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椎体转移瘤中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1
作者 侯明远 王志龙 +1 位作者 李一兵 左太阳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椎体转移瘤可有效缓解疼痛同时稳定椎骨,预防和治疗病理性骨折。骨水泥渗漏是经皮椎体强化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骨水泥渗漏无症状且无需特殊处理,但渗漏引起的一些罕见严重并发症值得警惕。该文对经皮椎体强化术... 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椎体转移瘤可有效缓解疼痛同时稳定椎骨,预防和治疗病理性骨折。骨水泥渗漏是经皮椎体强化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骨水泥渗漏无症状且无需特殊处理,但渗漏引起的一些罕见严重并发症值得警惕。该文对经皮椎体强化术应用于椎体转移瘤的技术特点、骨水泥特性、骨水泥渗漏的类型、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 转移瘤 骨水泥渗漏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少症对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2
作者 乔欢欢 闫康 +2 位作者 高翔成 都金鹏 廖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6-742,共7页
目的:探讨肌少症对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TLVCF)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 目的:探讨肌少症对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TLVCF)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行PVA治疗的270例OTLVCF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09例,女性161例;骨折椎体:T1037例,T1152例,T1268例,L172例,L241例。依据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的诊断标准,以男性优势手握力<28.0kg且L3水平骨骼肌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45.4cm2/m2、女性优势手握力<18.0kg且L3水平SMI<34.4cm2/m2作为诊断阈值,将患者分为肌少症组(52例)和非肌少症组(218例)。收集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分数、骨折节段、握力和骨骼肌指数)、手术资料(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和术中透视次数)和并发症(骨水泥渗漏、伤椎再骨折、邻椎再骨折和远端椎体再骨折)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d、1个月、6个月、1年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两组患者性别、身高、体重、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术中透视次数以及术前VAS评分和OD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肌少症组患者年龄较非肌少症组大(80.3±7.9岁vs 75.7±6.8岁,P<0.05),而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较非肌少症组小(24.4±2.2kg/m2 vs 26.2±2.4kg/m2,P<0.05);两组术后1d、1个月、6个月、1年时的VAS评分及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肌少症组患者术后1d、1个月、6个月、1年的VAS评分及ODI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非肌少症组(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9.65%vs 7.34%,P>0.05),肌少症组患者术后1年内伤椎、邻椎和远端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显著性高于非肌少症组(9.62%vs 2.75%、13.46%vs 5.05%、11.54%vs 4.13%及33.61%vs 11.93%,P<0.05)。结论:肌少症OTLVCF患者行PVA的临床疗效较非肌少症患者差,1年内椎体再骨折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中注入骨水泥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江晓兵 姚珍松 +4 位作者 梁德 黄宏伟 张顺聪 晋大祥 杨志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利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比椎体强化术及经椎弓根穿刺活检两种技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时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纳入术前... 目的利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比椎体强化术及经椎弓根穿刺活检两种技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时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纳入术前凝血功能无障碍的患者共58例,其中行椎体强化术45例(A组)、经椎弓根穿刺活检13例(B组),所有患者均在穿刺后测定凝血功能及纤溶组合,其中两组在注入骨水泥前后的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各项凝血相关指标,以分析手术操作及骨水泥注入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动态影响规律。结果 A组在注入骨水泥后D-Dimer均值高于参考值,并且逐渐升高,除在注入骨水泥1 h后和3 h后测量值之间无显著差异以外(P>0.05),其余各时间点相互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B组术后D-Dimer均值无显著升高(P>0.05)。所有患者术后其余指标均未超出参考范围。结论经椎弓根穿刺活检术对患者凝血功能未见显著影响,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行经皮椎体强化术注入骨水泥时会出现D-Dimer值升高,骨水泥可能对患者凝血功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强化 骨水泥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和预防经皮椎体强化术的严重并发症 被引量:15
4
作者 郑召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28-329,共2页
近十年来我国脊柱微创外科有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目前广泛开展微创技术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微创外科的两重性,即在了解微创外科优点的同时,也要知道微创外科的局限性及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潜在风险。这样我们... 近十年来我国脊柱微创外科有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目前广泛开展微创技术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微创外科的两重性,即在了解微创外科优点的同时,也要知道微创外科的局限性及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潜在风险。这样我们在工作中才能正确掌握其适应证,充分发挥微创外科的优势,设法克服或避免其存在的不足。为此,本期特邀请了几位脊柱微创外科专家就"脊柱微创手术并发症"问题作一讨论,供同道们参考,并诚挚欢迎同道们参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 严重并发症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后凸成形术 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经皮成形术 预防 相关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并发症发生及对策 被引量:9
5
作者 孙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9-774,共6页
经皮椎体强化术(PVA)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目前已成为治疗疼痛性椎体病变的有效介入手段。总体上,PVA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即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预后。PVA并发症可分为骨水泥渗漏... 经皮椎体强化术(PVA)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目前已成为治疗疼痛性椎体病变的有效介入手段。总体上,PVA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即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预后。PVA并发症可分为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脂肪栓塞、骨水泥特质反应、生物力学相关并发症及操作相关并发症。本文就PVA并发症与防治对策进行综述,建议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 经皮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强化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边树愿 郭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3-666,共4页
经皮椎体强化术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两者通过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 经皮椎体强化术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两者通过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压缩椎体高度和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强化 高度 经皮后凸成形术 经皮成形术 术后 脊柱稳定性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下经皮椎体强化术中短暂性截瘫13例临床特点
7
作者 侍管 陈浩 +4 位作者 贾璞 包利 陈萌萌 唐海 冯飞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 分析13例接受局麻下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 PVA)的患者发生短暂性截瘫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北京友谊医院13例PVA短暂性截瘫患者进行分析,收集包括手术、椎体节段、麻醉剂量、手术时间、截瘫恢复时间... 目的 分析13例接受局麻下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 PVA)的患者发生短暂性截瘫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北京友谊医院13例PVA短暂性截瘫患者进行分析,收集包括手术、椎体节段、麻醉剂量、手术时间、截瘫恢复时间和随访在内的临床数据。结果 13例患者中男5例、女8例;年龄62~83岁、平均73.3岁。每个椎体注射的平均麻醉剂量为5.84 mL,患者平均需要217.3 min才能完全恢复感觉和运动,麻醉剂量与完全恢复所需时间无关。患者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7.462±0.183(n=13)、术后1个月1.615±0.213(n=13)、术后3个月1.538±0.447(n=13)、术后6个月1.273±0.273(n=11),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 1)。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69.540±1.323)%(n=13)、术后1个月(12.310±1.517)%(n=13)、术后3个月(12.460±2.980)%(n=13)、术后6个月(7.000±0.884)%(n=11),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0 1)。结论 局麻下经皮椎体强化术中短暂性截瘫的临床特点与蛛网膜下腔麻醉恢复期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 局部麻醉 短暂性截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强化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骨不愈合 被引量:2
8
作者 孙长惠 岑建平 +3 位作者 陆炯 邹灵 唐绮 曹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750-75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骨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经皮椎弓根入路向椎体内穿针注入骨水泥,手术前后疼痛应用视觉模拟分级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结果 166例192个椎体...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骨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经皮椎弓根入路向椎体内穿针注入骨水泥,手术前后疼痛应用视觉模拟分级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结果 166例192个椎体强化均获成功,22例椎体压缩性骨折骨不愈合,手术时间每个椎体平均35min,术后VAS(2.89±0.25)分。20例术后随访4~25月,胸腰背疼痛无再发及加重,椎体高度无明显变化,相邻椎体未见骨折。结论经皮椎体强化术,操作时间短,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增加脊柱稳定性,对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骨不愈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骨不愈合 经皮椎体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