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gioJet血栓清除术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公茂峰 顾建平 +10 位作者 陈国平 何旭 楼文胜 陈亮 苏浩波 宋进华 施万印 汪涛 赵伯翔 黄昊 李英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清除术在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L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经AngioJet血栓清除术治疗的12例ALI患者临床资料,以心肌梗死溶栓(TIMI)治疗后血流分级评估血流灌注情况,Cooley疗效评... 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清除术在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L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经AngioJet血栓清除术治疗的12例ALI患者临床资料,以心肌梗死溶栓(TIMI)治疗后血流分级评估血流灌注情况,Cooley疗效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AngioJet血栓清除术技术成功率为91.7%(11/12),平均恢复灌注时间为(1.6±0.7)h。临床成功率为83.3%(10/12),保肢率为91.7%(11/12)。TIMI分级由术前0级8例,1级4例,改善为术后即刻0级1例,1级3例,2级8例。11例(91.7%)下肢缺血症状有明显改善,1例(8.3%)术后虽经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24h,但TIMI分级仍0级且肢体缺血症状未改善,予以外科膝上截肢治疗。Cooley疗效评分显示,痊愈4例(33.3%),良好6例(50.0%),一般1例(8.3%),较差1例(8.3%),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AngioJet血栓清除术可快速恢复ALI患者血流灌注,阻止病变进一步恶化,提高保肢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 急性动脉缺血 保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被引量:34
2
作者 杨亮 姚双龙 +6 位作者 胡世兵 王洵 柳昂 顾玉明 祖茂衡 徐浩 李宝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联合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急性中央型、混合型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8例接受...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联合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急性中央型、混合型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8例接受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CDT治疗(A组),28例接受单纯CDT治疗(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尿激酶总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静脉通畅率,手术前后静脉通畅评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A组PMT后即刻血栓清除率>90%(Ⅲ级)14例,50%~90%(Ⅱ级)14例。A、B组患者术后静脉通畅评分分别为1.64±1.31、2.68±1.76,尿激酶用量分别为(234.29±97.69)万U、(420.71±86.92)万U,溶栓时间分别为(6.96±2.60) d、(12.07±3.02) d,住院时间分别为(13.64±5.49) d、(17.82±4.89)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静脉通畅率分别为(82.58±13.77)%、(74.88±15.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6例出现血红蛋白尿,2例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经保守治疗后均好转,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CDT治疗急性中央型、混合型下肢DVT安全,近期疗效显著,有助于减少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尿激酶用量,降低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 导管接触溶栓 静脉通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髂支闭塞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邵江 来志超 +5 位作者 宋小军 刘志丽 曾嵘 陈跃鑫 郑月宏 刘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7-921,共5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髂支闭塞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经治的EVAR术后髂支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2.7%)术后并发髂支闭塞。其中6例应用外科旁路手术,9例应用腔内或杂交治疗,1例...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髂支闭塞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经治的EVAR术后髂支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2.7%)术后并发髂支闭塞。其中6例应用外科旁路手术,9例应用腔内或杂交治疗,1例保守治疗。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随访10.6个月(6~28个月),2例杂交治疗患者因髂支再次闭塞行股股旁路手术。结论髂支闭塞多出现在EVAR术后急性期,腔内或杂交治疗重建髂支血流安全有效,可以作为髂支闭塞的首选措施,重视成因以预防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 髂支闭塞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