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158例护理体会
1
作者 张素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4-814,共1页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股静脉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2
作者 汪守中 张国荣 +6 位作者 江智文 顾逸敏 高庆祥 毛安全 庄亚纯 庄文燕 程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51-51,共1页
1984年 Inoue 首先经静脉导管作二尖瓣分离术1986年陈传荣也作了报道.我院近年来开展此项技术,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我院于1992年5月至1993年4月收治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7例,男性2例,女性15例.年龄29至53岁。全部经临床检查... 1984年 Inoue 首先经静脉导管作二尖瓣分离术1986年陈传荣也作了报道.我院近年来开展此项技术,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我院于1992年5月至1993年4月收治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7例,男性2例,女性15例.年龄29至53岁。全部经临床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其中8例伴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伴主动脉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心功能均在Ⅰ~Ⅱ级,2例为Ⅰ级,10例为Ⅱ级、5例为Ⅱ~Ⅲ级,4例伴房颤。心脏听诊心尖区均闻Ⅱ~Ⅲ级舒张期杂音.心动超声测得二尖瓣口径面积为0.7~1.8cm^2.瓣膜硬度13例为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 导管 股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分离术后再狭窄的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永平 李俭春 +3 位作者 江时森 张启高 陈锐华 徐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4年第12期731-733,共3页
对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的二尖瓣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患者10例(A组),与无二尖瓣分离手术史的患者10例(B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A组二尖瓣瓣口面积(MVA)由1.17±0.24cm2增至1.... 对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的二尖瓣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患者10例(A组),与无二尖瓣分离手术史的患者10例(B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A组二尖瓣瓣口面积(MVA)由1.17±0.24cm2增至1.88±0.28cm2(P<0.001),B组中MVA由1.51±0.27cm2增至2.53±0.67cm2(P<0.001);血液动力学改善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10)。PBMV治疗二尖瓣分离术后再狭窄安全、有效,可避免或推迟开胸术,可作为二尖瓣分离术后再狭窄外科手术的一种替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二尖瓣 再狭窄 分离术 二尖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后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其原因分析
4
作者 李隆贵 鲁云敏 +2 位作者 黄岚 宋耀明 耿召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53-1354,共2页
目的 分析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 (MR)的原因。方法 对 2 2 6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经PBMV术后发生中、重度MR患者手术前后的超声心动图与临床情况 ,与术后无MR或轻度MR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明显MR... 目的 分析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 (MR)的原因。方法 对 2 2 6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经PBMV术后发生中、重度MR患者手术前后的超声心动图与临床情况 ,与术后无MR或轻度MR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明显MR患者的术前超声积分、心功能、年龄显著高于轻或无MR者。结论 术前高超声积分是预测PBMV术后发生MR的重要指标 ,心功能减退和年龄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二尖瓣 二尖瓣关闭不全 原因分析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在二尖瓣狭窄并心房纤颤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曹锡标 蔡文阳 胡义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27-228,共2页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心房纤颤 二尖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患者血浆心钠素和血管加压素水平的改变 被引量:1
6
作者 许顶立 翁昌鸿 +5 位作者 任昊 方忠耀 张荣华 候玉清 贾满盈 刘伊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4年第12期727-730,共4页
选择16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进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术后心功能改善Ⅰ~Ⅱ级。术前,左右心房血浆心钠素水平明显高于外周静脉。研究发现,心房心钠素分泌增加可分为两型:右房分泌为主型者(n=5);左房分泌为主型者(n=... 选择16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进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术后心功能改善Ⅰ~Ⅱ级。术前,左右心房血浆心钠素水平明显高于外周静脉。研究发现,心房心钠素分泌增加可分为两型:右房分泌为主型者(n=5);左房分泌为主型者(n=11)。前一型的左心房平均压和右心房平均压均明显高于后一型。两型的外周血浆心钠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术后5min、20min、1h、24h等时点,左右心腔和外周血浆心钠素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16例患者术后20min时的左心腔血浆心钠素水平的降低幅度与二尖瓣跨瓣压差降低幅度显著相关(r=0.502,P<0.05)。术后血管加压素水平也显著下降,术后24h下降达77.9±2.9%。这提示,成功地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可使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心钠素和血管加压素水平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钠素 血管加压素 二尖瓣 二尖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技术量化预测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疗效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文彬 邵建华 +2 位作者 刘传玺 朱梅 梁皓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0-190,共1页
本文拟采用HP公司新近开发的AD技术探索一条量化预测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ercutaneousbalonmitralvalvulotomy;PBMV)疗效的途径,以期为PBMV术前病例的选择提供可靠的量化指标。1资... 本文拟采用HP公司新近开发的AD技术探索一条量化预测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ercutaneousbalonmitralvalvulotomy;PBMV)疗效的途径,以期为PBMV术前病例的选择提供可靠的量化指标。1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行PB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 疗效 声学密度测定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8
作者 江时森 李俭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4期378-379,共2页
一、概述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mitral valvuloplasty,PBMV)又称为经皮穿刺经静脉二尖瓣交界分离术(percutaneous transvenous mitralcommissurotomy,PTMC),是—种把球囊导管插到狭窄的二尖瓣处,利用向球囊内迅速... 一、概述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mitral valvuloplasty,PBMV)又称为经皮穿刺经静脉二尖瓣交界分离术(percutaneous transvenous mitralcommissurotomy,PTMC),是—种把球囊导管插到狭窄的二尖瓣处,利用向球囊内迅速充液后产生的向外膨胀力而将粘连融合的二尖瓣交界处裂开的一种治疗二尖瓣狭窄的方法。1984年由日本学者Inoue 首次应用,并报道了成功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交界 二尖瓣狭窄 PBMV 房间隔 分离术 卵圆窝 经皮穿刺 导管 二尖瓣 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国产球囊导管经皮二尖瓣扩张成形术30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武维恒 金云女 +5 位作者 陈风 蔡文标 郭召军 邵丽 孙永燕 张义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663-664,共2页
用国产球囊导管经皮二尖瓣扩张成形术30例临床分析武维恒金云女陈风蔡文标郭召军邵丽孙永燕(徐州矿务局总医院心内科,徐州221006)张义勤(徐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徐州221006)关键词心脏病,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球囊... 用国产球囊导管经皮二尖瓣扩张成形术30例临床分析武维恒金云女陈风蔡文标郭召军邵丽孙永燕(徐州矿务局总医院心内科,徐州221006)张义勤(徐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徐州221006)关键词心脏病,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襄二尖瓣成形术前后的心音图观察
10
作者 郑剑光 朱树雄 +5 位作者 赵定菁 陶新智 李醒三 曾知恒 朱立光 尹瑞兴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8年第3期204-205,共2页
1984年Inoue等应用经皮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获得成功的报道,随后国内外相继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疗效,可作为MS外科手术治疗的一种替代方法.1992年至今我院应用该项技术已经为400多例MS患者做了PBMV,现... 1984年Inoue等应用经皮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获得成功的报道,随后国内外相继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疗效,可作为MS外科手术治疗的一种替代方法.1992年至今我院应用该项技术已经为400多例MS患者做了PBMV,现将42例PBMV前后均记录了心音图(PCG).并检测左房及二尖瓣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图 二尖瓣 经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体外循环心室颤动下室壁瘤内修复及左室成形术
11
作者 徐东 江龙 +3 位作者 李京宏 尚学斌 刘燕晖 万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评估低温体外循环心室颤动(以下简称室颤)下室壁瘤内修复及左室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完成对14例室壁瘤患者(男12例,女2例)的手术,其中,在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下完成室壁瘤毡条外缝合1例;内毡片+外三明治左室成形术9例,包括附壁血栓取... 目的评估低温体外循环心室颤动(以下简称室颤)下室壁瘤内修复及左室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完成对14例室壁瘤患者(男12例,女2例)的手术,其中,在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下完成室壁瘤毡条外缝合1例;内毡片+外三明治左室成形术9例,包括附壁血栓取栓3例、二尖瓣成形1例;内荷包环缩+外三明治左室成形术4例,包括室间隔穿孔修补术1例.结果全组无1例死亡.体外循环时间43~168 min,平均(97±39)min;呼吸机使用时间8~50 h,平均(21±14)h.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使用率为43%(6/14);远端没搭桥1例;搭桥1根2例,搭桥2根5例,搭桥3根5例,搭桥4根1例.其中,乳内动脉桥3根,桡动脉桥2根,大隐静脉桥25根.术后1例因引流物较多而行2次开胸.结论低温体外循环室颤下室壁瘤内修复及左室成形手术是安全可靠的,低温室颤的心肌保护效果确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体外循环 心室颤动 左室 修复 瘤内 主动脉反搏 体外循环时间 心肌保护效果 低温室颤 二尖瓣 穿孔修补术 乳内动脉桥 大隐静脉桥 临床效果 附壁血栓 桡动脉桥 安全可靠 手术 室壁瘤 搭桥 内荷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tarex机械性清除血栓治疗急性下肢缺血近中期效果 被引量:20
12
作者 梁思渊 周龙 +2 位作者 王涛 叶开创 陆信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评估Rotarex经皮机械性清除血栓(PMT)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所致急性下肢缺血的近中期效果,分析不同病因急性下肢缺血对保肢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6月两医学中心采用Rotarex PMT术治疗的89例(96条患肢)急性下肢缺... 目的评估Rotarex经皮机械性清除血栓(PMT)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所致急性下肢缺血的近中期效果,分析不同病因急性下肢缺血对保肢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6月两医学中心采用Rotarex PMT术治疗的89例(96条患肢)急性下肢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56肢),女38例(40肢),平均年龄(64.3±7.2)(37~96)岁。96条患肢中急性动脉栓塞31肢,急性动脉血栓形成36肢,移植物血栓形成29肢。主要研究终点为保肢率,以病因学作亚组分析;次要研究终点包括靶病变通畅率、大出血并发症、术后30 d内死亡率和再手术率。结果术后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4%(3/89)。术后30 d内死亡率为4.5%(4/89)。术后1年、2年总靶病变一期通畅率分别为77%、67%,二期通畅率>80%。术后1年、2年总保肢率分别为83.4%、71.8%。亚组分析显示急性动脉栓塞组患者术后2年保肢率为90.3%,显著高于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组患者(65.2%,P=0.047;HR=4.2,95%CI=1.1~11.4)和移植物血栓形成组患者(60.1%,P=0.037;HR=4.9,95%CI=1.2~15.1)。移植物血栓形成组、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组、急性动脉栓塞组再手术率分别为20.1%(6/29)、13.9%(5/36)、3.2%(1/31)。结论 Rotarex PMT术治疗急性下肢缺血安全、有效,尤其是对急性动脉栓塞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缺血 Rotarex系统 经皮机械性清除血栓 血管 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瓣膜病介入治疗的新进展
13
作者 戴汝平 张戈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2,共3页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其中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非风湿性瓣膜病发病率相对增加,例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瓣膜退行性变(包括钙化性和粘液变性等)、继发于心肌疾患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房室...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其中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非风湿性瓣膜病发病率相对增加,例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瓣膜退行性变(包括钙化性和粘液变性等)、继发于心肌疾患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房室瓣关闭不全以及代谢障碍性瓣膜损害等均明显增加,先天性瓣膜病亦不少见.1985年Inoue首次成功开展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取成功,近20年的随访观察,远期疗效令人鼓舞.根据我国一组336例8年随访报告,再狭窄率为16%[1],可见,瓣膜球囊成形术已经成为治疗瓣膜狭窄性病变的有效方法.随着介入技术及器材的发展,介入治疗适应证不断扩大,根据临床需要,其主要目标转向治疗瓣膜关闭不全(包括半月瓣、房室瓣)和一些特殊类型的瓣膜狭窄(如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期望介入治疗能够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经皮人工瓣膜支架置入术、经皮瓣膜修补术和经皮瓣环成形术的开发研究,有望解决这类问题,目前已成为介入性心脏病学的新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介入治疗 钙化 常见 风湿性瓣膜病 经皮穿刺二尖瓣 首次 中国 生活条件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