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勇 李彦豪 +7 位作者 曾庆乐 赵剑波 王江云 韦传军 许小立 刘战胜 李凯滨 骆良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PG)和胃空肠造瘘术(PGJ)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3例吞咽困难的患者.上段食管癌10例,中段食管癌1例,咽部癌6例,球麻痹2例,脑转移瘤4例.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Marx-cope PGJ套装.先经鼻饲管经鼻或经... 目的探讨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PG)和胃空肠造瘘术(PGJ)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3例吞咽困难的患者.上段食管癌10例,中段食管癌1例,咽部癌6例,球麻痹2例,脑转移瘤4例.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Marx-cope PGJ套装.先经鼻饲管经鼻或经口途径置入导管后注入气体800~1000 ml,至胃腔明显扩张.然后在透视引导下采用Seldinger技术将PG饲管置入胃腔内,或将PGJ饲管经胃腔、十二指肠置入空肠内.术后严密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随访饲管使用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G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其中将饲管置入空肠内13例,均成功.术后出现上腹部疼痛1例,造瘘口周围感染1例,经处理后均痊愈.1例于术后第2天,因胃内容物反流出现窒息死亡.随访期间经饲管给予顺利.恶性肿瘤患者18例死亡,另3例仍在随访中,中位生存期为6.5个月.球麻痹患者1例更换新的PG饲管,另1例失访.结论透视引导下PG和PGJ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胃肠内营养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空肠 经皮穿刺胃造瘘术 SELDINGER技 恶性肿瘤患者 成功率 上腹部疼痛 置入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钟永锋 范利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6-7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方便性。方法:比较广东医学院附属陈星海医院2004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52例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实验组)和30例线拉式置管法...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方便性。方法:比较广东医学院附属陈星海医院2004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52例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实验组)和30例线拉式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对照组)的并发症、操作时间及造瘘管更换方法。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操作时间实验组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可在体外直接更换造瘘管;对照组需胃镜引导下按原造瘘方法更换造瘘管。结论: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内镜下 壁固定 直接置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胃肠营养方式下吞咽康复训练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姜从玉 胡永善 +4 位作者 吴毅 韩璐 陈坚 段春浩 郑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胃肠营养方式下吞咽康复训练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接受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PEG)者设为PEG训练组,入组1例PEG训练组后,同时随机配对入选1例接受鼻饲胃管者,设为鼻饲胃管(NGT)训练组... 目的:探索不同胃肠营养方式下吞咽康复训练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接受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PEG)者设为PEG训练组,入组1例PEG训练组后,同时随机配对入选1例接受鼻饲胃管者,设为鼻饲胃管(NGT)训练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吞咽康复训练,分别于入选时,训练后2周、4周、8周和12周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进行评测,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身高、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吸入性肺炎和鼻饲胃管更换次数等相关指标。结果:20例患者入选,每组各10例,无失访病例。入选时,2周、4周、8周和12周时PEG训练组患者的洼田评分均分分别是:5.0分、4.7分、3.9分、3.1分和2.4分,2周后、4周后、8周后和12周后PEG训练组洼田评分的改善值均分分别是:0.3分、1.1分、1.9分和2.6分;而NGT训练组评分均分分别为:4.9分、4.9分、4.2分、4.0分和3.3分,改善值均分分别是:0分、0.7分、0.9分和1.6分。入选时,2周、4周、8周和12周时PEG训练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别是:20.32、20.29、20.45、20.74和21.04,而NGT训练组分别为:19.73、19.70、19.80、19.94和19.85。入选后12周PEG训练组体重和体重指数分别改善2.1kg和0.72,NGT训练组分别改善0.4kg和0.12。血红蛋白和白蛋白随访期间两组间变化无显著性意义。PEG训练组发生5人次吸入性肺部感染,NGT训练组有12人次吸入性肺部感染,最少更换3次胃管,最多更换8次胃管,平均更换(4.9±1.7)次胃管。结论: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社区中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内镜下 鼻饲 吞咽康复训练 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