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晓鹏 马云涛 +4 位作者 车杨 洪丁 梁丹茹 田宏伟 苏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580-582,587,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PTCD)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6月~2013年6月,恶性梗阻性黄疸120例,在PTCD术后常规护肝...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PTCD)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6月~2013年6月,恶性梗阻性黄疸120例,在PTCD术后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按就诊顺序依次分入观察组(加用异甘草酸镁100 mg/d)和对照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d)各60例。治疗7天后,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白蛋白( ALB)、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 ALP)、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核因子κB( NF-κB)的变化;观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Bil、DBil、ALT、AST、ALP、TNF-α、NF-κB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ALB、γ-GT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2组间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损伤对恢复肝功能、消退黄疸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异甘草酸镁 恶性 梗阻性黄疸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或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放置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附68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皞 黄平 张啸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改良法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优越性。方法 6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先通过ERCP放置胆道支架,ERCP不成功则通过改良法PTCD窦道放置。观察其操作成功率、退黄效果、并发...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改良法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优越性。方法 6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先通过ERCP放置胆道支架,ERCP不成功则通过改良法PTCD窦道放置。观察其操作成功率、退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支架通畅期及患者生存期。结果 68例患者中58例通过ERCP成功置入内支架,8例行PTCD经窦道放入金属支架,2例均未能成功,成功率97.1%;所有患者术后瘙痒、腹痛及发热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各项转氨酶指标及胆红素水平迅速下降;7例患者支架再次阻塞,1例患者反复发作胆管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1.8%;塑料支架通畅期平均为112d;金属支架通畅期平均为212d;患者生存期最短为68d,最长为540d,平均为238d。结论 ERCP及改良法PTCD创伤小,疗效好,可作为无法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首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内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远期预后及对其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周超毅 蒋磊 +3 位作者 周少波 许兆龙 褚亮 张婷婷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远期预后及对其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经皮经肝胆管外引流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经肝胆管内引...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远期预后及对其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经皮经肝胆管外引流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经肝胆管内引流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远期预后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术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较对照组(28.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半年生存率(92.00%)高于对照组(6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管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可有效改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且并发症较少,进而可达到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生化指标 远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后一期与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许春生 孙光明 《肝胆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后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二期LC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PTGD后行LC手术的92例急性胆囊炎患... 目的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后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二期LC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PTGD后行LC手术的9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根据LC手术的时机分为PTGD后一期组(n=45,拔除引流管后72h内行LC手术,简称一期组)和PTCD后二期组(n=47,拔除引流管后2~4周行LC手术,简称二期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胆囊壁厚度、LC手术难度评分、中转开腹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一期组(P<0.05)。一期组LC后24hTBiL、AST、ALP、ALT、GCT水平均低于二期组(P<0.05)。LC后24h一期组hs-CRP、PCT、TNF-α、IL-6水平均低于二期组(P<0.05)。LC后24h两组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二期组(P<0.05)。结论仑PTCD后一期行LC可减轻炎性反应程度,有效保护肝功能,缩短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一期腹腔镜手术 二期腹腔镜手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伴局限性腹膜炎效果分析
5
作者 郑皓文 韩美伊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病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病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PTGD序贯LC治疗,n=43)和对照组(急诊LC治疗,n=103),对两组LC手术时间、住院总天数、术后排气时间、LC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总花费、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PTGD至LC时间为(38.74±18.30)d。观察组LC手术时间[(53.95±17.75)min]低于对照组[(66.34±24.61)min],观察组住院总天数[(9.23±3.62)d]高于对照组[(7.34±3.80)d],观察组LC术后带管时间[(4.33±2.42)d]低于对照组[(7.21±4.30)d],观察组住院总花费[(32306.29±11551.70)元]高于对照组[(21588.82±5338.03)元](P<0.05)。观察组LC术后排气时间[(1.88±0.79)d]与对照组[(1.73±0.7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急诊LC相比,PTGD序贯LC可降低急性胆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患者的手术难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PTGD序贯LC存在总体费用高,治疗周期长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局限性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孟庆欣 杨斌 李元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在病情危重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53例危重患者,男33例,女20例,年龄为13~84岁,平均(57±5)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针经1.5—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在病情危重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53例危重患者,男33例,女20例,年龄为13~84岁,平均(57±5)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针经1.5—2.5cm的肝组织后穿过胆囊床进入胆囊腔内,退出针芯,放人导丝,拔出穿刺针,沿导丝送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抽出导丝,抽尽胆汁,用甲硝唑液冲洗胆囊至抽出液变清。结果:53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手术后右上腹疼痛症状立即缓解。手术后24h体温及白细胞明显下降,5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7例胰头癌或胆管癌患者术后3d,巩膜及皮肤黄染基本消退,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PTGD,对于危重不能耐受手术或难以施行手术的患者,是一项安全、经济、易于操作、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危重 急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3
7
作者 丁利霞 沈芊 庄二宝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1期42-44,共3页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分别采用PTGBD治疗(PTGBD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分别采用PTGBD治疗(PTGBD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LC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的体温、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及手术并发症率。PTGBD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LC组(P<0.05);术前,PTGBD组与LC组的体温、WBC、IL-2、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PTGBD组的体温、WBC、IL-2、IL-4水平均低于对应时间点的LC组(P<0.05);PTGBD组与LC组手术并发症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与LC差异不大,但是具有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姜继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9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老年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经...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老年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18.06±2.53)ng/L、NF-κB(12.16±2.06)pg/ml、CRP(6.46±1.68)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3±3.32)ng/L、(22.99±2.83)pg/ml、(9.63±1.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总胆红素(55.46±17.74)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29.92±8.16)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36±11.83)、(43.83±11.9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MOJ患者实施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炎症因子水平,还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 介入手术 老年 并发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洪振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间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引流术组和联合治疗组。用经... 目的:研究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间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引流术组和联合治疗组。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对引流术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对联合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水平均低于引流术组患者,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引流术组患者,其术后住院的时间短于引流术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介入手术能显著改善其血清胆红素的水平,缓解其病情,且其术后的并发症较少,住院的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 介入手术 老年 恶性梗阻性黄疸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文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8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济南市莱芜区雪野镇卫生院收治的84例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42)...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济南市莱芜区雪野镇卫生院收治的84例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胆囊切除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胆囊切除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胆囊切除术能有效地缓解其病情,且其术后的并发症较少,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胆囊切除术 重症结石性胆囊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柴常运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1期81-82,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4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 目的 :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4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然后,记录这些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本研究中的14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胆汁引流通畅现象的患者有143例,出现胆汁引流不畅现象的患者有3例;其中引流胆汁中出现少许血液的患者有6例,穿刺部位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有5例。结论 :使用彩超检查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鸿斌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3期219-219,共1页
目的 :探讨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 :对2009年7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75例患者均使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手术... 目的 :探讨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 :对2009年7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75例患者均使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观察这75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结束后,这75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6%,手术的死亡率为4%。其中,因术后引流管脱落引发腹膜炎,对其进行开腹手术后死亡的患者有1例,因自身疾病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患者有2例。除此之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胆漏、结肠穿孔、气胸及胆道出血的并发症。这些患者的血压、白细胞、胆红素、转氨酶、中粒白细胞的检测结果均优于进行手术前的水平,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急性胆囊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患者带管出院后的微信随访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超丽 郁新 周莉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6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0例PTGD带管出院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联合微信随访。随访4周,比较2组患者管路...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0例PTGD带管出院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联合微信随访。随访4周,比较2组患者管路护理知识知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4周后,观察组管路护理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管、局部感染、引流管堵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GD带管出院患者应用微信随访,有助于提高患者管路护理知识知晓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随访 经皮经肝胆囊管置管引流术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尹昌生 张志伟 寇克剑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炎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即墨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复杂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炎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即墨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复杂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同期采用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后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漏、切口感染、胆管残余结石、胆(肠)管损伤、治疗效果、住院时长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试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出血量较多,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中中转开腹率、术中胆道损伤率、肠管损伤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出血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杂胆囊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以缩短治疗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胆囊炎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介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莉莉 曹贵文 +2 位作者 崔新江 宁厚法 张云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肝胆管引流(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67例,分为两组:A组35例(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组)、B组32例(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1... 目的:观察经皮肝胆管引流(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67例,分为两组:A组35例(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组)、B组32例(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通过观察术后减黄效果、肿瘤大小变化、生存率及再梗阻时间,分析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5天A、B两组总胆红素均下降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月A组总胆红素水平升高,B组未发现回升;术后6个月A、B两组总体有效率(CR+PR)分别为15%(3/20),72.4%(21/29),A、B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36个月生存率,B组为90.6%(29/32),74.3%(26/32),40%(14/32),明显高于A组的57.1%(20/35),34.3%(12/35),8.6%(3/35)(P<0.05)。结论: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为姑息性治疗;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术能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少,且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肝门部胆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艳华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4-35,共2页
对12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局麻下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及经皮经肝胆管内支架引流术(EMBE),术后发生并发症98例,其中感染53例、引流管阻塞33例、胆道出血8例、支架内阻塞2例、胆汁外溢1例、气胸1例。分别经抗感染、引流管冲洗或更... 对12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局麻下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及经皮经肝胆管内支架引流术(EMBE),术后发生并发症98例,其中感染53例、引流管阻塞33例、胆道出血8例、支架内阻塞2例、胆汁外溢1例、气胸1例。分别经抗感染、引流管冲洗或更换引流管、止血治疗、用明胶海绵块填塞穿刺针道、在原支架内再放置支架等处理措施均好转。提出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及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早期发现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经皮经肝胆管内支架引流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D联合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效果评价
17
作者 崔翔 林磊 王东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3期37-38,共2页
目的:评价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CA)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就诊的50例HC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5例/组)。... 目的:评价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CA)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就诊的50例HC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5例/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前,应用PTCD对其进行减黄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BA、TB、ALP及ALT的水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PTCD联合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治疗HCCA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胆管炎54例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6
18
作者 尹佳欢 王利 吴磊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3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手术时机和手术原则。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4例ACST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ACST中,24例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或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加鼻胆管引流(EN...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手术时机和手术原则。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4例ACST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ACST中,24例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或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加鼻胆管引流(ENBD)、胆管内支架置入,急性症状均缓解,其中21例再择期行开腹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9例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术;1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本组治愈或好转50例(92.6%),死亡4例(7.4%)。结论急性重症胆管炎早期首选PTCD或EST加ENBD解除胆管梗阻,失败或无效者则选择开腹胆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术,能显著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胆管炎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D与EMBE在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渭 黄文柱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3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PTCD与EMBE在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PTCD或EMBE治疗的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各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PTCD组术后第1周总胆红素自(269.36±107.42)μmol/L下降至(158.86±72.62)μmol/L,E... 目的探讨PTCD与EMBE在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PTCD或EMBE治疗的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各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PTCD组术后第1周总胆红素自(269.36±107.42)μmol/L下降至(158.86±72.62)μmol/L,EMBE组术后第1周总胆红素自(258.31±73.81)μmol/L下降至(147.11±55.75)μmol/L,两组治疗前后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生存期平均为(14.6±8.32)周和(17.8±10.48)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D与EMBE是姑息性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 老年患者 恶性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GCD序贯联合LC治疗高龄急性重症结石性胆囊炎65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飞 李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10期793-797,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CD)序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高龄高危急性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急性重症结石性胆囊炎132例(年龄>65岁,且至少存在一种较为严重的影...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CD)序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高龄高危急性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急性重症结石性胆囊炎132例(年龄>65岁,且至少存在一种较为严重的影响治疗及预后的伴发疾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3组,应用开腹胆囊切除术32例(OC组,包括9例胆囊造瘘患者),LC 35例(LC组),PTGCD序贯联合LC治疗65例(PTGCD+LC组)。探究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临床表现的改善时间等。3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合并疾病、不同等级ASA麻醉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PTGCD+LC组患者手术时间(33±9.7)min、术中出血量(19±3.8)mL、患者症状改善时间(7±2.8)h、无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5%)显著低于OC组、LC组(P<0.05);PTGCD+LC组治疗有效率(95.38%)显著高于OC组(65.62%)、LC组(77.14%,P<0.05);PTGCD+LC组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3±0.6)h、腹膜炎症状改善时间(3±1.6)h、肛门排气时间(12±1.1)h、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3.2±1.2)h、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4.7±1.0)h、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时间(5.2±1.4)h,分别低于OC组、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GCD+LC组患者术后出血(1.54%)、胆瘘(1.54%)、肝脏损伤(0)、肠穿孔(0)、气胸(1.54%)、肺炎(1.54%)、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0)等发生率分别低于OC组、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GCD序贯联合LC治疗急性重症结石性胆囊炎在高龄高危患者中,效果确切、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可靠、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高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重症结石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