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提取表征骨健康状况的力学指标
1
作者 卢笙 刘盼 +5 位作者 白旭锋 李震子 李浩 张作启 朱晓彬 祝少博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9,共8页
目的基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手术环境,提出一种表征松质骨健康状态的力学方法和指标,并验证其可行性和一致性。方法通过弹性力学理论推导给出力学指标K的表达式和物理意义,然后利用临床影像腰椎L4开展... 目的基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手术环境,提出一种表征松质骨健康状态的力学方法和指标,并验证其可行性和一致性。方法通过弹性力学理论推导给出力学指标K的表达式和物理意义,然后利用临床影像腰椎L4开展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理论结果的有效性,并对不同球囊形状和手术路径验证该方法和指标的一致性。结果注入液体体积与球囊内压之间呈线性关系,力学指标K与剪切模量密切相关,而且和骨质疏松程度线性负相关。球囊形状对指标K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小,椭球形和圆柱形对比相对差别小于2%。手术入路路径对指标K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小,经椎弓根入路和椎弓根外侧缘路径对比相对差别在0.5%以内。结论该临床在体力学测试方法和指标K能够表征患者骨的健康状态,且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对于指导PKP手术方案优化和术后康复、收集在体松质骨力学性能数据以及改进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经皮体后成形术 力学评估 检测 有限元分析 理论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合并假关节形成:2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张恒岩 穆雪萌 +1 位作者 李梅 张嘉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Kummell病是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后不愈合的表现,其关键特征为椎体内真空裂隙征(intravertebral vacuum cleft,IVC)。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病可取得良好疗效。然而部分患者在接受PKP手术治... Kummell病是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后不愈合的表现,其关键特征为椎体内真空裂隙征(intravertebral vacuum cleft,IVC)。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病可取得良好疗效。然而部分患者在接受PKP手术治疗后疼痛缓解效果不佳,此类患者多合并椎体假关节形成。本文报道2例Kümmell病合并椎体假关节形成后接受PKP手术但获得不同疗效的2例病例,并结合文献对PKP手术治疗Kümmell病的操作技巧及预后因素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mmell病 假关节形成 内真空裂隙征 经皮体后成形术 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元丸配合腰背肌抗阻训练治疗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腰背痛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王一品 于冬冬 李晓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3,共5页
目的观察红元丸配合腰背肌抗阻训练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kyphoplasty,PKP)术后腰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一科行胸腰椎压缩骨折... 目的观察红元丸配合腰背肌抗阻训练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kyphoplasty,PKP)术后腰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一科行胸腰椎压缩骨折PKP手术术后仍残余腰背痛的40例患者,采取电脑随机软件分组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予口服美洛昔康胶囊并进行腰背肌抗阻训练治疗;治疗组20例患者在口服美洛昔康胶囊及腰背肌抗阻训练的同时给予红元丸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Dual energy X-ray absorp,DXA),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腰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VAS评分、DXA数值、JOA评分、OD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元丸配合腰背肌抗阻训练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腰背疼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腰背部疼痛,改善术后骨密度及腰背肌肉力量,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元丸 体后成形术 术后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壮骨方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的影响
4
作者 邓志 谢义松 邹传运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84-1589,共6页
目的 研究活血壮骨方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114例OVC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VP、术后常规治疗的PVP组(55例)和联合活血壮骨方治疗的活血壮骨组(56例),术后均治疗4周,后随访6个月。... 目的 研究活血壮骨方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114例OVC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VP、术后常规治疗的PVP组(55例)和联合活血壮骨方治疗的活血壮骨组(56例),术后均治疗4周,后随访6个月。结果 随访6个月后,活血壮骨组总有效率高于PVP组(P <0.05)。活血壮骨组术后4周血清N端骨钙素、总I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β胶原降解产物水平低于PVP组;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水平高于PVP组(P <0.05)。活血壮骨组随访6个月后Wards三角区、腰椎、股骨颈骨密度、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及各项神经功能评分高于PVP组(P <0.05);矢状面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及Oswestry功能指数评分低于PVP组(P <0.05)。结论 活血壮骨方联合PVP治疗OVCF,可调节患者机体骨代谢指标,提高其骨密度,改善其椎体功能及神经、腰椎功能,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活血壮骨方 经皮成形术 骨代谢指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可注射硫酸钙(MIIG X3)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磊 王黎明 +3 位作者 王钢锐 徐杰 曾逸文 徐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24-428,共5页
目的总结2003年4月-2006年6月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可注射硫酸钙(MIIGX3)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本组33例患者,男20例,女13例;年龄55-82岁,平均66.4岁;在“C”臂机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方法,经... 目的总结2003年4月-2006年6月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可注射硫酸钙(MIIGX3)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本组33例患者,男20例,女13例;年龄55-82岁,平均66.4岁;在“C”臂机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方法,经椎弓根将一中空管道置入伤椎建立工作通道,利用球囊膨胀的张力将伤椎椎体松质骨向四周挤压,使伤椎恢复高度并产生空腔,经“C”臂机确认伤椎复位满意后记录球囊压力及容量,取出球囊,将同等量MIIGX3人工骨注入空腔内,通过“C”臂机确认MIIGX3人工骨充满空腔后完成手术。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伤椎高度测定及胸腰椎后凸畸形角度测量等指标评估PKP术的近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疼痛完全解除或者有明显缓解,经X线检查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4°(10°-22°),无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以上,患者恢复伤前生活方式,无疼痛,伤椎高度无丢失。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可注射硫酸钙(MIIGX3)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能够迅速地改善临床症状,重建脊柱稳定性,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后成形术 可注射硫酸钙 胸腰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误治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李元 董伟杰 +1 位作者 秦世炳 兰汀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5-1060,共6页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误治后的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4例PVP误治后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53~83...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误治后的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4例PVP误治后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53~83岁(69.3±7.8岁),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残损(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改善情况、植骨融合率,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hort form-36,SF-36)评估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析手术治疗PVP误治后的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相关风险。结果 :14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3~300min (205.1±57.4min),术中出血量为200~900mL (517.9±181.5mL)。2例(14.3%)患者出现切口并发症,1例为切口积液,经过引流积液及切口换药处理后愈合;1例为切口延迟愈合,通过定期切口换药,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控制血糖后切口愈合。患者术前VAS评分为3~8分(6.1±1.6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2分(0.9±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34,P=0.000)。13例患者植骨融合,植骨融合率为92.8%(13/14);植骨融合时间3~7个月(4.6±1.3个月);1例植骨未融合的患者术后7个月时脊柱感染复发,表现为内固定松动及椎体后凸畸形,经抗感染、控制合并症及再次手术后治愈。术前ASIA分级D级2例,E级12例,末次随访时均为E级。末次随访时患者的SF-36评分结果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前生理健康综合测量评分为31.4±6.9分,术后为79.8±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21,P=0.000);术前心理健康综合测量评分为46.9±7.2分,术后为88.5±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27,P=0.000)。结论:手术能够有效治疗PVP误治后的化脓性脊柱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经皮成形术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导致心脏破裂及肺动脉栓塞一例
7
作者 周炜 王贺 +3 位作者 李辰 朱峰 马少林 樊国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3-1035,共3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椎体骨折及溶骨性转移瘤的主要手术方式。虽然该项技术已被临床广泛使用,但近期报道了越来越多的并发症,其中骨水泥渗漏导致的心脏破裂及肺栓塞,极其罕见且非常严重。本文报道了1例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导致心脏...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椎体骨折及溶骨性转移瘤的主要手术方式。虽然该项技术已被临床广泛使用,但近期报道了越来越多的并发症,其中骨水泥渗漏导致的心脏破裂及肺栓塞,极其罕见且非常严重。本文报道了1例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导致心脏破裂及肺动脉栓塞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心脏破裂 肺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效及骨水泥渗漏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侯明远 王志龙 +4 位作者 姜方舟 王泽锐 梁逸宁 李一兵 左太阳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波消融(MWA)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并分析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应用CT引导下MWA联合PVP治疗脊柱转移瘤50例7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波消融(MWA)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并分析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应用CT引导下MWA联合PVP治疗脊柱转移瘤50例74节椎体,采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评分(NRS)、吗啡日消耗量(DMC)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价近期临床疗效,术后CT定期复查评价局部肿瘤控制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纳入性别、年龄、脊柱转移瘤的最大径、转移瘤类型、原发癌Tomita分类、受累椎体水平、骨水泥注射量、注射侧向、病理性骨折和椎体后壁破裂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评估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术后1天、1周和1、3、6个月随访NRS分别为(7.24±1.41)、(4.76±1.45)、(3.42±1.34)、(2.86±0.90)、(2.20±0.57)、(1.66±0.72)分;术前、术后1天、1周和1、3、6个月随访DMC分别为(110.40±94.61)、(66.10±51.23)、(47.30±37.49)、(32.90±22.84)、(25.60±18.97)、(15.36±13.43)mg;术前、术后1周和1、3、6个月ADL分别为(40.80±11.45)、(53.20±6.68)、(60.40±5.14)、(62.90±4.75)、(64.80±4.51)分。术前及术后6个月内随访NRS、DMC、AD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影像检查随访,有46例患者肿瘤得到控制,局部肿瘤复发率为8%(4/50)。在74节椎体中有17(22.97%)节椎体发生轻度骨水泥渗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病理性骨折(OR=9.581,95%CI=2.292~40.055,P=0.002)及椎体后壁破裂(OR=5.105,95%CI=1.041~25.022,P=0.044)是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性骨折(OR=35.333,95%CI=4.029~309.840,P=0.001)是皮质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未发现血管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椎体后壁破裂(OR=48.400,95%CI=4.725~495.753,P=0.001)是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WA联合PVP治疗脊柱转移瘤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术后6个月内呈进一步改善趋势;联合治疗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病理性骨折及椎体后壁破裂是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经皮成形术 脊柱转移瘤 疗效 骨水泥渗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双棘突畸形伴脊髓纵裂畸形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一例报告
9
作者 刘焱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2-385,共4页
本文报告一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成功治疗腰椎双棘突畸形伴脊髓纵裂畸形(split cord malformation,SCM)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病例。SCM与O... 本文报告一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成功治疗腰椎双棘突畸形伴脊髓纵裂畸形(split cord malformation,SCM)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病例。SCM与OVCF合并的情况在临床上相对罕见,针对这种情况的临床治疗指南并不多。对于SCM患者,尤其是当患者同时遭受OVCF时,手术治疗的风险和复杂性增加,需避免加剧脊髓损伤或引起新的骨折。本报告通过详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过程,探讨了PVP在此类复杂病例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双棘突畸形伴脊髓纵裂 骨质疏松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关节突阻滞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所致远端腰骶部疼痛的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嘉伟 徐冠华 +5 位作者 李卫东 陈佳佳 张金龙 洪鸿翔 吴春帅 崔志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1-1067,共7页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联合关节突阻滞(facet joint block,FJB)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fracture,OTVF)所致远端腰骶部疼痛(distal lumbosacral pain,D...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联合关节突阻滞(facet joint block,FJB)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fracture,OTVF)所致远端腰骶部疼痛(distal lumbosacral pain,DL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1月~2023年7月OTVF伴DLP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PVP组[n=40,男7例,女33例,年龄75.2±6.0(65~89)岁]和PVP联合FJB(PVP+FJB)组[n=40,男11例,女29例,年龄76.6±6.6(62~89)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d、1个月、6个月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并完成7.2±2.6个月(3~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和1个月时PVP+FJB组VAS评分及ODI较PVP组均好转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联合FJB治疗OTVF所致DLP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胸腰段骨折 腰骶部疼痛 骨质疏松 远隔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240
11
作者 杨丰建 林伟龙 +4 位作者 朱炯 黄东辉 沈海敏 张琪 朱越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4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6例,其中61例82个椎...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4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6例,其中61例82个椎体接受PVP治疗,男21例29个椎体,女40例53个椎体,年龄65~96岁,平均78.3岁;45例55个椎体接受PKP治疗,男17例21个椎体,女28例34个椎体,年龄68~90岁,平均77.1岁。术前及术后1d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测量伤椎高度,随访伤椎高度丢失情况,记录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邻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PVP组术前和术后1d VAS分别为6.7±1.4分和2.1±0.7分,PKP组分别为6.9±1.2分和2.2±0.9分,每组术后VAS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间点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55例、PKP组4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8个月。PVP组和PKP组术后伤椎高度分别较术前增加2.4±1.8mm和9.2±2.2mm,术后12个月随访伤椎高度分别丢失0.8±0.5mm和1.9±0.8m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术中骨水泥渗漏28例33个椎体,PKP组15例17个椎体,PKP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PVP组(P<0.05)。随访期间PVP组发生相邻椎体骨折9例,PKP组6例,两组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止痛效果均较好;PKP的复位效果优于PVP,较少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术后椎体高度再次丢失较明显;两者术后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骨折 经皮成形术 经皮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54
12
作者 李雪松 聂浩雄 +2 位作者 张丽梅 庞尊中 李应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成PVP组和PKP组,PVP组7例单椎体,5例2个椎体、2例3个椎体、1例4个椎体,共27个椎体接受治疗;...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成PVP组和PKP组,PVP组7例单椎体,5例2个椎体、2例3个椎体、1例4个椎体,共27个椎体接受治疗;PKP组9例单椎体、5例2个椎体、1例3个椎体,共22个椎体接受治疗。结果30例患者手术操作全部成功。PVP组8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PKP组10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术后PKP组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与术前比较有改善(P<0.05)。结论PVP和PKP两种手术方法均具有显著止痛效果,PKP较PVP在椎体高度恢复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经皮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注入法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文哲 张新虎 +2 位作者 陈景环 彭超 孙建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 探究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联合临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运动医学科120例OVCF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 探究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联合临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运动医学科120例OVCF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术中单纯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联合组(术中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联合临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每组60例。两组均行常规抗骨质疏松及(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椎体稳定性指标(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疼痛程度(VAS评分)、腰椎功能(ODI评分)、活动能力(LAS评分)、并发症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对照组,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6、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联合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LAS评分呈先降低后趋于平稳趋势,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LAS评分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联合组术后6、12个月VAS评分、ODI评分、L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纯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比较,联合临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能明显改善OVCF患者PVP术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骨水泥 人工骨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任虎 申勇 +5 位作者 张英泽 丁文元 杨大龙 徐佳欣 刘法敬 赵金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0月于我院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节段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4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0月于我院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节段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4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有无外伤史、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前矢状面Cobb角、骨折类型、骨密度、手术入路途径、骨水泥剂量及有无侧凸畸形等相关因素,观察患者术后压缩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应用双变量回归分析及t检验行单因素分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行多因素分析,研究各因素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的相互关系。结果: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为(39±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病程、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折类型、骨密度及有无腰椎侧凸与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而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矢状面Cobb角、骨水泥剂量及手术途径与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及骨折类型是影响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的主要因素,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622、-0.283、0.131。结论:患者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及骨折类型是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恢复的主要因素,观察患者的这些指标有助于预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体后成形术 高度恢复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97
15
作者 申勇 刘法敬 +1 位作者 张英泽 任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11月在我院行PKP治疗的97例(140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经单侧或双侧椎... 目的:探讨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11月在我院行PKP治疗的97例(140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进行分组。单侧组均为单侧穿刺骨水泥注射过椎体中线者,共58例85个椎体,男13例,女45例,平均年龄65.3岁,单椎体36例,两椎体17例,三椎体5例。双侧组39例55个椎体,男5例,女34例,平均年龄67.1岁,单椎体24例,两椎体14例,三椎体1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变化、椎体平均高度、局部Cobb角改善及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手术时间45±16min,骨水泥注入量3.1±1.7ml;双侧组手术时间62±27min,骨水泥注入量4.2±2.1m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平均高度及局部Cobb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及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为14.12%,双侧组为16.36%,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单侧椎弓根途径穿刺骨水泥过椎体中线注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取得双侧穿刺同样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y骨扩张器系统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32
16
作者 邓忠良 柯珍勇 +2 位作者 陈富 冉金伟 邓清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Sky骨扩张器系统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对22例共29个椎体塌陷病变患者,应用Sky骨扩张器进行经皮穿刺、塌陷椎体扩张后注入骨水泥.随访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e scale,VAS... 目的:探讨Sky骨扩张器系统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对22例共29个椎体塌陷病变患者,应用Sky骨扩张器进行经皮穿刺、塌陷椎体扩张后注入骨水泥.随访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9个椎体均单侧经椎弓根基底穿刺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每例35~85min,骨水泥注射量每个椎体5.3±1.2ml(3.0~7.6ml),分布均超过中线.骨水泥沿针道返流1个椎体,少量椎管内漏1个椎体,但均无临床症状;无其它并发症.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为9.2±1.8分,术后第3天为3.1±2.8分;随访1~3个月(平均2个月),随访时VAS为2.9±3.3分.5个椎体高度显著恢复.结论:Skv骨扩张器是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的新型器械,具有可控定向扩张特点,初步观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 骨折 脊柱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17
作者 洪鑫 吴小涛 +3 位作者 刘磊 孔翔飞 王运涛 陈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969-973,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重度骨质疏松性...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并获得随访34例,PVP治疗19例25个椎体,PKP治疗15例20个椎体。观察两组患者间SF-36评分、伤椎高度恢复、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伤椎高度丢失情况、临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 PVP组和PKP组患者在术中骨水泥渗漏率、末次随访时SF-36评分、末次随访时临近椎体骨折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椎体复位效果的观察指标上,PKP组术后椎体前缘间、椎体上下终板中心间高度恢复量、术后后凸角度恢复值、末次随访后凸角度恢复值上与PV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末次随访时PKP组伤椎高度丢失量与PVP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PKP具有较好的复位效果,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明显,在骨水泥渗漏率、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指标上相对于PVP未表现出明显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不同辐射防护距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建儒 张奎渤 +6 位作者 刘辉 王华 杨豪 李泽民 李秉学 李思贝 郑召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7-421,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不同防护距离对X线辐射防护的影响,以探讨临床工作中适用的辐射防护方式。方法:将45例单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辐射防护:A组,术者手术全程处于手术台旁;B组,...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不同防护距离对X线辐射防护的影响,以探讨临床工作中适用的辐射防护方式。方法:将45例单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辐射防护:A组,术者手术全程处于手术台旁;B组,术者透视时处于手术台旁1.5m(手术室内);C组,术者透视时处于手术台旁4m(手术室外)。三组患者均接受由同一术者进行的PKP手术治疗,记录各组手术时间,并使用PRM-1200辐射仪监测记录术者眼睛、甲状腺、前胸、右手腕的辐射剂量与术前、术后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的手术时间与C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之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术中辐射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无明显差异(P>0.05)。3组的手术前及手术后VAS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得出,与手术前相比,各组患者的手术后VA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A组术者眼睛、甲状腺、前胸、右手腕的辐射剂量分别为0.362±0.087mSv,0.435±0.064mSv,0.494±0.106mSv,1.542±0.179mSv;B组分别为0.138±0.055mSv,0.156±0.031mSv,0.158±0.075mSv,0.204±0.121mSv;C组分别为0.112±0.039mSv,0.129±0.052mSv,0.120±0.083mSv,0.292±0.046mSv。各部位B、C两组的辐射值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相比,各个部位辐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病例术后均无神经损伤、肺栓塞等术后并发症。结论:PKP术中透视时远离放射源是较好的辐射防护方式;距离放射源1.5m既可以有效地降低辐射量,又不会增加手术时间,是较适用于临床且简便易行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防护 距离 放射源 经皮体后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杨益民 任志伟 +2 位作者 张智 李萌 王金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2006年11月~2008年12月采用PKP治疗53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男20例,女33例;年龄56~76岁,平均65.3岁;单椎体骨折34例,双椎体骨折16例,三椎体骨折3...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2006年11月~2008年12月采用PKP治疗53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男20例,女33例;年龄56~76岁,平均65.3岁;单椎体骨折34例,双椎体骨折16例,三椎体骨折3例,共75个椎体,其中T1222个,T1119个,T107个,T71个,L118个,L24个,L33个,L41个。回顾总结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18例(34.0%)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骨水泥相关并发症16例(30.2%),其中骨水泥渗漏7例,渗漏至椎间隙2例、椎旁软组织2例(1例引起左股神经症状)、椎体前方2例、椎弓根穿刺通道1例;骨水泥毒性反应4例,表现为短暂胸闷气短、血压下降,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等处理后好转;手术椎体疼痛加重5例。非骨水泥相关并发症2例(3.8%),皆为穿刺引发神经症状,1例表现为右股前皮肤感觉减退,1例为左肋间神经痛。所有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未导致严重后果。结论: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并不少见,但有严重后果的并发症较少,应重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后凸成形术 并发症 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晓庆 吴学元 +1 位作者 靳占奎 常彦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77-980,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5月88例行PKP的老年OVCF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5月88例行PKP的老年OVCF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对比手术前后病椎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和骨折椎体高度。观察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情况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出现骨水泥渗漏11例,其中椎弓根内2例,椎前静脉丛3例,椎间隙渗漏3例,椎体后缘渗漏3例;有神经压迫症状1例,予行椎体后缘减压。患者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t〉29.518,P〈0.001),椎体平均高度显著高于术前(t〉35.173,P〈0.001)。结论 PKP治疗老年OVCF安全、有效,能够即刻并长期减少疼痛,纠正椎体后凸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体后成形术 骨水泥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