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渡性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在治疗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应用——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墨扬 宋光远 +12 位作者 裴汉军 王媛 张倩 牛冠男 周政 张昊 张文佳 王建德 吕滨 吴永健 乔树宾 杨跃进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过渡性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治疗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至2017-03在阜外医院行PBAV的37例暂不适宜行瓣膜置换术的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年龄(74±12)岁。观察患者临床及解... 目的:探讨过渡性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治疗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至2017-03在阜外医院行PBAV的37例暂不适宜行瓣膜置换术的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年龄(74±12)岁。观察患者临床及解剖特点、手术有效及安全性,并进行随访。结果:本组患者基线外科风险高心功能差,二叶式主动脉瓣占比约50%,瓣叶钙化程度重[钙化体积CT值850(HU850)=(856.0±658.2)mm3]。术中参考瓣环上平均内径选择球囊,术后7天主动脉瓣瓣口面积从(0.37±0.10)cm2增大至(0.87±1.10)cm2,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从(55.1±22.9)mm Hg(1 mm Hg=0.133 k Pa)降至(44.8±17.8)mm Hg(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从(35.8±14.3)%增加到(41.0±12.2)%(P<0.001)。术后住院期间发生死亡4例,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主动脉瓣重度反流。术后平均随访(16.5±11.1)个月,共有13例(35.1%)患者过渡到外科或经导管瓣膜置换术治疗。结论:对于暂不宜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PBAV可取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结果,有望成为过渡性治疗手段,对于中国二叶式主动脉瓣比例高,瓣叶钙化重特点,采用瓣环上内径选择较小球囊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过渡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支爱华 蒋世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5,共3页
主动脉瓣狭窄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外科瓣膜切开术后再狭窄很常见,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介入治疗创伤小, 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疗效满意,经皮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置入术为主动脉瓣膜病领域中的新曙光。本文就 主动脉瓣狭窄介入... 主动脉瓣狭窄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外科瓣膜切开术后再狭窄很常见,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介入治疗创伤小, 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疗效满意,经皮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置入术为主动脉瓣膜病领域中的新曙光。本文就 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临床应用 主动脉瓣成形术 主动脉瓣狭窄 介入治疗 瓣膜 领域 术后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在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中的进展
3
作者 卢志辉 张臣 马晓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328,共5页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肺血管疾病,属于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中定义的第四大类肺动脉高压。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是一种在肺动脉造影引导下对狭窄部位进行连续及阶段性扩张的介入技术,为无法完...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肺血管疾病,属于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中定义的第四大类肺动脉高压。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是一种在肺动脉造影引导下对狭窄部位进行连续及阶段性扩张的介入技术,为无法完成外科治疗或外科术后残余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提供了全新的诊疗方法。该文将从BPA发展过程、适应证演进、操作技术发展等方面来介绍BPA这一介入技术及其在治疗CTEPH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动脉成形术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婴儿重症主动脉缩窄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6例随访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琳 刘芳 +3 位作者 齐春华 侯佳 张立凤 陆颖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在小婴儿重症主动脉缩窄中的即刻治疗效果及6~49个月的随访情况。方法 对2006至2009年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施行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的重症主动脉缩窄的<6月龄患儿行主动脉形态学和血液动力学指标的评...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在小婴儿重症主动脉缩窄中的即刻治疗效果及6~49个月的随访情况。方法 对2006至2009年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施行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的重症主动脉缩窄的<6月龄患儿行主动脉形态学和血液动力学指标的评价,于术后~2周、~6个月、~12个月及之后每年1次临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股动脉损伤、主动脉再狭窄、左室收缩功能和是否有动脉瘤形成。结果重症主动脉缩窄行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6例患儿中,男4例,女2例;年龄32~153 d,平均(91±44)d;体重3.0~6.0 kg,平均(4.7±1.0)kg。6例患儿术前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2例出现心源性休克合并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经皮球囊扩张术后即刻,导管测量缩窄前后压力阶差由术前的(46±11)mmHg(1 mmHg=0.133 kPa)降至术后的(14±7)mmHg,5例术后跨缩窄压差均<20 mmHg,1例极重度主动脉缩窄患儿由术前的76 mmHg降至术后的32 mmHg,下降幅度>50%,6例均即刻成功。经皮球囊扩张术后主动脉缩窄部直径由术前的(2.18±0.48)mm扩大至术后的(4.00±0.83)mm,1例患儿术后有动脉瘤形成。随访6~49个月,6例患儿临床心功能不全症状均消失;2例因主动脉再狭窄行第2次经皮球囊扩张术;1例并发动脉瘤患儿在随访18个月后动脉瘤自行消失。结论对重症主动脉缩窄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6月龄患儿,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但其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尚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婴儿 经皮球扩张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导管双球囊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上狭窄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宏 彭剑 +6 位作者 马小静 陶凉 苏希 李炬 韩湘蓉 简小同 朱晓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78-379,共2页
目的 :报告 1例主动脉瓣上狭窄经皮导管双球囊成形术治疗成功 ,获得良好近期疗效 ,并做简要讨论。  方法 :女性患者 7.5岁 ,具部分 Williams综合征表现。超声显示于主动脉瓣上约 1.0 cm处可见一隔膜样结构 ,中央开口约 0 .7cm,主动脉... 目的 :报告 1例主动脉瓣上狭窄经皮导管双球囊成形术治疗成功 ,获得良好近期疗效 ,并做简要讨论。  方法 :女性患者 7.5岁 ,具部分 Williams综合征表现。超声显示于主动脉瓣上约 1.0 cm处可见一隔膜样结构 ,中央开口约 0 .7cm,主动脉瓣环内径为 1.6 cm,主动脉瓣开口约为 1.2 cm。造影诊断为主动脉瓣上狭窄。心导管检查测得狭窄的压力阶差为 70 mm Hg(1mm Hg=0 .133 k Pa)。经双侧股动脉穿刺分别送入 12 mm× 2 0 mm及 10 mm× 40 mm的球囊进行扩张。  结果 :术后造影显示主动脉瓣上狭窄基本消失 ,其压力阶差降至 12 mm Hg。超声心动图复查示主动脉瓣上隔膜由原固定不动变得随主动脉舒缩而摆动并于舒张期明显张开。  结论 :作为一种少创有效的介入技术经皮导管双球囊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上狭窄 1例获得良好疗效。双球囊径稍大于主动脉瓣环径 (≤ 1.3)亦安全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瓣上狭窄 导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导管球囊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一例
6
作者 潘欣 方唯一 +2 位作者 吴卫华 王承 陆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2-583,共2页
患者女,17岁。因"自幼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剧烈活动后气促2年"于2009年4月入院。该患者幼时曾在当地心脏中心就诊,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由于症状不明显,一直予随访,平时基本不参加大运动量体育活动。近2年来感觉剧烈活动如登... 患者女,17岁。因"自幼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剧烈活动后气促2年"于2009年4月入院。该患者幼时曾在当地心脏中心就诊,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由于症状不明显,一直予随访,平时基本不参加大运动量体育活动。近2年来感觉剧烈活动如登高楼后有气促感而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瓣膜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宫内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所致胎羊应激反应的干预作用
7
作者 周开宇 华益民 +7 位作者 赵亮 李一飞 王川 杨明 段泓宇 吴刚 郭楠 朱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0-665,共6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宫内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IUBAV)导致的胎羊应激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 24只中晚期双胎妊娠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及地塞米松组(n=12)。建立IUBAV模型,并在胎羊心腔内注射地塞米松,48只胎羊随之分为4组。术中及术...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宫内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IUBAV)导致的胎羊应激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 24只中晚期双胎妊娠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及地塞米松组(n=12)。建立IUBAV模型,并在胎羊心腔内注射地塞米松,48只胎羊随之分为4组。术中及术后监测各组胎羊血糖、乳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主动脉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并于术前、术后3 h、3 d、新生羊15 d获取各组胎羊/新生羊血样及肝组织标本,检测血糖、乳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胎羊肝糖原染色。结果 IUBAV导致胎羊血糖、乳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增高,pH值降低,术后3 h上述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d,上述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地塞米松干预后,上述指标的变化被有效抑制。IUBAV术后,胎羊肝糖原明显消耗,术后3 d胎羊肝糖原逐渐恢复蓄积;地塞米松干预后,IUBAV术导致的糖原消耗减轻。IUBAV术后,胎羊主动脉RI增加,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有所降低,但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干预后,胎羊主动脉RI增高得到有效抑制。结论地塞米松干预能有效减轻IUBAV相关胎羊应激反应及RI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主动脉瓣成形术 应激反应 地塞米松 胎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TAVI)已经成为治疗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禁忌患者的首选。来自注册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据表明接受这一治疗的患者显著获益,死亡率显著降低;对外科手术高危患者,TAVI与外科AVR疗效相...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TAVI)已经成为治疗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禁忌患者的首选。来自注册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据表明接受这一治疗的患者显著获益,死亡率显著降低;对外科手术高危患者,TAVI与外科AVR疗效相似;使得TAVI介入技术近十年中发展迅速并已获得公认。但由于患者病情均属危重,TAVI介入的技术要求和操作风险均很高,因此,应严格遵守TAVI的指征,并力求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32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华仰德 黄敏 +3 位作者 李锦康 钱晋卿 陈秀玉 杨思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34-335,共2页
目的 总结1995~2001年我院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32例的经验。方法 本院住院患者32例,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采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结果 本组32例右室收缩压:术前(93.5±28.5)mmHg,术后(42±... 目的 总结1995~2001年我院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32例的经验。方法 本院住院患者32例,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采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结果 本组32例右室收缩压:术前(93.5±28.5)mmHg,术后(42±9.0)mmHg;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术前(76±30)mnHg,术后(24.5±8.5)mmHg;术后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25mmHg达90.6%。结论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是安全有效的,病例和手术方法的选择,精确测定肺动脉瓣直径和选择大小合适的球囊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动脉成形术 手术治疗 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 血液动力学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姑息治疗法洛四联症13例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爱卿 李奋 +1 位作者 高伟 余志庆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5-197,共3页
应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姑息治疗法洛四联症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3.7±2.1)岁。SaO_2由术前平均75.5%±4.3%上升至术后91.3%±4.7%(P<0.001),肺动脉/漏斗部压差由(27±2.78)mmHg下降至(3.95... 应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姑息治疗法洛四联症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3.7±2.1)岁。SaO_2由术前平均75.5%±4.3%上升至术后91.3%±4.7%(P<0.001),肺动脉/漏斗部压差由(27±2.78)mmHg下降至(3.95±8.21)mmHg(P<0.01),肺动脉瓣环大小与术前相仿(13mm±3.5mm vs 14mm±2.7mm,P>0.05)。随访(1~2)年,病情稳定,Sa O_2大多维持在85%左右,均接受外科手术。结果表明,PBPV对一些病例作为替代外科姑息手术治疗法洛四联症是可行的,为最终外科根治创造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经皮球动脉成形术 PBPV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效果和远期随访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杰 夏伟 +1 位作者 杨兴季 王玉玮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4-266,共3页
为评价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患儿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对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的167例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患儿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为术后 (0.6±0.3)年~(8.6±1.5)年 ,以超声心动... 为评价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患儿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对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的167例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患儿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为术后 (0.6±0.3)年~(8.6±1.5)年 ,以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跨瓣压差为随访指标。结果显示 ,167例中163例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7.6%) ,获成功者术前跨瓣压差为 (87.6±37.4)mmHg,术后立即降为 (35.9±18.5)mmHg,术后2年内跨瓣压差进一步下降 ,5年和8年随访结果表明其远期效果稳定。提示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安全可靠 ,术后即刻和远期效果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动脉成形术 治疗 跨瓣压差 患儿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肺血管成形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2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发旺 张萍 +5 位作者 吴强 谭洪文 张长海 刘晓桥 刘兴会 王纪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7-629,共3页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是指因血栓在肺血管床中沉积、纤维化造成肺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的肺高血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属于第 4 类 PH[1].文献报道CTEPH 的发生率为...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是指因血栓在肺血管床中沉积、纤维化造成肺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的肺高血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属于第 4 类 PH[1].文献报道CTEPH 的发生率为0.57%~9.1%[2-3].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力减低及右心衰相关症状,如不早期干预,其预后很差,会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4].经皮球囊肺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pulmonary angioplasty,BPA)逐渐成为治疗无法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ulmonary artery endarterectomy,PEA)患者的一种新的替代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肺血管成形术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辅助大动脉炎患者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一例
13
作者 张臣 马晓海 +3 位作者 陶新曹 汤喆 张萌 万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9-352,共4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9岁,因“活动后呼吸困难5年,加重15天”入院。5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伴乏力,CT血管成像(CTA)示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闭塞,诊断为“肺动脉高压(PH)”,给予波生坦、地尔硫、托拉塞米、螺内酯、利伐沙班等治疗,...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9岁,因“活动后呼吸困难5年,加重15天”入院。5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伴乏力,CT血管成像(CTA)示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闭塞,诊断为“肺动脉高压(PH)”,给予波生坦、地尔硫、托拉塞米、螺内酯、利伐沙班等治疗,其后多次入院,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15天前患者活动耐量较前明显下降,快步行走100 m即出现明显喘息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动脉 经皮球动脉成形术 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例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杰敏 戴汝平 +2 位作者 刘玉清 蒋世良 陈厚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89年第4期333-336,393-394+409,共7页
报告30例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的经验。患者年龄3~32岁,平均11.1岁。29例为单纯肺动脉瓣狭窄,1例同时合并小的房间隔缺损。PBPV前主肺动脉—右室收缩压差40~150mmHg,平均87mmHg,(法定计量单位为kPa,1kP... 报告30例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的经验。患者年龄3~32岁,平均11.1岁。29例为单纯肺动脉瓣狭窄,1例同时合并小的房间隔缺损。PBPV前主肺动脉—右室收缩压差40~150mmHg,平均87mmHg,(法定计量单位为kPa,1kPa=0.133322mmHg);术后降至4.8~5mmHg。10例子术后22~34个月复查右心导管,主肺动脉—右心室平均收缩压差自20mmHg进一步降至14mmHg。10例中6例心电图示原有右心室肥厚消失。本文讨论了PBPV的适应证、操作以及继发性流出道狭窄和疗效的关系。本组病例经验表明,合并重度继发性动力性流出道狭窄和小房间隔缺损并非PBPV的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动脉成形术 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及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3
15
作者 隋福革 张达 +4 位作者 赵丛然 汪群 郭明峰 李恒 王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5-236,共2页
我院采用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痛及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忠者2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脊柱转移瘤 治疗 经皮球扩张 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适应证合理选择 被引量:3
16
作者 江时森 徐军 +5 位作者 李俭春 邵莹 宫剑滨 张启高 陈锐华 李露言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13-16,共4页
目的:介绍和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适应证合理选择的10 年经验。 方法:采用改良inou 法对35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行PBMV。 结果:PBMV 344例,成功率为98.3% 。 结论:PBMV适宜于二尖瓣狭窄的治疗。... 目的:介绍和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适应证合理选择的10 年经验。 方法:采用改良inou 法对35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行PBMV。 结果:PBMV 344例,成功率为98.3% 。 结论:PBMV适宜于二尖瓣狭窄的治疗。其理想适应证取决于瓣膜条件,且无瓣下损伤。此类患者治疗效果常与外科手术相仿,若能合理选择适应证,PB-MV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适应证 经皮球二尖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锋 王东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24-826,8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9例共93个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均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指标为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9例共93个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均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指标为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体高度的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93个椎体均经皮行双侧椎弓根穿刺成功完成手术。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平均为(7.52±0.49)分,术后第3天平均为(2.38±0.22)分;术后1个月VAS平均为(1.88±0.12)分。术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15.65±0.68)mm,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23.68±0.83)mm,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水泥注射量每个椎体3.5~7.5 ml,平均5.5 ml。骨水泥少量渗漏到椎间隙1个椎体,沿手术通道反流至椎弓根2个椎体,均无临床症状,渗漏率为3.23%。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一定程度的恢复椎体高度,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球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10年临床经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时森 李俭春 +9 位作者 徐军 宫剑滨 张启高 邵莹 王立军 陈锐华 彭永平 刘保军 李露言 诸葛海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10-12,共3页
目的:旨在研究本院400 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10 年的临床经验。 方法:采用改良的Inoue 方法。 结果: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即刻成功率98.3% (344/350),术后二尖瓣面积明显增加,达(1.11±0.... 目的:旨在研究本院400 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10 年的临床经验。 方法:采用改良的Inoue 方法。 结果: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即刻成功率98.3% (344/350),术后二尖瓣面积明显增加,达(1.11±0.29)~(2.19±0.40)cm 2。105 例随访9个月~8 年6 个月,二尖瓣再狭窄率为11.4% (12/105),死亡率为2.9% (3/105),二尖瓣置换术为3.8% (4/105)。 结论: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经皮球二尖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军 江时森 +5 位作者 陈锐华 宫剑滨 张启高 李俭春 彭永平 王立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 :总结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 0例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从心脏的解剖、病理等角度 ,结合 PBMV的机制和操作过程 ,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结果 :严重并发症的... 目的 :总结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 0例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从心脏的解剖、病理等角度 ,结合 PBMV的机制和操作过程 ,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结果 :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心包填塞 2 .9% ;二尖瓣反流 9.4% ;脑栓塞 4% ;室颤 0 .3% ;急性心功能不全1.1% ,1例合并主动脉瓣狭窄术后因循环衰竭死亡。 结论 :心包填塞、二尖瓣反流和心律失常是 PBMV中主要的并发症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仔细的术中操作 ,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一旦发生并发症 ,只要能及时处理 ,预后一般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经皮球二尖瓣成形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心脏穿孔与心脏压塞的处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长生 董建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阐明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心脏穿孔与心脏压塞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与结果 自 1992年 5月~ 2 0 0 1年 12月 ,对 77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 (年龄 14岁~ 74岁 )进行了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9例发生了心脏穿... 目的 阐明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心脏穿孔与心脏压塞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与结果 自 1992年 5月~ 2 0 0 1年 12月 ,对 77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 (年龄 14岁~ 74岁 )进行了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9例发生了心脏穿孔 ,其中 2例发生心脏压塞 ,经剑突下途径进行造影剂和X线指示下心包穿刺引流术后完全缓解 ,未行外科处理。结论 PBMV时房间隔穿刺针和Mullins鞘管导致的心脏穿孔仅少数可导致心脏压塞 ;有心脏压塞临床症状和X线透视下心影搏动消失可诊断心脏压塞 ;X线透视和造影剂指示下心包穿刺引流术是一种最快速有效的缓解症状的方法 ,多可避免开胸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二尖瓣成形术 心脏穿孔 心脏压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