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后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 被引量:4
1
作者 程国凌 徐化楠 刘义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PTGBD)术后序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行PTGBD手术后行序贯LC手术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PTGBD)术后序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行PTGBD手术后行序贯LC手术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行PTGBD手术后序贯LC手术的间隔时间分为A组47例(PTGBD后5~8周行LC术)与B组53例(PTGBD后3~4周行LC术)。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OTGBD术后序贯LC术前年龄、白细胞计数、γ-谷氨酰转肽酶、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察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胆囊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2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4.26%)低于B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转开腹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PTGBD术后序贯LC术的最佳手术时机为PTGBD术后5~8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 胆囊切除术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联合经肝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杰 徐霖 +2 位作者 杨守俊 李小力 周选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经肝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TAE)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和临床应用初步效果。方法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25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8岁。因肿瘤压迫...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经肝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TAE)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和临床应用初步效果。方法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25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8岁。因肿瘤压迫或侵蚀胆总管/肝总管合并梗阻性黄疸。在影像诊断明确病变部位和梗阻程度后,先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PTC),明确肝胆管侵犯和梗阻细节,酌情置入引流导管行外引流或胆管支架行内引流;术后1周患者黄疸减轻后常规进行肝动脉内介入灌注化疗与栓塞。结果 10例置入外引流管,10例置入胆道支架,5例同时置入外引流管和胆道内支架。引流术后全部外引流病例引流通畅,内引流患者大便色泽改变;血清胆红素、总胆红素下降明显,患者全身状况明显改善。5例出现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其他未出现明显并发症。TAE术后肝脏肿块均不同程度缩小(t=10.00,P<0.01)。随访患者最长生存期为3年。结论 PTCD联合TAE治疗原发性肝癌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疗效可靠,应根据胆管梗阻部位及程度确定治疗方案,及时施行手术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阻塞性黄疸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经动脉内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术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宇 罗孝勇 +1 位作者 吴杭 陆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10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术(PTCD)在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因恶性肿瘤及胆道结石而致胆道梗阻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胆汁引流量,检测置管后1周总胆红素的变化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术(PTCD)在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因恶性肿瘤及胆道结石而致胆道梗阻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胆汁引流量,检测置管后1周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63例置管引流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312.43±31.90)μmol/L,术后1周总胆红素显著下降到(165.32±23.13)μmol/L(P<0.01)。结论:超声引导PTCD是一项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快捷、安全、有效且并发症较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术 梗阻性黄疸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在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志宏 李国杰 隋秀芳 《安徽医学》 2009年第7期776-777,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在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患者2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结果20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在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患者2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结果20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成功,然后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微创、靶向精确,并可有效缓解症状,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有效和安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 阻塞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改良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俊东 刘长珠 +3 位作者 邝彩虹 李甜甜 周汇恩 张影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改良后对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2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改良术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结果:126例患者穿刺置管引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改良后对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2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改良术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结果:126例患者穿刺置管引流122例取得成功。经引流后黄疸均明显减退,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肝功能明显改善,有效地改善了症状。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置管引流改良术是一种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改良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树松 韩明宏 刘春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90-91,共2页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e duct drainage,PTBD)是解决胆道梗阻的有效途径。过去多在X线引导下穿刺,随着超声影像学的发展,超声引导PTBD更加安全、方便和实用。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们应用彩色多普...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e duct drainage,PTBD)是解决胆道梗阻的有效途径。过去多在X线引导下穿刺,随着超声影像学的发展,超声引导PTBD更加安全、方便和实用。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PTBD治疗梗阻性黄疸115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 经皮经肝穿刺 梗阻性黄疸 胆道引流术 治疗 PTBD 超声影像学 du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天谋 宋曙光 +1 位作者 郑茸娅 李亚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 治疗 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及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志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5期62-63,共2页
目的分析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及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两种方法在胆管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肝门部胆管癌患者2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ENBD组与PTCD组,各13例。比较两组引流成功率、肝功能及安全性。结果 ENBD组与P... 目的分析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及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两种方法在胆管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肝门部胆管癌患者2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ENBD组与PTCD组,各13例。比较两组引流成功率、肝功能及安全性。结果 ENBD组与PTCD组引流成功率分别为53.8%(7/13)、84.6%(11/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9,P>0.05)。PTCD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清胆醇(CHO)、总胆汁酸(TBA)水平与ENB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胆道出血、感染及炎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9,P>0.05)。结论 ENBD与PTCD两种胆管引流术均具有一定的引流成功率,胆管癌级别越低,则引流成功率越高。两种方法安全性无差异。PTCD可有效缓解肝功能,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长期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莫淑贞 欧阳欣 康友根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8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长期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长期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临床观察3个月,干预组在患者置管过程中采用连续性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及... 目的探讨连续性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长期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长期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临床观察3个月,干预组在患者置管过程中采用连续性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及出院随访,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2组患者对置管引流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出院后导管护理情况。结果干预组知识掌握度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连续性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引流管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对导管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引流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穿刺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茂伦 蒋君 +1 位作者 肖红 汤小君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期58-58,60,共2页
目的:研究经皮经肝穿刺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收治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和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分析术后2个月,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方法。结果:经过手术... 目的:研究经皮经肝穿刺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收治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和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分析术后2个月,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方法。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发生并发症39例,并发症发生率26.71%;其中胆道感染12例,引流管脱出、堵塞8例,胆道出血2例,胆瘘3例,急性胰腺炎5例,胆心反射5例,支架再狭窄1例,胆汁性腹膜炎1例,肝脓肿1例,死亡1例。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经肝穿刺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正确的手术操作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穿刺介入治疗 恶性梗阻性黄疸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
11
作者 邢冬娟 宋卫华 +1 位作者 龚少娟 徐爱民 《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去2020年1月~2020年9月收集的10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患者应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年龄38~74岁,平均(54.5±12.3)岁,其中男性6例,女性4...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去2020年1月~2020年9月收集的10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患者应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年龄38~74岁,平均(54.5±12.3)岁,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资料、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以及患者预后等情况。结果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技术成功率100%,临床有效率90%(9/10),其中8例成功拔管,1例继续带管随访中,1例因术后胆红素下降不明显,行2次肝移植手术。8例成功拔管患者带管时间为60~250d(106.6±62.4)d,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腹腔出血、胆道出血、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移植 胆道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急性胆管炎30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潘思波 车斯尧 +2 位作者 黎福良 李大生 莫怡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12期973-974,983,共3页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 D)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临床价值。对30例急性胆管炎患者行B超引导下PTC D治疗,均获成功。术后并发胆道出血1例,无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气胸、血胸等并发症。腹腔内导管脱落1例,导管堵塞1例。全部...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 D)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临床价值。对30例急性胆管炎患者行B超引导下PTC D治疗,均获成功。术后并发胆道出血1例,无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气胸、血胸等并发症。腹腔内导管脱落1例,导管堵塞1例。全部病例胆汁引流效果良好,肝功能改善明显,无死亡病例。B超引导下PTC D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对急性胆管炎特别是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可作为急诊治疗措施,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急性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介导经皮肝门静脉穿刺溶栓治疗肝硬化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5
13
作者 袁强 杜智 +3 位作者 经翔 王毅军 聂福华 张金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5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索B超介导门静脉穿刺溶栓治疗肝硬化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实施脾切术后PVT患者6例,年龄35~51岁,男性4例,女性2例。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Seldinger方法门静脉置入4F多侧孔导管,穿... 目的探索B超介导门静脉穿刺溶栓治疗肝硬化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实施脾切术后PVT患者6例,年龄35~51岁,男性4例,女性2例。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Seldinger方法门静脉置入4F多侧孔导管,穿越血栓,灌注尿激酶,剂量20~40万U/次,同时结合全身抗凝祛聚疗法,留置导管必要时进行再次溶栓治疗,术后继续给予抗凝祛聚疗法及B超监测。结果4例患者经1次溶栓治疗、2例患者经2次溶栓治疗成功。B超监测3例患者门静脉完全再通,3例患者门静脉2/3再通。临床症状缓解,腹水消退,均无出血、胆瘘、异位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无血栓再发。结论B超介导经皮肝门静脉穿刺导管灌注溶栓药物进行溶栓治疗PVT安全、有效,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血栓形成 经皮经门静脉穿刺 溶栓治疗 B超 硬化脾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危肝胆管结石经皮经肝胆管穿刺胆道镜取石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4
作者 伊鑫 邱博 +6 位作者 张安红 马杰 郑立杰 鲁志华 刘增利 董汉光 姜远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7期561-562,共2页
探讨及评价局麻下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PTCS)治疗老年高危患者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23例局麻下PTCS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老年高危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患者胆管结石复发等... 探讨及评价局麻下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PTCS)治疗老年高危患者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23例局麻下PTCS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老年高危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患者胆管结石复发等。评价结石清除效果及操作安全性。结果显示,23例均采用分期法局麻下PTCS术,窦道扩张完成最短时间13 d,最长时间28 d,平均20.1 d。首次结石取净率60.9%,总体结石取净率86.9%。随访时间9~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2例,复发率8.79%。结果表明,老年高危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局麻下行分期法PTCS处理肝内外胆管结石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胆道镜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 胆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胆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6
15
作者 郝文黔 丁宪群 杨媛媛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430-1431,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 梗阻性黄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V段胆囊穿刺外引流在特殊人群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志州 唐亮 应月强 《肝胆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选择经皮、经肝V段胆囊穿刺外引流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53例特殊人群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其中应用经皮、经肝V段胆囊穿刺外引流治疗后择期手术22例;未经穿刺引流急诊手术的31例,比...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选择经皮、经肝V段胆囊穿刺外引流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53例特殊人群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其中应用经皮、经肝V段胆囊穿刺外引流治疗后择期手术22例;未经穿刺引流急诊手术的31例,比较2组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病人术前临床资料及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并发症情况。结果经皮、经肝V段胆囊穿刺外引流治疗组所有患者均顺利成功置管,患者的腹痛、寒战发热等症状迅速缓解,术后1~3天白细胞均恢复正常。全组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出血、胆漏、引流管滑脱等),均择期于1至3月内行胆囊切除术而治愈,无死亡病例。急诊手术治疗组术中出血量50 ml^600 ml,术中行胆囊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1例并发感染性休克、呼吸功能衰竭转ICU后治愈;胆瘘2例,其中1例经引流后自愈,1例再次手术后治愈(术中证实为右肝管损伤);术后并发切口感染4例,经长时间换药后乙级愈合。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皮经肝V段胆囊穿刺外引流可简单、有效、迅速的达到减压和引流的目的,减少了胆囊坏疽、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让这些特殊患者度过急性期,减少急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人群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V段胆囊穿刺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殿虎 温浩茂 +3 位作者 朱文雁 温顺前 廖冠群 巫青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5年9月期间,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的9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治疗后并发症及其预后,同时比较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5年9月期间,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的9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治疗后并发症及其预后,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下述指标的变化: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酸、谷草转氨酶、谷丙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前白蛋白。结果 97例患者均置管成功,成功率100%,PTCD术后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皮肤瘙痒等症状明显改善,黄疸减轻。97例患者,术后出现2例胆道感染,发生率2.06%;1例急性胰腺炎,发生率1.03%;上述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2周内痊愈。PTCD治疗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酸、谷草转氨酶、谷丙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显著下降,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实施PTCD治疗,不仅能够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消退、改善肝功能,而且具有实时准确、安全可靠等特点,疗效显著,应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 肿瘤 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对比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佳骏 张海阳 +3 位作者 曹学冬 曲岩 宋鑫 罗运权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比较肝部分切除与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镜取石(PTCSL)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近远期疗效,探讨影响结石残留、复发及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接受肝部分切除(手术切除组)或PTCSL(PTCSL组)的78... 目的:比较肝部分切除与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镜取石(PTCSL)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近远期疗效,探讨影响结石残留、复发及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接受肝部分切除(手术切除组)或PTCSL(PTCSL组)的78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近远期疗效,并分析结石残留复发和治疗后长期并发症(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肝脓肿、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细胞癌)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38.3个月。手术切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PTCSL组,而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PTCSL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8例患者术后共有22例(28.2%)发生结石残留,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胆道狭窄(OR:3.026;CI:1.021~7.298)、结石双侧分布(OR:1.542;CI:1.196~3.886)及PTCSL治疗(OR:1.425;CI:1.085~4.238)是影响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78例患者术后结石复发24例(30.7%),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胆管狭窄(OR:1.528;CI:1.258~5.298)、术后结石残留(OR:1.854;CI:1.326~5.128)、结石双侧分布(OR:1.785;CI:1.236~6.327)及PTCSL(OR:1.367;CI:1.096~5.026)是影响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总体与肝胆相关并发症率为17.9%(14/7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3.022),结石双侧分布(OR:1.793),术前胆道狭窄(OR:2.944)和术后结石残留(OR:1.991)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部分切除和PTCSL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远期均可能发生结石残留、结石复发。术前有胆道狭窄、结石呈双侧分布的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的并发症更少;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肝硬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若术前合并胆道狭窄可考虑行PTSCL。术后定期随访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病 胆管 部分切除术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镜取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PEG/J)联合PTCD治疗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岩 谷锋 +3 位作者 张洪安 刘鸿章 康明 段文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胃/空肠造瘘术(PEG/J)联合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2... 目的探讨经皮胃/空肠造瘘术(PEG/J)联合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PTCD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PEG/J进行治疗,比较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d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d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J联合PTCD可有效改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且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胃造瘘术 恶性阻塞性黄疸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营养状态 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引下无水乙醇注入治疗肝囊肿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董金斌 石益海 方卫兵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5期878-879,共2页
【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超声导引下经皮经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入硬化治疗不同直径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单纯性肝囊肿患者87例行超声导引下无水乙醇注入硬化术治疗,比较两组(A组囊肿直径5~10cm;B组囊肿直径〉10cm)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超声导引下经皮经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入硬化治疗不同直径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单纯性肝囊肿患者87例行超声导引下无水乙醇注入硬化术治疗,比较两组(A组囊肿直径5~10cm;B组囊肿直径〉10cm)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差异及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治疗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19〈0.01)。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ALB、ALP、CHE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A组较B组改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导引下经皮无水乙醇硬化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安全、有效,能够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率,对直径介于5~10cm的单纯性肝囊肿疗效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引 经皮经肝穿刺 单纯性囊肿 无水乙醇 硬化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