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次经皮经肝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4
1
作者 金浩 刘会春 +5 位作者 李宗狂 王勇 鲁贻民 周磊 潘洪涛 黄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6-989,共4页
目的探讨再次经皮经肝置入胆道金属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6年3月,3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再次出现梗阻性黄疸,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经皮经肝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再次经皮经肝置入胆道金属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6年3月,3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再次出现梗阻性黄疸,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经皮经肝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成功再次置入支架,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下降。截至2016年5月,支架梗阻10例(生存3例,死亡7例),支架通畅时间1~9个月,中位数7个月;支架通畅21例(生存8例,死亡13例),随访1~20个月,中位数6个月。生存11例,随访1~20个月,中位数8个月;死亡20例,生存1~11个月,中位数7个月。结论对于经皮经肝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再次出现梗阻性黄疸者,再次行胆道支架置入术可一定程度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胆梗阻 经皮经肝胆引流 支架 二次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与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齐县伟 李博 《肝胆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析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与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指标、减黄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2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将其就诊编号按随机分层法分为A组(n=44... 目的探析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与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指标、减黄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2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将其就诊编号按随机分层法分为A组(n=44)与B组(n=40),A组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治疗,B组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对比一般治疗情况、肝功能指标、减黄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支架成功率为90.91%,略高于B组的82.50%,胆汁引流量、住院费用均略低于B组,且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73%,略低于B组的27.50%,但上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ALP、γ-GGT、ALT、TBIL、DBIL、TBA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但A组低于B组,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对患者肝功能指标、黄染程度的改善更显著,或具更高的支架置入成功率、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支架 肉镜下塑料支架 恶性梗阻性黄疸 肝功能 减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6
3
作者 吴亚琴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3期27-28,共2页
总结了27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患者恶性胆道梗阻的术后护理体会,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有关症状的改善情况,做好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等。认为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指导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 总结了27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患者恶性胆道梗阻的术后护理体会,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有关症状的改善情况,做好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等。认为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指导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胆梗阻 经皮肝穿刺胆 支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护理
4
作者 陈亭 刘文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55-956,共2页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梗阻 支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或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放置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附68例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皞 黄平 张啸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改良法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优越性。方法 6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先通过ERCP放置胆道支架,ERCP不成功则通过改良法PTCD窦道放置。观察其操作成功率、退黄效果、并发...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改良法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优越性。方法 6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先通过ERCP放置胆道支架,ERCP不成功则通过改良法PTCD窦道放置。观察其操作成功率、退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支架通畅期及患者生存期。结果 68例患者中58例通过ERCP成功置入内支架,8例行PTCD经窦道放入金属支架,2例均未能成功,成功率97.1%;所有患者术后瘙痒、腹痛及发热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各项转氨酶指标及胆红素水平迅速下降;7例患者支架再次阻塞,1例患者反复发作胆管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1.8%;塑料支架通畅期平均为112d;金属支架通畅期平均为212d;患者生存期最短为68d,最长为540d,平均为238d。结论 ERCP及改良法PTCD创伤小,疗效好,可作为无法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首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丹峰 刘志刚 +3 位作者 孙礼侠 刘昌阔 陈龙江 韦永明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技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对比分析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组(C组)、单纯胆道支架置入组(B组)及保守治疗组(A组)患者间的术前、术后肝功能改变,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率及远期生...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技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对比分析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组(C组)、单纯胆道支架置入组(B组)及保守治疗组(A组)患者间的术前、术后肝功能改变,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率及远期生存时间。结果共纳入病例58例,同A组相比,B、C组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1%(9/47),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B组术后第3、6、12月时支架通畅率分别为77.8%(14/18)、38.9%(7/18)、11.1%(2/18);C组术后第3、6、12月支架通畅率分别为85%(17/20)、55%(11/20)、30%(6/20);A组、B组及C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8.2及12.9个月。结论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技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切实可行,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肝功能,延长支架通畅时间,延长患者远期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恶性胆梗阻 化疗 临床疗效 保守治疗组 术后肝功能 通畅率 恶性梗阻性黄疸 远期生存 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尹晓翔 王志学 +2 位作者 沈松鹤 朱鸷翔 吴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94-95,共2页
目的评估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胆道支架置入同时在支架与胆管壁之间置入自制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例资料。结果支架通畅时间为(12.1±3.0)个月,95%CI为10.9~13.3... 目的评估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胆道支架置入同时在支架与胆管壁之间置入自制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例资料。结果支架通畅时间为(12.1±3.0)个月,95%CI为10.9~13.3;患者生存期为(13.0±2.8)个月,95%CI为11.8~14.1。阻塞性黄疸症状逐渐缓解,总胆红素(TBIL)于直接胆红素(DBIL)与术后2周、1个月均明显下降,肿瘤指标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疗效显著,既能解除胆道梗阻又能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125I粒子条 恶性阻塞性黄疸 内照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胆道梗阻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分析
8
作者 史学森 王丽娟 +3 位作者 王莲花 马春玉 张永立 李晓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2月对186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置管189次,对其成功率、支架堵塞时间、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首次置管成功率91.4%,总置...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2月对186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置管189次,对其成功率、支架堵塞时间、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首次置管成功率91.4%,总置管成功率93.5%,置管成功175例均达到降黄目的,临床症状缓解。带侧孔支架堵塞时间最短76d,最长132d;圣诞树支架堵塞时间最短148d,最长532d。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是恶性胆道梗阻有效的治疗方法,创伤小、方便、经济、安全,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治疗 支架 恶性胆梗阻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治疗胆道合并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被引量:6
9
作者 姜中华 杨红梅 +6 位作者 王正江 范志宁 王翔 沈伟明 吴旭东 凌鑫 张秀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1112-1115,共4页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治疗胆道合并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2月,对24例同时存在胆道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患者完成胆道支架、十二指肠支架置入,其中介入中心10例患者行经皮肝穿刺造影完成...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治疗胆道合并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2月,对24例同时存在胆道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患者完成胆道支架、十二指肠支架置入,其中介入中心10例患者行经皮肝穿刺造影完成胆道金属支架置入(percutaneoustranshepaticinsertionofbiliarystent,PTIBS),14例消化内镜中心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放置胆道金属支架(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guidedbiliarystent,ERCP.BS),其中1例失败后改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外引流术不纳入随访研究。胆管支架置入术后1周完成十二指肠支架置入。观察手术成功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并发症、支架通畅时间及患者生存期等指标。结果联合支架置入成功率95.8%(23/24),梗阻症状消失率87.0%(20/23);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后1周胃出口梗阻评分(2分6例,3分17例)较术前(O分6例,1分17例)明显改善(Z=-4.796,P=0.000)。胆道支架通畅时间(73.9±5.3)d,生存时间(93.0±4.9)d。十二指肠支架再发梗阻率17.4%(4/23)。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胆道、十二指肠支架联合置入治疗恶性胆道、十二指肠梗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恶性梗阻 胰胆管造影术 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定位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术治疗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史振军 方嘉峰 黄水才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2期31-33,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超声定位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术治疗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患者,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5例。甲组实施外科手术,乙组实施超声定位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 目的探究分析超声定位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术治疗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患者,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5例。甲组实施外科手术,乙组实施超声定位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97.1%高于甲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TBIL、DBIL、ALB、PA水平均有所改善,且乙组患者TBIL水平(57.2±7.6)μmol/L、DBIL水平(34.2±5.1)μmol/L明显低于甲组的(102.7±7.8)、(69.8±10.2)μmol/L,ALB水平(36.1±1.0)g/L、PA水平(181.2±4.0)mg/L均高于甲组的(32.8±1.5)g/L、(172.3±3.7)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QOL评分高于手术前,且乙组患者QOL评分(44.5±4.2)分高于甲组的(34.0±3.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超声定位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术治疗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疗效、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管穿刺管术 超声定位 外科手术 恶性肿瘤致胆梗阻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机制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旭斌 陶绪雄 +2 位作者 吴勇平 王鹏 江红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6期74-75,共2页
目的研究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选取住院部收治的30例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狭窄原因、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首次支架置入成功率... 目的研究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选取住院部收治的30例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狭窄原因、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首次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3.3%,胆道恢复畅通率96.7%;治疗后再狭窄发生率为13.3%;随访6个月生存率为83.3%,12个月生存率为13.3%;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675、4.2751、2.1977,P<0.05)。结论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后再狭窄主要是由肌肉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加强以及肿瘤的生长引起,支架置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防止狭窄的发生,可在临床行更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胆梗阻 支架 再狭窄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杰桓 张伟娜 +2 位作者 许教远 林钊辉 刘颖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4期37-38,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36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左肝内胆管外下支进针,24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右肝内导管进针。对患者的穿刺成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36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左肝内胆管外下支进针,24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右肝内导管进针。对患者的穿刺成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及术后2周肝功能对比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59例患者穿刺成功,1例患者穿刺失败。在穿刺成功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的患者57例,二次穿刺成功的患者2例。术后2周,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总胆红素(TBIL)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例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胆汁内混有血液,1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腹痛以及出汗,在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以及临床体征消失。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的治疗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其穿刺成功率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患者的肝功能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值得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经肝胆穿刺 管引流 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引流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正起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引流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行内镜下取石治疗的66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受试者临床资料,根据其引流方式分为取石后留置胆道塑料支架引流组(研究组)和...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引流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行内镜下取石治疗的66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受试者临床资料,根据其引流方式分为取石后留置胆道塑料支架引流组(研究组)和取石后留置鼻胆管引流组(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内结石复发率、复发间隔时间、引流通畅率及脱落率。结果两组受试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受试者结石复发率、复发间隔时间、引流通畅率及脱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胆道结石清除后留置塑料胆道支架或鼻胆管均可获得较理想的引流效果,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塑料支架引流术 复发性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艾淑智 余琼兰 卢奕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期198-201,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的护理配合。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患者中抽取12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组(n=60例)常规护理,给予... 目的研究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的护理配合。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患者中抽取12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组(n=60例)常规护理,给予优质组(n=60例)围术期优质护理。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结果优质组护理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09±0.41)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者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心理健康(MH)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对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患者的护理价值显著,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血管支架 复杂先心病 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 围术期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原辉东 洪慧杰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MOJ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RCP组67例和经皮肝穿刺肝内胆管引流术(PTCD)组53例。ERCP组给予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PTCD组给...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MOJ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RCP组67例和经皮肝穿刺肝内胆管引流术(PTCD)组53例。ERCP组给予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PTCD组给予PTCD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30(QLQ-C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结果:ERCP组和PT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5%(60/67)和92.45%(49/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RCP组低位梗阻患者总有效率为97.37%(37/38),高位梗阻患者总有效率为79.31%(23/29);PTCD组低位梗阻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位梗阻患者总有效率为95.65%(22/2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ALT、AST、TBIL和DBIL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上述4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MOJ有较好的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皮肝穿刺肝内胆管引流术 支架 恶性阻塞性黄疸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柴常运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1期81-82,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4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 目的 :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4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然后,记录这些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本研究中的14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胆汁引流通畅现象的患者有143例,出现胆汁引流不畅现象的患者有3例;其中引流胆汁中出现少许血液的患者有6例,穿刺部位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有5例。结论 :使用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经皮经肝胆穿刺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顺行置入支架管治疗输尿管狭窄3例报告分析
17
作者 倪安 徐光海 毛翠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1期166-168,共3页
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经皮肾顺行置入支架管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3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经尿道手术均失败,改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引流,待感染控制、肾功能好转后,二期... 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经皮肾顺行置入支架管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3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经尿道手术均失败,改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引流,待感染控制、肾功能好转后,二期通过经皮肾通道顺行置入导丝,再沿导丝推入支架管的方法均取得成功。随访6~18个月,预后良好。对于输尿管狭窄患者,首选方法为经尿道采用镜体扩张、球囊扩张、内切开、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等方法治疗,但某些特殊病例只能采用经皮肾顺行置入支架管的非常规方法,此办法能够解除输尿管梗阻患者的积水症状,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且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狭窄 经皮肾顺行支架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试验研究
18
作者 马宁 蒋世良 +4 位作者 黄连军 赵世华 徐仲英 阮英茆 孟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35-440,共6页
目的 :研究在正常小型猪主动脉置入自膨式血管内支架 (ES)后再狭窄形成的机制及行经皮血管成形术 (PTA)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中华小型猪 7只。 1只为预实验组 ,行血管造影后处死。 6只为实验组并随机分为 3组 ,均于主动脉弓降部置入... 目的 :研究在正常小型猪主动脉置入自膨式血管内支架 (ES)后再狭窄形成的机制及行经皮血管成形术 (PTA)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中华小型猪 7只。 1只为预实验组 ,行血管造影后处死。 6只为实验组并随机分为 3组 ,均于主动脉弓降部置入血管内支架。组 1和组 2、3分别于术后 3个月及 3、6个月行血管造影 ;其中组 3术后 6个月对狭窄行经皮血管成形术。结果 :血管内支架均成功置入实验组主动脉弓降部。术后 6个月生长发育所致平均狭窄百分面积为 6 .6 0± 3 .5 5 %,内膜增殖所致平均狭窄百分面积为 1 4.6 1± 0 .3 7%。术后第 6个月血管内支架置入处前后收缩期压差为 1 .76± 0 .3 7kPa ,行球囊扩张术后压差消失。结论 :自膨式血管内支架置入小型动物主动脉可因其生长发育造成再狭窄 ,并随时间推移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主动脉 经皮血管成形术 狭窄 血管内支架 血管支架 平均 消失 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胆道镜在经皮经肝途径胆管肿瘤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金浩 刘会春 +3 位作者 李宗狂 王勇 满忠然 黄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8-700,共3页
目的探讨超细胆道镜在经皮经肝胆管肿瘤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9月,对21例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的胆管肿瘤,应用超细胆道镜取活检。结果 10例获... 目的探讨超细胆道镜在经皮经肝胆管肿瘤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9月,对21例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的胆管肿瘤,应用超细胆道镜取活检。结果 10例获得明确病理结果(腺癌),5例倾向于癌诊断,1例上皮内瘤变,3例乳头状增生伴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病理结果为炎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细胆道镜可以应用于胆管肿瘤经皮经肝途径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经皮经肝胆引流 经皮经肝胆道支架置入 超细胆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在经皮肝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前建立通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文军 郑楠 潘君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3期109-112,121,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在经皮肝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前建立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2015年10月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超声引导经皮肝胆道引流术(PTCD)建立术前取石通道为...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在经皮肝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前建立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2015年10月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超声引导经皮肝胆道引流术(PTCD)建立术前取石通道为A组,18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PTCD建立术前取石通道为B组。对两组不同影像引导方法的胆管穿刺准确性、总穿刺时间、PTCD置管成功率、置管术时间、介入医师及患者受X线辐射剂量、穿刺路径合理性、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取净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在胆管穿刺准确性、总穿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介入医师及患者受X线辐射暴露剂量方面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PTCD置管成功率、置管术时间、穿刺路径合理性、结石取净率方面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肝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前建立通道中,超声与DSA两种引导方法各有优缺点。两者相互配合使用可使经皮肝胆道镜(PTCs)术通道建立更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经皮肝胆 肝胆管结石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