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的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芦芳 周敏新 +1 位作者 项灿宏 孙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7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的护理。方法对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成功实施联合肝叶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1例因发生腹腔... 目的探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的护理。方法对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成功实施联合肝叶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1例因发生腹腔转移未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结论完善术前准备、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及胆道引流管的护理,术后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是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的护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部胆管癌 晚期 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项灿宏 姚力 +4 位作者 李启东 王文跃 刘霞 王泰龄 王成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对肝门部胆管癌行扩大右半肝切除术前使用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portalveinembolization,PVE)的疗效。方法2005年10月对1例伴有肝硬化的肝门部胆管癌施行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portalveinembolization,PTPE),记录... 目的探讨对肝门部胆管癌行扩大右半肝切除术前使用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portalveinembolization,PVE)的疗效。方法2005年10月对1例伴有肝硬化的肝门部胆管癌施行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portalveinembolization,PTPE),记录肝脏在血流动力学、体积、功能、病理方面的改变。结果PTPE术后第5天体温升至39.2℃,然后逐渐下降,同时伴有轻度右上腹痛,无恶心呕吐,未见腹腔出血及胆漏。PTPE术后左叶体积从417.0ml增加到522.4ml(肥大率125.2%);右叶体积从1041·3ml减少到1017·4ml(萎缩率97.7%);左叶占全肝的体积比从28.6%升至33·9%。左矢状部血流速度术前为12·8ml/s,术后当日、第6天分别为23·2、17·1ml/s。较原流量增加100%和39%(术后当日,第6天)。PTPE术后17d左肝胆汁的引流量超过右肝。PTPE术后34d患者接受扩大右半肝切除术,术中见肝左叶可见明显的肥大,肝脏5、6、7段(S5,6,7)与其余肝段间有明显的界限,术后3个月病情平稳。术后病理:栓塞叶门静脉狭窄及闭塞而肝细胞变性,坏死及凋亡。结论PVE能有效诱导未栓塞肝叶的肥大,从而提高对伴有肝损害的患者行扩大肝脏切除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门部胆管 门静脉栓塞 脏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栓塞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3
作者 万俊呈 周永杰 +3 位作者 余彩虹 金超俏 周逸柔 瞿旭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8-543,共6页
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方法,术后残肝体积不足导致的肝衰竭是制约手术切除成功率的关键因素。门静脉栓塞术(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PVE)通过栓塞门静脉以人为诱导肝脏体积增大,为避免患者术后因肝衰竭而导致的死亡提供了理论支... 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方法,术后残肝体积不足导致的肝衰竭是制约手术切除成功率的关键因素。门静脉栓塞术(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PVE)通过栓塞门静脉以人为诱导肝脏体积增大,为避免患者术后因肝衰竭而导致的死亡提供了理论支持。近年来,针对PVE的局限性,尤其是术后肝脏增长率不足等问题,国内外专家在该领域进行了多项创新。因此,该文通过总结PVE相关文献,综述了其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肿瘤 门静脉栓塞 剩余脏体积 切除 切除后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经皮肝穿门静脉大剂量热碘油栓塞治疗肝转移癌 被引量:9
4
作者 独建库 何伟华 +1 位作者 邹洋 马小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肝穿门静脉灌注大剂量加热碘油治疗肝转移癌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肝转移癌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采用TACE联合经门静脉路径灌注大剂量热碘油和常规TACE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肝穿门静脉灌注大剂量加热碘油治疗肝转移癌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肝转移癌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采用TACE联合经门静脉路径灌注大剂量热碘油和常规TACE治疗。结果术后复查CT、MRI,联合组瘤体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12、18、24个月,联合组总有效率为6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经皮肝穿门静脉灌注大剂量热碘油治疗肝转移癌疗效比常规TACE方法更有效,是治疗肝转移癌安全有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癌 门静脉栓塞 热碘油 T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PD-1抑制剂治疗伴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5
作者 郎旭 刘博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8-656,共9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仑伐替尼和PD-1抑制剂治疗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地纳入在临床实践中一线接受TACE联合仑伐替尼和PD-1抑制剂的伴PVTT的HCC患者。采用mRECIST标准对患...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仑伐替尼和PD-1抑制剂治疗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地纳入在临床实践中一线接受TACE联合仑伐替尼和PD-1抑制剂的伴PVTT的HCC患者。采用mRECIST标准对患者的靶病灶进行评估。对入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获取预后生存数据。收集并记录联合用药期间观察到的不良反应。采用log-rank检验对预后与基线特征进行探索性分析,纳入Cox回归分析进行多变量校正。结果:67例接受TACE联合仑伐替尼和PD-1抑制剂的伴PVTT的HCC患者纳入分析,4例患者取得完全缓解,30例患者取得部分缓解,25例患者病情稳定,5例患者病情进展,3例患者无法评价,该方案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0.7%,疾病控制率(DCR)为88.1%。预后数据提示67例伴PVTT的HCC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3个月(95%CI:5.85~12.75),中位总生存期(OS)为24.4个月(95%CI:19.11~29.69)。65例患者在接受联合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级别的不良反应(97.0%),其中34例患者(50.7%)出现≥3级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乏力、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和腹泻。结论:TACE联合仑伐替尼和PD-1抑制剂一线治疗伴PVTT的HCC患者具有潜在的疗效及可控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动脉化疗栓塞 仑伐替尼 PD-1抑制剂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静脉剥夺术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贺本松 肖鸣 +4 位作者 张琪佳 项灿宏 王言雄 李迎博 王之烁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88,共6页
门静脉栓塞术(PVE)可引起栓塞肝叶的萎缩和非栓塞肝叶的代偿性再生。但是由于PVE术后残余肝脏(FLR)再生不充分,因此部分患者在PVE术后仍不适合行肝切除术。近年来,行PVE同时行肝静脉栓塞术(HVE)的肝静脉剥夺术(LVD)显示出诱导FLR进一步... 门静脉栓塞术(PVE)可引起栓塞肝叶的萎缩和非栓塞肝叶的代偿性再生。但是由于PVE术后残余肝脏(FLR)再生不充分,因此部分患者在PVE术后仍不适合行肝切除术。近年来,行PVE同时行肝静脉栓塞术(HVE)的肝静脉剥夺术(LVD)显示出诱导FLR进一步再生的效果。相比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LVD触发了更快、更强的FLR再生,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更低。本文总结了LVD的相关文献,介绍LVD的有效性并分析各种技术路径的差异和安全性,认为LVD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术前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剥夺 门静脉栓塞 静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转移癌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春泽 吕维富 +3 位作者 张行明 肖景坤 张正峰 鲁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390,共7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9例无法或拒绝接受手术切除肝转移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6例)单纯行TACE,治疗组(23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 目的探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9例无法或拒绝接受手术切除肝转移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6例)单纯行TACE,治疗组(23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观察比较2种疗法对患者术后肝功能、肝脏体积、不良反应、并发症及近期疗效和累积生存率的影响。结果①术后6个月治疗组有效率65.2%(15/23)高于对照组30.8%(8/26)(P=0.04);治疗组肿瘤最长径总和由术前(9.92±2.63)cm下降为术后(7.32±2.61)cm,对照组由术前(10.34±3.12)cm下降为术后(9.13±3.42)cm,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1个月及13个月,累积生存率比较P<0.05。②肝脏体积变化比较:对照组术后肝脏体积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术前非栓塞叶体积为(481±251)cm3,术后2,4,8周分别为(523±250)cm3,(548±249)cm3,(552±249)cm3,分别比术前增加(10.1±7.6)%,(16.1±10.9)%,(17.2±11.5)%。③术后肝功能:两组患者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变化均不明显,治疗组术后第1,3天,ALT、AST、TB等指标较术前明显升高,至术后第7天下降(P>0.05)。两组相比,术后第1天、第3天ALT、AST、TB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第7、1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性PVE联合TACE能够有效的控制和缩小肝转移癌,改善患者累积生存率,是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转移癌安全有效的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癌 门静脉栓塞 动脉化疗栓塞 残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栓塞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花迎雪 颜志平 +4 位作者 程永德 乔德林 周兵 陈石伟 李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联合介入术式在治疗门脉高压症中的地位与作用。方法对30例高危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组,A组15例行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B组15例行单纯PSE术,术前、术后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侧支循环情况... 目的探讨一种联合介入术式在治疗门脉高压症中的地位与作用。方法对30例高危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组,A组15例行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B组15例行单纯PSE术,术前、术后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侧支循环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脾功能亢进均得到缓解,联合术式患者曲张静脉全部得到栓塞,A组术前、术后门脉内径无明显变化,术后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降低(P<0.05),奇静脉内径变小(P<0.01),血流量下降(P<0.01),血流速度降低(P<0.01);B组门脉管径变小,流速降低,流量下降(P<0.01),但奇静脉管径无明显改变,流速降低,流量下降。两组奇静脉血流量下降幅度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随访13~16个月,B组出现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2例,继发性门脉血栓形成1例,而A组未再出现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但出现门脉高压性胃肠病(PHG)2例(均有胃镜证实)。结论联合术式能有效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侵袭性小,尤其适用于肝功能差难以耐受外科分流及断流手术的患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部分脾栓塞 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介入栓塞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0
9
作者 姚红响 陈根生 +2 位作者 孙慧伶 颜志平 曾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和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介入栓塞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或联合脾动脉部分栓塞术预防...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和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介入栓塞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或联合脾动脉部分栓塞术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结果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手术成功率97.9%,止血率达100%。术中弹簧圈移位1例,发生以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为特点的迷走反射4例;术后出现顽固性(胸)腹水4例,腹腔内出血导致死亡1例。术后连续随访1年:在前6个月内2例死于肝衰竭,再出血2例;在后6个月内3例失访,再出血5例。结论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技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注意手术操作细节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门静脉穿刺 门静脉高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介入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金属内支架结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文涛 董生 +2 位作者 贾宁阳 欧阳强 严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1-773,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金属内支架结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肝穿刺途径置入门静脉金属内支架,同时(或1周后)行TACE。记录手术成功、狭窄开通、并发症和手术死亡... 目的:探讨门静脉金属内支架结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肝穿刺途径置入门静脉金属内支架,同时(或1周后)行TACE。记录手术成功、狭窄开通、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发生情况,随访支架通畅期和患者生存期。结果:门静脉通路穿刺成功率11/11;门脉支架置入成功率10/11;发生肝性脑病及肝功能衰竭1例。支架中位通畅期5.7个月(1~18个月);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5/11、4/11、2/11。结论:对巨块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但无远处广泛转移的患者,采用支架开通门脉主干及远端为非肿瘤所在肝叶的门脉,结合TACE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门静脉癌栓 金属内支架 门静脉 经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门静脉双重栓塞术治疗肝癌对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晓明 宋蔚青 +1 位作者 王居邠 胡国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5-38,共4页
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腹脉动脉门静脉双重插管,同时化疗栓塞,并观察了术前术后肝脏储备功能指标的变化。10例患者的肝实质栓塞率在8.36%~47.8%。其中4例接近或超过40%,血浆中cAMP基础浓度,术前术后相比无显... 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腹脉动脉门静脉双重插管,同时化疗栓塞,并观察了术前术后肝脏储备功能指标的变化。10例患者的肝实质栓塞率在8.36%~47.8%。其中4例接近或超过40%,血浆中cAMP基础浓度,术前术后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经胰高血糖素负荷后,cAMP浓度从术前的278.31降至术后的142.38pmol/ml,P<0.05,4例术后cAMP明显低下(小于90pmol/ml);患者术前肝动脉门静脉血流灌注指数与肝硬化时改变相似,8例中2例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均增加,3例肝动脉血流增加,门静脉减少,另外3例则相反;3例栓塞率较高。负荷后cAMP低下者出现了一过性黄疸和腹水。结果表明:①双重栓塞可损害一部分肝实质,对肝脏储备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尚在代偿范围之内;②双栓范围较大,cAMP低下时注意保护功能;③双栓后肝血流的变化复杂,应进一步研究必手术操作简便,方法可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脏储备功能 动脉 门静脉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静脉曲张栓塞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关键技术及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明艳 胡锦华 +3 位作者 王广川 崔屹 刘福利 张春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4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静脉曲张栓塞术(PTVE)的关键技术,分析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TVE治疗并长期随访的153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术后1、3、5年累计未出血率分别为96.6%、72.5%、54.6%。,累...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静脉曲张栓塞术(PTVE)的关键技术,分析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TVE治疗并长期随访的153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术后1、3、5年累计未出血率分别为96.6%、72.5%、54.6%。,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5.3%、72.1%、43.4%。Cox回归分析表明Child-Pugh分级(RR2.40,95%CI 1.23~4.58,P=0.04)和曲张静脉程度(RR 2.03,95%CI 1.16~4.34,P=0.04)为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Child-Pugh分级是判断预后的唯一影响因素(RR 2.65,95%CI 1.32~6.91,P=0.04)。结论根据曲张静脉特点选择不同组织胶注射方式对提高食管胃静脉曲张栓塞术的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并发症 经皮经静脉曲张栓塞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食管胃底静脉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青 兰春虎 赵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 经皮经门静脉栓塞 静脉治疗 食管胃底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静脉血栓栓塞行TIPS后肝破裂出血死亡1例
14
作者 吴妍娟 章青波 +1 位作者 王英元 孙俊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0-403,共4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肖某,男,44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某年9月12日因“上腹痛1周”入某区人民医院治疗,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稍缓解。9月13日转至某市人民医院治疗,入院时血压19.9/14.1 k Pa(149/106 mm Hg),实验室检查示:总胆红... 1案例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肖某,男,44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某年9月12日因“上腹痛1周”入某区人民医院治疗,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稍缓解。9月13日转至某市人民医院治疗,入院时血压19.9/14.1 k Pa(149/106 mm Hg),实验室检查示:总胆红素29.88μmol/L↑(参考值3.4~17.1μmol/L),直接胆红素10.69μmol/L↑(参考值0~6.8μmol/L),间接胆红素19.19μmol/L↑(参考值1.7~10.2μmol/L),丙氨酸转氨酶56.02 U/L↑(参考值10~40 U/L),纤维蛋白原5.73 g/L↑(参考值2~4 g/L),D-二聚体4.05 mg/L↑(参考值0~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门静脉 血栓栓塞 破裂 经颈静脉内门体静脉分流(TI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的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童玉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0期55-56,共2页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s embolization,PTVE)主要应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治疗,是继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外科切脾分流和断流术及内镜下曲张静脉注射硬...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s embolization,PTVE)主要应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治疗,是继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外科切脾分流和断流术及内镜下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和套扎术后,对重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的又一有效止血方法。我科近年来已开展十余例PTVE术,其中择期手术13例、急诊手术5例,近期止血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栓塞 经皮 经肝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志芳 王开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2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取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采取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治疗的27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术前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Pug... 目的观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取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采取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治疗的27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术前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Pugh C级)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再出血率、肝功能变化情况、肝性脑病发生率、术后2年生存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改变。结果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成功率为100.0%,止血率为100.0%,1例患者术后次日因呼吸衰竭死亡。患者平均门静脉压力由术前(19.9±3.2)mm Hg升至术后(22.7±4.7)mm Hg,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7.4±3.6)个月,随访期间再出血率为26.9%(7/26),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5.4%(4/26),术后2年生存率为84.6%。患者肝功能在术后3、6、12个月Child-Pugh评分下降,白蛋白水平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能够及时止血,且患者术后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较低,术后2年生存率较高,术后肝功能得到改善。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是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食管胃底静脉栓塞 硬化 消化道出血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栓塞术联合FOLFOX4方案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15例近期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5
17
作者 陈嵩 吴志强 +2 位作者 庄文权 郭文波 李健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8-333,共6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术(TAE)联合奥沙利铂+5-FU化疗(FOLFOX4)方案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15例行TAE联合FOLFOX4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HCC合并PVTT患者...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术(TAE)联合奥沙利铂+5-FU化疗(FOLFOX4)方案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15例行TAE联合FOLFOX4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HCC合并PVTT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配对原则收集同时期15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HCC合并PVTT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频率为每月复查1次,最长随访周期为12个月,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第3、6和12个月的生存率;对比两组患者PVTT的客观反应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HCC的ORR及DCR。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研究组在12个月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Log-rank检验),第3、6和12个月研究组患者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100%,73.3%,46.7%比73.3%,33.3%,13.3%;P<0.05);研究组PVTT的ORR及D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6.7%和80.0%比13.3%和40%;P<0.05),HCC的ORR和DCR均稍高于对照组(26.7%和60.0%比13.3%和40%;P>0.05)。结论FOLFOX4方案TAE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HCC合并PVTT安全可行,近期临床疗效优于TACE治疗,为HCC合并PVTT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动脉栓塞 FOLFOX4 持续动脉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与单独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远期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绍 王宏亮 +5 位作者 聂春晖 张岳林 周坦洋 余子牛 杨月 孙军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73-677,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比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与单独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TH)上消化道出血(UGH)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比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与单独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TH)上消化道出血(UGH)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立至2021年12月31日有关对比TIPS联合GCVE(试验组)与单独TIPS(对照组)治疗肝硬化PTH伴UGH疗效的相关文献;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及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7篇,总样本量为1486例,包括试验组803例、对照组68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6~12个月再次出血率[RR=0.32,95%CI(0.24,0.42),P<0.00001]、支架闭塞或狭窄率[RR=0.59,95%CI(0.39,0.89),P=0.01]及肝性脑病发生率[RR=0.54,95%CI(0.40,0.75),P=0.002]均低于对照组。结论TIPS联合GCVE可有效降低肝硬化PHT伴UGH患者中远期再次出血率、支架闭塞或狭窄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出血 门体分流 经颈静脉 栓塞 治疗性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栓塞术在肝癌治疗中临床应用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宏文 倪才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210-212,共3页
关键词 门静脉栓塞 临床应用 癌治疗 功能衰竭 liver 切除技 脏组织 癌切除 细胞性 vein 切除 原发性 继发性 切除率 PVE 切除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用于门静脉癌栓形成的进展期肝癌患者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丰姣 王中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664-664,共1页
即使口服多种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给肝硬化并发进展期肝癌(aHCC)的治疗带来一场革命,aHCC 患者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预后仍然极差,多模式的标准化治疗门静脉癌栓合并aHCC 尚未实现。
关键词 门静脉癌栓形成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进展期 癌患者 索拉非尼 标准化治疗 激酶抑制剂 PV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