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1
1
作者 魏传付 李念虎 +4 位作者 张文焕 徐展望 辛健 娄春彪 岳亮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9期67-70,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经伤椎组37例、跨伤椎组31例。经伤椎组采用经皮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跨伤椎组采用经皮... 目的比较经皮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经伤椎组37例、跨伤椎组31例。经伤椎组采用经皮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跨伤椎组采用经皮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伤椎矢状面Cobb角。同时观察两组术中与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跨伤椎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经伤椎组(P均<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P>0.05。两组术后1年ODI均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1周(P均<0.05),而术前和术后1周比较P均>0.05;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同期ODI比较P均>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和伤椎矢状面Cobb角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经伤椎组术后1周与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和伤椎矢状面Cobb角比较P均>0.05,而跨伤椎组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和伤椎矢状面Cobb角较术后1周明显升高(P均<0.05)。两组术中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12~18个月,仅跨伤椎组有2例出现螺钉松动、断钉或连接杆移位等情况。结论经皮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胸腰椎功能,恢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并能维持伤椎矢状面Cobb角,但经皮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在维持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矢状面Cobb角方面远期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经伤椎椎弓根置钉 经皮椎椎弓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董文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3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伤椎影像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两组手术指标,观察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P>0.05)。(2)手术后,观察组伤椎后凸畸形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对照组(P<0.05)。(3)手术后,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用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效果优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及伤椎影像学指标,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弓根内固定术 Wiltse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 单节段胸腰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展鹏 胡奕山 +1 位作者 刘伟军 林本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3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9例。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复位内固定与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9例。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复位内固定与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优良率为89.7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伤椎前高压缩比为(92.65±4.12)%,高于常规组的(81.65±3.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荐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与跨节段置钉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邓海棠 陈友明 +1 位作者 成本强 谢旭垣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对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与跨节段置钉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2013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共收入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记... 目的对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与跨节段置钉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2013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共收入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记为Ⅰ、Ⅱ组,每组各31例。Ⅰ组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治疗,Ⅱ组患者采用跨节段置钉治疗,比较复位成功率,术后可进行影像学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比较随访期间内固定失效、丢失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升高,第Ⅰ组升高的程度较第Ⅱ组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第Ⅰ组患者Cobbs角普遍较第Ⅱ组患者小,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疗效更显著。经术后随访观察发现,第Ⅰ组31例患者中固定无失效,第Ⅱ组患者中有4例失效,出现椎弓根钉松动、断裂等情况,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Ⅰ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丢失的情况,第Ⅱ组患者中有7例内固定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患者行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治疗的疗效较行跨节段置钉治疗的疗效好,且持续时间长,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椎弓根 跨节段 胸腰椎体骨折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立君 刘岩 卫力晋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6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PSF)联合伤椎置钉同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与传统组,各20例。微创组采用PPSF联合伤锥置钉治疗,传统组采用传... 目的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PSF)联合伤椎置钉同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与传统组,各20例。微创组采用PPSF联合伤锥置钉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椎体影像学参数、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度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度均优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微创组(2.60±0.65)、(0.80±0.68)分低于传统组的(5.30±0.72)、(2.65±0.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SF联合伤椎置钉不仅能有效恢复和维持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伤椎高度,减小后凸Cobb角,而且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弓根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
6
作者 戴思雨 季祝永 +3 位作者 张文祥 韩乃富 陈余庆 谭相齐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8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调查。结果: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要少于对照组;研...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调查。结果: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要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可以增加前中柱的稳定性,促进骨性融合以及恢复伤椎体的高度,减少内固定导致的松动、断裂和塌陷,提高手术效果和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椎弓根 椎体内植骨 胸腰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与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P治疗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楚君 王斌 +2 位作者 王康 肖晓鹤 杨明兴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4期60-61,共2页
目的:探究经皮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与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P治疗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患者72例,按照接诊顺序奇偶数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选择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 目的:探究经皮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与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P治疗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患者72例,按照接诊顺序奇偶数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选择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P治疗,对照组选择经皮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临床疗效、伤椎恢复及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脊柱生理弯曲、疼痛程度、椎体高度均出现不同程度减轻或恢复,但两组术后伤椎恢复情况、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P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 临床疗效 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 经皮椎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内置短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德智 应永生 +1 位作者 李应斌 罗玉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9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内置短螺钉内固定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胸腰椎骨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以微创经皮经伤椎椎弓根内置6枚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以微创经皮跨伤椎椎弓...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内置短螺钉内固定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胸腰椎骨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以微创经皮经伤椎椎弓根内置6枚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以微创经皮跨伤椎椎弓根内置4枚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1 d与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两组不同时点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压缩度和腰椎活动度,记录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P<0.05);两组VA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腰椎活动度均有所提升(P<0.05);手术后,观察组右旋、屈伸活动度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1个月、1年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ODI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1年观察组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度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相比,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但在改善腰椎活动度、维持远期Cobb角和椎体前缘压缩度方面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经皮经伤椎椎弓根置钉 经皮椎椎弓根 椎体功能 腰椎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芳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3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4例患者均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术治疗.... 目的:探讨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4例患者均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术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进行手术前后其伤椎前缘的高度、后凸Cobb角和矢状面的指数.结果:这24例患者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64.8±8.4min,其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64.3±22.9ml,其住院的平均时间为8.5±1.4d.进行手术后这些患者伤椎前缘的高度、后凸Cobb角和矢状面的指数均明显优于其进行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伤椎前缘的高度、后凸Cobb角和矢状面的指数,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治疗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弓根 胸腰段脊椎骨折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黄彬铖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7期78-79,共2页
目的探索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四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 目的探索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四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及术后1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伤椎矢状面指数(SI)、Cobb’s角、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80.54±15.36)min、(194.54±30.69)ml、(9.54±2.67)d,均优于观察组的(115.65±10.88)min、(268.57±30.55)ml、(19.53±3.3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分别为(26.65±2.22)mm、(99.54±2.69)%,均高于对照组的(20.54±3.69)mm、(54.23±4.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I、Cobb’s角分别为(4.44±2.03)、(3.54±2.22)°,均小于对照组的(18.57±3.54)、(17.74±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较为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椎弓根 胸腰椎骨折 效果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永锋 叶劲 +2 位作者 邹仲兵 欧荣通 林伟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5期121-122,共2页
目的了解胸腰椎骨折使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的方法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3年4月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经伤椎椎弓根置螺钉系统进行固定治疗,然后使用X线和计算机... 目的了解胸腰椎骨折使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的方法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3年4月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经伤椎椎弓根置螺钉系统进行固定治疗,然后使用X线和计算机体层摄影对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伤椎失状面指数(SI)和伤椎前缘高度压缩进行测定,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治疗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伤椎失状面指数(SI)和伤椎前缘高度压缩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但治疗后的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伤椎失状面指数(SI)、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对胸腰椎骨折进行治疗,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良好,固定疗效固定,对减少伤椎高度丢失和促进伤椎神经功能康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 神经功能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伤椎置钉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洪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6期74-77,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伤椎置钉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84例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联合组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伤椎置钉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伤椎置钉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84例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联合组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伤椎置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伤椎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68.54±3.46)min、手术切口长度(5.42±1.56)cm及住院时间(12.46±2.17)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31.23±4.67)min、(9.65±1.35)cm、(24.57±2.16)d,术中出血量(34.56±2.17)ml少于对照组的(67.54±4.3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疼痛评分(1.47±0.31)分低于对照组的(3.67±0.5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伤椎Cobb角(5.67±0.43)°小于对照组的(11.4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91.68±6.93)%高于对照组的(76.41±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伤椎置钉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手术指标、伤椎Cobb角以及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同时可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 脊柱骨折 疼痛评分 椎Cobb角 椎前缘高度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对AO-B1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顺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0期3760-3762,共3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对AO-B1型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牟州医院收治的92例AO-B1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46例)和联合组(46例)。对照组接...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对AO-B1型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牟州医院收治的92例AO-B1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46例)和联合组(46例)。对照组接受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组接受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及影像学指标(椎间隙、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下NR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联合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下ODI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联合组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下椎间隙、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联合组椎间隙大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比高于对照组、伤椎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AO-B1型胸腰椎骨折,可改善手术效果,缓解疼痛程度,调节骨骼形态,增强腰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微创经皮弓根联合内固定 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伤椎植骨与伤椎置钉及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回顾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焦振华 卜秀丽 +1 位作者 王功国 王均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5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植骨与伤椎置钉及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18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A、B和C三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单纯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及椎弓根伤椎植骨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植骨与伤椎置钉及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18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A、B和C三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单纯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及椎弓根伤椎植骨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矢状面角度及日本整形外科学腰椎疾患治疗成绩(JOA)评分等。结果 B、C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矢状面角度及JOA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矢状面角度及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短节段和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治疗,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微创等优点,有助于改善固定稳定程度,避免术后矫正角度过度丢失,并提高腰椎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椎植骨 短节段固定 胸腰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不同置钉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志广 马国涛 +2 位作者 吴登科 田朝奇 宋志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056-1057,1123,共3页
目的:对比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不同置钉方式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胸96例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n=48)和B组(n=48)。A组采用跨伤椎置钉,B组采用经伤椎置钉。分析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 目的:对比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不同置钉方式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胸96例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n=48)和B组(n=48)。A组采用跨伤椎置钉,B组采用经伤椎置钉。分析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影像学指标、腰椎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5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术后3 d、术后1 d(P<0.05),两组术后3 d VAS评分低于术后1 d(P<0.05),但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y,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和伤椎矢状面Cobb角均降低,且B组降低更明显(P<0.05)。术后1y,两组改良Oswestry腰椎功能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B组降低更明显(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与跨伤椎置钉方式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采用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改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伤椎矢状面Cobb角以及腰椎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弓根内固定术 方式 经伤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行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附加伤椎内固定的疗效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民坤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5期52-53,共2页
目的探究胸腰椎骨折行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附加伤椎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10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数字图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性手术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附加伤椎... 目的探究胸腰椎骨折行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附加伤椎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10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数字图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性手术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附加伤椎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创伤及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和椎间隙高度较手术前分别明显减少、上升、上升,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度、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附加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棒系统 椎内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经伤椎置钉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9期20-21,共2页
目的分析经伤椎置钉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伤椎置钉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术... 目的分析经伤椎置钉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伤椎置钉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矫正率以及椎管面积改善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远期丢失率以及内固定失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置钉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固定牢靠,可有效矫正后凸畸形并长期维持矫正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 经伤弓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经伤椎置钉法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士响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3期25-26,共2页
目的:为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经伤椎置钉法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使用经伤椎置钉法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目的:为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经伤椎置钉法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使用经伤椎置钉法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为B组患者使用跨伤椎置钉法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一次手术的成功率,并对比其手术前后的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Cobb角(脊柱侧弯角度)及椎体高度。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一次手术的成功率相比,P>0.05。2)手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Cobb角及椎体高度相比,P>0.05。3)手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P>0.05;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的Cobb角较小,其椎体高度较高(P<0.05)。结论:为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经伤椎置钉法进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脊柱侧弯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 经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椎置钉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48例报告
19
作者 吴任涛 孙景福 +4 位作者 王虎 刘晓雷 罗军 郭伟华 刘小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采用伤椎置钉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2个月X线片,比较手术前后Cobb角、伤椎相对...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采用伤椎置钉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2个月X线片,比较手术前后Cobb角、伤椎相对高度;观察有无内固定失败(包括内固定折断、折弯,椎弓根钉拔出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发生,术后12个月、术后1周患者Cobb角(3.42±3.73)、(2.56±1.17)°及伤椎相对高度(95.79±2.81)%、(96.54±3.43)%均优于术前(19.56±3.94)°、(55.43±1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患者Cobb角及伤椎相对高度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置钉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可有效恢复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伤椎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明显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胸腰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2例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超 成业东 +2 位作者 冯海波 王加波 管礼安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3期51-51,53,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32 例,给予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观察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手术时间80~200 min,出血量200~1 500 mL.患者术前、术后8... 目的探讨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32 例,给予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观察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手术时间80~200 min,出血量200~1 500 mL.患者术前、术后8 个月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 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弓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