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鹏程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9期192-193,共2页
目的 :研究采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目的 :研究采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椎体前缘的高度、椎体中央的高度、胸椎脊柱的后凸角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经皮穿刺球扩张体后成形术 胸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护理 被引量:12
2
作者 段斌武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286-1287,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穿刺 扩张 体后成形术 压缩性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苗峰田 孙巧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8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8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PKP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椎前缘高...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8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PKP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椎前缘高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植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椎前缘高度为(93.1±6.9)%,高于对照组的(87.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可减少骨质疏松性胸腰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植骨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伤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球扩张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骨折 弓根螺钉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恢复椎体高度局限性的观察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训伟 魏岱旭 +3 位作者 彭湘涛 钟建 叶勇 孙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9期1457-1460,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恢复椎体高度局限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回顾分析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3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3个椎体)的手术资料,均为单侧穿刺,椎弓根入路,单球囊扩张并骨水...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恢复椎体高度局限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回顾分析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3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3个椎体)的手术资料,均为单侧穿刺,椎弓根入路,单球囊扩张并骨水泥注入,取穿刺前、球囊扩张时、骨水泥注入后伤椎标准侧位片,测量伤椎后缘和中部高度,计算穿刺前、球囊扩张时及PMMA注入后两者的比值,球囊扩张时抬高比及骨水泥注入后的失高比。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球囊扩张时椎体中部抬高40.0%±14.2%,PMMA注入后失高34.4%±19.4%。球囊扩张时伤椎中部抬高及PMMA注入后失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66和7.68,P值均<0.05)。结论 PKP过程中存在抬升椎体的失高现象,需要新的器材替代现有的球囊扩张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 压缩骨折 经皮体后成形术 扩张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行经皮后凸成形术——介绍一种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 被引量:22
5
作者 郑召民 邝冠明 李佛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52-354,共3页
关键词 后凸成形术 微创脊柱外科 经皮 膨胀 成形器 SKY 成形系统 扩张 以色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兴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1期22-23,共2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2018年4月-2020年11月收治OVCF患者64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32例。A组接受PVP术治疗;B组接受PKP术治疗...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2018年4月-2020年11月收治OVCF患者64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32例。A组接受PVP术治疗;B组接受PKP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单个椎体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住院费用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7 d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标准(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Cobb's角及前缘压缩率均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7 dSF-36量表各个测评因子评分均低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VP术相比,PKP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治疗中具有更好的疗效,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脊柱解剖结构,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手术操作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成形术 经皮扩张体后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洪魁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6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2007年1月至12月接诊的6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观察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2007年1月至12月接诊的6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为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试验组33例患者采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结果:1)试验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植骨量、术中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2)在术后,两组患者伤椎前部的高度、伤椎中部的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试验组患者伤椎前部的高度、伤椎中部的高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促进患者伤椎高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球扩张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 胸腰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妍 掌孝荣 刘克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67-768,共2页
关键词 扩张体后成形术 手术配合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微创 经皮穿刺 疼痛症状 压缩 后凸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PKP与编织囊袋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伴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罗彬 熊宏林 +2 位作者 胡彪 苟光勇 曾晓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3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经皮椎体成形术(PKP)与编织囊袋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伴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1月赤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伴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3...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经皮椎体成形术(PKP)与编织囊袋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伴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1月赤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伴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VP组(n=50,实施PVP)、PKP组(n=46,实施PKP)和编织囊袋组(n=42,实施编织囊袋扩张椎体成形术)。比较三组手术效果。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比较,PVP组<PKP组<编织囊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三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前,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3个月,三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术前,伤椎Cobb角小于术前;组间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改善幅度比较,PVP组<PKP组<编织囊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PKP与编织囊袋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伴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均有一定效果,其中编织囊袋扩张椎体成形术手术时间更短,在伤椎椎体解剖形态恢复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体后成形术 经皮成形术 编织袋扩张成形术 周壁破损 骨质疏松性胸腰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4
10
作者 单凤菊 蒋英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6期8-9,共2页
对1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3个月,患者疼痛显著缓解,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提出术前精心准备和对患者进行访视,术中巡回护士做好体位摆放、C臂X线机调节、病情观察,器械护... 对1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3个月,患者疼痛显著缓解,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提出术前精心准备和对患者进行访视,术中巡回护士做好体位摆放、C臂X线机调节、病情观察,器械护士与医生默契配合是手术顺利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微创手术 扩张 经皮体后成形术 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和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功林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8期691-693,共3页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发病率增高,对于疼痛症状明显的OVCFs行保守治疗的效果不甚满意,因卧床时间较长,易发生褥疮、肺部感...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发病率增高,对于疼痛症状明显的OVCFs行保守治疗的效果不甚满意,因卧床时间较长,易发生褥疮、肺部感染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经皮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KP与单侧PK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元 李立平 李强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84-87,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CK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老年胸腰椎OVCF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CKP组32例、PKP组53例。比较...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CK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老年胸腰椎OVCF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CKP组32例、PKP组5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射量;术后3 d内行脊柱X线检查,观察骨水泥分布情况,确定有无骨水泥渗漏;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脊柱功能,通过脊柱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前缘高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CKP组椎体内骨水泥分布形态优于PK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PKP组(P均<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ODI均较术前降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加(P均<0.05),术后3 d与末次随访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CKP和单侧PKP均为治疗老年胸腰椎OVCF的有效微创手段,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缓解患者疼痛,增强脊柱功能;与单侧PKP相比,PCKP椎体内骨水泥弥散更好、渗漏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弯角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 单侧经皮体后成形术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双侧球囊扩张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光华 赵寅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95-96,109,共3页
目的分析经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OVCF患者的资料,按PKP入路分为单侧组(63例,单侧椎弓根外侧入... 目的分析经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OVCF患者的资料,按PKP入路分为单侧组(63例,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双侧球囊扩张)、双侧组(57例,双侧椎弓根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3个月分别测定日常生活障碍(Oswestry)评分、伤椎前缘及中线的平均高度、椎体后凸角(Cobb角)及疼痛情况(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术后均无心脑血管系统症状发生(如血压波动、大出血现象),均无骨水泥外漏、运动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与双侧组比较,单侧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水泥灌注量、术中透视数均减少(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伤椎前缘和中线平均高度及Cobb角均比术前有所改善(P<0.05),术后3个月比术后24 h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两种入路PKP术治疗老年OVCF方面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双侧球囊扩张PKP术在减少手术时间、术中X线暴露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单侧弓根外侧入路 双侧球扩张 经皮体后成形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基于奥马哈系统出院随访表的制作及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倩竹 唐永利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8期4-7,共4页
目的应用奥马哈系统规范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患者的出院随访。方法制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奥马哈出院随访表,采用该表对42例患者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 目的应用奥马哈系统规范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患者的出院随访。方法制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奥马哈出院随访表,采用该表对42例患者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进行随访,共计210例次。结果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除环境领域外,患者在生理和健康行为领域的评分逐渐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创建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出院随访表方便实用,有效提高了随访的依从性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穿刺球扩张体后成形术 奥马哈系统 出院随访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脊柱侧位节段定位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15
作者 方丹丹 陈立军 黄军民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研制体表脊柱侧位节段定位板,探讨其在胸腰椎节段定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老年患者因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手术共768例,男356例,女412例;年龄64~92(77.9±13.5)岁。均伤后1周... 目的:研制体表脊柱侧位节段定位板,探讨其在胸腰椎节段定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老年患者因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手术共768例,男356例,女412例;年龄64~92(77.9±13.5)岁。均伤后1周内来院治疗。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定位,按照定位方法不同分为定位板组和定位器组。定位板组390例,男180例,女210例,年龄64~92(78.4±14.3)岁。定位器组378例,男176例,女202例,年龄64~90(77.5±13.4)岁。用上述两种方法初步定位后做好皮肤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在标记点及近尾端垂直身体刺入细针头后透视脊柱侧位,评价原定位方法的准确率,对两组定位透视次数、定位时间和定位准确性。结果:定位板组和定位器组透视次数分别为(3.3±0.5)次和(5.0±1.2)次,定位时间分别为(60.4±9.4)s和(105.0±30.9)s,透视准确率分别为97.5%(380/390)和85.6%(324/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表脊柱侧位节段定位板具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患者接受X线辐射次数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 经皮扩张后凸成形术 术前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案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勇 余润泽 +1 位作者 陶学顺 郑军 《安徽医学》 2017年第8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强化固定方案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强化固定方案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KP组(50例)和PVP组(50例),分别采用PKP和PVP+骨水泥强化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下地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PKP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均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及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后1周VAS评分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ODI评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均低于PKP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方案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PVP+骨水泥强化固定方案则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伤椎恢复程度,缓解早期疼痛,且未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骨水泥 经皮扩张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PVP与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军 疏致富 吴昊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4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江苏省泗洪医院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23... 目的:分析并比较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江苏省泗洪医院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23例为观察对象,应用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中有患者62例,研究组中有患者61例。给予对照组高黏度骨水泥PVP,给予研究组PKP。分别应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量表(JOA)、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胸腰椎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并比较评估结果,同时对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两组的JOA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及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的上肢、手、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ADL中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高黏度骨水泥PVP,在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中应用PKP的疗效更优,能进一步促进患者胸腰椎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度骨水泥 经皮体后成形术 经皮扩张体后成形术 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压缩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