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占位性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程芝梅 王黎洲 +3 位作者 何慧洲 魏子敬 李雪莹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寻找影像引导肝脏原发或继发占位性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后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51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超声或CT引导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出现腹腔或肝包膜下出血作为因变量,将患... 目的寻找影像引导肝脏原发或继发占位性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后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51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超声或CT引导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出现腹腔或肝包膜下出血作为因变量,将患者性别、年龄、病变类型、病理结果、肿瘤大小、位置、是否位于肝包膜下、有无肝硬化、穿刺引导方式、穿刺组织条数、穿刺深度、术前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血红蛋白作为自变量,所有自变量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P<0.05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脏占位性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53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穿刺活检的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或肝包膜下出血者19例(4.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穿刺组织条数及穿刺深度与术后发生出血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与穿刺深度为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肝硬化患者穿刺活检术后发生出血并发症的敏感性为32%,特异性为97.9%。结论肝硬化及穿刺深度是肝脏占位性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活检术 危险因素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4
2
作者 杨肖华 黄新宇 汪国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58-662,共5页
目的探讨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CT引导下应用意大利PRECISA 18 G切割针对110例患者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切割组织块的多少、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病灶深度、病灶周围... 目的探讨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CT引导下应用意大利PRECISA 18 G切割针对110例患者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切割组织块的多少、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病灶深度、病灶周围炎症、慢性肺部病变等相关因素分为不同等级资料,卡方分析不同等级资料之间并发症发生率有无差异性,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10例患者术后出现出血28例(占25.5%),气胸27例(占24.5%),卡方分析显示术后出血在病灶大小、病灶深度、穿刺时间及病灶周围炎症之不同组别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术后气胸在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病灶深度、慢性肺部病变之不同组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大小、病灶深度、病灶周围炎症在出血并发症中具独立危险因素,穿刺时间、穿刺胸膜的次数、慢性肺部病变在气胸并发症中具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发生与病灶大小、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病灶深度、病灶周围炎症、慢性肺部病变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断层扫描 经皮穿刺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付玲 李少朕 +2 位作者 陈尘 刘卓 洪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80例(干预组)及常规护理组80例(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两组患者气胸及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80例(干预组)及常规护理组80例(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两组患者气胸及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等指标,以评价护理干预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作用。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显著降低(60.13±11.30,31.53±10.58),P<0.001,手术时间为(10.90±1.59)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5.40±2.11) min,P<0.00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且一次穿刺成功率(95%)高于对照组(85%),干预组肺出血及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28.80%,显著低于对照组57.4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采用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经皮穿刺 护理干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模拟定位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艳珍 叶云婕 +2 位作者 欧海凤 方良毅 连燕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9-320,共2页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T检查成为现代疾病诊断的重要设施之一,而CT模拟定位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这一微创技术也成为放射学领域中一项重要诊断方法,它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组织学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的优点。用此方法...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T检查成为现代疾病诊断的重要设施之一,而CT模拟定位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这一微创技术也成为放射学领域中一项重要诊断方法,它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组织学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的优点。用此方法可获取更多的病理学及基因检测的资料,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现将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160例肺占位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均穿刺成功,获取可靠的病理资料,仅少数患者出现并发症,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模拟定位引导 CT 护理 医学影像技 疾病诊断 穿刺成功率 组织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活检联合动脉造影及栓塞技术在肝肿瘤诊疗中的应用(附46例报道)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国平 王小林 +4 位作者 陈颐 龚高全 程洁敏 李长煜 施东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导引或透视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结合动脉造影技术在肝肿瘤诊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难以明确诊断或欲知病理类型的肝占位患者共46例,肝穿刺活检前先行股动脉插管动脉造影,暂时保留导管于肿瘤动脉,用B超或透视导引... 目的探讨超声导引或透视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结合动脉造影技术在肝肿瘤诊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难以明确诊断或欲知病理类型的肝占位患者共46例,肝穿刺活检前先行股动脉插管动脉造影,暂时保留导管于肿瘤动脉,用B超或透视导引下行肝穿刺活检。活检后再行一次动脉造影,判断有无穿刺道出血。如存在出血征象,则行肿瘤供血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治疗,在栓塞完成后,再行最后一次动脉造影,显示肿瘤血供是否阻断以及出血是否停止。患者每次重复穿刺肝内病灶前,均用无水酒精纱布擦拭穿刺活检针,以避免穿刺道肿瘤种植。结果 46例患者肝穿刺活检均顺利完成,其中37例用B超导引,9例患者在透视下肝穿刺活检成功。46例患者共取出114条0.8~1.5cm细条组织,26例血管造影显示为富血供肿瘤,供血血管紊乱,不规则。4例肿瘤病灶较小,穿刺活检后造影显示造影剂弥散至瘤周并有小的门脉分支显影,考虑存在动静脉瘘或出血;3例显示造影剂外渗;此7例患者中有3例选用单纯超液化碘化油加明胶海绵颗粒行肿瘤血管栓塞,另4例选择了化疗栓塞。本组中共有36例患者术中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均对肿瘤进行了化疗栓塞,5例患者进行了单纯灌注化疗。大部分患者(80.4%)术后仅有轻度穿刺点疼痛,与穿刺时肝包膜刺激有关,均在术后第2~3天好转,无需使用镇痛剂;患者均未出现气胸、胸腔积液、腹膜炎;患者未出现穿刺道、肝包膜下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表现。术后随访2个月未发现穿刺道肿瘤种植。穿刺活检阳性率为91.2%。结论在肝肿瘤诊疗中,经皮肝穿刺活检结合动脉造影及栓塞,可及时发现和治疗肝穿刺出血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技术组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动脉造影 经导管动脉栓塞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患儿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效果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强 胡华琨 +3 位作者 肖煜 沈世晖 傅欢 叶玲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患儿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患儿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12岁,体重9~36 kg,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组(DK组)和丙泊酚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患儿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患儿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12岁,体重9~36 kg,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组(DK组)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PK组),每组30例。入室后DK组先予右美托咪定1μg/kg负荷量,10 min泵完,后予氯胺酮1 mg/kg静注诱导,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泵注维持;PK组缓慢静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2~2.5 mg/kg、氯胺酮1 mg/kg诱导,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6 mg·kg^-1·h^-1泵注维持。术中出现体动反应时静脉追加氯胺酮0.5 mg/kg。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体动反应、氧饱和度下降(SpO2<95%)的发生情况,记录追加氯胺酮情况、术后苏醒时间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 DK组术中体动反应和SpO2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PK组(P<0.05)。DK组追加氯胺酮比例明显少于PK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长于PK组(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PK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全麻用于患儿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可有效降低患儿术中体动反应和SpO2下降发生率,降低追加氯胺酮比例,减少苏醒期躁动,但延长了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氯胺酮 患儿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彤迪 李涛 +1 位作者 王建荣 傅淑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81-1182,共2页
关键词 肾脏疾病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三种取材方法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唐晓霞 刘运秋 兰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3863-3866,共4页
目的探讨CT导引穿刺活检三种取材方法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适合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肺部肿块或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切割活检组、针吸活检组及切割加针吸活检组,共206例,经手术病理、临床综合分析+临床随访符合恶性肿瘤者... 目的探讨CT导引穿刺活检三种取材方法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适合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肺部肿块或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切割活检组、针吸活检组及切割加针吸活检组,共206例,经手术病理、临床综合分析+临床随访符合恶性肿瘤者共138例,其中切割活检组47例,针吸活检组45例,切割加针吸活检组46例。比较三种取材方法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切割、针吸和切割加针吸三种方法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相同,均为1.0000;灵敏度分别为0.7500、0.6875和0.923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571、0.7500和0.9565,Youden指数分别为0.7500、0.6875和0.9231;在恶性病变病理组织学分型中,三组总的诊断正确率为69.57%(96/138),其中切割组、针吸组和切割加针吸组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2.34%(34/47)、44.44%(20/45)和91.30%(42/46),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515,P<0.001)。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中,切割加针吸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及病理组织学分型正确率高于单纯切割或针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介入 取材方法 恶性病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减少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效果探讨 被引量:23
9
作者 廖玉梅 何艳 罗原嫦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9-30,共2页
将224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 础上采用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结果干预组术后排尿困难、肉眼血尿及肾周血肿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 显著性意义(均P<0.01... 将224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 础上采用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结果干预组术后排尿困难、肉眼血尿及肾周血肿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 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示适当的护理干预能降低肾穿刺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经皮穿刺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CT引导下同轴法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邵发林 胥美娟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1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同轴法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肺内病变需活检的11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自动活检枪同轴法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116例患者均成功获取病理标本,穿刺成功率100%,病变阳性率9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同轴法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肺内病变需活检的11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自动活检枪同轴法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116例患者均成功获取病理标本,穿刺成功率100%,病变阳性率94.8%,并发症6例(5.2%),经对症处理后2~7天后患者身体逐渐恢复。结论:改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器材简单易得,费用低廉操作简便,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CT引导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画视频对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前谈话的效果 被引量:8
11
作者 金浙夏 胡溪 +4 位作者 陈璐民 章雁 陈娇 战锟 牛忠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 探讨动画视频对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前谈话的效果。方法 将72例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实验组3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口头术前谈话,实验组采用动画视频辅助术前谈话模式。比较两组术前谈... 目的 探讨动画视频对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前谈话的效果。方法 将72例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实验组3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口头术前谈话,实验组采用动画视频辅助术前谈话模式。比较两组术前谈话时间、患者或家属对手术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结果 实验组术前谈话时间为(10.59±2.69) min,短于对照组的(14.81±2.86) min(t=6.440,P<0.05),患者或家属对手术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为(8.77±0.97)分,优于对照组的(6.97±1.54)分(t=4.782,P<0.05)。结论 动画视频辅助术前谈话模式能让患者或家属在更短的时间内充分理解谈话内容,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经皮穿刺 视频 前谈话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机器人辅助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定位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博 康晓东 +3 位作者 高万春 洪睿 王亚鸽 张华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1期320-323,共4页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CT图像引导机器人辅助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空间定位的新机制。首先,设计6个标记点,并将其同时固定于CT检查床,以在硬件上参考定位;其次,在软件上以改进的D-H逆向运动算法实现CT图像引导机器人进行经皮肺穿刺操作。仿真实...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CT图像引导机器人辅助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空间定位的新机制。首先,设计6个标记点,并将其同时固定于CT检查床,以在硬件上参考定位;其次,在软件上以改进的D-H逆向运动算法实现CT图像引导机器人进行经皮肺穿刺操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文中提出的定位机制可有效地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系统 D-H逆向运动算法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恩雨 胡金文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4期469-470,共2页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简称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是肺部非血管性介入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广泛应用于临床肺部非典型病变的诊断或典型病灶的组织定性[1]。
关键词 经皮穿刺 CT引导 临床实践 非血管性介入 非典型 肺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风险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蕾 李国梁 +4 位作者 党宗辉 次仁罗布 阿勇 吴玲洁 刘立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8-301,共4页
目的:观察我国西藏地区肾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renal biopsy,PRB)术后出血情况,分析总结与高原地区患者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选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脏内科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 目的:观察我国西藏地区肾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renal biopsy,PRB)术后出血情况,分析总结与高原地区患者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选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脏内科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诸因素(性别、年龄、血压、血红蛋白、血小板、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与术后出血事件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病例150例,平均年龄(41.2±15.6)岁,其中男性比例为58.7%(88/150),女性为41.3%(62/150),术后出血12例(男、女各6例),出血比例8.0%(12/150)。出血组平均年龄与无出血组相比,有偏高趋势[(48.3±20.0)岁vs.(40.6±15.1)岁,P=0.099]。出血组较无出血组高血压发生率、血红蛋白增多症发生率、尿素氮、凝血酶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血肌酐水平有高于无出血组趋势(P=0.090),出血组较无出血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有延长趋势(P=0.069)。出血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无出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较低的血小板计数具有相对较高的出血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79,P=0.082)。结论:高原地区行PRB总体上是安全、可靠的;高龄、低血小板、肾功能下降、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与PRB术后出血相关,高血红蛋白不是高原地区PRB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经皮穿刺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继发体循环空气栓塞并复苏成功1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荆剑 白旭明 +5 位作者 顾星石 程龙 原强 孙兴伟 张健 靳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68-970,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主因肺癌术后3年,于2018年1月外院复查胸部CT时发现双肺多发结节,相关肿瘤标志显示阴性,行抗炎治疗1周后肺结节大小无明显变化,后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入院后行胸部CT增强扫描提示双肺下叶磨玻璃结...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主因肺癌术后3年,于2018年1月外院复查胸部CT时发现双肺多发结节,相关肿瘤标志显示阴性,行抗炎治疗1周后肺结节大小无明显变化,后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入院后行胸部CT增强扫描提示双肺下叶磨玻璃结节,无明显强化,鉴于其肿瘤病史,不排除恶性可能,遂决定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术前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并告知患者操作相关风险及签署知情同意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空气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机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632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洪梅 聂岩 万明月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模拟机引导下经皮穿刺 临床资料 肺癌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诊断效能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8
17
作者 王立学 董鸿鹏 +4 位作者 白博锋 赵本琦 杨宁 郑卓肇 马永强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09-1414,共6页
目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9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202例患者的临床及穿刺数据资料。按结节大小分为直径(D)≤10 mm组、10 mm<D≤20... 目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9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202例患者的临床及穿刺数据资料。按结节大小分为直径(D)≤10 mm组、10 mm<D≤20 mm组、20 mm<D≤30 mm组和D>30 mm组,分别统计各组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分别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病灶密度、穿刺针穿越肺组织距离、取材组织数量等相关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各因素组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病例均取材满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各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1%、84.13%、83.64%和93.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胸的发生率为18.32%(37/202),肺出血的发生率为19.80%(40/202),咯血的发生率为0.99%(2/202);影响气胸发生率的因素包括年龄(OR=1.037,95%CI:1.001~1.074,P=0.042)及穿刺针穿越肺组织距离(OR=1.030,95%CI:1.009~1.052,P=0.006),且气胸发生率与两者均存在正相关;影响肺出血发生率的因素包括结节大小(OR=0.935,95%CI:0.895~0.977,P=0.003)及穿刺针穿越肺组织距离(OR=1.035,95%CI:1.013~1.058,P=0.002),且肺出血发生率与结节大小呈负相关,与穿刺针穿越肺组织距离呈正相关。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感染、针道种植转移及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肺穿刺活检是安全、有效获得病理诊断的手段,适用于不同大小肺结节,具有可接受的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经皮穿刺 肺结节 准确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继发动脉系统空气栓塞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云平 韩兴冰 巩宜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61-1162,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因“胸闷、咳嗽2月余,痰中带血1 d”入院。胸部CT示轻度肺气肿,右肺中叶见一软组织密度肿块约4.8 cm,中度强化,可见分叶。为明确肿块性质,拟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取仰卧位,采用18 G一次性活检穿刺针和BARD全... 1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因“胸闷、咳嗽2月余,痰中带血1 d”入院。胸部CT示轻度肺气肿,右肺中叶见一软组织密度肿块约4.8 cm,中度强化,可见分叶。为明确肿块性质,拟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取仰卧位,采用18 G一次性活检穿刺针和BARD全自动活检枪,活检枪切割长度设置为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肺肿瘤 经皮穿刺 空气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融合三维图像定位肺穿刺活检靶点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董科 楼岑 +3 位作者 牟达 温广华 楼菁菁 姜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PET/CT融合三维图像定位肺穿刺活检靶点的增益价值。方法:分析54例PET/CT引导和93例单纯CT引导的范围≥3cm或疑似合并坏死、阻塞性炎症、实变及不张的肺部病变活检资料,比较2种引导方法总的检出率、假阴性率、阴性预测值、准确... 目的:探讨PET/CT融合三维图像定位肺穿刺活检靶点的增益价值。方法:分析54例PET/CT引导和93例单纯CT引导的范围≥3cm或疑似合并坏死、阻塞性炎症、实变及不张的肺部病变活检资料,比较2种引导方法总的检出率、假阴性率、阴性预测值、准确率,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ET/CT引导组的检出率为98.1%(53/54),假阴性率为5.3%(2/38),阴性预测值为88.2%(15/17),准确率为96.2%(51/53)。单纯CT引导组的检出率为84.9%(79/93),假阴性率为23.3%(10/43),阴性预测值为78.3%(36/46),准确率为87.3%(69/79)。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2种引导方法的检出率的差异(χ~2=6.50,0.01<P<0.05)和假阴性率的差异(χ~2=5.17,0.01<P<0.05)有统计学意义;阴性预测值的差异(χ~2=0.28,P>0.05)和准确率的差异(χ~2=2.05,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范围≥3cm或疑似合并坏死、阻塞性炎症、实变及不张的肺部病变,PET/CT融合三维图像引导穿刺活检的有效率高于单纯CT形态学引导,有一定的临床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PET/CT 肺肿瘤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CT经皮穿刺在超声可视性胸部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亮 周青 +1 位作者 纪永利 庞闽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8-721,共4页
目的比较彩色超声(彩超)与CT经皮穿刺在超声可视性胸部病变定性诊断中的病灶刺中率、病理诊断阳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影像学资料提示超声可视性胸部病变患者112例,病变与皮肤之间无骨骼及肺气遮挡,其中... 目的比较彩色超声(彩超)与CT经皮穿刺在超声可视性胸部病变定性诊断中的病灶刺中率、病理诊断阳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影像学资料提示超声可视性胸部病变患者112例,病变与皮肤之间无骨骼及肺气遮挡,其中经超声引导下穿刺52例(超声组),经CT引导下穿刺60例(CT组),比较两组的病灶刺中率、病理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组刺中率100%(52/52),高于CT组91.7%(55/60),超声组病理诊断阳性率为96.2%(50/52),高于CT组80.0%(48/60),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3.8%(2/52),低于CT组18.3%(11/60)。结论对于超声可视性胸部病变,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较CT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CT引导 胸部病变 超声可视性 经皮穿刺活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