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以根治性切除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二期切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俞武生 郭荣平 +4 位作者 石明 钟崇 韦玮 张亚奇 李锦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难以根治性切除的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手术切除的意义及疗效。【方法】分析143例难以根治性切除的大肝癌临床病理资料,其中68例经TACE治疗后二期切除(A组),75例未行术前TACE单纯切除(B组)。观察TACE前... 【目的】探讨难以根治性切除的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手术切除的意义及疗效。【方法】分析143例难以根治性切除的大肝癌临床病理资料,其中68例经TACE治疗后二期切除(A组),75例未行术前TACE单纯切除(B组)。观察TACE前后肿瘤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癌残留率,以及两组病人的术后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结果】①A组经TACE后肿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且肿瘤坏死增多,周围子灶的检出率增加22.1%;肿瘤与周围脏器的粘连增加,而肿瘤包膜形成增多、癌残留率显著降低(P<0.05);②A组的术中出血量和肝门阻断时间均较B组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严重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为88.2%、53.0%、36.1%和65.7%、37.7%、30.4%;B组分别为68.8%、36.9%、25.1%和46.2%、24.4%、9.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TACE使难根治性切除大肝癌肿瘤缩小、包膜形成和癌残留减少,有效地提高大肝癌根治性切除率,延长实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疲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谭益冰 张美芬 张俊娥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5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的疲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Piper疲乏修正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广州地区3所三甲医院113例肝癌患者TACE术后4周左右的社会人口学、疾...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的疲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Piper疲乏修正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广州地区3所三甲医院113例肝癌患者TACE术后4周左右的社会人口学、疾病治疗、疲乏、抑郁和睡眠质量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疲乏总分为4.24±1.73,疲乏发生率为88.50%,其中中度疲乏占79.65%,重度疲乏占4.42%;其文化程度、年龄及抑郁为疲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疲乏是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普遍存在的症状,主要受抑郁、文化程度及年龄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疲乏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病人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体力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谭益冰 张美芬 张俊娥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1期2839-284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病人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的体力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肝癌病人TACE术后4周左右的社会人口学、体力活动水平及抑郁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病人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的体力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肝癌病人TACE术后4周左右的社会人口学、体力活动水平及抑郁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5%肝癌病人TACE术后体力活动水平呈低水平,97.3%病人没有达到美国癌症学会体力活动指南标准。文化程度、年龄、甲胎蛋白(AFP)水平、患病时间和抑郁进入体力活动水平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结论]原发性肝癌病人TACE术后的体力活动水平低,处于不利于康复的水平,且受到多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体力活动水平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化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曾欢玲 陈晓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介入治疗是肝细胞肝癌(HCC)重要的治疗方法,其中以TACE最常用。TACE作为一种局部化疗方法,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对肝癌TACE后HBV-DNA变化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细胞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乙型炎病毒 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瘀血汤加减辅助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热血瘀证疗效及对血清MMP-1及MMP-9水平和肝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陈创 侯晓利 +2 位作者 张长征 刘振昌 王秀改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第11期195-199,共5页
目的观察下瘀血汤加减辅助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热血瘀证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 目的观察下瘀血汤加减辅助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热血瘀证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水平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中医辨证均为肝热血瘀证,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74例患者均给予TACE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下瘀血汤加减治疗,连续给药12周。统计两组疗效、整体Karnofsky评分及安全性。检测两组MMP-1、MMP-9、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 fetoprotein L3,AFP-L3)、肿瘤组织灌、肝功能、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T淋巴亚群水平,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64.86%(24/37)高于对照组的40.54%(1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MP-1、MMP-9、AFP、肝功能、AFP-L3、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MMP-1、MMP-9、肝功能、AFP、AFP-L3低于治疗前,ALB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MMP-1、MMP-9、AFP、AFP-L3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肿瘤组织灌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血流量(blood flow,BF)低于治疗前,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肿瘤组织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T淋巴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CD3^(+)、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淋巴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Karn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3项主症和7项兼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3项主症和7项兼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3项主症和7项兼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瘀血汤加减辅助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热血瘀证可改善肝功能,不影响肿瘤组织血流灌注,抑制MMP-1、MMP-9、AFP、AFP-L3的水平,减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瘀血汤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肿瘤组织血流灌注 原发性 热血瘀证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芹 杨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0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观察能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0例患者术后发生并...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观察能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0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迷走神经反射、股动脉栓塞、栓塞性胆囊炎、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尿潴留等;经过周密观察、对症治疗与护理,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严密细致地观察术后病情变化,正确认识和处理并发症,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对于提高并发症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卵巢上皮癌肝转移瘤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傅杰科 朱辉 黎克全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3,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治疗卵巢上皮癌 (EOC)肝实质内转移瘤的新方法。方法 :6例EOC肝实质内转移的患者 ,接受经动脉插管栓塞化疗 (TACE)和静脉化疗。治疗后定期行CT或MRI检查和CA12 5水平测定 ,根据治疗前后CA12 5水平和CT或MRI所测肿瘤体积的变... 目的 :探讨治疗卵巢上皮癌 (EOC)肝实质内转移瘤的新方法。方法 :6例EOC肝实质内转移的患者 ,接受经动脉插管栓塞化疗 (TACE)和静脉化疗。治疗后定期行CT或MRI检查和CA12 5水平测定 ,根据治疗前后CA12 5水平和CT或MRI所测肿瘤体积的变化和生存时间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18.3个月 (9~ 38个月 ) ,4例生存 ,2例死亡。其中显效 1例、有效 2例、稳定 1例和恶化 2例 ;CA12 5正常 4例、下降 2例。结论 :TACE治疗EOC肝实质转移是有效的 ,为EOC肝实质转移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癌 转移 经皮动脉栓塞化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评价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钱晓芹 夏泽 杨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TACE术后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21例(共30个病灶),采用SonoVue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结果①TACE术后超声造影检查对肿瘤内残存血供的检出率优于能量...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TACE术后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21例(共30个病灶),采用SonoVue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结果①TACE术后超声造影检查对肿瘤内残存血供的检出率优于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②HCC患者行TACE术后的超声造影表现:栓塞完全的病灶在造影的各个时相均表现为"缺损区",检测到血流的16个病灶大致有3种形态学表现;③造影后,可明确提示肿块栓塞后无血供的实际范围、TACE术后有无门脉内癌栓形成以及肝内有无微小新灶形成。结论超声造影可作为TACE后评价疗效的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皮动脉插管栓塞化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结合放松疗法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64
9
作者 章娟 邵艳 +4 位作者 兰军 肖刚 田荣华 刘志刚 王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减少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及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2例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音乐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术中护理;音乐组术前选择患者喜爱的音乐,术中实施音乐结合放松想象疗法至手术结束。记录患... 目的探讨减少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及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2例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音乐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术中护理;音乐组术前选择患者喜爱的音乐,术中实施音乐结合放松想象疗法至手术结束。记录患者手术期间生命体征;术前、术后24h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疼痛模拟评分尺进行评估。结果音乐组术中生命体征较对照组平稳,术后24h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音乐结合放松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减轻疼痛程度,增强患者术中舒适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音乐疗法 放松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内脏转位并肝癌行右半肝切除一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志龙 曹明溶 +1 位作者 龚瑾 张帆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6-687,共2页
关键词 全内脏转位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成像在肝细胞肝癌及TACE治疗后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斌 彭卫军 +5 位作者 陈灏 刘鲁明 唐峰 李建奇 顾雅佳 杨天锡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78-183,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细胞肝癌(HCC)的应用及介入治疗前后监测肿瘤变化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1例确诊HCC进行屏气状态下多个弥散梯度因子(b值=200s/mm^2、400s/mm^2、600s/mm^2、1000s/mm^2、2000s/mm^2)的弥散加权成像...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细胞肝癌(HCC)的应用及介入治疗前后监测肿瘤变化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1例确诊HCC进行屏气状态下多个弥散梯度因子(b值=200s/mm^2、400s/mm^2、600s/mm^2、1000s/mm^2、2000s/mm^2)的弥散加权成像,选用自旋平面回波(SE-EPI)序列(TR/TE=2000/46.7-78.1ms,层厚:8mm,层距:2mm),对肿瘤层面的瘤灶、邻近未累及肝实质区与背景噪声的信号强度(SI)进行测量,并观察经皮插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前后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b值的增加,肝脏DWI图像质量呈下降趋势。低b值DWI图像清晰但存在较明显的T_2透过效应;高b值时则图像模糊信号接近于背景噪声,当b值取600s/mm^2时,肝癌肿瘤与肝实质之间存在着最佳对比度。介入治疗后肿瘤的ADC值普遍有所增大,其中高b值时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屏气状态下DWI在肝脏肿瘤的应用完全可行,ADC值在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趋势可能具有监测肿瘤内部坏死情况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经皮插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LD和sE-Cad检测在TAE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劳明 欧盛秋 +3 位作者 吴芸 潘元平 朱波 黄文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5-117,共3页
为探讨血清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ALD)和可溶性上皮型钙粘蛋白(sE-Cad)检测对行经皮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的临床价值,对46例原发性肝癌行TAE术后监测各阶段患者血清ALD、sE-Cad及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并进行比较... 为探讨血清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ALD)和可溶性上皮型钙粘蛋白(sE-Cad)检测对行经皮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的临床价值,对46例原发性肝癌行TAE术后监测各阶段患者血清ALD、sE-Cad及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LD活性变化反映了肝癌组织的坏死程度,sE-Cad及AFP水平随治疗进行呈下降趋势,ALD活性及sE-Cad水平术前、术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LD活性及sE-Cad水平检测均可用于TA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特别是对AFP阴性的肝癌患者的疗效判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 可溶性上皮钙粘蛋白 原发性 经皮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大分割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欧涛 高兴旺 +3 位作者 韦海珠 陆海文 陈海金 向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7-648,650,共3页
目的初步观察原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大剂量分割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疗效和毒性,探讨这种治疗模式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对8例患者共13个病灶行1~4程TACE后,采用大分割模式的共面或非共面多野X线3-DCRT治疗,3... 目的初步观察原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大剂量分割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疗效和毒性,探讨这种治疗模式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对8例患者共13个病灶行1~4程TACE后,采用大分割模式的共面或非共面多野X线3-DCRT治疗,3~8Gy/次,3次/周,总剂量40~60Gy,LQ模型生物等效剂量52~84Gy。结果放疗结束1个月后复查,全部病灶中完全消退、部分消退和稳定者各占23.1%(3/13)、46.1%(6/13)和30.8%(4/13)。总有效率69.2%(9/13),临床获益率100%。随访1~5个月,全组中有1例发生放射性肝病。结论TACE联合大剂量分割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并有好的近期疗效,值得设置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研究其远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动脉栓塞化疗 大剂量分割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原发性 放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效能感、医学应对方式对实施TACE的肝癌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45
14
作者 廖婧 印义琼 +1 位作者 刘春娟 文曰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探讨实施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肝癌病人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医学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路径。[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6月—12月在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TACE的肝癌病人112例,应用一般自我... [目的]探讨实施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肝癌病人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医学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路径。[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6月—12月在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TACE的肝癌病人112例,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共性模块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 17.0和AMOS 22.0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实施TACE的肝癌病人生活质量总分为(61.20±14.10)分;病人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面对应对方式、屈服应对方式进入生活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面对应对方式与屈服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结论]实施TACE的肝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面对应对方式、屈服应对方式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生活质量 一般自我效能感 应对方式 影响路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容积对肝细胞癌TACE术后疗效判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海瑞 刘兆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的平均血小板容积在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6月接受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初次TACE术前、术后及随访过程中每次TACE术前、术后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并记录...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的平均血小板容积在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6月接受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初次TACE术前、术后及随访过程中每次TACE术前、术后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并记录肿瘤首次发生进展的时间(TTP)(参照m RECIST标准)。将初次TACE术前MPV值按中位数分为低MPV组与高MPV组,并比较两组TTP。结果共随访263例患者,HCC患者初次TACE术前MPV值(9.45±1.24)fL与初次术后MPV值(9.01±1.11)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4,P<0.05);HCC病灶首次出现进展时MPV值(9.38±1.16)fL与初次TACE术后MPV值(9.01±1.11)fL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498,P<0.05)。以初次TACE术前MPV值的中位数(9.3 fL)为界值,将初次TACE术前MPV值分为低MPV组、高MPV组,高MPV组首次肿瘤进展时间与低MPV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显示BCLC分期B、C期、初次术前MPV是HCC TACE术后肿瘤病灶进展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结论 HCC患者术前及术后MPV值的变化在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且初次术前MPV值可能对TACE术后HCC进展时间起到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平均血小板容积 经皮动脉造影及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早期肝癌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贇 沈强 钱国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39-743,共5页
极早期肝癌的治疗方法多样,各有所长。肝移植、手术切除、经皮消融是极早期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供肝资源缺乏,肝移植难以广泛开展,手术切除和经皮消融在临床上最为常用,且效果理想。经皮消融作为新型治疗方式,在微小肝癌和老年... 极早期肝癌的治疗方法多样,各有所长。肝移植、手术切除、经皮消融是极早期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供肝资源缺乏,肝移植难以广泛开展,手术切除和经皮消融在临床上最为常用,且效果理想。经皮消融作为新型治疗方式,在微小肝癌和老年患者的治疗中较手术切除有明显优势,但术后复发率较手术切除高。当以上3种治疗方法不可行时,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可作为补救性治疗。局部联合治疗优于单独局部治疗,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观察疗法"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移植 经皮消融 经皮动脉插管栓塞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对DNA空间结构微观损伤的Raman光谱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柯惟中 余多慰 +1 位作者 顾柏平 庄振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90-793,共4页
利用Raman光谱技术从分子水平研究了乙酸对鲱鱼精DNA空间结构微观损伤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 ,鲱鱼精DNA被乙酸浸润处理后 ,Raman特征频率与强度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证明了乙酸对DNA的损伤是整个分子 ,包括骨架磷酸基团、脱氧核糖... 利用Raman光谱技术从分子水平研究了乙酸对鲱鱼精DNA空间结构微观损伤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 ,鲱鱼精DNA被乙酸浸润处理后 ,Raman特征频率与强度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证明了乙酸对DNA的损伤是整个分子 ,包括骨架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及碱基。不仅是DNA的构象 ,而且其构型也发生了变化 :氢键断裂 ,B型构象被修改 ,DNA单、双链断裂 ,碱基也受到了严重损伤。其碱基损伤严重程度依次为胞嘧啶、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腺嘌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鲱鱼精 DNA 乙酸 治疗 空间结构 微观损伤 经皮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