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JOA肢体功能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陈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4期49-51,共3页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TESSYS)治疗的效果。方法 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33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非手术治疗,观察组行TESSY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住...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TESSYS)治疗的效果。方法 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33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非手术治疗,观察组行TESSY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93.9%)明显高于对照组(75.8%)(P<0.05)。与对照组的(15.37±2.15)d、(9.05±2.02)分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12.02±1.04)d更短、JOA评分(14.06±2.15)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的24.2%相比,观察组复发率3.0%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 TESSYS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疗效,可以显著改善其JOA评分,缩短其住院时间,并且复发率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微创治疗 经皮脊柱内窥镜 住院时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庄怀铭 徐耿填 黄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7月腰椎间盘突出症137例临床资料。均行TESSYS髓核摘除及神经根松解术,随访6个月。结...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7月腰椎间盘突出症137例临床资料。均行TESSYS髓核摘除及神经根松解术,随访6个月。结果 137例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9.7±14.1) min。1例术后下肢疼痛无明显缓解,1周后行椎间孔镜下翻修术。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Society of Orthopedics,JOA)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24.2±3.9vs.9.3±2.6,t=-37.177,P=0.000),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显著下降[(14.9±5.6)%vs.(65.4±11.2)%,t=46.667,P=0.000],MacNab疗效评定,优98例,良32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94.9%(130/13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内未出现复发。结论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窥镜 盘突出症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伟 关健 张然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8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来源于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住院的80例青少年LDH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对比组(n=40)接受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来源于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住院的80例青少年LDH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对比组(n=40)接受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40)接受PELD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治疗优良率、ODI指数、VAS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比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比组,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00%)高于对比组(75.00%),观察组术后7 d ODI指数、VA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6个月内复发率(0)低于对比组(20.00%、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手术可有效缩小青少年LDH手术切口,改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降低复发率,近、远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盘切除术 青少年 盘突出症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学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7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9例,采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9例,采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显著改善(P<0.01)。结论: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下靶向穿刺盘切除术 盘突出症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永培 方尚志 +1 位作者 廖乐明 刘群铧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10期1400-1401,共2页
目的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应激指标和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观察组... 目的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应激指标和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激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治疗 盘突出症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辅助下经皮全内窥镜结合全可视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戴春岗 谢林 +5 位作者 康然 席志鹏 徐文强 张仕兵 邓蓉蓉 周小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如何提高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的操作安全性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文中旨在观察动力辅助下经皮全内窥镜结合全可视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11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如何提高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的操作安全性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文中旨在观察动力辅助下经皮全内窥镜结合全可视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11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患者进行动力辅助下经皮全内窥镜结合全可视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VAS评分[(1.10±0.60)、(1.03±0.26)、(1.07±0.31)分]较术前[(7.64±1.11)分]明显降低(P<0.05); ODI评分[(2.10±0.54)、(1.30±0.49)、(1.23±0.46)分]较术前[(34.46±3.57)分]亦明显降低(P<0.05)。患者优良率96.72%(59/61)。所有患者术后无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硬脊膜破裂等并发症,无复发患者。结论动力辅助下经皮全内窥镜下结合全可视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内窥镜 全可视成形术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舒博深 王义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1577-1579,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内窥...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腰椎功能、复发率、疼痛程度评分(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观察组腰椎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0.0%比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 a,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2.5%比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ODI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ODI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 盘切除术 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 被引量:51
8
作者 李广松 乔荣慧 +3 位作者 刘伟 牛菁川 易九云 汪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 ,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5月我院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 ,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5月我院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资料。使用德国joimax GmbH公司椎间孔镜,局部浸润麻醉,透视下穿刺至病变节段的椎间孔外侧,应用四级扩张导管逐级完成椎间孔扩大成形,环锯逐级扩大椎间孔,置入椎间孔镜,摘除突出髓核,直至神经根和硬膜囊完全松解。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及日本骨科学会( 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40例均完成手术,未发生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38例下肢疼痛症状术后即刻缓解,2例术后无明显缓解,于术后1周行椎间孔镜下翻修手术。40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1.8月,优19例(47.5%),良15例(37.5%),可6例(15.0%),差0例。优良率85.0%(34/40)。 VAS术后即刻(2.8±1.3)、术后3个月(1.7±0.8)及末次随访时(1.9±0.8)均低于术前(7.5±1.1)(t=17.455,26.969,26.039,P均=0.000)。 JOA评分术后3个月(23.1±2.5)及末次随访时(24.3±1.7)均高于术前(12.1±2.3)(t=20.479,26.978,P均=0.000)。结论 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管狭窄 脊柱内窥镜技术 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永锋 杨勇 程铭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32-1034,1122,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背肌生物力学、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背肌生物力学、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孔镜组(3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和开窗组(38例,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术前1d和术后6m内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前降力矩(Peak torque,PT)、背部屈/伸比(Flexion extension ratio,F/E)、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腰椎功能障碍程度(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ore,VAS))、术后1 m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孔镜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开窗组(P<0.05)。与手术前1d相比,各手术组的AP、PT均明显升高,F/E降低,ODI、VAS评分降低(P<0.05),其中孔镜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腰背肌生物力学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都优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析
10
作者 姚竣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6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合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对其进行... 目的:探讨分析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合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这50例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2%,其平均手术时间为(52.6±5.7)min,其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6.8±5.4)ml。手术后,这50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其VAS评分及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手术前,P<0.05。结论: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内窥镜下靶向穿刺盘切除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志化 梁大宝 +1 位作者 胡伟 刘向阳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TESSYS)技术治疗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48例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术前、术后1日、术后3月、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TESSYS)技术治疗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48例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术前、术后1日、术后3月、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全部完成手术,2例患者术后症状未见改善,3例患者复发,3例患者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麻木,2例患者手术后臀部皮肤出现灼烧样疼痛,1例患者术中出现术中惊厥,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术后1日、术后3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的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改良Mac Nab标准结果,优19例,良2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91.67%。结论: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同样具有相应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脊柱内窥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辅助置钉下全内镜化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凯 范喜荣 +2 位作者 赵常春 许广慧 薛文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50-755,共6页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置钉下全内镜化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收治26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置钉下全内镜化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收治26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男14例,女12例,年龄47~73(58.5±8.1)岁,病程2~12(6.6±2.8)个月,手术节段L4,516例,L5S110例。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置钉下全内镜化TLIF治疗。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比较术前、术后的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临床疗效,Brantigan-Steffee标准评估椎间融合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5~109(150.8±24.1) min,术中失血量35~88(55.5±16.4) ml,切口长度1.4~3.5 (2.3±0.8) cm,术后引流量15~40(28.5±7.8) 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5~30(22.8±4.5) h,术后住院时间3~7(4.2±1.3) d。26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12~16(14.0±1.3)个月。VAS和ODI术后1周[2.96±0.72)分、(41.63±4.79)%]、术后12个月[1.27±0.60)分、(13.11±2.45)%]较术前[6.69±0.93)分、(59.12±5.92)%]改善(P<0.01);术后12个月椎间隙高度(11.95±1.47) mm和腰椎前凸角(57.46±7.59)°较术前[(6.67±1.20) mm、(44.08±7.79)。]改善(P<0.01)。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无椎弓根螺钉断裂及融合器的移位,椎间均成功融合。根据Brantigan-Steffee分级:D级17例,E级9例。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置钉下全内镜化TLIF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早期随访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微创脊柱外科 融合术 骨科机器人 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选择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晓彬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4-46,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选择.方法 将98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和病情分为两组,每组49例.A组采用椎板间入路,B组采用椎间孔入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和疼... 目的 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选择.方法 将98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和病情分为两组,每组49例.A组采用椎板间入路,B组采用椎间孔入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和疼痛指数.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显著少于B组.术后7 d及术后1个月A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结论 椎板间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透视次数少的优点,椎间孔入路可以快速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两种入路各有优缺点,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做出个性化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内窥镜 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神经根孔狭窄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14
作者 行勇刚 田伟 +2 位作者 何达 肖斌 郎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5-448,45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神经根孔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因单侧单节段腰椎神经根孔狭窄手术治疗的42例资料,其中椎间孔镜组21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神经根孔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因单侧单节段腰椎神经根孔狭窄手术治疗的42例资料,其中椎间孔镜组21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TLIF)21例,2组术前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比较2组间及同组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下肢疼痛VAS评分、ODI评分、腰椎JOA评分差异。结果与TLIF组比较,椎间孔镜组出血量少[(94.3±67.7)ml vs.(371.4±164.8)ml,t=-7.130,P=0.000],住院时间短[(6.2±2.0)d vs.(10.5±2.9)d,t=-5.611,P=0.000],但手术时间长[(161.9±44.5)min vs.(111.7±28.0)min,t=4.375,P=0.000]。2组术后3个月下肢疼痛VAS评分、ODI评分、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和TLIF在治疗神经根孔狭窄中均能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经皮椎间孔镜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但手术时间长,可能与初期经验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成形术 融合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与Quadrant微创通道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王湘江 王贵清 +3 位作者 刘春磊 黎昭华 汤勇智 杨立群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PTED)和Quadrant微创通道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单节段LDH患者,随机分为PTED组和Quadrant组。其中,PTED组31例,Quadrant组28例。对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住院天数、返...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PTED)和Quadrant微创通道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单节段LDH患者,随机分为PTED组和Quadrant组。其中,PTED组31例,Quadrant组28例。对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住院天数、返回工作时间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标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PTED组与Quadrant组相比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及返回工作时间上明显缩短(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VAS、JOA和ODI评分得到改善(P<0.05);而且术后3天、1和3个月,PTED组VAS腰痛评分低于相应时间Quadrant组评分(P<0.05);两组在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JOA和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按照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两组间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和Quadrant通道两种微创术式治疗LDH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PTED手术恢复快、创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QUADRANT 经皮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3
16
作者 姜宇 袁磊 +7 位作者 郭昭庆 李危石 陈仲强 齐强 曾岩 孙垂国 钟沃权 孙卓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46例PELD术后复发性单节段LDH行TLIF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初次行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31例(PETD组),初次行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15例(PEID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围术期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水平、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PETD组翻修术中出血量(239.7±91.8)ml,PEID组(235.3±47.9)ml;PETD组翻修术后引流量(483.4±248.0)ml,PEID组(342.7±99.0)ml。翻修手术时5例发生脑脊液漏,均发生在PETD组。PETD组7例(22.6%)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加重,PEID组仅2例(13.3%)。46例术后随访(34.8±9.2)月,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症状复发和再次翻修手术,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29分法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00),PEID、PETD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3.3%(14/15)、93.5%(29/31)。结论TLIF治疗PELD术后复发性单节段LDH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腰盘切除术 融合术 入路经皮内镜盘切除术 入路经皮内镜盘切除术 复发性腰盘突出症 翻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单纯腰椎管侧方出行区狭窄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科锋 蒋国强 +3 位作者 卢斌 蔡凯文 岳兵 陆继业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椎间孔成形术治疗单纯腰椎管侧方出行区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单纯腰椎管侧方出行区狭窄症患者36例,入院行选择性神经根管造影及阻滞术,根据症状及患方意愿,22例行Ⅰ期经皮椎间孔镜...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椎间孔成形术治疗单纯腰椎管侧方出行区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单纯腰椎管侧方出行区狭窄症患者36例,入院行选择性神经根管造影及阻滞术,根据症状及患方意愿,22例行Ⅰ期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Ⅰ期手术组),另14例出院后因症状复现而再次入院手术治疗,设为延迟手术组。记录治疗前、阻滞后1d、再入院前(延迟手术组)、手术后1d、3个月、6个月的患侧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术后各个时期的VAS和ODI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且维持良好并呈持续下降趋势;VAS术后6个月较术后1 d改善明显(P<0.05);ODI术后1 d与术后3个月、术后1 d与术后6个月、术后3个月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手术组阻滞后1 d的VAS和ODI优于Ⅰ期手术组。延迟手术组再入院前VAS和ODI较自身阻滞后有显著升高。两组术后各个时期的VAS评分和ODI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自身治疗前和(或)再入院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病例未出现神经损伤,仅2例出口根刺激症状者于短期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单纯腰椎管侧方出行区狭窄使用选择性神经根管阻滞治疗效果持续性可能欠佳,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侧方出行区狭窄 经皮镜术 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中义 王学昌 马迎存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7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疗效果优32例(64%),良14例(28%),差4例(8%),优良率为...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疗效果优32例(64%),良14例(28%),差4例(8%),优良率为92%。手术后1周以及手术后1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指数均低于手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腰椎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镜下髓核摘除术 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杨奇峰 谭洪宇 张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汝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2例LDH患者,随机分为PTED组和MIS-TLIF组,各46例,分别行PTED术和MIS-TLIF术。术后3 m,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和围术期指标;术后1 d和术后3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术后1m和术后3m,采用疼痛数字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术后随访3m,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m,PTED组手术优良率高于MIS-TLIF组(P<0.05);PTED组术中失血量少于MIS-TLIF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短于MIS-TLIF组(P<0.05);术后1 d、3 d,PTED组血清TNF-α、PCT、CRP水显低于MIS-TLIF组(P<0.05);术后1 m、3 m,PTED组ODI、NRS评分均低于MIS-TLIF组(P<0.05);PTED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IS-TLIF组(P<0.05)。结论:PTED术治疗LDH患者疗效更好,可优化围术期指标,减轻炎性反应和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经皮镜下髓核摘除术 微创经融合术 功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联合椎间孔注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景军元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0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联合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术,44例)、联合组(射频热凝靶点治...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联合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术,44例)、联合组(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术与医用臭氧联合椎间孔注射治疗,44例)。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治疗优良率,测量其腰椎关节活动度、直腿抬高角度,比较治疗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血清β-内啡肽(β-EP)、血清白介素-6(IL-6)与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关节活动度、直腿抬高角度均有所增大,且联合组腰椎关节活动度、直腿抬高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β-EP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5-HT、IL-6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SF-36各项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应用医用臭氧联合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腰椎关节活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调节血清β-EP、5-HT、IL-6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医用臭氧 注射 射频热凝靶点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