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三种取材方法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唐晓霞 刘运秋 兰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3863-3866,共4页
目的探讨CT导引穿刺活检三种取材方法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适合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肺部肿块或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切割活检组、针吸活检组及切割加针吸活检组,共206例,经手术病理、临床综合分析+临床随访符合恶性肿瘤者... 目的探讨CT导引穿刺活检三种取材方法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适合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肺部肿块或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切割活检组、针吸活检组及切割加针吸活检组,共206例,经手术病理、临床综合分析+临床随访符合恶性肿瘤者共138例,其中切割活检组47例,针吸活检组45例,切割加针吸活检组46例。比较三种取材方法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切割、针吸和切割加针吸三种方法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相同,均为1.0000;灵敏度分别为0.7500、0.6875和0.923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571、0.7500和0.9565,Youden指数分别为0.7500、0.6875和0.9231;在恶性病变病理组织学分型中,三组总的诊断正确率为69.57%(96/138),其中切割组、针吸组和切割加针吸组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2.34%(34/47)、44.44%(20/45)和91.30%(42/46),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515,P<0.001)。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中,切割加针吸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及病理组织学分型正确率高于单纯切割或针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肺活检术 介入 取材方法 恶性病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4
2
作者 杨肖华 黄新宇 汪国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58-662,共5页
目的探讨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CT引导下应用意大利PRECISA 18 G切割针对110例患者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切割组织块的多少、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病灶深度、病灶周围... 目的探讨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CT引导下应用意大利PRECISA 18 G切割针对110例患者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切割组织块的多少、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病灶深度、病灶周围炎症、慢性肺部病变等相关因素分为不同等级资料,卡方分析不同等级资料之间并发症发生率有无差异性,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10例患者术后出现出血28例(占25.5%),气胸27例(占24.5%),卡方分析显示术后出血在病灶大小、病灶深度、穿刺时间及病灶周围炎症之不同组别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术后气胸在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病灶深度、慢性肺部病变之不同组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大小、病灶深度、病灶周围炎症在出血并发症中具独立危险因素,穿刺时间、穿刺胸膜的次数、慢性肺部病变在气胸并发症中具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发生与病灶大小、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病灶深度、病灶周围炎症、慢性肺部病变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断层扫描 经皮穿刺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付玲 李少朕 +2 位作者 陈尘 刘卓 洪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80例(干预组)及常规护理组80例(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两组患者气胸及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80例(干预组)及常规护理组80例(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两组患者气胸及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等指标,以评价护理干预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作用。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显著降低(60.13±11.30,31.53±10.58),P<0.001,手术时间为(10.90±1.59)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5.40±2.11) min,P<0.00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且一次穿刺成功率(95%)高于对照组(85%),干预组肺出血及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28.80%,显著低于对照组57.4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采用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经皮穿刺 护理干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模拟定位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艳珍 叶云婕 +2 位作者 欧海凤 方良毅 连燕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9-320,共2页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T检查成为现代疾病诊断的重要设施之一,而CT模拟定位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这一微创技术也成为放射学领域中一项重要诊断方法,它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组织学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的优点。用此方法...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T检查成为现代疾病诊断的重要设施之一,而CT模拟定位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这一微创技术也成为放射学领域中一项重要诊断方法,它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组织学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的优点。用此方法可获取更多的病理学及基因检测的资料,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现将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160例肺占位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均穿刺成功,获取可靠的病理资料,仅少数患者出现并发症,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模拟定位引导 CT 护理 医学影像技 疾病诊断 穿刺成功率 组织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CT引导下同轴法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邵发林 胥美娟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1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同轴法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肺内病变需活检的11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自动活检枪同轴法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116例患者均成功获取病理标本,穿刺成功率100%,病变阳性率9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同轴法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肺内病变需活检的11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自动活检枪同轴法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116例患者均成功获取病理标本,穿刺成功率100%,病变阳性率94.8%,并发症6例(5.2%),经对症处理后2~7天后患者身体逐渐恢复。结论:改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器材简单易得,费用低廉操作简便,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CT引导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画视频对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前谈话的效果 被引量:8
6
作者 金浙夏 胡溪 +4 位作者 陈璐民 章雁 陈娇 战锟 牛忠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 探讨动画视频对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前谈话的效果。方法 将72例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实验组3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口头术前谈话,实验组采用动画视频辅助术前谈话模式。比较两组术前谈... 目的 探讨动画视频对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前谈话的效果。方法 将72例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实验组3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口头术前谈话,实验组采用动画视频辅助术前谈话模式。比较两组术前谈话时间、患者或家属对手术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结果 实验组术前谈话时间为(10.59±2.69) min,短于对照组的(14.81±2.86) min(t=6.440,P<0.05),患者或家属对手术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为(8.77±0.97)分,优于对照组的(6.97±1.54)分(t=4.782,P<0.05)。结论 动画视频辅助术前谈话模式能让患者或家属在更短的时间内充分理解谈话内容,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经皮穿刺 视频 前谈话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机器人辅助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定位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博 康晓东 +3 位作者 高万春 洪睿 王亚鸽 张华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1期320-323,共4页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CT图像引导机器人辅助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空间定位的新机制。首先,设计6个标记点,并将其同时固定于CT检查床,以在硬件上参考定位;其次,在软件上以改进的D-H逆向运动算法实现CT图像引导机器人进行经皮肺穿刺操作。仿真实...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CT图像引导机器人辅助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空间定位的新机制。首先,设计6个标记点,并将其同时固定于CT检查床,以在硬件上参考定位;其次,在软件上以改进的D-H逆向运动算法实现CT图像引导机器人进行经皮肺穿刺操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文中提出的定位机制可有效地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系统 D-H逆向运动算法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恩雨 胡金文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4期469-470,共2页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简称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是肺部非血管性介入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广泛应用于临床肺部非典型病变的诊断或典型病灶的组织定性[1]。
关键词 经皮穿刺 CT引导 临床实践 非血管性介入 非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继发体循环空气栓塞并复苏成功1例 被引量:8
9
作者 荆剑 白旭明 +5 位作者 顾星石 程龙 原强 孙兴伟 张健 靳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68-970,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主因肺癌术后3年,于2018年1月外院复查胸部CT时发现双肺多发结节,相关肿瘤标志显示阴性,行抗炎治疗1周后肺结节大小无明显变化,后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入院后行胸部CT增强扫描提示双肺下叶磨玻璃结...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主因肺癌术后3年,于2018年1月外院复查胸部CT时发现双肺多发结节,相关肿瘤标志显示阴性,行抗炎治疗1周后肺结节大小无明显变化,后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入院后行胸部CT增强扫描提示双肺下叶磨玻璃结节,无明显强化,鉴于其肿瘤病史,不排除恶性可能,遂决定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术前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并告知患者操作相关风险及签署知情同意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空气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机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632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洪梅 聂岩 万明月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模拟机引导下经皮穿刺 临床资料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诊断效能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8
11
作者 王立学 董鸿鹏 +4 位作者 白博锋 赵本琦 杨宁 郑卓肇 马永强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09-1414,共6页
目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9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202例患者的临床及穿刺数据资料。按结节大小分为直径(D)≤10 mm组、10 mm<D≤20... 目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9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202例患者的临床及穿刺数据资料。按结节大小分为直径(D)≤10 mm组、10 mm<D≤20 mm组、20 mm<D≤30 mm组和D>30 mm组,分别统计各组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分别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病灶密度、穿刺针穿越肺组织距离、取材组织数量等相关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各因素组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病例均取材满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各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1%、84.13%、83.64%和93.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胸的发生率为18.32%(37/202),肺出血的发生率为19.80%(40/202),咯血的发生率为0.99%(2/202);影响气胸发生率的因素包括年龄(OR=1.037,95%CI:1.001~1.074,P=0.042)及穿刺针穿越肺组织距离(OR=1.030,95%CI:1.009~1.052,P=0.006),且气胸发生率与两者均存在正相关;影响肺出血发生率的因素包括结节大小(OR=0.935,95%CI:0.895~0.977,P=0.003)及穿刺针穿越肺组织距离(OR=1.035,95%CI:1.013~1.058,P=0.002),且肺出血发生率与结节大小呈负相关,与穿刺针穿越肺组织距离呈正相关。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感染、针道种植转移及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肺穿刺活检是安全、有效获得病理诊断的手段,适用于不同大小肺结节,具有可接受的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经皮穿刺 结节 准确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继发动脉系统空气栓塞1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云平 韩兴冰 巩宜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61-1162,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因“胸闷、咳嗽2月余,痰中带血1 d”入院。胸部CT示轻度肺气肿,右肺中叶见一软组织密度肿块约4.8 cm,中度强化,可见分叶。为明确肿块性质,拟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取仰卧位,采用18 G一次性活检穿刺针和BARD全... 1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因“胸闷、咳嗽2月余,痰中带血1 d”入院。胸部CT示轻度肺气肿,右肺中叶见一软组织密度肿块约4.8 cm,中度强化,可见分叶。为明确肿块性质,拟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取仰卧位,采用18 G一次性活检穿刺针和BARD全自动活检枪,活检枪切割长度设置为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肿瘤 经皮穿刺 空气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融合三维图像定位肺穿刺活检靶点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董科 楼岑 +3 位作者 牟达 温广华 楼菁菁 姜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PET/CT融合三维图像定位肺穿刺活检靶点的增益价值。方法:分析54例PET/CT引导和93例单纯CT引导的范围≥3cm或疑似合并坏死、阻塞性炎症、实变及不张的肺部病变活检资料,比较2种引导方法总的检出率、假阴性率、阴性预测值、准确... 目的:探讨PET/CT融合三维图像定位肺穿刺活检靶点的增益价值。方法:分析54例PET/CT引导和93例单纯CT引导的范围≥3cm或疑似合并坏死、阻塞性炎症、实变及不张的肺部病变活检资料,比较2种引导方法总的检出率、假阴性率、阴性预测值、准确率,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ET/CT引导组的检出率为98.1%(53/54),假阴性率为5.3%(2/38),阴性预测值为88.2%(15/17),准确率为96.2%(51/53)。单纯CT引导组的检出率为84.9%(79/93),假阴性率为23.3%(10/43),阴性预测值为78.3%(36/46),准确率为87.3%(69/79)。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2种引导方法的检出率的差异(χ~2=6.50,0.01<P<0.05)和假阴性率的差异(χ~2=5.17,0.01<P<0.05)有统计学意义;阴性预测值的差异(χ~2=0.28,P>0.05)和准确率的差异(χ~2=2.05,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范围≥3cm或疑似合并坏死、阻塞性炎症、实变及不张的肺部病变,PET/CT融合三维图像引导穿刺活检的有效率高于单纯CT形态学引导,有一定的临床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PET/CT 肿瘤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多个结节连续性病例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玲玉 秦志强 +5 位作者 王毅 韦海明 陈桂荣 陆爱玲 冯广弘 韦彩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0-433,共4页
目的:研究肺部多个结节疾病构成、诊断技术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前瞻性研究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确诊的40例肺部多个结节连续性病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和诊断方法。根据确诊结果分为良性和恶性病变组,并比较上述观察指标。结果:40例... 目的:研究肺部多个结节疾病构成、诊断技术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前瞻性研究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确诊的40例肺部多个结节连续性病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和诊断方法。根据确诊结果分为良性和恶性病变组,并比较上述观察指标。结果:40例肺部多个结节病例中良性组17例(42.5%),恶性组23例(57.5%)。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平均年龄及血CEA阳性率明显较高[(65.5±10.0)岁vs.(50.3±11.8)岁,(39.1%vs.5.9%)];恶性组(91.3%)因各种呼吸道症状就诊高于良性组(58.8%)。最大结节CT特征中,恶性组分叶征20例(87.0%)、纵隔淋巴结肿大10例(43.5%),分别高于良性组的9例(52.9%)和1例(5.9%);良性组中最大结节尖角征(10例,58.8%)明显高于恶性组(4例,17.4%)。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例数/检查例数分别为94.7%、46.4%。结论:肺部多个结节的良、恶性发病率相近,血CEA和CT特征为鉴别肺部多个结节的性质提供一定参考价值,而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是肺部多个结节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