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术中配合
1
作者 陈洁 谢兵 张永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43-243,共1页
关键词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 术中配合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经皮激光血运重建术后心肌灌注与病理结果分析
2
作者 马潞娜 周云飞 +6 位作者 王骁 孙晓丽 卢才义 李立伟 金泉 张淑梅 刘京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2期1142-1143,共2页
目的 阐明经皮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 杂种健康犬 40只 ,建立心肌缺血动物模型 ;L组送入导管室 ,进行标准前降支部位PMR操作 ,C组对照 ;两组分别于SPECT心肌灌注扫描后处死 ,取心肌组织制作病理标本。结果 PMR后L... 目的 阐明经皮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 杂种健康犬 40只 ,建立心肌缺血动物模型 ;L组送入导管室 ,进行标准前降支部位PMR操作 ,C组对照 ;两组分别于SPECT心肌灌注扫描后处死 ,取心肌组织制作病理标本。结果 PMR后L组改善率 6 8.3% ,明显高于C组 ,未改善率和变坏率明显低于C组 ;病理组织切片显示激光孔道通畅率各时间点分别为 89% ,5 3% ,42 % ,34 %和 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激光心肌血运重建 SPECT 动物 病理 心肌缺血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一项Meta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毅凡 何胜虎 +1 位作者 张晶 朱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84-1890,共7页
背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降糖药,在心-肾-内分泌协同管理的背景下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预后,但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获益仍备受争议。目的探讨SGLT2i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 背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降糖药,在心-肾-内分泌协同管理的背景下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预后,但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获益仍备受争议。目的探讨SGLT2i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筛选关于SGLT2i应用于AMI患者PCI术后的相关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项研究,共计16643例AMI患者。相较于PCI术后常规的二级预防,SGLT2i的加用不能降低患者全因死亡率(OR=0.88,95%CI=0.61~1.29,P=0.052)、心源性死亡率(OR=1.04,95%CI=0.83~1.30,P=0.735)、全因再入院率(OR=1.00,95%CI=0.91~1.14,P=0.952)和患者二次血运重建的发生(OR=0.87,95%CI=0.58~1.30,P=0.486),但可以有效降低AMI患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OR=0.71,95%CI=0.60~0.83,P<0.01),并且不增加重度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OR=0.99,95%CI=0.91~1.09,P=0.903)。结论加用SGLT2i可安全、有效地降低AMI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对于其他MACEs的影响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运重建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测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后心肌存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桔泉 曹林生 +4 位作者 朱向明 聂绍平 曾秋棠 刘小青 卢晓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研究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LR)对梗死局部心肌存活性的影响。方法 家犬 12只 ,随机分为TM LR组和对照组 ,每组 6只 ,结扎左前降支中段 ,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犬模型 ,TMLR组在梗死区以KTP激光行TMLR。术后动物饲养 2~ 3个月 ,... 目的 研究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LR)对梗死局部心肌存活性的影响。方法 家犬 12只 ,随机分为TM LR组和对照组 ,每组 6只 ,结扎左前降支中段 ,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犬模型 ,TMLR组在梗死区以KTP激光行TMLR。术后动物饲养 2~ 3个月 ,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检测心肌的存活性。结果 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 ,TMLR组给予5 μg/(kg·min)多巴酚丁胺后室壁收缩增厚率、室壁运动幅度和室壁运动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当多巴酚丁胺剂量增大到 10 μg/(kg·min) ,前壁的室壁收缩增厚率、室壁运动幅度和室壁运动速度反而又减低 ;而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 5 μg/(kg·min)和 10 μg/(kg·min)后 ,室壁收缩增厚率、室壁运动幅度和室壁运动速度进行性减低。 结论 KTP激光TMLR后梗死局部部分心肌保持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血运重建 激光 存活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与VEGF基因治疗犬心肌缺血心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蒋国顺 朱朗标 +3 位作者 高长青 李功宋 吴明营 张向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5期305-306,310,共3页
目的 观察 TML R联合 VEGF1 65c DNA治疗心肌缺血犬后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健康杂种犬 36只 ,随机分为 VEGF1 65基因组、空质粒组 ,激光心肌打孔为对照组 (n=12 ) ,结扎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后 6 0 min分别行CO2 激光心肌打孔和基... 目的 观察 TML R联合 VEGF1 65c DNA治疗心肌缺血犬后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健康杂种犬 36只 ,随机分为 VEGF1 65基因组、空质粒组 ,激光心肌打孔为对照组 (n=12 ) ,结扎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后 6 0 min分别行CO2 激光心肌打孔和基因转染。采用热稀释法和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排量 (CO)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 VEF)。结果 治疗后 6周和 12周 VEGF1 65c DNA组 L VEF和 CO显著高于激光打孔组 (P<0 .0 5 ) ,以治疗后 12周最为显著。结论 犬急性心肌缺血后采用激光心肌打孔联合 VEGF1 65基因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功能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动物实验 超声心动图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 VEGF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的有关防治问题(1)激光心肌血运重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2-263,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防治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 临床应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术ICU治疗对策
7
作者 刘剑平 刘家珍 +3 位作者 黎新建 袁武 张力 杨世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24-325,共2页
关键词 激光心肌打孔血运重建 ICU TMLR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后左心室功能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江凤林 陶琨 李广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5期313-314,共2页
目的 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L R)前后不同时期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2 4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 TML R治疗 ,采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分别测定 TML R前、TML R后 3个月、6个月和 12个月的左心室功能 ,并进行比较。结果 ... 目的 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L R)前后不同时期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2 4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 TML R治疗 ,采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分别测定 TML R前、TML R后 3个月、6个月和 12个月的左心室功能 ,并进行比较。结果  2 4例 TML R均获成功 ,术后 1天死亡 1例 ,余 2 3例恢复良好 ;术后 3个月、6个月和 12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结论  TML R对心肌梗死患者有疗效 ,能改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心室功能 TMLR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术
9
作者 郑权 于占海 牛振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08-511,共4页
激光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术 (TML R)是继“搭桥”和血管成型手术的第三种治疗心脏病的手术方法 ,具有开胸小、创伤小、失血少、操作难度低、手术时间短和费用低等优点 ,为那些不适合前两种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人提供了生存的机会 ,得到了激... 激光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术 (TML R)是继“搭桥”和血管成型手术的第三种治疗心脏病的手术方法 ,具有开胸小、创伤小、失血少、操作难度低、手术时间短和费用低等优点 ,为那些不适合前两种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人提供了生存的机会 ,得到了激光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证明 TML R可有效地改善心肌血液灌注 ,消除胸闷、心绞痛等症状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针对迄今出现的 TML R手术的不同试验结果和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尤其对 TML R手术的治疗机理、参数选取、术后疗效、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难题做了细致全面的论述和探讨 ,为今后 T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 心肌打孔 血运重建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高危患者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10
作者 屈正 张兆光 +4 位作者 于建波 叶建光 孙衍庆 马临安 徐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98-200,共3页
采用美国PLC产CO2 激光心脏打孔器 ,对 33例高龄 ( 68~ 78岁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行心肌打孔 [平均打孔 ( 2 2± 5)个 ]。结果 :无手术死亡 ,术后 4 8h内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 2例 ,因心源性休克 (原因不... 采用美国PLC产CO2 激光心脏打孔器 ,对 33例高龄 ( 68~ 78岁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行心肌打孔 [平均打孔 ( 2 2± 5)个 ]。结果 :无手术死亡 ,术后 4 8h内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 2例 ,因心源性休克 (原因不明 )死亡 1例 ;少数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精神症状、自发性气胸等并发症。 2 6例患者术后随访 1~ 36月 ,其中 2 3例 ( 88% )患者心绞痛改善或消失 ;1 6例 ( 62 %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示心肌灌注有不同程度改善。提示 :应用高功率CO2 激光对高龄高危冠心病患者行激光打孔心肌血运重建术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五例
11
作者 赵根尚 张大新 +7 位作者 法宪恩 冯德广 初佩俊 张瑞成 任曼曼 赵玉兰 段温泉 庄世才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6-357,共2页
关键词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 不稳定型心绞痛 治疗 TM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慢性缺血心肌激光血运重建对电生理稳定性的影响
12
作者 肖建民 马业新 +2 位作者 陆再英 屈正 党海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缺血心肌激光血运重建术(TMLR)对电生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用Ameroid收缩环制备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在其右心室心尖部及流出道行心内程序电刺激检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诱发率,比较激光血运重建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 目的 探讨慢性缺血心肌激光血运重建术(TMLR)对电生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用Ameroid收缩环制备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在其右心室心尖部及流出道行心内程序电刺激检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诱发率,比较激光血运重建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10例中,2例诱发出单形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诱发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持续约10s转为心室颤动,2例诱发出心室颤动,4例未能在刺激终点诱发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恶性心律失常诱发率60%。治疗组10例中,2例诱发出心室颤动,恶性心律失常诱发率20%,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缺血心肌激光血运重建可能提高电生理稳定性,减少冠心病猝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肌缺血 激光血运重建 心内程序电刺激 室性心运过速 心室颤动 电生理 TM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IRA到NON⁃IRA:全面血运重建在STEMI合并MVD患者PCI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朱能元 曾梦雅 +1 位作者 罗颖 陈跃武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0-228,共9页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在临床实践中发病率高,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治疗策略的精准选择对患者的长期预后具有显著影响。目前,专家们主要关注三种PCI的策略:(1)仅对梗死相关动...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在临床实践中发病率高,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治疗策略的精准选择对患者的长期预后具有显著影响。目前,专家们主要关注三种PCI的策略:(1)仅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进行血运重建;(2)同步处理IRA与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3)先对IRA进行PCI,随后在适当时机对non-IRA进行分期PCI。尽管对IRA的处理方案已相对明确,但对non-IRA的处理策略仍存在争议。考虑到MVD中的non-IRA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状态,精准制定血运重建的策略和选择适宜的时机,对于提升患者临床预后具有关键性作用。虽然相关研究持续深入,但针对non-IRA PCI的最佳治疗策略和时机,仍缺乏统一的临床指南。本文综述了该领域对于non-IRA PCI治疗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策略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多支血管病变 非梗死相关动脉 经皮冠脉介入 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治疗严重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再评价
14
作者 何国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20-25,共6页
关键词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 TMR PMR CABG 顽固性心绞痛 激光 冠心病患者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心肌激光血运重建术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吴明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经心肌激光血运重建术的临床应用吴明营综述李功宋李峻亨朱朗标余翼飞审校经心肌激光血运重建术作为治疗冠心病的新方法已应用于临床,尤其对那些不适合做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冠心... 经心肌激光血运重建术的临床应用吴明营综述李功宋李峻亨朱朗标余翼飞审校经心肌激光血运重建术作为治疗冠心病的新方法已应用于临床,尤其对那些不适合做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就这一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 激光手术 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中的应用
16
作者 江凤林 李广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96-197,共2页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TEE)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应用TEE监测TMLR37例,观察打孔前、后左心室壁厚度及动度,腱索、乳头肌及二尖瓣叶活动和左室功能.结果:每例打孔20~40次,平均28±3次,经TEE证...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TEE)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应用TEE监测TMLR37例,观察打孔前、后左心室壁厚度及动度,腱索、乳头肌及二尖瓣叶活动和左室功能.结果:每例打孔20~40次,平均28±3次,经TEE证实形成孔道26±6个,成功率为94.6%;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打孔前、打孔后即刻无明显变化;1例因激光损伤后瓣腱索而出现轻度二尖瓣返流.结论:TMLR术中TEE监测可帮助判断孔道形成与否,指导调节激光能量、打孔部位及个数,及时发现并发症,应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红艳 宋杰 +2 位作者 徐标 王涟 张静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31-2433,共3页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以后,对于非梗死相关血管的病变采取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冠脉血运重建情况...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以后,对于非梗死相关血管的病变采取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冠脉血运重建情况分为多支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组(CR组)90例,多支病变不完全性血运重建组(IR组)95例。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脉病变情况等均无明显差异。随访12~48个月,IR组再发心绞痛比例、再次血运重建比例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均显著高于C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完全血运重建是再发心绞痛和MACE的预测因子(P〈0.05)。结论: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术实现完全性血运重建的急性心梗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长期预后优于不完全性血运重建者。不完全血运重建是再发心绞痛和MACE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运重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的多支病变血运重建策略——CULPRIT-SHOCK临床试验结果启示 被引量:8
18
作者 袁晋青 宋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1-523,共3页
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比例高达30%。既往文献报道,多支病变是导致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显著增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30天死亡率及心肌梗死复发率。因此,针对STEMI患者的血运重... 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比例高达30%。既往文献报道,多支病变是导致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显著增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30天死亡率及心肌梗死复发率。因此,针对STEMI患者的血运重建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发表的Cv LPRIT、PRAMI及DANAMI-3-PRIMULTI研究均显示,STE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直接PCI同期完全血运重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急性心肌梗死 休克患者 血运重建 临床试验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梗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ST段持续抬高对心梗晚期左室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马礼坤 余华 +8 位作者 黄向阳 褚俊 冯克福 李世光 张晓红 邵正斌 丁晓梅 严激 顾统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26-29,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PCI)后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对心梗后晚期左室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接受急诊PCI的患者 72例 ,动态观察PCI术前后心电图ST段的变化 ,以PCI术...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PCI)后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对心梗后晚期左室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接受急诊PCI的患者 72例 ,动态观察PCI术前后心电图ST段的变化 ,以PCI术后 1hST段下降大于 5 0 %为ST段下降组 ,相反为ST段抬高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梗后早期 (2~ 3周 )和晚期 (5~ 6个月 )左室功能和室壁活动异常的变化 ,并随访其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ST段下降组 5 3例 (74 % ) ,ST段抬高组 19例(2 6 % )。心梗后早期两组间左室功能和室壁活动异常无明显差异 ;晚期ST段抬高组LVEF明显低于ST段下降组 (P <0 .0 5 ) ,而LVEDVI、LVESVI和VWMA积分均明显高于ST段下降组 (P <0 .0 5 ,P <0 .0 1)。随访期间ST段抬高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略高于ST段下降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段下降组梗死前心绞痛和直接支架术的比例明显高于ST段抬高组 (P <0 .0 5 )。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成功直接PCI后ST段持续性抬高者心梗后晚期左室功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心电图 左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激光心肌打孔对老年终末期冠心病心绞痛的影响
20
作者 陶军 VieecaM +4 位作者 马虹 陈国伟 曾群英 杜志民 董吁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 观察经皮激光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术治疗老年终末期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对运动缺血阈值的影响。方法 应用经皮激光 (HO∶YAGlaser)心内膜心肌打孔治疗 16例老年终末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结果 每例打孔数 5~ 15个 ,平均 (9... 目的 观察经皮激光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术治疗老年终末期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对运动缺血阈值的影响。方法 应用经皮激光 (HO∶YAGlaser)心内膜心肌打孔治疗 16例老年终末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结果 每例打孔数 5~ 15个 ,平均 (9± 4)个。按加拿大心绞痛标准分级 ,打孔前为 (3 .3± 0 .6 )级 ,打孔后 1个月为 (2 .0± 0 .9)级 ,打孔后 3个月为 (2 .1± 1.0 )级。将Naughton运动试验ST段下移至 1mm所需时间作为运动缺血阈值指标 ,打孔前为(32 0± 136 )s,打孔后 1个月为 (397± 170 )s,打孔后 3个月为 (4 30± 30 7)s。结论 经皮激光心肌打孔后可降低心绞痛的严重程度 ,对临床有严重心绞痛发生而不宜施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或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等干预治疗的老年终末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经皮激光心肌打孔术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激光 心肌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