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甲甙用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管周重度皮炎的护理 被引量:5
1
作者 徐静 吴兰梅 钟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管周重度皮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带管出院发生管周重度皮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敷料组(22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行生理盐水清创、聚维酮碘消毒后...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管周重度皮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带管出院发生管周重度皮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敷料组(22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行生理盐水清创、聚维酮碘消毒后使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敷料组行生理盐水清创后使用康乐保护肤粉和多爱肤敷料进行创面保护;观察组行生理盐水清创后使用黄芪甲苷和康乐保护肤粉,并使用多爱肤敷料进行创面保护。评价皮肤愈合时间、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1个月三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而敷料组较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5,P<0.01)。三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黄芪甲苷联合多爱肤敷料能有效促进伤口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疼痛程度,加快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 皮炎 黄芪甲苷 多爱肤敷料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涛 沈雄山 晏华军 《肝胆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并发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TCD的17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PTCD术后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0例梗阻性黄疸患...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并发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TCD的17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PTCD术后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中,35例出现了术后感染,感染率为20.59%。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术前黄疸天数、术前KPS评分、术后每日引流量、术前ALT、ALP、TBIL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黄疸时间长、ALP水平过高是PTCD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术后引流良好是PTCD的保护因素。结论对于要实施PTCD手术的患者,加强术前的评估和术后管理对预防及控制感染有重大意义,早期的实施手术及良好的术后引流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 感染 梗阻性黄疸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燕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4期28-28,3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梗阻性黄疸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结果:治疗成功42例,治疗成功率95.5%,死亡2例,死亡率4.5%。且治疗后患者黄疸及皮肤瘙痒症状均明显改善,总胆红素显著降低。...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梗阻性黄疸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结果:治疗成功42例,治疗成功率95.5%,死亡2例,死亡率4.5%。且治疗后患者黄疸及皮肤瘙痒症状均明显改善,总胆红素显著降低。结论:将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应用于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 梗阻性黄疸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4
作者 董胜利 昝松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7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方法:在B超或X线引导下,对2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PTCD治疗。结果:22例中,21例成功,成功率为95%。死亡2例,死亡率为9%。单纯胆道造影(PTC)1例,放置引流管引流17例,置入金...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方法:在B超或X线引导下,对2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PTCD治疗。结果:22例中,21例成功,成功率为95%。死亡2例,死亡率为9%。单纯胆道造影(PTC)1例,放置引流管引流17例,置入金属胆道支架9例。治疗后黄疸和皮肤瘙痒减轻,总胆红素明显下降,肝功能改善,效果满意。结论:此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引流可靠有效,是梗阻性黄疸较好的引流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 梗阻性黄疸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5
作者 彭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1期220-221,共2页
目的研究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分析。方法 107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有效... 目的研究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分析。方法 107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 急性胰腺炎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柴常运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1期81-82,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4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 目的 :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4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然后,记录这些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本研究中的14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胆汁引流通畅现象的患者有143例,出现胆汁引流不畅现象的患者有3例;其中引流胆汁中出现少许血液的患者有6例,穿刺部位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有5例。结论 :使用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经皮经肝胆穿刺置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引流结合放疗在乙肝病毒感染不能手术的肝门区胆管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青峰 孙志华 伍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结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肝门区胆管癌的疗效。方法不能手术切除并乙肝病毒感染的肝门区胆管癌患者15例,PTCD术后采用3DCRT,处方剂量50.4 Gy,用Kaplan-Meier法...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结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肝门区胆管癌的疗效。方法不能手术切除并乙肝病毒感染的肝门区胆管癌患者15例,PTCD术后采用3DCRT,处方剂量50.4 Gy,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15例患者PTCD术后黄疸改善,3DCRT后中位生存期为10.6个月。结论 PTCD有效缓解了阻塞性黄疸,结合3DCRT对不能手术并HBV感染的肝门区胆管癌患者有较好的局部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乙肝病毒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PTB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效果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海爽 周锋盛 +3 位作者 蒋骁 陈俊 周昊 吴鹏西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B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9例次行PTBD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3例次一次穿刺置管引流成功,6例次为两穿刺引流成功,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7%(133/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B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9例次行PTBD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3例次一次穿刺置管引流成功,6例次为两穿刺引流成功,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7%(133/139)。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TB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较好,能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并降低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9
作者 李健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6期38-38,共1页
目的:通过对术前、术后2周胆红素指标的比较,验证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比较术后与术前的TBIL、DBIL、IBIL有无差别。结果:术后胆红素指标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经皮肝胆道引流术是恶性梗阻性黄疸较好的姑息治疗方法。适... 目的:通过对术前、术后2周胆红素指标的比较,验证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比较术后与术前的TBIL、DBIL、IBIL有无差别。结果:术后胆红素指标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经皮肝胆道引流术是恶性梗阻性黄疸较好的姑息治疗方法。适时辅以动脉化疗灌注或栓塞术可以控制肿瘤生长速度,缩小肿瘤体积,延缓支架再狭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 支架动脉化疗灌注及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