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与髓核超氧化消融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
作者 陈熙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2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 超氧氧化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L_5-S_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前入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宗良 邹智荣 +1 位作者 刘承杏 宋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 :为经皮穿刺L5 S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前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2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察L5 S1椎间盘前方的毗邻关系。结果 :L5 S1椎间盘前方存在一个由左、右髂血管和骶岬上缘平面围成的“△”相对安全区 ,该区的面积是 11... 目的 :为经皮穿刺L5 S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前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2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察L5 S1椎间盘前方的毗邻关系。结果 :L5 S1椎间盘前方存在一个由左、右髂血管和骶岬上缘平面围成的“△”相对安全区 ,该区的面积是 11.5 9± 3.34(7.40~ 17.42 )cm2 ,在该区内没有大的血管和神经干。结论 :用穿刺导管从腹前壁经腹膜直抵椎间盘前面 ,椎间盘前方的小肠被“T”型杵状压腹器自动推开 ,从而可经双侧髂血管之间由前面较安全地穿入椎间盘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 椎间盘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再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章家铭 陈兴灿 张功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3期181-182,共2页
目的 采用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称腰突症 )的疗效再评价。方法 采用APLD治疗经反复保守治疗无效的未破裂型腰突症550例。术后随访患者的症状、体征 ,并作CT疗效分级。结果 APLD有效率92.9 % ,无效率7.1 %... 目的 采用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称腰突症 )的疗效再评价。方法 采用APLD治疗经反复保守治疗无效的未破裂型腰突症550例。术后随访患者的症状、体征 ,并作CT疗效分级。结果 APLD有效率92.9 % ,无效率7.1 %。CT复查110例,突出椎间盘完全回纳70例、17例回纳≥2/3、9例回纳≤1/3、未回纳5例。回纳时间2.5~12个月 ,平均 (7.5±1.6)个月。结论APLD治疗未破裂型腰突症疗效确切。CT能客观反映椎间盘突出回纳程度。CT疗效分级对综合评价APLD疗效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 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评价 术后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健康教育应用于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陆芳芹 陈丽娟 +1 位作者 茅志娟 夏小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8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媒体健康教育对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LD)患者术后康复认知水平及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PLD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 目的探讨多媒体健康教育对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LD)患者术后康复认知水平及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PLD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多媒体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认知水平、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腰椎功能。结果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康复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同组教育前,且观察组康复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期康复训练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明显低于同组教育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明显高于同组教育前,且观察组VAS、ODI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媒体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PLD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认知水平,促进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依从行为的养成,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 多媒体健康教育 康复训练 认知水平 依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振春 鲁亚君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8期26-26,28,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给予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对比治疗前与术后...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给予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对比治疗前与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VA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令人满意,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谌洪宇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4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安顺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椎板开窗组(n=40)和椎间孔镜组(n=40)。为椎板开... 目的:探讨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安顺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椎板开窗组(n=40)和椎间孔镜组(n=40)。为椎板开窗组患者采用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为椎间孔镜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预后。结果:椎间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椎板开窗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椎板开窗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椎板开窗组患者,P<0.05。治疗后,椎间孔镜组患者的JOA评分高于椎板开窗组患者,其ODI评分低于椎板开窗组患者,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其腰椎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