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皮式与经皮式Baha治疗小耳畸形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刘强 叶婷 +2 位作者 张文阳 王咏峰 夏寅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 比较穿皮式与经皮式骨锚式助听器(bone anchored hearing aid,Baha)在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22例,... 目的 比较穿皮式与经皮式骨锚式助听器(bone anchored hearing aid,Baha)在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22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穿皮式Baha组(A组)12例,经皮式Baha组(B组)10例。术前、术后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安静及噪声条件下言语测试以及助听器效果评估简表(abbreviated profile of hearing aid benefit,APHAB)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A组并发症发生率33%,B组并发症发生率20%。植入后,两组助听听阈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及噪声下言语识别率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听阈、言语识别率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HAB评估中“交流的难易(ease of communication,EC)”“背景噪声(backgroud noise,BN)”“回声(revereration,RV)”评分均低于植入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声音的厌恶程度(aversiveness,AV)”评分均高于植入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PHAB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皮式Baha与经皮式Baha植入均可显著提高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听力、言语识别能力及生活质量,但后者皮肤并发症较少,是更为理想的听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锚助听器 穿皮 经皮式 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眼式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48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志刚 杨成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针眼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抢救 创伤 失血性休克 血管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技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6
3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化疗与免疫治疗分委会 +3 位作者 王晓东 杨仁杰 邹英华 郑廉炼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3-641,共9页
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作为介入治疗技术之一,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肝胆恶性肿瘤的效果逐渐受到认可。但不同临床中心的HAIC操作技术差别较大,缺乏行业规范,且多数以一次性穿刺留管形式完成。为了满足HAIC需长时间持续灌注、多次反复... 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作为介入治疗技术之一,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肝胆恶性肿瘤的效果逐渐受到认可。但不同临床中心的HAIC操作技术差别较大,缺乏行业规范,且多数以一次性穿刺留管形式完成。为了满足HAIC需长时间持续灌注、多次反复给药的特点,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系统比一次性穿刺留管更具优势。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系统植入术采用管头固定技术、肝内外血流再分布术,具有创伤小、导管移位率低、实现全肝灌注、患者舒适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多个临床中心得以证实。为了更好地规范HAIC治疗技术,通过回顾文献并经临床实践和充分讨论,参与本共识编写专家达成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术标准化操作流程、技术要点、HAIC方案、术后并发症防治、药盒系统维护及相关护理常规等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术 肝动脉灌注化疗 肝胆系统恶性肿瘤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技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2
4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化疗与免疫治疗分委会 +2 位作者 王晓东 杨仁杰 邹英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62-2469,共8页
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作为介入治疗技术之一,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肝胆恶性肿瘤的效果逐渐受到认可。但不同临床中心的HAIC操作技术差别较大,缺乏行业规范,且多数以一次性穿刺留管形式完成。为了满足HAIC需长时间持续灌注、多次反复... 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作为介入治疗技术之一,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肝胆恶性肿瘤的效果逐渐受到认可。但不同临床中心的HAIC操作技术差别较大,缺乏行业规范,且多数以一次性穿刺留管形式完成。为了满足HAIC需长时间持续灌注、多次反复给药的特点,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系统比一次性穿刺留管更具优势。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系统植入术采用管头固定技术、肝内外血流再分布术,具有创伤小、导管移位率低、实现全肝灌注、患者舒适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多个临床中心得以证实。为了更好地规范HAIC治疗技术,通过回顾文献并经临床实践和充分讨论,参与本共识编写专家达成改良式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术标准化操作流程、技术要点、HAIC方案、术后并发症防治、药盒系统维护及相关护理常规等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皮肝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术 肝动脉灌注化疗 肝胆系统恶性肿瘤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及椎体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国文 吴凤宇 +3 位作者 吴丽萍 陶天遵 李强 刘百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比较3种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优缺点,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肿瘤和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对经过治疗的47例106个病变椎体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包括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33例,椎体转移癌11例,多发性... 目的比较3种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优缺点,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肿瘤和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对经过治疗的47例106个病变椎体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包括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33例,椎体转移癌11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椎体血管瘤1例。分别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经皮膨胀式椎体后凸成形术(Sky)3种方法。结果穿刺成功率100%,近期效果佳,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结论根据患者的病种、年龄、体质及经济状况综合分析,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膨胀椎体后凸成形术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