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肝胆道引流术(PTCD)辅助支架置放治疗胆管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被引量:15
1
作者 瞿旭东 颜志平 +3 位作者 王建华 刘凌晓 刘清欣 罗剑钧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总结采用经皮穿肝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及经PTCD途径逆行建立输送通道置放十二指肠支架治疗胰头癌、十二指肠乳头癌伴发胆道梗阻及十二指肠梗阻的体会,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 目的总结采用经皮穿肝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及经PTCD途径逆行建立输送通道置放十二指肠支架治疗胰头癌、十二指肠乳头癌伴发胆道梗阻及十二指肠梗阻的体会,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3例高龄女性患者,年龄88~92岁,CT、MRI或胃镜检查诊断为胰头癌胆道梗阻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3例患者均接受了PTCD术,其中2例患者在胆道内置放金属内支架,1例患者置放外引流导管。3例患者均在PTCD术后2.5~4个月出现十二指肠道梗阻。经PTCD途径逆行插入导丝,再经食管从口腔拉出,用作辅助导丝,在辅助导丝支撑下建立输送通道,通过支架输送系统置放支架。结果 3例患者支架置入后能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3例患者分别随访29、28、7个月,支架通畅,患者全身状况好。结论联合采用PTCD及经PTCD途径逆行建立输送通道置放十二指肠支架治疗低位十二指肠梗阻方法可行,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肝胆引流术(ptcd) 壶腹部癌 十二指肠梗阻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手术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26
2
作者 邱明 吴向未 +3 位作者 杨宏强 刘国起 马杰 张示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11-291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的进一步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后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的进一步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后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资料。按PTGD与LC的间隔时间分为三组,组1为PTGD后2个月内行LC的病例(n=11),组2为PTGD后2-4个月内行LC的病例(n=36),组3为PTGD后间隔4个月以上行LC的病例(n=30)。比较三组中转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三组间,LC前胆囊壁厚、LC转开腹例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经PTGD治疗2-4个月择期手术,B超检查胆囊壁厚〈0.42 cm,并且患者病情稳定后行LC,能较好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LC转开腹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切口裂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手术时机 高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口产品联合应用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管周渗漏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承莲 杨慧 +4 位作者 潘常辉 岑瑶 黄永兰 袁佳 许国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造口产品联合应用在经皮经肝胆汁引流(PTCD)管周围渗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例PTCD管周围渗漏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试验组联合应用造口护肤粉、皮肤保护膜、造口袋进行护理;对照组应用聚维... 目的探讨造口产品联合应用在经皮经肝胆汁引流(PTCD)管周围渗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例PTCD管周围渗漏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试验组联合应用造口护肤粉、皮肤保护膜、造口袋进行护理;对照组应用聚维酮碘、无菌纱布及百多邦软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PTCD管周刺激性皮炎发生、PTCD留置舒适度(衣物污染、疼痛及睡眠情况)以及PTCD管周护理工作量。结果试验组发生管周刺激性皮炎及管周护理量低于对照组,试验组PTCD留置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口护肤粉、皮肤保护膜及造口袋联合应用于PTCD管周围渗漏患者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护肤粉 皮肤保护膜 造口袋 经皮经肝胆引流术 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3
4
作者 潘凡 江艺 +2 位作者 张小进 夏玉健 潘晨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评价床旁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对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1年3月接受治疗的25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均置管成功。1例87岁女性患者PTGD术后7... 目的评价床旁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对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1年3月接受治疗的25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均置管成功。1例87岁女性患者PTGD术后7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24例在行PTGD术后2周~2月间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中转开腹3例,胆囊切除术后均未死亡。结论 PTGD治疗高龄化脓性胆囊炎是一项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急性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不同术式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鹏 向贤宏 +2 位作者 黎建军 张静 蔡春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62-1764,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内外联合引流术与单纯外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78例,分析采用不同术式的两组病例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白细胞总数的水平变化。结... 目的:比较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内外联合引流术与单纯外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78例,分析采用不同术式的两组病例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白细胞总数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病例术后第3天及第1个月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水平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白细胞总数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多数未达到正常水平,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外联合引流术早期降黄效果优于单纯外引流术,1个月后两者的降黄效果相当。PTCD术后的早期感染可能与操作本身相关,而后期的感染则可能与胆汁返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引流术 恶性 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程龙 靳勇 +1 位作者 白旭明 顾星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更好地防治术后的胆道感染。方法对我院78例因梗阻性黄疽接受PTCD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前和术后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影响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更好地防治术后的胆道感染。方法对我院78例因梗阻性黄疽接受PTCD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前和术后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影响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行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胆道感染25例,感染率为32.05%。X^2检验表明患者年龄、术前黄疸天数、术前有无胆道感染、术前生活质量评分(KPS)ALT、ALP、GGT、TBIL、引流方式、每日平均引流量与术后胆道感染率有关,进行非条件多元logistic分析,采取向前逐步选择自变量的方式,并选择有主要作用的影响因素,并得出方程:P=(e^(-0.296+2.003X_3+2.860X_2-3.957X1))/(1+e^(-0.296+2.003X_3+2.860X_2-3.957X_1))其中X_1为每日平均引流量,X_2为ALP,X_3为术前黄疸天数。结论术后的平均引流量、ALP、术前黄疸的天数是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因此,对不能手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应及早行PTCD术,同时积极调整肝功能,术后紧密观察引流量的多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术后胆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引流术 胆道感染 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和延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 被引量:24
7
作者 项灿宏 周雷 +3 位作者 马仁 花瞻 姚力 王文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452-453,共2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30例老年(>65岁)...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30例老年(>65岁)急性胆囊炎使用PTGBD的临床资料。均为伴有严重内科疾病和(或)保守治疗症状不缓解的患者。结果29例导管置入成功,1例因胆囊内充满结石置管未成功,行胆汁抽吸术。并发症包括导管脱落2例(1例重新插入,1例症状缓解未再插入),1例因病情加重,后改行胆囊造瘘+腹腔冲洗引流术。27例带管出院。25例PTGBD后3周拔管,2例胆囊管梗阻中1例引流管脱落,1例保留至8周后手术。28例结石性胆囊炎接受延期手术:25例LC,2例经窦道行胆道镜胆囊取石,1例伴有胆总管结石因发现有腹膜后肿物(肾上腺肿物)行开腹手术。另4例胆总管结石中,2例在LC同时行胆道镜取石,2例LC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无死亡,无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的老年病人,结合使用PTGBD和延期的LC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老年急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13
8
作者 周传国 魏宝杰 +2 位作者 王剑锋 翟仁友 高堃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21-525,共5页
目的 评估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的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14例,记录手术成功率、引流管拔除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并... 目的 评估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的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14例,记录手术成功率、引流管拔除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并随访胆肠吻合口长期开通情况。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实施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手术成功率100%(14/14),行胆道球囊扩张术1~6次,平均(3.0±1.8)次,胆道球囊直径8~10mm,单次球囊扩张时间1~3min。引流管拔除率85.71%(12/14),可夹闭引流管、但需间断开放引流管者占14.29%(2/14)。14例患者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胺酰转肽酶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所有患者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1例患者因术中疼痛需静脉麻醉处理。随访6~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5个月,吻合口开放良好。结论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处理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临床效果好,患者耐受性良好,手术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肠吻合口狭窄 经皮经肝胆引流术 胆道球囊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晓鹏 马云涛 +4 位作者 车杨 洪丁 梁丹茹 田宏伟 苏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580-582,587,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PTCD)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6月~2013年6月,恶性梗阻性黄疸120例,在PTCD术后常规护肝...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PTCD)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6月~2013年6月,恶性梗阻性黄疸120例,在PTCD术后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按就诊顺序依次分入观察组(加用异甘草酸镁100 mg/d)和对照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d)各60例。治疗7天后,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白蛋白( ALB)、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 ALP)、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核因子κB( NF-κB)的变化;观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Bil、DBil、ALT、AST、ALP、TNF-α、NF-κB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ALB、γ-GT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2组间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损伤对恢复肝功能、消退黄疸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异甘草酸镁 恶性 梗阻性黄疸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后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晓鹏 苏河 +4 位作者 田宏伟 张苏钰 吴自燕 安亚莉 马云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评价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后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共62例,在PTCD术后配合应用维生素B6、维生素C、复合辅酶静脉点滴的基础上,随... 目的评价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后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共62例,在PTCD术后配合应用维生素B6、维生素C、复合辅酶静脉点滴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加用异甘草酸镁100 mg;对照组30例,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治疗1周后,比较ALT、AST、Alb、GGT、ALP、TBil、DBil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NF-κB的变化情况;观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TBil、DBil、ALT、AST、ALP、TNFα、NF-κB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Bil、DBil、ALT、AST、ALP、TNFα、NF-κB下降明显(P<0.05);但对Alb、GGT的改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经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损伤对尽快恢复肝功能,消退黄疸,有促进作用,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异甘草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程洪涛 郭晨阳 +2 位作者 郭旻 胡鸿涛 黎海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294,共2页
目的:了解引起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术后感染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并比较血液细菌培养和胆汁细菌培养在检出致病菌上的差异。方法:对2年来3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PTCD术后感染时分别采集血液和胆汁,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测试。结果:31份胆... 目的:了解引起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术后感染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并比较血液细菌培养和胆汁细菌培养在检出致病菌上的差异。方法:对2年来3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PTCD术后感染时分别采集血液和胆汁,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测试。结果:31份胆汁中有29份标本培养出细菌,阳性检出率为93.5%;共培养出细菌3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株(64.9%),革兰阳性球菌8株(21.6%),真菌5株(13.5%)。革兰阴性杆菌对亚安培南/西司他叮的敏感率最高,为92.3%,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敏感率分别为84.6%、84.6%。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0%,丁胺卡那霉素92.3%敏感。结论:胆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血细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经皮经肝胆引流术 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孟庆欣 杨斌 李元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在病情危重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53例危重患者,男33例,女20例,年龄为13~84岁,平均(57±5)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针经1.5—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在病情危重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53例危重患者,男33例,女20例,年龄为13~84岁,平均(57±5)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针经1.5—2.5cm的肝组织后穿过胆囊床进入胆囊腔内,退出针芯,放人导丝,拔出穿刺针,沿导丝送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抽出导丝,抽尽胆汁,用甲硝唑液冲洗胆囊至抽出液变清。结果:53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手术后右上腹疼痛症状立即缓解。手术后24h体温及白细胞明显下降,5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7例胰头癌或胆管癌患者术后3d,巩膜及皮肤黄染基本消退,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PTGD,对于危重不能耐受手术或难以施行手术的患者,是一项安全、经济、易于操作、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危重 急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被引量:6
13
作者 晁明 蒋定尧 许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27-128,138,共3页
目的 :评价经皮肝胆道引流 (PTBD)术在不能手术根治的恶性胆道梗阻姑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0例不能手术根治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 PTBD术 ,其中肝门部胆管阻塞 (A组 ) 35例 ,胆总管下段阻塞 (B组 ) 1 5例。外引流 1 7例 ,内外引流... 目的 :评价经皮肝胆道引流 (PTBD)术在不能手术根治的恶性胆道梗阻姑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0例不能手术根治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 PTBD术 ,其中肝门部胆管阻塞 (A组 ) 35例 ,胆总管下段阻塞 (B组 ) 1 5例。外引流 1 7例 ,内外引流 33例。A组中 1 0例合并右肝管阻塞者行前路 +右路术式的左、右肝管双管外引流。结果 :术后疗效评定 ,优 :A组 2 4例 ,B组 1 1例 ;良 :A组1 1例 ,B组 4例 ,两组优良率为 1 0 0 %。两组外引流和内外引流两种引流术式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但经十二指肠乳头的内外引流 ,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经十二指肠乳头的内外引流术。结论 :PTDB术能有效地降低不能手术治疗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血胆红素。正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胆道梗阻 经皮肝胆引流术 PT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迎娣 王志强 +4 位作者 王向东 杨云生 令狐恩强 李闻 蔡逢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01-110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技术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治疗失败后,实施PTBD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结...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技术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治疗失败后,实施PTBD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结果24例PTBD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均获得成功。其中采取右侧肝管穿刺10例,左侧肝管穿刺14例;一次性对接成功16例,分次进行8例。术后4天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47·1%,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下降45·4%。主要并发症为胆道感染。结论PTBD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是ERCP失败梗阻性黄疸治疗的另一途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甙用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管周重度皮炎的护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静 吴兰梅 钟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管周重度皮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带管出院发生管周重度皮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敷料组(22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行生理盐水清创、聚维酮碘消毒后...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管周重度皮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带管出院发生管周重度皮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敷料组(22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行生理盐水清创、聚维酮碘消毒后使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敷料组行生理盐水清创后使用康乐保护肤粉和多爱肤敷料进行创面保护;观察组行生理盐水清创后使用黄芪甲苷和康乐保护肤粉,并使用多爱肤敷料进行创面保护。评价皮肤愈合时间、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1个月三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而敷料组较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5,P<0.01)。三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黄芪甲苷联合多爱肤敷料能有效促进伤口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疼痛程度,加快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引流术 皮炎 黄芪甲苷 多爱肤敷料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静芳 胡海燕 +1 位作者 韩秀清 何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0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总胆红素(TB...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0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总胆红素(TB)、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血清清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28例患者症状好转,总有效率为96.67%;TB、ALT、DB、ALP、γ-GT及血清清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肝功能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治疗方法,可有效减轻黄疸,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超声引导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胆道梗阻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戚晓军 姜宇东 丛培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引流术 免疫功能 恶性胆道梗阻 恶性梗阻性黄疸 淋巴结转移癌 血清胆红素水平 原发性肝癌 肝组织损害 恶性肿瘤 病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现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邱锐(综述) 吴硕东 邓天麟(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38-843,共6页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是胆囊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胆囊切除术是AC外科治疗的有效方法,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是胆囊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胆囊切除术是AC外科治疗的有效方法,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1]成为治疗AC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急性炎症性疾病 美容效果 外科技术 胆囊切除术 术后疼痛 CHOLECYSTECTOM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表达及其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后的变化
19
作者 张毅 于世平 +3 位作者 苏秀琴 乔建军 卫丹 冯敬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的表达及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收集7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明确梗阻后行PTCD。设正常组、梗阻性黄疸组(PTCD组),测定血清Cys C、肌酐(CR...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的表达及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收集7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明确梗阻后行PTCD。设正常组、梗阻性黄疸组(PTCD组),测定血清Cys C、肌酐(CREA)、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各组指标的差异。结果 PTCD组术前、PTCD组术后、正常组间TBIL、Cys 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PTCD组术前、术后均高于正常组(P<0.001);PTCD组术前、PTCD组术后、正常组间CRE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ys C与CREA、TBIL均呈正相关性(r=0.320、0.265,P均<0.001)。治疗后Cys C和TBI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TCD组术前Cys C的异常率为58.33%(42/72),CREA的异常率为11.11%(8/72);PTCD组术后Cys C的异常率为19.44%(14/72),CREA的异常率为8.33%(6/72);正常组Cys C、CREA的异常率为0。结论 Cys C既可反应梗阻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毒性,也可作为梗阻性黄疸并发肾功能异常的早期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黄疸 梗阻性 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QQA-3D精准评估在肝门胆管癌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及经皮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海 葛乃建 +4 位作者 何成建 王向东 黄剑 徐伟 杨业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75-878,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基于IQQA-3D Liver系统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行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PTBD)或经皮胆道内支架植入术(PTBS)减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6例HC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术... 目的 初步探讨基于IQQA-3D Liver系统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行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PTBD)或经皮胆道内支架植入术(PTBS)减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6例HC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术前三维数据,初步探讨该技术对HCCA患者行PTBD或PTBS治疗的指导价值。结果 6例患者术前三维模型结构清晰,可立体显示肝血管系统、肝内外肿瘤病灶、胆道系统三者的空间关系,可测量肝内胆管1级分支直径、胆管狭窄段长度。结合术中超声及DSA图像,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TBD或PTBS治疗,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总胆红素下降明显。6例HCCA患者中3例行PTBD,最后均成功行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结论 IQQA-3D精准评估有助于制定肝门胆管癌患者行PTBD或PTBS手术策略,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肝门部胆管癌 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 经皮胆道内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