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阻滞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麻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婉璐 安海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0-214,共5页
随着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ARS)及舒适化医疗理念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部分脊柱手术,其通过孔道式入路及内镜技术实现损伤最小化。为了避免术中医源性神经损伤,常采用区域阻滞联合静脉镇痛药... 随着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ARS)及舒适化医疗理念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部分脊柱手术,其通过孔道式入路及内镜技术实现损伤最小化。为了避免术中医源性神经损伤,常采用区域阻滞联合静脉镇痛药作为其主要的麻醉方式以保留病人意识及神经易感性。围手术期良好的镇痛管理不仅是术者手术操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更是加快病人功能锻炼及康复的关键。现已有多种区域阻滞方式联合可视化技术成功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手术的围手术期镇痛。本文将依次介绍近年应用于椎间孔镜技术区域阻滞的方案及其优劣势,旨在使病人更舒适更安全的完成微创手术,缩短病人术后功能锻炼和康复时间,提高满意度及再手术意愿,实现快速康复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区域阻滞 快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神经根阻滞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多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被引量:12
2
作者 岳兵 叶志方 +5 位作者 王泽昊 蒋国强 卢斌 罗科锋 陆继业 沈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SNRB)精准定位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多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7年8月92例多...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SNRB)精准定位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多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7年8月92例多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且责任神经根定位不明确,预先判断可能性最大的责任神经根并行SNRB。单根神经根阻滞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缓解率≥70%视为明确责任神经根,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侧隐窝及责任神经根。采用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腿痛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指标对患者入院时、PTED术后3d和1年进行评估。结果SNRB确定单根责任神经根70例(76.1%),具体责任神经根分布情况:L415例,L534例,S121例。术后3d和1年VAS、JOA评分和ODI较入院时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SNRB精准定位联合PTED治疗多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可行,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多节段腰侧隐窝狭窄症 责任节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恢复、创伤程度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威威 连鸿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8-653,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ELD)技术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LDH)患者功能恢复、创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我院LLDH患者9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46)、对照组(n=46)。对照组行腰椎后路减压椎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ELD)技术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LDH)患者功能恢复、创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我院LLDH患者9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46)、对照组(n=46)。对照组行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观察组应用PELD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及术前、术后1、3 d血清创伤程度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脊髓功能指标(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术后随访1年,统计两组疗效与术前、术后6、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观察组射线暴露量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时血清CRP、IL-6、β-EP、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OD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手术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技术治疗LLDH患者可取得与PLIF相当的手术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减轻创伤应激,更有效改善腰腿痛症状及脊髓、腰椎功能,但射线暴露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巨大型 盘突出症 功能 脊髓功能 创伤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红梅 史美萍 +1 位作者 付本升 丁宇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7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海军总医院采用TESSYS技术治疗的88例LDH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海军总医院采用TESSYS技术治疗的88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术后感染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显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腰腿疼痛程度明显改善或缓解,治疗总有效率达95.4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术前的(8.67±0.81)分降低至(2.14±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5,P<0.05)。结论 TESSYS技术治疗LDH效果良好,护理人员熟练细致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4/5巨大椎间盘脱出双通道椎间孔镜治疗经验报告1例
5
作者 宋均飞 项廷森 殷世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40-942,共3页
腰4/5(L4/5)椎间盘巨大脱出至腰5/骶1(L5/S1)水平在临床中少见,微创治疗应用有限,近期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双通道椎间孔镜治疗L4/5椎间盘巨大脱出1例,术中顺利取出巨大髓核,术后患者相关症状完全缓解,获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 腰4/5(L4/5)椎间盘巨大脱出至腰5/骶1(L5/S1)水平在临床中少见,微创治疗应用有限,近期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双通道椎间孔镜治疗L4/5椎间盘巨大脱出1例,术中顺利取出巨大髓核,术后患者相关症状完全缓解,获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反复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15年,再发2个月”入住介入血管疼痛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孔镜下微创技术 双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术后MRI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46
6
作者 赵兵善 王世东 吕文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MRI变化的关系。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10月应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3例。采用局麻加强化,行椎间孔扩大成形,突出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和减压。术后采用改良Mac...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MRI变化的关系。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10月应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3例。采用局麻加强化,行椎间孔扩大成形,突出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和减压。术后采用改良MacNab进行疗效评价,比较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RI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盘后缘中点到椎间孔后缘的矢状距离)、椎间孔面积、神经根Pfirrmann分级变化。结果6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5~10 ml。手术时间84~134 min,平均107 min。术后住院时间4~14 d,平均7. 3 d。63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8. 8月。改良MacNab疗效:优24例,良34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92. 1%。术后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 <0. 05),MRI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神经根Pfirrmann分级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 <0. 05)。术后VAS评分变化与MRI椎管横截面积变化呈负相关(r=-0. 268,P=0. 034),与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变化无相关性; VAS分级变化和改良MacNab分级与神经根Pfirrmann分级变化无相关性。结论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术后MRI椎管横截面积改善有关,与椎间孔中部矢状径和椎间孔面积的增加以及神经根在椎管内受压情况变化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TESSYS技术 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侧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5/S1节段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9
7
作者 李龙付 吴发林 +3 位作者 胡睿 张晓宇 王高军 陈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8-141,159,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侧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L5/S1节段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4年4月~2018年6月,采用改良侧入路PELD治疗L5/S1椎管狭窄症34例。用2 mm克氏针穿刺,环锯...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侧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L5/S1节段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4年4月~2018年6月,采用改良侧入路PELD治疗L5/S1椎管狭窄症34例。用2 mm克氏针穿刺,环锯结合骨钻进行椎间孔成形,多种操作工具进行椎管内成形。结果手术时间(81.9±15.8)min,均获得6~12个月随访,平均8.1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22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91.2%。术后1周、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采用改良侧入路PELD技术治疗L5/S1节段椎管狭窄症效果确切,短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 管减压 L5/S1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栾静 王琦 +3 位作者 吕丹 王准 杜洪印 贺永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50-756,共7页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疼痛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观察组选取61~80岁老年病人72例,平均年龄(68.3±5.6)岁,其中男34例,...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疼痛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观察组选取61~80岁老年病人72例,平均年龄(68.3±5.6)岁,其中男34例,女38例,ASA分级I或II级;对照组选取40~60岁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41例,平均年龄(53.7±4.8)岁,其中男16例,女25例,ASA分级I或II级。明确诊断后两组均进行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腰椎间盘突出物摘除、黄韧带及后纵韧带成型、神经根松解减压。于术前1天和术后3天及1、3、6、12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病人的腰部及患肢疼痛程度;于术前1天和术后12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病人功能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评价腰痛情况;术后12月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Mac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损伤、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l天相比,两组病人除术后3天腰痛VAS评分较术前无变化,余各时间点腰痛及患肢痛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病人ODI评分及JOA指数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病人Mac分级优良率分别为80.5%(33/41)及77.8%(56/7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同时点VAS评分、ODI评分、JOA指数及术后12个月时Mac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中年病人疗效相近,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