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79±0.31)d,排便时间为(2.68±0.31)d,进食固体食物时间为(5.89±0.51)d,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69%(3/39),低于对照组的25.64%(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可有效减轻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缩短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穿刺管引流术 老年急性胆囊炎 胃肠功能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气管置管术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洪荣 王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经皮穿刺气管管术 临床效果 气管切开术 急救技术 人工气道 手术时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杰桓 张伟娜 +2 位作者 许教远 林钊辉 刘颖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4期37-38,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36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左肝内胆管外下支进针,24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右肝内导管进针。对患者的穿刺成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36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左肝内胆管外下支进针,24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右肝内导管进针。对患者的穿刺成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及术后2周肝功能对比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59例患者穿刺成功,1例患者穿刺失败。在穿刺成功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的患者57例,二次穿刺成功的患者2例。术后2周,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总胆红素(TBIL)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例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胆汁内混有血液,1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腹痛以及出汗,在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以及临床体征消失。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的治疗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其穿刺成功率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患者的肝功能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值得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肝胆穿刺 管引流 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继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9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老年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经...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老年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18.06±2.53)ng/L、NF-κB(12.16±2.06)pg/ml、CRP(6.46±1.68)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3±3.32)ng/L、(22.99±2.83)pg/ml、(9.63±1.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总胆红素(55.46±17.74)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29.92±8.16)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36±11.83)、(43.83±11.9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MOJ患者实施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炎症因子水平,还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胆管穿刺管引流术 介入手术 老年 并发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振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间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引流术组和联合治疗组。用经... 目的:研究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间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引流术组和联合治疗组。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对引流术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对联合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水平均低于引流术组患者,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引流术组患者,其术后住院的时间短于引流术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能显著改善其血清胆红素的水平,缓解其病情,且其术后的并发症较少,住院的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管穿刺管引流术 介入手术 老年 恶性梗阻性黄疸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鸿斌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3期219-219,共1页
目的 :探讨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 :对2009年7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75例患者均使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手术... 目的 :探讨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 :对2009年7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75例患者均使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观察这75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结束后,这75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6%,手术的死亡率为4%。其中,因术后引流管脱落引发腹膜炎,对其进行开腹手术后死亡的患者有1例,因自身疾病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患者有2例。除此之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胆漏、结肠穿孔、气胸及胆道出血的并发症。这些患者的血压、白细胞、胆红素、转氨酶、中粒白细胞的检测结果均优于进行手术前的水平,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穿刺管引流术 急性胆囊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柴常运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1期81-82,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4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 目的 :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4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然后,记录这些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本研究中的14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胆汁引流通畅现象的患者有143例,出现胆汁引流不畅现象的患者有3例;其中引流胆汁中出现少许血液的患者有6例,穿刺部位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有5例。结论 :使用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经皮肝胆穿刺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文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8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济南市莱芜区雪野镇卫生院收治的84例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42)...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济南市莱芜区雪野镇卫生院收治的84例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胆囊切除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胆囊切除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胆囊切除术能有效地缓解其病情,且其术后的并发症较少,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穿刺管引流术 胆囊切除术 重症结石性胆囊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透导管相关并发症在不同腹透置管术中的差异研究
17
作者 施佳桢 周长华 +2 位作者 石超 俞海峰 吴恒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888-89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术和手术切开置管术中的差异。方法:选择嘉兴市第一医院2015年01月—2022年06月行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167例。根据置管方法不同分为A组65例、B组102例,A组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术和手术切开置管术中的差异。方法:选择嘉兴市第一医院2015年01月—2022年06月行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167例。根据置管方法不同分为A组65例、B组102例,A组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术,B组手术切开法置管术。随访1年或1年内退出腹透或发生终点事件,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腹透患者在两种不同置管术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149例完成1年随访,4例转血透,4例行肾移植,3例死亡,失访7例。A组17例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其中10例发生感染性并发症,9例发生非感染性并发症,2例同时发生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并发症。B组35例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其中感染相关并发症21例,非感染并发症17例,3例同时发生。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组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相当(Log-rank P=0.251),其中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Log-rank P=0.42)和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Log-rank P=0.628)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置管方式对腹透患者术后导管相关并发症影响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管术 手术切开管术 导管相关并发症 感染性并发症 非感染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甲膜穿刺置管防治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夏文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7期495-49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环甲膜穿刺置管防治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 2 0 0例全麻开胸术后无力咳嗽排痰、且未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0 0例。术后均给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深呼吸后咳嗽排痰。观察组在上述... 目的探讨经皮环甲膜穿刺置管防治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 2 0 0例全麻开胸术后无力咳嗽排痰、且未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0 0例。术后均给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深呼吸后咳嗽排痰。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行经皮环甲膜穿刺置管术 ,定时向气管内注入稀释液以湿化痰液并刺激有效咳嗽排痰。结果两组开胸术后 1周发生肺部并发症及治愈时间比较 ,均P <0 .0 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经皮环甲膜穿刺置管是预防和治疗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环甲膜穿刺管术 肺不张 护理 胸部外科手术 手术后 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尹昌生 张志伟 寇克剑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炎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即墨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复杂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炎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即墨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复杂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同期采用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后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漏、切口感染、胆管残余结石、胆(肠)管损伤、治疗效果、住院时长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试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出血量较多,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中中转开腹率、术中胆道损伤率、肠管损伤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出血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杂胆囊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以缩短治疗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胆囊炎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经皮肝胆穿刺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D+金属支架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600例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洪波 宫梅 +3 位作者 崔屹 张安忠 马铭泽 张俊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金属支架置入术对恶性阻塞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600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管癌261例,胰头癌109例,肝癌107例,胆囊癌25例,胃癌术后43例,肝转移癌43例,Vater壶腹癌12例,均采...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金属支架置入术对恶性阻塞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600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管癌261例,胰头癌109例,肝癌107例,胆囊癌25例,胃癌术后43例,肝转移癌43例,Vater壶腹癌12例,均采用PTCD+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技术成功率100%。2例术后2 h出现胆道出血,经积极治疗出血停止;5例术后出现胆道感染,经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全身状况改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中位生存期6.5个月。术后存活半年以上298例,其中129例于术后6、7、12个月再次出现阻塞性黄疸。结论 PTCD+金属支架置入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的优点,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管穿刺管引流 金属支架 胆汁瘀积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