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7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后壁不完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志强 孙立民 +1 位作者 王鹏 张凯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5期75-76,共2页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后壁不完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椎体后壁不完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1例(23个椎体),采用PKP治疗,记录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前及术后进行VAS评分、ODI评分,并测量VSI...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后壁不完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椎体后壁不完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1例(23个椎体),采用PKP治疗,记录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前及术后进行VAS评分、ODI评分,并测量VSI及Cobb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疼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VAS评分、ODI评分性及VSI、Cobb角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PKP治疗椎体后壁不完整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恢复椎体功能,改善椎体高度,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体后成形术 脊柱压缩骨折 体后壁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在症状性椎体血管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益民 张智 +2 位作者 李萌 任志伟 王金堂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目的评估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症状性椎体血管瘤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2011年,应用PKP治疗28例30椎症状性椎体血管瘤,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24h、3d... 目的评估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症状性椎体血管瘤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2011年,应用PKP治疗28例30椎症状性椎体血管瘤,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24h、3d、7d、90d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 cales,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量表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2~65min,(58.0±8.5)min;出血量5~30ml,(16.0±10.4)ml。术后第2天下地活动,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表现,局部无血肿发生,穿刺口一期愈合。VAS评分术前,术后24h、3d、7d、90d分别为6.39±1.10,4.43±0.84,1.75±1.08,0.50±0.79,0.25±0.59;ODI指数分别为(72.36±6.62)%,(78.57±4.65)%,(55.71±7.50)%,(23.50±6.41)%,(6.07±4.06)%。各时点间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F=245.80,P=0.000),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并呈递减趋势,两两比较除术后7d与术后90d无显著性差异(P=0.872)外,其余各时点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ODI指数各时点间有显著性差异(F=770.16,P=0.000),术后24h较术前增高(P=0.002),考虑系卧床活动受限造成,以后逐渐下降(P=0.000)。结论PKP作为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方法,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体后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er CT软组织成像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立民 张志强 +2 位作者 贾云明 张平 王鹏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3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Xper CT软组织成像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其中25例在DSA定位下完成,31例在DSA定位结合Xper CT软组织成像引导下完成,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 目的探讨Xper CT软组织成像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其中25例在DSA定位下完成,31例在DSA定位结合Xper CT软组织成像引导下完成,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56例均成功完成手术。Xper CT软组织成像引导下治疗患者术后单侧椎弓根入路穿刺成功率高于DSA定位患者,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低于DSA定位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椎透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per CT软组织成像功能对经皮穿刺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发现和早期防治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骨折 体后成形术 Xper CT软组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姜泳 慈元 +2 位作者 迟晓飞 姚琦 杨茂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4期83-84,共2页
目的分析双侧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Kummell病患者,采用双侧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通过比较手术前后椎体前缘的高度比、局部矢状位Cobb角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6例... 目的分析双侧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Kummell病患者,采用双侧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通过比较手术前后椎体前缘的高度比、局部矢状位Cobb角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6例患者术中无骨水泥不良反应及心、脑血管意外发生,无脊髓、神经损伤。术后24 h、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1.59±0.80)、(1.35±0.61)、(1.24±0.66)分,均小于术前的(5.59±0.8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前缘高度比分别为(88.1±7.3)、(87.8±6.8)、(86.8±6.5)%,均高于术前的(2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伤椎矢状位Cobb角均小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够消除椎体骨折处的微动,提供足够的生物力学支撑,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Kummell病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填充 Kummell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5
作者 于振和 李东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 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对65例胸腰段OVCF行PKP手术。术...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 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对65例胸腰段OVCF行PKP手术。术前及术后3 d、6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测量标准侧位X线片上病椎高度及椎体后凸畸形角(Cobb角)。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6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VAS评分由术前(6.62±0.63)分降为术后3 d (3.22±1.20)分(P=0.000),6个月为(2.12±1.15)分(P=0.000)。椎体高度由术前(15.26±1.19)mm恢复至术后3 d (18.14±1.29)mm(P=0.000),术后6个月为(17.65±1.37)mm(P=0.000)。 Cobb角由术前16.25°±2.66°恢复至术后3 d的6.34°±1.68°(P=0.000),6个月随访为7.13°±1.82°(P=0.000)。结论 PKP可有效缓解胸腰段OVCF的疼痛,改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体后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凸畸形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孟令鑫 石岩 +2 位作者 李斌 张浩然 宋华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11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后凸畸形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3月接受治疗的114例OVCF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骨科... 目的 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后凸畸形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3月接受治疗的114例OVCF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骨科机器人辅助PVP治疗)和对照组(给予传统X线透视辅助PVP治疗)各57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 d及术后3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及伤椎Cobb角、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及术者辐射量均短于或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1 d,2组伤椎前缘高度增加,伤椎Cobb角减小,且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大于对照组、伤椎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2组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后1d时减小,伤椎Cobb角较术后1d时增大(P<0.05),但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术后1 d及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低于术后1 d(P<0.05),但2组各时间点疼痛VA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28%(7/57)低于对照组的28.07%(1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机器人辅助PVP在治疗OVCF后凸畸形中展现出良好的临床优势,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及术者辐射量,更好地恢复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脊柱后凸 机器人 经皮穿刺成形术 手术时间 前缘高度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方开口与前方开口骨水泥注射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董伟鑫 储振涛 +3 位作者 胡勇 赖欧杰 袁振山 孙肖阳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比较侧方开口骨水泥注射器和前方开口骨水泥注射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 目的:比较侧方开口骨水泥注射器和前方开口骨水泥注射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62例行双侧PKP治疗胸腰段(T11-L2)单节段OVCFs的患者资料。按术中使用骨水泥注射器不同,将患者分为侧方开口组29例和前方开口组33例,其中侧方开口组男6例,女23例,年龄(73.32±9.11)岁;前方开口组男7例,女26例,年龄(71.29±10.39)岁。观察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折节段(T11-L2)、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类型(分叶型、弥散型)、骨水泥渗漏情况及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椎体压缩率。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5.37±3.03)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D、骨折节段、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和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方开口组和前方开口组在术后3 d、6个月VAS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是两组在术后3 d、6个月时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11-L2单节段OVCF患者行双侧PKP手术时,采用侧方开口骨水泥注射器能达到与前方开口骨水泥注射器治疗同样的临床疗效,并且对骨水泥分布和渗漏问题的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体后成形术 骨水泥注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术前规划个性化穿刺方案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琛 李大伟 +4 位作者 马壮田 华堃池 李尧 高雁卿 邱淳烈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术前规划个性化穿刺方案在皮经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目的:探讨运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术前规划个性化穿刺方案在皮经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且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6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椎压缩骨折患者,34例运用PACS软件术前规划个性化穿刺方案(观察组),男8例,女26例,年龄(73.30±7.96)岁;35例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男7例,女28例,年龄(77.30±7.84)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弥散情况以及1年内再发骨折情况。术前及术后1 d、1年,测量两组患者伤椎Cobb角、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setry disability indexes,ODI)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对照组发生2例再骨折。观察组手术时间(41.9±11.9)min,少于对照组(52.7±1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少于对照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分布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椎Cobb角及ODI术前及术后1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背痛VAS评分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ACS软件术前规划个性化穿刺方案,能减少手术时间、降低骨水泥渗漏率,提高骨水泥弥散且更久地维持椎体术后形态及保持患者腰背部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穿刺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老年患者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疼痛和满意度的影响
9
作者 宋铖 蒋宗明 +5 位作者 王宏伟 宋胜文 易声华 陈念平 沈琴 方向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3期441-44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老年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7月择期行PKP手术患者100例,年龄65〜85岁,体质量指数17.9〜29.0 kg/m^(2)。按照随机数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老年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7月择期行PKP手术患者100例,年龄65〜85岁,体质量指数17.9〜29.0 kg/m^(2)。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ESPB组(E组),每组各50例。C组局部浸润麻醉,E组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记录患者术前(T_(0))、穿刺针进入椎体内时(T_(1))、球囊扩张时(T_(2))、骨水泥注入即刻(T_(3))、手术结束出室前(T_(4))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3 h(T_(5))、术后6h(T_(6))、术后12h(T_(7))、术后24h(T_(8))和术后48h(T_(9))VAS评分。患者¥八5评分>3分时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1511^单次静注止痛,如疼痛未缓解或VAS评分>6分时则使用芬太尼静推止痛,首次剂量0.4μg/kg,后续追加剂量0.2 μg/kg,追加间隔不<5 min;密切关注患者呼吸,若呼吸频率<8次/min,则停止使用阿片类药物并采取开放气道等措施。术毕评价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及再次接受类似手术的意愿。结果与C组比较,E组患者T_(1)、T_(2)、T_(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1)〜T_(7)时点E组患者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组芬太尼使用率为41.3%,C组芬太尼使用率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手术满意和一般比例分别为56.5%和34.8%,C组则分别为21.3%和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PKP手术时ESP阻滞能适度降低患者术中疼痛,减轻围术期循环波动,为术后早期提供良好的镇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经皮穿刺成形 疼痛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复位靶点穿刺技术在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浙 陈建良 +1 位作者 李英周 许勇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19-127,共9页
目的:比较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体位复位和靶点穿刺技术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水泥弥散情况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268例老年性单椎体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 目的:比较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体位复位和靶点穿刺技术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水泥弥散情况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268例老年性单椎体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PVP组和靶点PVP组。常规双侧入路PVP组(常规组)138例,男26例,女112例;年龄(72.9±4.0)岁;采用双侧入路传统PVP治疗。靶点PVP组130例,男23例,女107例;年龄(72.2±7.0)岁;采用俯卧牵引按压整复法先整复骨折,再用手术床使脊柱过伸维持椎体复位和骨折间隙靶点穿刺推注骨水泥。根据影像检查评价骨水泥是否在骨折间隙内充分填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及渗漏类型、骨水泥在骨折区域填充情况、骨水泥注入量、胸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结果:常规组的手术时间(43.9±5.7)min、骨水泥充填量(5.3±1.5)ml,高于靶点组(39.3±3.6)min、(4.1±1.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渗漏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点PVP组骨折区域均得到充足骨水泥填充,常规PVP组34例出现骨水泥在骨折区域填充不充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前胸腰背疼痛VAS、ODI及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靶点组的VAS(3.64±0.94)分、ODI(11.50±0.38)分,优于常规组(4.69±0.78)分、(15.06±1.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靶点组局部Cobb角(7.51±5.37)°,小于传统组(11.68±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复位技术和靶点穿刺在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技术中应用,有以下优点:利用体位复位技术恢复椎体高度,避免椎间软组织张力过高;骨折间隙靶点穿刺技术有效固定椎体骨折,骨水泥有效充盈,提高手术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骨水泥弥散 老年人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骨折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康复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贾悦华 李思慧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3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多元化康复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PKP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 目的:分析多元化康复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PKP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比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康复护理联合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比组,住院时间短于对比组(P<0.001)。护理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比组(P<0.001);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总依从率高于对比组(P=0.007)。结论:多元化康复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PKP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腰椎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骨折 经皮体后成形术 多元化康复护理 叙事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骨盆参数与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杨虎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2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参数与脊柱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效果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核工业四一七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45例行PVP治疗的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1 d、术后1年记录所有患者的日本骨科...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参数与脊柱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效果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核工业四一七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45例行PVP治疗的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1 d、术后1年记录所有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盆入射角(PI)等指标,随访1年后根据JOA的改善率将患者分为优良组(JOA改善率>60%)和欠佳组(JOA改善率≤6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疗效欠佳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1 d,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年,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优良组更低(P<0.05)。术后1年,两组Cobb角、腰前椎凸角(LL)均降低(P<0.05),且优良组Cobb角低于欠佳组(P<0.05),优良组LL高于欠佳组(P<0.05);术后1年,两组骨盆倾斜角(PT)、PI均升高(P<0.05),且优良组PT、PI均低于欠佳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年Cobb角、PT、LL、PI均为OVCF患者术后疗效欠佳的影响因素,术后1年PT、LL与JOA改善率呈正相关(P<0.05),术后1年PI与JOA改善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采用PVP治疗OVCF,可改善患者病情,术后1年脊柱-骨盆参数Cobb角、PT、LL、PI对预测OVCF术后患者疗效欠佳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压缩骨折 脊柱-骨盆参数 经皮穿刺成形术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局部浸润麻醉用于中老年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13
作者 李永莉 赵林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应用于中老年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麻醉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2月—2023年12月在通用环球中铁西安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中老年PK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应用于中老年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麻醉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2月—2023年12月在通用环球中铁西安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中老年PK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给予静脉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局部浸润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t 0)、用药后10 min(t a)、骨水泥注入时(t b)、手术结束时(t c)、术后1 h(t d)的生命体征和警觉/镇静评分(OAA/S)、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 a,t b,t c的OA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 a,t b,t c,t d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 c的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应用能够改善中老年PKP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提高麻醉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右美托咪定 局部浸润麻醉 经皮体后成形术 麻醉效果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壮骨汤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留痛疗效观察
14
作者 熊杰 姜颖 +3 位作者 胡梁深 范少勇 陶志强 刘新权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活血壮骨汤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就诊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脊柱外科的80例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且行椎体成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 目的:观察活血壮骨汤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就诊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脊柱外科的80例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且行椎体成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采用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阿法骨化醇及碳酸钙D_(3)片,观察组于术后第1天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活血壮骨汤,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和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等。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OD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壮骨汤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留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和生活质量,可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壮骨汤 骨质疏松症 病理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术后残留痛 阿法骨化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壮筋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马成 赵飞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9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壮筋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将60例OVCF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并择期行PVP,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 目的:观察补肾壮筋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将60例OVCF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并择期行PVP,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壮筋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个月患椎高度丢失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后1周(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患椎椎体高度丢失比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患椎高度丢失比低于术后1个月(P<0.05)。结论:PVP治疗OVCF对恢复患椎高度有良好疗效,术后加服补肾壮筋汤可促进OVCF患者骨折愈合,有助于减轻术后残余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腰椎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肾虚骨痿 经皮成形术 补肾壮筋汤 疼痛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高度丢失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16
作者 任雨春 倪义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9期53-56,共4页
目的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保守治疗)和观察组(40例,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 目的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保守治疗)和观察组(40例,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睾酮(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型胶原C端异物肽(CTX-Ⅰ)、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1.85±0.37)分、椎体前缘高度(37.50±5.50)mm、后凸Cobb角度(5.34±1.23)°、ODI评分(13.34±2.39)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24±0.36)分、(20.84±3.65)mm、(6.81±1.62)°、(23.33±3.64)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T(0.94±0.09)ng/L、IGF(167.25±26.43)μg/ml、CTX-Ⅰ(0.26±0.07)μg/ml均优于对照组的(0.62±0.12)ng/L、(126.72±25.71)μg/ml、(0.38±0.11)μg/ml(P<0.05)。两组治疗3周的治疗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1、3个月的治疗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优于保守治疗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体后成形术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骨手法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单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稳超 俞鹏飞 +6 位作者 朱广晔 郭宏 李亚浩 张先达 李超 姜宏 李红卫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546-552,共7页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单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疗效。方...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单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单节段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0~83(70.43±7.31)岁;骨密度-3.30~-2.50(-2.84±0.24)SD;T101例,T114例,T1211例,L17例,L27例,L35例,L43例,L52例;采用正骨手法结合PVP治疗。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60~82(68.98±6.94)岁;骨密度-3.40~-2.50(-2.76±0.23)SD;T102例,T113例,T1213例,L111例,L25例,L33例,L42例,L51例;单纯PKP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2个月伤椎局部后凸角、椎体楔形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比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均获得随访,治疗组随访时间13~22(16.82±2.14)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13~23(16.45±2.56)个月。治疗组3例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对照组1例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术后出现下肢皮肤感觉障碍;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VAS、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治疗组VAS(3.68±0.62)分与对照组(4.00±0.7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12个月VAS、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及术后12个月局部后凸角、椎体楔形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手法结合PVP治疗OVCFs相对于单纯PKP在术后早期疼痛缓解方面更具有优势;在椎体高度恢复方面,正骨手法结合PVP与单纯PKP疗效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骨手法 经皮成形术 经皮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高度、疼痛评分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生家耀 刘明 +1 位作者 肖平 刘国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6期63-66,共4页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评分和椎体高度的影响。方法 96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试验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椎...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评分和椎体高度的影响。方法 96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试验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椎体高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25.38±0.28)min短于对照组的(40.05±0.85)min,伤椎术后增加高度(2.48±1.75)mm、骨水泥注入量(4.48±2.05)ml、伤椎术后1年丢失高度(0.88±0.56)mm均少于对照组的(9.72±2.35)mm、(5.92±1.16)ml、(1.83±0.85)mm(P<0.05)。治疗前,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后凸Cobb角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椎体前缘高度(19.75±2.55)mm、椎体中线高度(18.93±2.72)mm、后凸Cobb角(12.29±1.56)°优于对照组的(15.58±2.08)mm、(14.58±2.20)mm、(20.51±3.05)°(P<0.05)。治疗前,两组ODI、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ODI、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理状态、总体健康、独立能力、社会关系、生理健康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体健康、社会关系、独立能力、心理状态、生理健康评分分别为(82.41±3.65)、(83.52±3.56)、(82.43±9.34)、(82.10±10.40)、(80.56±10.40)分,高于对照组的(71.40±3.46)、(72.55±4.82)、(72.37±8.45)、(70.35±10.35)、(71.45±11.10)分(P<0.05)。结论 对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突出,可显著改善椎体高度、腰腿功能障碍、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高度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骨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黄学财 包拥政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8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8月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 目的:分析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8月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开展低黏度骨水泥PVP治疗,研究组开展高黏度骨水泥PV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周、1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obb角减小,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腰椎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度骨水泥 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兰金海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60例老年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以随机双色球抽取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对老年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60例老年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以随机双色球抽取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PVP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活动能力评分表(LAS)。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LA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PVP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在改善各项手术指标的同时,减轻其疼痛感,提高其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胸腰骨折 老年 经皮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