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姜继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9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老年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经...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老年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18.06±2.53)ng/L、NF-κB(12.16±2.06)pg/ml、CRP(6.46±1.68)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3±3.32)ng/L、(22.99±2.83)pg/ml、(9.63±1.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总胆红素(55.46±17.74)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29.92±8.16)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36±11.83)、(43.83±11.9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MOJ患者实施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炎症因子水平,还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 介入手术 老年 并发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洪振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间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引流术组和联合治疗组。用经... 目的:研究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间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引流术组和联合治疗组。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对引流术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对联合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水平均低于引流术组患者,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引流术组患者,其术后住院的时间短于引流术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能显著改善其血清胆红素的水平,缓解其病情,且其术后的并发症较少,住院的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 介入手术 老年 恶性梗阻性黄疸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
3
作者 包旭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1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武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病历信息,按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行腹腔...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武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病历信息,按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3例)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术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VA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IL-6、CRP、TNF-α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存在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可缓解急性胆囊炎患者疼痛,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超声 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后一期与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许春生 孙光明 《肝胆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后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二期LC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PTGD后行LC手术的92例急性胆囊炎患... 目的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后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二期LC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PTGD后行LC手术的9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根据LC手术的时机分为PTGD后一期组(n=45,拔除引流管后72h内行LC手术,简称一期组)和PTCD后二期组(n=47,拔除引流管后2~4周行LC手术,简称二期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胆囊壁厚度、LC手术难度评分、中转开腹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一期组(P<0.05)。一期组LC后24hTBiL、AST、ALP、ALT、GCT水平均低于二期组(P<0.05)。LC后24h一期组hs-CRP、PCT、TNF-α、IL-6水平均低于二期组(P<0.05)。LC后24h两组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二期组(P<0.05)。结论仑PTCD后一期行LC可减轻炎性反应程度,有效保护肝功能,缩短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穿刺管引流 一期腹腔镜手术 二期腹腔镜手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伴局限性腹膜炎效果分析
5
作者 郑皓文 韩美伊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病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病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PTGD序贯LC治疗,n=43)和对照组(急诊LC治疗,n=103),对两组LC手术时间、住院总天数、术后排气时间、LC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总花费、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PTGD至LC时间为(38.74±18.30)d。观察组LC手术时间[(53.95±17.75)min]低于对照组[(66.34±24.61)min],观察组住院总天数[(9.23±3.62)d]高于对照组[(7.34±3.80)d],观察组LC术后带管时间[(4.33±2.42)d]低于对照组[(7.21±4.30)d],观察组住院总花费[(32306.29±11551.70)元]高于对照组[(21588.82±5338.03)元](P<0.05)。观察组LC术后排气时间[(1.88±0.79)d]与对照组[(1.73±0.7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急诊LC相比,PTGD序贯LC可降低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患者的手术难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PTGD序贯LC存在总体费用高,治疗周期长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穿刺管引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局限性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一步法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急性重症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蓝晓锋 蒋卉 +5 位作者 解翔 格桑旦增 罗召 崔称旦增 吴军 尹纯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794-79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采用一步法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在急性重症胆囊炎(ASC)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TGD治疗的ASC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采用一步法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在急性重症胆囊炎(ASC)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TGD治疗的ASC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7岁;病程42~64 h,平均病程55.77 h。行PTGD,统计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临床症状缓解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比较其术前、术后第1天胆囊长径、胆囊宽径及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感染指标变化;分析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腹痛缓解率;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患者腹痛症状缓解率分为86.7%(26/30)、96.7%(29/30)和100.0%(30/30)。其中26例患者于术后5~6周后行LC。患者术后第1天胆囊长径、胆囊宽径均较术前减小[(76.58±8.62)mm vs(105.35±14.84)mm、(28.71±5.29)mm vs(41.25±3.41)mm。P<0.05]。患者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VAS评分在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均较术前下降,且术后第3天低于术后第1天(P<0.05)。术后出现1例发生引流管脱管,1例胆汁引流不畅,但均未出现出血、胆汁漏、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ASC的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下一步法行PTGD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炎症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一步法 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 急性重症胆囊炎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孔世杰 藏克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研究床旁超声引导的经皮穿刺置管引流(UG-TPPCD)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 目的 研究床旁超声引导的经皮穿刺置管引流(UG-TPPCD)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S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UG-TPPCD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自然杀伤细胞(NK)、内源性SS]、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生理健康状况(APACHEⅡ)以及在治疗进程中并发症的出现状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14%(34/35),明显比对照组77.14%(27/3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胞因子NK细胞水平比对照组高,内源性SS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胰腺坏死、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5.71%(2/35),明显比对照组22.86%(8/3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G-TP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有效减轻胰腺损伤,调节免疫反应,减少并发症,缩短临床指标改善时间,改善患者生理健康状况,促进恢复,提升整体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经皮穿刺置管 重症胰腺炎 引导 引流 生长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孟庆欣 杨斌 李元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在病情危重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53例危重患者,男33例,女20例,年龄为13~84岁,平均(57±5)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针经1.5—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在病情危重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53例危重患者,男33例,女20例,年龄为13~84岁,平均(57±5)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针经1.5—2.5cm的肝组织后穿过胆囊床进入胆囊腔内,退出针芯,放人导丝,拔出穿刺针,沿导丝送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抽出导丝,抽尽胆汁,用甲硝唑液冲洗胆囊至抽出液变清。结果:53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手术后右上腹疼痛症状立即缓解。手术后24h体温及白细胞明显下降,5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7例胰头癌或胆管癌患者术后3d,巩膜及皮肤黄染基本消退,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PTGD,对于危重不能耐受手术或难以施行手术的患者,是一项安全、经济、易于操作、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穿刺管引流 彩色多普勒超声 危重 急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患者带管出院后的微信随访效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许超丽 郁新 周莉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6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0例PTGD带管出院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联合微信随访。随访4周,比较2组患者管路...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0例PTGD带管出院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联合微信随访。随访4周,比较2组患者管路护理知识知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4周后,观察组管路护理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管、局部感染、引流管堵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GD带管出院患者应用微信随访,有助于提高患者管路护理知识知晓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随访 经皮经肝胆囊管管引流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腹腔脓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云 朱长康 谢小路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7期554-557,共4页
比较CT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腹腔脓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收治的腹腔脓肿行PCD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CT引导PCD)和对照组(超声引导PCD)... 比较CT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腹腔脓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收治的腹腔脓肿行PCD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CT引导PCD)和对照组(超声引导PCD),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治愈率、穿刺置管时间、腹部症状缓解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穿刺费用及并发症。两组在穿刺置管时间、腹部症状缓解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治愈率以及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穿刺成功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7.37%比78.26%,P<0.05);而在穿刺费用上,对照组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CT引导下的PCD穿刺成功率相对较高,而超声引导下的PCD的穿刺费用较低,且应用便利,两种引导穿刺的方式各有优势,应根据个体化进行合理选择,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管引流 腹腔脓肿 超声引导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危内芳 王志耘 刘玉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收治的80例单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胸腔闭式引... 目的:分析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收治的80例单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组行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置管准确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平均肺复张时间。结果:置管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置管时,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置管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平均肺复张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效果较好,其置管准确率高,患者肺复张时间早,疼痛症状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气胸 闭式引流 经皮胸腔穿刺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手术置管引流单双腔引流管疗效对比
12
作者 陈大卫 巫青 +2 位作者 王凌 陈俊鹏 李琳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9期12-13,共2页
目的:分析在超声引导下实施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手术(PTGBD)置管时选择单腔与双腔引流管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9月超声引导下PTGBD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单腔引流管治疗;试验... 目的:分析在超声引导下实施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手术(PTGBD)置管时选择单腔与双腔引流管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9月超声引导下PTGBD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单腔引流管治疗;试验组给予双腔引流管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置管后72 h内总引流量高于对照组,手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置管后72 h内体温、胃肠功能及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实施PTGBD置管引流时选择双腔引流管可增加引流量,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机体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引流 双腔 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研究
13
作者 易小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6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云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切开组、穿刺组,每组各35例。...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云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切开组、穿刺组,每组各35例。切开组行传统胆总管切开引流术,穿刺组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引流时间对比,穿刺组均较切开组短(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对比,穿刺组较切开组少(P<0.05)。治疗前,两组TBIL、DBIL、ALT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两组TBIL、DBIL、ALT均低于治疗前,且穿刺组均较切开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IL-6、IL-4、CRP、PCT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两组IL-6、IL-4、CRP、PCT均低于治疗前,且穿刺组均较切开组低(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穿刺组较切开组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疗效显著,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较快,且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间对最终疗效的影响
14
作者 宋云鹏 邢戬 +2 位作者 姚贵宾 甘景超 曹剑宇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6-19,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ACC)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实施时间对最终疗效的影响。方... 目的研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ACC)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实施时间对最终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A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PTGD后行LC治疗。根据PTGD后行LC的间隔时间分组,>60d为试验组、≤60d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LC前胆囊壁厚度较对照组薄,行LC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LC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LC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TGD术后60d后再行LC治疗ACC患者有更好的手术表现,缩短手术时间等的同时还能提高术中及术后安全性,减轻患者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3
15
作者 丁利霞 沈芊 庄二宝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1期42-44,共3页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分别采用PTGBD治疗(PTGBD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分别采用PTGBD治疗(PTGBD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LC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的体温、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及手术并发症率。PTGBD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LC组(P<0.05);术前,PTGBD组与LC组的体温、WBC、IL-2、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PTGBD组的体温、WBC、IL-2、IL-4水平均低于对应时间点的LC组(P<0.05);PTGBD组与LC组手术并发症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与LC差异不大,但是具有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经肝胆穿刺管引流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礼福 《现代医院》 2020年第3期435-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78例,接受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的3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接受胆囊造瘘术...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78例,接受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的3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接受胆囊造瘘术的3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3天的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gM、IgA及IgG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及胃肠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TNF-α分别为(10.17±3.26)mg/L、(13.54±4.86)ng/L、(10.35±3.17)ng/L,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IgM、IgA、IgG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IgM为(1.19±0.33)g/L,IgA为(1.91±0.43)g/L,IgG为(1.11±0.15)g/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79±0.31)d,排便时间为(2.68±0.31)d,进食固体食物时间为(5.89±0.51)d,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69%(3/39),低于对照组的25.64%(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可有效减轻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缩短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穿刺管引流 老年急性胆囊炎 胃肠功能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杰桓 张伟娜 +2 位作者 许教远 林钊辉 刘颖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4期37-38,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36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左肝内胆管外下支进针,24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右肝内导管进针。对患者的穿刺成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36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左肝内胆管外下支进针,24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右肝内导管进针。对患者的穿刺成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及术后2周肝功能对比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59例患者穿刺成功,1例患者穿刺失败。在穿刺成功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的患者57例,二次穿刺成功的患者2例。术后2周,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总胆红素(TBIL)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例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胆汁内混有血液,1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腹痛以及出汗,在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以及临床体征消失。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的治疗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其穿刺成功率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患者的肝功能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值得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经肝胆穿刺 管引流 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高手术风险急性胆囊炎 被引量:26
18
作者 张志鹏 谭石 +2 位作者 凌晓锋 付颖 崔立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治疗高手术风险的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4月超声引导PTGBD治疗的高手术风险急性胆囊...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治疗高手术风险的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4月超声引导PTGBD治疗的高手术风险急性胆囊炎20例的临床资料。年龄58~94岁,平均83.1岁,胆囊急性炎症均为Ⅲ级,ASA分级Ⅲ级及以上。结果均顺利完成穿刺。术后并发症3例(15%),均为穿刺管脱出,无死亡。术后饮食恢复中位时间2(1~5)d;住院中位时间7(5~21)d。穿刺后41(30~58)d拔除引流管。结论超声引导PTGBD是高手术风险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有效的替代急诊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术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和延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 被引量:24
19
作者 项灿宏 周雷 +3 位作者 马仁 花瞻 姚力 王文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452-453,共2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30例老年(>65岁)...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30例老年(>65岁)急性胆囊炎使用PTGBD的临床资料。均为伴有严重内科疾病和(或)保守治疗症状不缓解的患者。结果29例导管置入成功,1例因胆囊内充满结石置管未成功,行胆汁抽吸术。并发症包括导管脱落2例(1例重新插入,1例症状缓解未再插入),1例因病情加重,后改行胆囊造瘘+腹腔冲洗引流术。27例带管出院。25例PTGBD后3周拔管,2例胆囊管梗阻中1例引流管脱落,1例保留至8周后手术。28例结石性胆囊炎接受延期手术:25例LC,2例经窦道行胆道镜胆囊取石,1例伴有胆总管结石因发现有腹膜后肿物(肾上腺肿物)行开腹手术。另4例胆总管结石中,2例在LC同时行胆道镜取石,2例LC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无死亡,无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的老年病人,结合使用PTGBD和延期的LC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老年急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沈光贵 姜小敢 +4 位作者 鲁卫华 金孝岠 吴敬医 王箴 王涛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60-462,465,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0年12月~2013年7月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囊... 目的:评价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0年12月~2013年7月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23例临床资料,分别于穿刺前、穿刺后第3天比较患者临床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发热、呼吸困难)及各项指标变化(白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淀粉酶、脂肪酶、转氨酶、胆红素、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MODS评分),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出血、胆漏、肠道损伤、导管易位,导管滑脱)。结果:23例患者中成功实施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21例(91.3%)。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第3天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大部分生化指标及危重病相关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而谷丙转氨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2例患者因穿刺后出血导致穿刺失败,1例经积极止血输血治疗后出血停止,另1例经外科手术止血。所有患者中发生胆漏1例(4.8%),经积极引流治疗后缓解;发生导管易位引流不畅2例(9.5%);发生非计划拔管1例(4.8%),后改为手术治疗;未发生肠道损伤并发症。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临床指标及相关危重病评分,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重症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胆囊管引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