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联合胆管支架置入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被引量:6
1
作者 邢健 吴孝雄 +2 位作者 陈挺松 陈晨 马丽薇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3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联合胆管支架置入术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10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PTCD联合胆管支架置入术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 目的探讨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联合胆管支架置入术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10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PTCD联合胆管支架置入术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黄疸均明显好转,复查胆汁培养阴性,顺利出院。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恶性梗阻性黄疸行PTCD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胆管支架置入术 中西医结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支架植入术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不同类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锐 黄坤 +2 位作者 陈伟伟 韩山山 刘承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8年7月北京空军总医院收治的185例MOJ患者行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早期临床疗效。主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8年7月北京空军总医院收治的185例MOJ患者行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早期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梗阻部位及类型;术前与术后3~5 d、6~10 d相关血液学指标,如TBil、DBil、ALT、AST、ALP、GGT等;支架植入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85例患者中低位梗阻102例,高位梗阻75例,胆管全程梗阻4例,吻合口梗阻4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并置管引流,技术成功率为100%。185例患者共植入233枚支架,所有患者术后黄疸减退,食欲增加,肝功能恢复,其中显效146例,有效39例。低位梗阻患者手术疗效优于高位梗阻(χ2=10. 866,P=0. 001);高位Ⅰ型梗阻单、双支架引流效果以及手术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而高位Ⅱ、Ⅲ、Ⅳ型梗阻双支架引流效果优于单支架(χ2=6. 412,P=0. 011),双支架引流术后6~10 d TBil、DBil水平显著低于单支架引流(t值分别为2. 62、2. 06,P值均<0. 05)。结论 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能够改善MOJ患者肝功能与食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低位梗阻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高位梗阻;同时对于高位Ⅱ、Ⅲ、Ⅳ型梗阻,建议行双支架引流。对于胆管全程梗阻及吻合口梗阻,支架植入也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对于胆道合并十二指肠梗阻者,可行胆道联合十二指肠支架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胆道支架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引流管防脱接头的制作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好 戴欣钰 +3 位作者 赵义萍 赵艳梅 卢会玲 朱晓晨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17-17,共1页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是针对原因不明的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之一。而PTCD引流管由于管口内径较细,与一次性引流袋接口不配套。在临床护理中,通常将消毒后的止血带一...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是针对原因不明的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之一。而PTCD引流管由于管口内径较细,与一次性引流袋接口不配套。在临床护理中,通常将消毒后的止血带一端连接PTCD引流管口,一端连接于引流袋接口,但止血带较软容易打折、弯曲,并且连接处容易滑脱,给临床护理带来不便。为此,笔者研制了一种PTCD引流管防脱接头,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引流 防脱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一步法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4
作者 孙屹岩 姜远辉 +2 位作者 刘增胜 郁万江 丁月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9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一步法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CT引导下一步法胆管引流术,采用上腹部CT扫描选定腹壁穿刺点和靶胆管,确定穿刺路径和穿刺深度,使用6F穿刺引流系统穿刺靶胆管近侧壁,以J型导丝...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一步法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CT引导下一步法胆管引流术,采用上腹部CT扫描选定腹壁穿刺点和靶胆管,确定穿刺路径和穿刺深度,使用6F穿刺引流系统穿刺靶胆管近侧壁,以J型导丝辅助推送引流管。结果 104例患者中123例次经皮胆管引流术中,共尝试穿刺131次,穿刺引流成功率和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104/104)和97.12%(101/104);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轻微并发症包括一过性血性胆汁7例和少量肝被膜下血肿1例,术后前腹壁下引流管部分脱出6例。结论 CT引导下一步法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梗阻性黄疸处置方法,特别适用于急症和手术前过渡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黄疸 梗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导航辅助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技术探索
5
作者 杨涛 高大志 +4 位作者 许潭潭 史东宏 刘丽 陈佳海 许健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3-508,共6页
目的对比IQQA-Guide智能穿刺导航系统辅助下的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与同期的传统PTBD在治疗梗阻性黄疸方面的优劣,为进一步拓展电磁导航辅助PTBD的临床研究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56例因恶性梗阻性... 目的对比IQQA-Guide智能穿刺导航系统辅助下的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与同期的传统PTBD在治疗梗阻性黄疸方面的优劣,为进一步拓展电磁导航辅助PTBD的临床研究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56例因恶性梗阻性黄疸于东部战区总医院介入治疗科行PTBD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按术中穿刺胆管引导方式的不同分为电磁导航组(n=20)、传统透视组(n=36)。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规划穿刺胆管分级及直径、术中穿刺胆管次数、术中透视时间、术中辐射剂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改变。结果电磁导航组穿刺的胆管直径小于透视组(P<0.01)。术中电磁导航组在穿刺胆管针数、透视时间、辐射剂量明显优于透视组(P<0.01)。电磁导航组及透视组PTBD的术后TBIL、ALP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电磁导航组HB术后变化值较透视组小(P<0.01)。电磁导航组术后3天的CRP、CRP术后变化值低于透视组(P<0.05)。透视组术后HB较术前降低,术后3天CRP较术前升高(P<0.01)。电磁导航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透视组(P<0.05)。结论经电磁导航辅助PTBD术操作简单,安全可行,能有效提高胆管穿刺成功率,减少透视时间及术中辐射,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电磁导航 影像融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13
6
作者 魏炜 艾红 +5 位作者 阮骊韬 赵巧玲 杨锦茹 尹益民 任晓萍 潘文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1期782-78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包括胆管癌23例,胰头癌9例,化脓性胆管炎伴胆管结石4例,壶腹部肿瘤3例。结果行右肝管穿刺24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包括胆管癌23例,胰头癌9例,化脓性胆管炎伴胆管结石4例,壶腹部肿瘤3例。结果行右肝管穿刺24例,左肝管穿刺10例,同时行左右肝管穿刺5例。所有患者均一针穿刺成功,成功率100%;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在短期内有效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对于肝功能的恢复及后续治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梗阻性黄疸 经皮穿刺胆管置管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后不同营养支持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杨盛华 张诚华 杜凌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A组患者PTCD...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A组患者PTCD术后接受肠内营养支持,B组患者PTCD术后接受全静脉营养支持,分别于术前1 d、术后7 d比较两组患者的退黄效果、营养状况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50例接受PTCD术患者中39例引流效果理想,占78%,11例患者引流效果欠佳,占22%,其中A组5例(10%),B组6例(12%)。两种营养支持方法治疗后其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治疗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TCD以及营养支持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均得到提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之间的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患者经过PTCD术后退黄效果不明显,这部分患者的虽然也接受相同方案的营养支持治疗,其免疫能力的提升幅度较术后退黄效果好的患者小(P均<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退黄效果与PTCD术密切相关,与何种途径的营养方式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经皮穿刺胆管引流 肠道营养 胃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后出院患者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玉莲 莫伟 +1 位作者 刘欢欢 陈红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4-1019,共6页
目的Meta分析评价延续护理对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后出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 目的Meta分析评价延续护理对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后出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PTBD后出院延续护理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研究所(JBI)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作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有效文献,总样本量854例(对照组425例,干预组429例)。Meta分析显示,延续护理有效降低了PTBD后出院患者胆道感染(RR=0.42,95%CI=0.30~0.57)、穿刺处伤口感染(RR=0.19,95%CI=0.06~0.65)、导管脱出或移位(RR=0.31,95%CI=0.18~0.54)、导管堵塞(RR=0.23,95%CI=0.13~0.42)、引流管周围皮肤感染(RR=0.30,95%CI=0.12~0.77)、导管相关原因再入院(RR=0.34,95%CI=0.18~0.65)发生率,均P<0.05。结论与常规出院护理相比,延续护理可有效降低PTBD后出院患者胆道感染、穿刺处伤口感染、导管脱出或移位、导管堵塞、引流管周围皮肤感染、导管相关原因再入院等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经皮穿刺胆管引流 并发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内胆管穿刺引流+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36例的护理 被引量:8
9
作者 吕余珠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内胆管穿刺引流(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对3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一丝不苟地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结果36例患者显效21例(58.33%),一般12例(33.3... 目的探讨经皮肝内胆管穿刺引流(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对3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一丝不苟地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结果36例患者显效21例(58.33%),一般12例(33.33%),无效3例(8.34%),总有效率为91.66%。结论行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疗效可靠,创伤小,缓解症状快;同时,优质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胆管穿刺引流 胆道支架植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支架植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48例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茹利新 张海兵 +2 位作者 许建伟 纪鹏天 郑少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及胆管内支架置入术(PTBS)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及胆管内支架植入,术后予3D-CRT,常规分割,总剂量DT 4... 目的观察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及胆管内支架置入术(PTBS)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及胆管内支架植入,术后予3D-CRT,常规分割,总剂量DT 40~60 Gy/4~6周,观察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48例均引流成功,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21.85±54.73)μmol/L,术后1、2及3周总胆红素分别下降为(129.68±23.58)、(88.29±15.70)和(48.58±11.61)μmol/L;经3D-CRT后肿瘤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36例,稳定9例,肿瘤总有效率81.3%;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77.1%、37.5%;中位生存期18.5个月;无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PTBD+支架植入联合3D-CRT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恶性肿瘤伴黄疸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胆管内支架置入术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黄疸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中胰管显影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臻 韩新巍 +5 位作者 张伟 吴刚 丁鹏绪 水少锋 王艳丽 管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OJ)患者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中造影时胰管显影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7年2月间257例因OJ经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DSA下胆胰管同时显影者35...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OJ)患者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中造影时胰管显影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7年2月间257例因OJ经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DSA下胆胰管同时显影者35例,观察胆胰汇合部解剖结构特点,归纳分析胰管显影的原因。结果35例胰管显影者,确诊为胰胆管合流异常(PBM)31例,另4例考虑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或解剖缺陷相关。结论PBM是导致阻塞性黄疸PTCD术中胰管显影的主要因素,探究胰管显影原因,有助于提高对壶腹部结构、功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胆管合流异常 胰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PTBD术后长期置管引流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雪英 闻利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40-642,共3页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术后长期置管引流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7例肝门部胆管癌PTBD引流术后长期置管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结果 27例肝门部胆管癌PTBD引流术后长期置管的患者,经过精心...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术后长期置管引流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7例肝门部胆管癌PTBD引流术后长期置管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结果 27例肝门部胆管癌PTBD引流术后长期置管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自我护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临床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术后早期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患者置管期间心理、饮食、活动指导和自我护理宣教,配合有效的长期导管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可以使患者积极配合,顺利度过置管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部胆管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BD) 长期置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在恶性胆管梗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琪 周玮 +1 位作者 邹多武 李兆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80-884,共5页
恶性胆管梗阻(MBO)因胆汁排泄障碍引起梗阻性黄疸,可能导致胆管炎、脓毒血症、肝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胆管引流是解除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对于无手术机会的MBO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金属... 恶性胆管梗阻(MBO)因胆汁排泄障碍引起梗阻性黄疸,可能导致胆管炎、脓毒血症、肝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胆管引流是解除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对于无手术机会的MBO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金属支架是姑息性治疗的一线方法。近年来,对ERCP失败的MBO,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EUS-BD)技术逐渐被接受,认为是优于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的替代方法。有证据表明,由经验丰富的术者操作,对于远端MBO患者,EUS-BD甚至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法替代ERCP。本文就EUSBD在MBO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管引流 经皮穿刺胆管引流 恶性胆管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支架植入治疗胆管高位梗阻一例
14
作者 李强 马克敬 沈迪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9期1043-1043,共1页
关键词 胆管高位梗阻 支架植入治疗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胆道支架置入术 胆管扩张 CT扫描示 实验室检查 病例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在胆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惠 高堃 +3 位作者 翟仁友 戴定可 黄强 王剑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在胆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夹心法检测5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PCT浓度,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根据胆汁培养结果及临床症状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对比两组PCT、白细...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在胆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夹心法检测5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PCT浓度,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根据胆汁培养结果及临床症状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对比两组PCT、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血清PCT以0.25 ng/ml为阳性临界值,对胆道细菌性感染诊断的的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87.5%,WBC以8.89×109/L为阳性临界值,灵敏度为54.8%,特异度为83.3%,中性粒细胞比值以74.25%为阳性临界值,灵敏度为66.1%,特异度为70.8%,细菌感染组PCT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PCT检测在胆道感染的诊断中具有高敏感度和特异度,是胆道感染诊断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感染 经皮穿刺胆管引流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