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切开结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20
1
作者 侯国进 周方 +5 位作者 田耘 姬洪全 张志山 郭琰 吕扬 杨钟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有限切开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1/3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77例,MIPP...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有限切开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1/3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77例,MIPPO组25例,有限切开结合MIPPO组52例,随访1年以上。比较2组术中透视次数、术后正位踝穴角、无痛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屈伸活动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MIPPO组较有限切开结合MIPPO组术中透视次数平均增加约2次[(10.5±2.4)次vs.(8.7±2.5)次,t=2.845,P=0.006]。随访时间(20.3±6.6)月。2组各1例局部蜂窝组织炎(P=0.547)。MIPPO组1例内固定断裂术后1个月行翻修手术(P=0.325)。2组正位踝穴角、无痛负重时间、骨折影像学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复位能直视确保复位质量,且不增加切口相关并发症,同时减少医患放射线暴露,是治疗胫骨远端1/3关节外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 有限切开 腓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在骨盆前环损伤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东 吴舒婷 +3 位作者 郭卫中 王磊 李铖嵩 苏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5-819,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23年7月我们采用3D打印联合MIPPO治疗骨盆前环损伤15例,术前3D打印建立实体... 目的探讨3D打印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23年7月我们采用3D打印联合MIPPO治疗骨盆前环损伤15例,术前3D打印建立实体模型,体外模拟手术精准预弯钢板及设计螺钉数量、方向及长度,然后沿骨盆前环骨膜下通道置入术前体外模拟手术已预弯好的内固定物,内外侧切口分别置入术前已规划好的螺钉固定。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62.9±63.1)min,切口总长度(13.5±2.2)cm,术中透视次数(5.5±1.0)次,术中出血量(456.7±272.5)ml。骨折愈合时间(17.5±1.8)周。15例随访(15.2±3.9)月,Majeed功能评分由术前(18.3±2.3)分显著提高至术后6个月(86.3±6.0)分(t=-47.313,P=0.000);骨折复位Matta影像学标准:优14例,可1例,优良率93.3%(14/15)。结论3D打印联合MIPPO治疗骨盆前环损伤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前环损伤 3D打印 经皮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双外固定架与外固定架联合接骨板治疗AO 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于晓飞 李楠 +3 位作者 于亚东 邵新中 王立 张旭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0-1126,共7页
目的比较经皮双外固定架(EF)与EF联合掌侧接骨板(VLP)治疗AO C1、C2和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2019-2022年108例AO 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51例患者采用双EF(无桥接骨水泥克氏针框架和传统跨腕EF)治疗,57例患者采用传... 目的比较经皮双外固定架(EF)与EF联合掌侧接骨板(VLP)治疗AO C1、C2和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2019-2022年108例AO 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51例患者采用双EF(无桥接骨水泥克氏针框架和传统跨腕EF)治疗,57例患者采用传统跨腕EF联合VLP治疗。测量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参数(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尺骨变异等)、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腕部疼痛强度,通过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估上肢的整体功能,通过Mayo腕关节评分系统(MWS)评估腕关节功能,采用患者满意度短期评估量表(SAPS)评估患者满意度。根据患者主诉及外科医师的综合判断评估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致伤原因、AO分型及手术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EF组在手术等待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EF联合VLP组(均P<0.001)。术后随访24~3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尺骨变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双EF组在VAS疼痛评分及SAPS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均优于EF联合VLP组(P=0.025、0.015),两组间腕关节活动范围(屈曲、背伸、桡偏、尺偏、旋前、旋后)、握力及MWS、DAS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EF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3.73%(7/51),低于EF联合VLP组的28.07%(16/57)(P<0.05)。结论经皮双EF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随访效果满意,可作为OA 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固定 掌侧接骨 腕关节功能 经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与经皮微创锁定钛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平少华 张岩 梁春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1-622,共2页
股骨粗隆问骨折是老年骨折的常见类型。本研究应用经皮微创锁定钛板(MIPO)和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1-2]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比较二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经皮锁定钛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 老年 骨质疏松 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内固定支架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对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敏 孟庆奇 +1 位作者 杨伟民 李斯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分析微创内固定支架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对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我们医院骨科就诊的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36例,分为微创内固定支架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组(试验组... 目的分析微创内固定支架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对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我们医院骨科就诊的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36例,分为微创内固定支架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组(试验组)和外固定组(对照组),各68例,利用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最后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背甚度高于对照组(75.4±12.72 vs. 66.5±9.04),试验组的掌屈度高于对照组(61.27±9.43 vs. 53.51±5.82),试验组的旋前度高于对照组(77.01±7.34 vs. 69.24±4.61),试验组的旋后度高于对照组(73.76±8.22 vs. 62.36±5.46),试验组的Gartland-Werley评分低于对照组(2.36±1.24 vs. 8.61±6.69),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支架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过程中,骨内固定效果更好,腕关节功能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更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支架 经皮内固定技术 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森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0期65-67,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经皮微创椎弓根...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均上升,后凸Cobb角减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术后VAS评分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内固定效果,其中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 开放手术 胸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微创动态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锟 王文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2-286,共5页
近年来,腰椎后路动态内固定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发展迅速,其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动态内固定器械的设计及新材料的应用,但绝大多数需行开放手术.与传统开放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比较,微创减压附加非融合固定的Hybrid手术日益得到重视.笔者针对... 近年来,腰椎后路动态内固定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发展迅速,其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动态内固定器械的设计及新材料的应用,但绝大多数需行开放手术.与传统开放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比较,微创减压附加非融合固定的Hybrid手术日益得到重视.笔者针对几种可经皮微创置入的腰椎后路动态内固定技术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技术 腰椎后路 经皮 植骨融合固定 开放手术 内固定器械 非融合固定 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MIPO对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术后创伤指标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4
8
作者 陈德明 徐晓阳 +2 位作者 王蔚 张力 常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311-1314,共4页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MIPO对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术后创伤指标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取2012年9月-2015年2月期间在武汉市汉口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MIPO对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术后创伤指标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取2012年9月-2015年2月期间在武汉市汉口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PO)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骨质量相关指标,酶学指标,补体、D-二聚体及血糖,骨代谢指标等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Tb.Sp、BV/TV、ES值低于对照组患者,Tb.N、VOC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血清LDH、CK、CKMB、LDL、GPT、GOT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C3、C4值高于对照组患者,Glu、GSP、D-D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BALP、BGP、PICP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TH、TRACP-5b、CTX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接受微创手术MIPO治疗,术后创伤程度较轻、骨折愈合迅速。相较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IPO具有更多临床应用优势,值得在日后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中段骨折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 伤指标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MIPO和开放手术ORIF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机体应激程度及骨代谢活性评估 被引量:11
9
作者 庄家林 蒲超 +3 位作者 唐付林 王胜涛 王甸平 周小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520-1522,1526,共4页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MIPO和开放手术ORIF治疗对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机体应激程度及骨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中段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MIPO组和ORIF组,分别接受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手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MIPO和开放手术ORIF治疗对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机体应激程度及骨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中段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MIPO组和ORIF组,分别接受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手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手术前及手术后1天、3天时,采集血清并测定应激反应分子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含量。结果:手术后1天、3天时,两组血清中应激分子PGE2、CRP、NE、E以及骨吸收标志物TRACP-5B、β-CTX、RANK、RANKL的含量均高于手术前,骨形成标志物BGP、BALP、PINP、OPG的含量显著低于手术前,且MIPO组患者血清中应激分子PGE2、CRP、NE、E以及骨吸收标志物TRACP-5B、β-CTX、RANK、RANKL的含量均低于ORIF组,骨形成标志物BGP、BALP、PINP、OPG的含量均高于ORIF组。结论:与ORIF比较,MIPO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能够减轻应激反应程度并改善骨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中段骨折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 应激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MIPPO技术治疗老年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葛新江 游建军 +1 位作者 刘晓峰 马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2-345,350,共5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辅助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 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老年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老年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3例,按手术方式分为... 目的分析关节镜辅助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 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老年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老年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3例,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关节镜辅助MIPPO,19例)和对照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4例),比较两组术后近期疗效、近远期并发症及远期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均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减少,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率、延迟愈合、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等术后并发症比率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术后Rasmussen功能及放射学评分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MIPPO技术治疗老年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及近、远期并发症有效降低,恢复显著加快,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经皮接骨内固定 关节镜 MIPPO技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